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然,中文圣经将希腊文圣经中的"逻各斯"翻译为"道"实乃妙译."逻各斯"是新约圣经作者借自希腊哲学的一个概念.新约中的"逻各斯"等同于旧约中的"上帝的话".在旧约中,讲到上帝的话能创造和维系生命,是生命的源头,也是维系生命的大能.不但如此,透过先知们说出的上帝的话,都带有刺透人心、复苏人灵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感悟生命     
人生是个复杂而深奥的话题,我对它的认识也是浅尝辄止,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当我们伸出双手,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时,内心是无比喜悦的;而当我们也无力挽回,眼睁睁目送一个个生命离去时内心是揪然心痛的。毕竟在疾病和死亡面前,没有人能改变生命的脆弱。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对于死者最好的悼念,就是生者有质量的活着。于是,我开始了对生命的思索。生命的起点人人都大径相同,都是经过母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而降临人世。但生命的过程却各有千秋:有人轰轰烈烈过一生;有人浑浑噩噩混一生;有人风风光光走一生;有人平平淡淡度一生。所以,到了终点,结…  相似文献   

3.
生物钟是生物为了适应其生存环境周而复始的变化(如昼夜变化、四季变化等)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机体固有节律。研究表明生物钟节律的异常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通过研究血管疾病的发生与生物钟的关系,建立新的治疗方法,即时间治疗学,来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痰病。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底色     
正雪地冰天的南极,给科考人员造成严重威胁的不是气候恶劣、饮食短缺,而是太阳天天持续照射的"极昼"。长时间没有黑暗,人的生物钟彻底紊乱,纵有时间提示,到了12点,却不知是午夜还是正晌午。反常的光照让人筋疲力竭、焦虑烦躁,甚至神经错乱、出现幻觉、疯狂。为躲避极昼,科考站加厚窗帘遮挡阳光,野外考察携带专用的避光帐篷,极地专家称黑暗是"生命底色"。许多植物、动物的生存也需要"生命底色",北极圈岩砾  相似文献   

5.
生物钟是生物为了适应其生存环境周而复始的变化(如昼夜变化、四季变化等)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机体固有节律.研究表明生物钟节律的异常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通过研究血管疾病的发生与生物钟的关系,建立新的治疗方法,即时间治疗学,来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6.
唤醒生命     
邻居爱好旅游,常利用闲暇开着自己的车子四处游历。前不久,他又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 驾着他的帕萨特远赴两千多公里外的西藏。进入高原腹地,穿越冻土带、道路两旁连成活的草木都少见。有的只是冰天雪地和不时刮起的狂风。路上不见一辆车,打开车里的收音机,收听不到任何节目。  相似文献   

7.
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昼夜节律,这种节律由生物钟产生。生物钟包括中枢生物钟和外周生物钟,通过一系列基因转录与翻译的负反馈调节,对机体生理与病理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产生广泛的影响。目前,我们已经认识到生物钟可以通过自主神经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也可以影响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的表达,从而对心律失常发生的昼夜节律性产生影响。研究生物钟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对心律失常的预防、药物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诚然,中文圣经将希腊文圣经中的"逻各斯"翻译为"道"实乃妙译。"逻各斯"是新约圣经借自希腊哲学的一个概念。新约中的"逻各斯"等同于旧约中的"上帝的话"。在旧约中,讲到上帝的话能创造和维系生命,是生命的源头,也是维系生命的大能。不但如此,透过先知们说出的上帝的话,都带有刺透人心、复苏人灵的力量。中文圣经将"逻各斯"译为"道",似取其两种含义:一是"话"(上帝的话),另一是"说"(上帝说)。  相似文献   

9.
生命为何     
如要属灵生命达到"八面玲珑,挥洒自如"的境界,首要条件是我们对"人生为何"这问题有一透彻而肯定的认知及信念.针对以上问题的考虑有三方面:1、人生价值;2、供养家室;3、生活方式.香港人普遍把这三个层面都与工作挂钩.我们的个人价值在乎我们的职业、职级及收入:医生、律师、政府高官、大机构企管人员是叫人尊重及渴慕的阶层;从事售货员、清洁工人、保安员、小贩等职业的人仅可养家糊口,完全谈不上被人尊重,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职业无分贵贱";只是一句大家都不敢推翻的空话.  相似文献   

10.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以其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引起了世界文坛的关注,除了《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还写了大量的好作品,他的成功有何秘诀?透过他对《挪威的森林》中文版翻译林少华说的一番话,可以了解一二。村上春树说:每一个人都像是一座两层楼。一楼有客厅、餐厅,二楼有卧室、书房,大多数人都在这两层楼间活动。实际上,人生还应该有一个地下室,没有灯,一团漆黑,那里是人的灵魂所在地,自己常走进这个暗室,闭门不出,日子久了,就有了一篇篇东西出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美术作品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都带有较强的个人色彩,并能引起一定的社会影响。它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感情释放和交流,无不留下时代的烙印和痕迹。 一、题材的自娱性 美术作品的题材可谓丰富多彩,有人物、风景、动物、山水、景物、花鸟和鱼虫等等。 不同的题材能反映不同的心情和感受;不同的题材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生命的春天     
寒冷的冬日慢慢走过,美丽的春天欣然而至。春天是人的心灵和大自然最为贴切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阳光温情,春意氤氲,山花烂漫,万象更新。走进春风里,我们领悟大自然的伟大,放飞思想的风筝,愿主无穷生命的大能时刻充满我们,使我们活出他的生命,见证主的福音。神创造了天地、万物,神是世间的光、天地的主宰,神是人类生命的源头,神是天与地之间超乎万有、独一无二的真神。诸天述说着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着神的奇妙!我们信奉坐在全能上帝右边的耶稣,领受着神的救恩。  相似文献   

13.
花园里,一株漂亮的红玫瑰为自己的美丽骄傲不已,但让它郁闷的是,人们只是站在远处欣赏它却从不靠近它。原来,在它旁边蹲着一只又大又难看的青蛙。红玫瑰非常生气,命令青蛙立即从它身边消失。青蛙顺从地离开了。没过多久,青蛙经过红玫瑰身旁,惊讶地发现它已经凋谢,叶子和花瓣都掉光了。青蛙问:“你出了什么事?”红玫瑰答道:“自从你走了之后,虫子每天都在啃食我,我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美丽了。”青蛙说:“当然了,我在这里时帮你把虫子都吃掉,你才成为花园里最漂亮的花。”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像那株红玫瑰一样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相似文献   

14.
引言科学家迄今已发现“人体生物钟”有100多种,但最大最复杂的是“人体三节律”,即体力、情绪、智力的“钟”(简称生物钟),它们的变化周期分别为:体力23天、情绪28天、智力33天。人们从出生之日开始,这兰个周期都由零点起,同时开始运行和循环,首先向正时相(或称高潮期)升高,在达到最高点后逐渐下降,穿越零点(称临界日),周期即进入负时相(或称低潮期)然后再次穿过零点,向高潮期过渡,  相似文献   

15.
以琳 《天风》2006,(17):39
作为主日学的教师,每星期天与孩子们见面,喜悦中总会带有一丝的“恐惧”——因为孩子们都非常聪明,会带着各种可能我从来没想到的问题来问我。大约几个月前,就有一个孩子兴冲冲地问我“老师,鸽子粪也能吃吗?”我一愣,下意识张大了嘴巴“啊?!”他似乎早就预料到我会张口结舌,于是又赶紧拿出圣经,用一双胖胖的小手翻到已经夹着书签的一页,指给我看:“……于是撒玛利亚被围困,有饥荒,甚至一个驴头值银八十舍克勒,二升鸽子粪值银五舍克勒。”等我看清这几行字,也就明白了他提问的原因。赶紧在头脑里搜寻答案,“鸽子粪,鸽子粪,这到底是什么呢?”结果可想而知,那天孩子没有从我这里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事后按着和孩子的约定,我带  相似文献   

16.
不管你是否准备好,不论你是否愿意,终有一天,一切都会结束。对你而言,不再有旭日东升,不再有灿烂白昼,不再有……一切都将成为过去。正如《古兰经》说:“每个民族都有一个限期。当他们的限期到来的时候,他们不能耽延一刻;当其未来的时候,他们也不能提前一刻。”(7∶34)在那一天,你收藏和积累的一切,不论多么弥足珍贵都将留给别人。你的财富、名望和世俗的权利都将变成细枝末节的事情,不管你富可敌国,还是贫穷潦倒都不再重要。在那一天,你的嫉恨、冤仇、挫败和妒忌之心终将化作泥土,随风飘逝。同样,你的希望、雄心、计划和未竟之事都将终止,…  相似文献   

17.
生命创造     
王雪芬 《天风》2002,(2):20-20
经文:创1:20-21,24 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神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各从其类;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事就成了。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神创造的,包括人类在内。最初神创造了多少种生物,现在就有多少种生物。据科学家考证:现在地球上有150万种的动物和50多万种的植物,它们分布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从赤道到地极,从高山到海洋,在各种环境中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对比     
人不仅不能将自己的生命与其它动物比,就是人和人之间也是不能比的,因此就有了“人比人,气死人”的俗语,对于这个说法,每个人都会知道它的内涵是多么言简意赅。然而在很多场合下常常听到一些不自觉的表达,诸如:那个人做了官又咱样?到头来还是没人听他使唤;这个人一天只会做些小善事其实是在收买人心哩;别看他工作那么拼命认真,在领导面前不会说句好话还是白搭?等似是而非的等似是而非的怪语,从而使自己忘掉了一个人的基本特质和进入生命的误区。圣经上说:“不是任何事为所有的人都有益,也不是任何事,所有的人都喜欢”(德3…  相似文献   

19.
雷默 《佛教文化》1993,(1):11-11
“一石激起千重浪”,张中行先生的大作《禅外说禅》印行已非一日。至今尚未听到有批评意见,但张先生在本刊发表的《禅的“禅外说”》却引来不小的反响。惟贤法师是重庆市著名的大和尚,一位德高望重的佛学前辈,他便不顾酷暑高温、挥汗如雨,写了一篇《评〈禅外说禅〉》。见仁见智,本是十分正常的事,只是若干年来大家对批评与反批评都看得过重,特别是与政治挂了钩,闹得不辩则已,辩则必求一边倒,十分不自然,不舒畅。本刊如今偏要做个不偏不倚的东道,各路英雄尽可一展身手,倒要让世人将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看个明白,品个究竟。我们希望各方辩者都能畅所欲言,说个痛快;也相信各方读者都能独立思考,想个清楚。倘若有对批评的反批评或对批评的助批评,只要写得认真,论得精辟,一律欢迎。  相似文献   

20.
生命与生活     
黄国清 《天风》2017,(5):6-7
<正>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盏。经文:约10:10,15:1-8;可10:45;太5:13-16人类的生命与生活乃是造物主眼中的主题,因为他一切创造都是为了人类,他的终极目的也是为了人类,神透过人类的生命与生活来彰显造物主的伟大、慈爱、大能与荣耀,也透过基督徒的生命与生活来建立更美好的世界。在英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