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我去一位朋友家。一进门,他便说:“我家的电灯昨晚全不亮了,我查了半夜,也没有找着毛病在哪里。今天起床就又继续查,还是找不出毛病。你来了正好,帮我找一下.”我说:“我又不是电工,怎能帮你的忙呢?”他说:“你不是学过逻辑吗!兴许在这里能用上,帮我出出主意就行”。我说:“那倒可以试试”。我首先看了一下他屋内电灯的安装情况。里外共九个灯头,五个插座,电路全部  相似文献   

2.
<正>×××:你好!我是一名大四的学生,我快要找工作了,可是我很没有信心,因为我既没有丰富的社会实践,也没有傲人的成绩单,我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我正在自学高级口译,但也不知道能不能考得出来。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落得这地步!我的人生目标不是大名大利,仅仅是一种充实的、有意义的生活,并且希望在某一方面成为一个专家,能够给别人提供帮助,就像你们现在所做的事情一样。可  相似文献   

3.
我在大学里工作。一天,一位女同学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来到我的办公室。"老师,我是应届毕业生,是文秘专业的。这段时间,我开始外出找工作,可是总碰钉子,本来我的学习成绩挺好,挺自信的,可是几番折腾下来,现在一点信心都没有了。"说着低下了头。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儿位同学找我讨论问题。他们说:“文学概论课老师说‘文学属于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小文学作品具有阶级性’。我们不能同意这个观点。”我问他们有没有根据。他们说:“有些山水诗、山水游记就没有阶级性,因此,剥削阶级有人喜欢它,劳动人民也有人喜欢它。”我知道,关于山水诗一类文学作品是否具有阶级性的问题,目前尚有争论,所以没有正面去否定他们的论据,而是问他们:“就算有些山水诗没有阶级性,怎么就能说明文学作品没有阶级性呢?”甲同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一个约四岁的幼儿在地板上玩球,妈妈坐在屋内另一端,球滚开不见了。小孩问:“我的球到哪儿去了”?妈妈说:“球在这儿”,孩子就在自己的周围仔细寻找。找不到,就大嚷:“这儿没有!怎么这儿没有”?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因为“这”、“那”、“这边”、“那边”等指示代词的指称对象是不固定的,需随语言环境的变化而转变的。同一个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编辑先生: 不久前,我到朋友家去玩,惊喜地发现一个“新世界”——《心理世界》。 原以为《心理世界》刊登的是令人生厌的大块理论文章,可是打开《心理世界》一看,却发现这“世界”是那样的生动活泼、精彩纷呈,文章易读易懂且妙趣横生,确实做到了“寓教于乐”,使读者愉快地接受“心理”上的指导,获得“心理学”上的各种知识。 如今报刊如林,《心理世界》为广大读者又开辟了一个魅力无穷的“新世界”,读者一定会爱上这个“世界”的。不过,我觉得  相似文献   

7.
朱敏荣 《天风》2006,(20):20
马可福音11章24节所言:“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在这段经文中,让我们看到:“信心祈祷”的重要性。信心是和祈祷联结在一起的,若非是出于信心的祈祷,终究是“一事无成”。信心的来源是出于神,信心的祈祷乃发自内心的深处,可见,信心的祈祷是专心致志、举目仰望、全心交托、不求自荣、以主为首、听从主命的恳切之祈祷,实为可贵。  相似文献   

8.
一块好的玉石,必须经过精雕细刻,才能成为一件优美的艺术品;一堆好的素材,必须经过精心组织,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作文如铸器”,写文章是艰苦细致的工作,粗心大意马马虎虎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我曾收到一篇短文,内容是:一位群众遗失现金五百元,民警千方百计帮他找了回  相似文献   

9.
这是不久前在网上看到的一篇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文章,觉得对许多初涉职场的朋友应该会有些帮助,全文如下:毕业前,我几乎没有实力学校一般,专业只是电子工程;成绩也差,4年没拿过一次奖学金,且经常补考;除了该有的学位证和四级证,其他的证书我一样都没有。但我还是将自己“卖”了出去,而且是国内著名的I T通信公司,从事I T硬件开发。而且除这个工作,我还得到了6个以上的Offer,周围的同学觉得这根本不可能!虽有门路,面试仍然被拒4个字就可以形容完我的大学四年:蹉跎岁月。不是我不想学,是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学甚至该学什么!还好,我知道未雨绸…  相似文献   

10.
“有何不可?”终于成为五十岁后,我经常用以激励自己、鼓励别人的说词,对惆怅青春不再,惘然坐守空巢,想再续大梦,追寻信心的女性朋友确能产生相当的正面作用,一面知命认命地衡忖既往,一面开发潜能,打开桎梏迎向一片天!二十年前,我曾写出“五十大乐”的短文:“今年三月过生日,真高兴我已五十!“现在回想,二十岁的青春太匆忙!三十岁的挣扎太辛苦!四十岁虽然历练得比较成熟,但仍未臻“通达”之境!好不容易等到五十岁!哈!哈!我可从迷宫中转出来啦!“五十岁!我享受三副眼镜!我可以选择看远、看  相似文献   

11.
在审理一起盗窃案时,审判长出示从被告家中搜获的照相机一架,问被告:“这架照相机是谁的?”被告撒谎说是他五年前买来的,并一直用这架相机拍照。于是审判长要被告把这架照相机打开。被告说:“审判长,假如我把它打开,那就证明照相机是我的!是吗?”审判长立即驳道:“不对!打开了,并不证明它一定是你的;而不能打开,那就证明一定不是你的!”被告的逻辑推理是错误的,而审判长的逻辑推理是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能打开照相机,只是确认照相机主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据此,可以构成  相似文献   

12.
小欢喜     
正匆匆上了一辆公交车。才坐下,忽然觉得有双眼睛在偷偷看我。抬头一找,是个婴儿。他趴在母亲怀里,眼睛正好奇地打量着我,偷偷地。看着看着,他突然把手指放进嘴,"呵呵呵"笑起来。是我身上有什么可笑的地方吗?找一找,没有啊,心下释然。"望着你笑,就一定有问题吗?或许是你可爱呢?"忽然想起赵柏丽的话。那天,赵柏丽邀我到家做客,送了个礼物给我。我迫不及待想打开,却被拦住。她说要我猜盒里装的是啥。手机?不是!领带?不是!手表?也不是!……看着我把手放在盒上,抓耳挠腮说  相似文献   

13.
物语哲思     
橡皮和铅笔橡皮问铅笔:“你为什么愿意跟我交朋友呢?”铅笔诚恳地回答:“因为你能帮助我改正错误。”墨水瓶和钢笔墨水瓶感谢钢笔说:“我虽然有一肚子货,但没有你的使用,什么作用也发挥不了啊!”钢笔回答道:“我虽然能写出很多好文章,但没有你的灌输,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呀!”椅子和桌子椅子羡慕桌子:“看你多好,身上摆着花瓶、书刊和话机,我净被人坐在屁股底下。”桌  相似文献   

14.
小小祷告本     
武清泉 《天风》1995,(12):40-40
小小祷告本已伴我走过几个寒暑。翻开它,神的眷颐、安慰和赏赐,一幕幕浮现住眼前,清晰可见,感恩之心油然而生,亦更增加了我不断祷告的信心。 记得还是几年前,—位老牧人问我:“神答应你的祷告吗?”我竟一时茫然……我倒也常常地祷告,至于神听了没有,怎样结果。却好像从来没有留意过。他听了摇摇头,说:“主的应许是祈求的就得着’,是你自己对祷告这件事太不认真了吧?  相似文献   

15.
新月     
我“望”过一次新月。那还是在我小的时候,伊斯兰教“斋月”结束前的一天,因为好奇,我跟着大人们来到宣礼楼上“望新月”。我抬着头看啊看,哪儿有新月呀?灰蓝灰蓝的夜空上,只有些许星星在一闪一闪的眨着眼睛。大人们笑起来。“这新月呀,要用心找才看得到。”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要来找新月?”一位年轻的“海里凡”笑着说:“你还小,说了你也不懂,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我不依,拉着他的衣服一定要他讲。他拗不过,想了想说:“望新月是《古兰经》上的命令,今天我们望见新月,明天就开斋了,你就可以欢度节日了。”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也许是…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一面喘着气,一面说:“请问,你是林清玄吗?”我说:“是的。”她很欢喜地说:“我正想打电话到出版社找你,没想到就在路上遇到你。”“你有什么事吗?”我说。“我……”她欲言又止,接着鼓起勇气说,“我觉得,我还没有学佛以前很快乐,现在生活却过得很痛苦,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然后,我们沿着种满松香树的敦化南路散步,人声与车流在身边奔跑,有时我感觉这样看着不知从何处来,又要奔向何处的车流,总像是在看一个默片电影的段落,那样匆忙,又那样沉寂。我身边的中年女士向我倾诉着生活与学佛…  相似文献   

17.
正月十五那天,我带着留恋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踏上了返校的路途。几经周折我又来到了我那再熟悉不过的宿舍。习惯地打开门,才发现室友一个也没有来。顿时一种失落感涌上心头。恰在此时电话“叮、叮、叮——”响了,我心想一定是室友打过来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让我立即拿起了电话:“Hello!This is Miss yang, Who is that?”我笑着等待对方的回答。渐渐地我的笑容消失了,为什么对方不说话呀?我又问了一句:“你好,请问你找谁?”这时传来“我就找你”——个男孩的声音,稍微有点憨。从他的语气中  相似文献   

18.
大学毕业后,我经历了找工作的奔波,投入工作的劳碌,可是,生命的帷幕似乎并没有真正打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我在凤凰台开始一个全新的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  相似文献   

19.
思竹随笔     
陈思竹 《天风》1995,(4):29-30
(一) 昨夜,与一个要好的同学在顶楼聊天。忽然,她问我:“思竹,你说你是不是我的好朋友?” 因为这问话来得太突然,我弄不清她究竟是什么意思,思忖片刻,说:“你下文是什么含意呢? 一定不会有好事找我!”  相似文献   

20.
爱亦无声     
何留中 《天风》2006,(22):41
前段时间很忧伤,仿佛周遭的世界已经死寂。没有声音和亮光;没有弟兄们的信息和交通;也没有服侍的信心和热情。因此,我老是感觉自己像是失去了神的爱,软弱板了。我在夜深时间,天籁无声时刻打开灯,翻开圣经《诗篇》细细地品读,一章章一节节的经文立时如同活水,丁丁冬冬地流进我久已干涸的心田。当读到第19篇时,我轻轻地哼唱起来,唱着唱着,我眼中盈满了泪花,忆起学唱这篇诗时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