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人生三味     
依蝶 《思维与智慧》2006,(11):24-24
等待我们一直在等待。不管我们在不在意,等待已跟着我们生命的脚步在走——我们等待理想的实现,我们等待真挚的友谊,我们等待醉人的爱情,我们等待金钱、地位以及那些可以言说或不能言说的人生种种。那一个又一个、一次又一次的等待贯穿于我们的一生,我们必须坚持等待,除此而外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2.
正累了吧,心情郁闷了吧?走,到院子里走走,找一个地方,静静地坐着,等待花开。等待花开,是一种心态。此时的心很静,静得如月夜的空谷。此时的心很暖,暖得如除夕夜大红灯笼发出的淡淡的光。想想,这些花儿多不容易啊,经过一个漫长冬季的积攒,攒足了劲儿,现在,它们钻破树皮,悄悄地鼓出骨朵儿,等待着那一刻,悄然地开放。这,是一种生命的美,是一种生命的歌唱,既然这样,就需要欣赏。因此,此时,坐在那儿,静静地等着花开,是一种对生命的尊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仁爱。过于疲累时,过于忙碌的时候,抽出一点点时间,一个人,慢慢地走到亭子里,不要说话,甚至不要大声呼吸,就那样靠着  相似文献   

3.
作家葛若宁叙述了他的一个经验。有一次他在飞机场等待一架为恶劣天气所阻,久久盘旋而不能降落的飞机。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葛先生注意到一位等待未婚妻的青年人那极度焦急不安的情形。时间每过去一秒,他的情形便更加恶化。这位有名的作家知道,若是劝这位青年不要担心是毫无用处的。于是他采用另一种方法,他走  相似文献   

4.
1一颗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从萌芽到破土,从抽叶到枝繁叶茂。成长的过程,就是等待的过程。一个人要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人,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从幼年到少年到青年到壮年到中年,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到求知到创业到打拼出一片天地。成长的过程,就是等待的过程。等待的过程漫长,却不可逾越。2自然的成长总是缓慢的,速成的东西快,却多半靠不住。等  相似文献   

5.
耐心等待     
一次,我为某事不得不等待,这时我想起了一个童活。从前有个年轻的农夫,他要与情人约会。小伙子性急,来得太早,又不会等待。他无心观赏那明媚的阳光、迷人的春色和娇艳的花姿,却急躁不安,一头倒在大树下长吁短叹。忽然他面前出现了一个侏  相似文献   

6.
正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开始了等待。等待妈妈的怀抱,等待爸爸的笑脸,等待一块糖,等待一次出游,等待一次表扬,等待梦想实现……无数的等待,已经如花开过,也凋谢过;欢喜过,也悲伤过。现在还在等待。未来还会有无数等待,等我经历、体验。也曾认为,等待就是在原地,等别人把自己想要的东西给你送来,而等来的,都是失望和泪水;也曾认为,等待就是无所事事,时候一到,老天就会满足自己的要求,可是,这样的等待,我毫无所  相似文献   

7.
等待     
正因为世界不是因我而来的,因为世界奏出的音乐,有的我很喜欢,渴望听到,有的就不喜欢,即使被风吹走,也不遗憾,我便慢慢学会了等待,如一滴水等待汪洋大海的一个浪,等待幸运的邂逅,等待音乐的洗礼。有人说,等待是人生的常态。但是我也知道,在等待之时,我还需要做些什么,保证我的等待是值得的,是永远有生机的。真  相似文献   

8.
影片概况:(引用) 影片《等郎妹》以独特的客家文化为背景,展现了客家女润月的悲苦一生。“十八大姐三岁郎,夜夜睡目抱上床,睡到半夜思想起,不知是子还是郎”说的便是等郎妹这一婚俗,即男家还没有子嗣便抱一个女孩作儿媳,她们的使命是等待婆婆生下丈夫,等待丈夫长大,等待成婚。  相似文献   

9.
等待     
黑夜里,我等待黎明的曙光:冬天里,我等待春日的暖阳;风雨中,我等待绚丽的彩虹;失败后,我等待下一次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不经意地,忽然发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是由一个个“到期”的日子所连接而成。这一个个“到期”的日子,成为人生中一种躲不开的期待与无奈、盼望与忐忑。一个个日子“到期”后,又开始了一个个新一轮“到期”的等待、盼望与忐忑。岁月就在这一个个“到期”中,悄悄地划过,成为头顶上的阳光星月,  相似文献   

11.
学会等待     
等待,是生存的重要技能,不会等待就不会生活;不会等待最终将一无所获。要生存,就必须学会积极的等待,学会在等待中蕴积力量,在等待中涵养锐气,在等待中寻觅机会。万物无一例外:梅花斗雪凌寒,独立寒枝,那是在等待春天;雨声潇潇,花木入梦,那是在等待晨曦;孤云出岫,一无所系,那是在等待彩虹;江河咆哮,一泄千里,那是在等待入海;石头躺在江底,那是等待磨光棱角;鹰立如睡,虎行似病,那是在等待出击;创业者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怠,那是在等待成功;作家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那是在等待读者的共鸣。…………这些都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2.
论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从康德到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是人类哲学思维发展中一个最重要也最富特色的时期。在半个多世纪里,各种哲学思潮风起云涌,极不同色彩的哲学学说如雨后春笋,它们之间进行着激烈的争论,无情的批判,刚建立起来的一种哲学体系瞬息之间就为另一种哲学体系所代替,而等待着这另一种哲学体系的也同样是被取代的命运。在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追求便捷和效率,流连于快速变幻的信息世界。就像高温环境下运动的分子,高速振动着,无序而持续,用零碎细散把每个时刻填满,不时焦虑不安。我们有多久没有认真等待过了?车站,午后,天气阴沉,你什么也没有带,什么人也没有约,只是一个人在等待,雨声滴答,风喃绕耳。没有人知道你在等待什么,包括你自己,就这么放空一段时光,让浮躁的心情慢慢平和下来,人也像重新充好了电。等待是不可思议的艺术。它似乎永远都是漫长的,看不到时  相似文献   

14.
思考,是自我修养的一门艺术、要学会这门艺术,首先就得感到自我的存在.那么,人们如何才能在这纷繁杂乱的世界里获得自我的宁静呢?答案只有一个,即自己必须渴望宁静.你有了这种渴望,宁静就会自然到来.有那么一天,你会满意地发现,“等待”(某人或某事)将成为你的一大乐趣,这是因为你能拥有机会独自享受“闲敲棋子落花灯”的情趣.并且这种宁静情趣的悠闲、浑然望我,实在已把“等待”这种苦差,升华为一种泰然自若的时间艺术,而且随时随地与你同在.  相似文献   

15.
珍惜今天     
一位智者说:“过去、现在和未来其实一个——它们就是今天。”人的岁月不如说人的生命都是由一个一个的今天组成的。对每一个今天的荒废其实就是荒废生命。佛教常常言及的“活在当下”,就是让人常常活在今天。在修行上,佛教有一句口头禅叫做“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就是说:修行不是等着去上殿,等着到禅堂打坐,等着去念经。修行是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进行的工作、生活。只有把握了这个方法,真正能够做到时时觉照、念念自知,我们才不会空过。其实不只是修行,做任何事都应从当下,从今天做起的;等待,永远是一种空想,一种妄想。  相似文献   

16.
普雅花生长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上,历经百年的风雨才开花。花开时极为壮观:花穗巨大,形如铁塔;万朵锦簇,云蒸霞蔚。流溢的浓香浸润着贫瘠的土地,让人痴迷,让人沉醉。普雅花用百年等待只为一次开花,值吗?要知道等待是寂寞的,等待是孤独的,等待是漫长  相似文献   

17.
佚名 《天风》2010,(1):54-54
<正>给你做一道题,看你是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是美国一家大公司总裁招聘员工时亲自出的题目——你开着一辆豪华轿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焦急地等待公共汽车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死的时候,最后一口气咕嘟咕嘟的怎么都不肯咽下去,因为他放不下多点着的那一根灯草。现实生活当中,有多少人在生命将逝的那一刻,为了一个心愿,为了等待与亲爱的人见一面,推迟了辞世的时限,延长了生存的时间,原来强烈的愿望是一种巨大到可以支撑生命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0”的随想     
“0”是一只空杯,等待你用创造的双手去斟满生活的美酒。但埘于那些意志消沉,好逸恶劳者,“0”又是一个绝望的陷阱,是他们滴滴悔恨的泪珠。  相似文献   

20.
看到别人一次次被机遇宠爱,不免羡慕,心里却还是有点酸溜溜的感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这机遇为什么总是频繁光顾别人?却总是跟自己过不去呢?其实要解答这个问题,那只有在自己身上好好查找一下原因。以下就是机遇不愿光顾的8种人。一、机遇不愿意光顾懒散、等待的人懒散、等待的人实际上是把生命当成一种负担来应付,他们对于任何事物缺少足够的兴趣,这样的人即使机遇走上门来也会被他们关在门外的。热衷于等待的人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明天。等明天吧!明天也许会更好。于是乎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从黑发少年等到白胡子老人,最后等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