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及恋爱观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的探析,从什么是恋爱以及什么是恋爱观入手,从而进一步揭示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现状进行分析。大学生人生观稳定之前对恋爱的认识和理解,难免存在片面性,他们对人的本质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对恋爱与事业、恋爱与集体、恋爱与道德的关系等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对恋爱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相对来说还不成熟,所以应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恋爱观教育,此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2.
恋爱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在这形形色色的恋爱背后,有着不同的恋爱动机。本将针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着重论述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及其产生的具体原因,以及恋爱需要。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恋爱、婚姻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研究课题,从大学生生理发育的年龄阶段来看,生理发育已经成熟,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对异性的欲求,面对恋爱对象的选择,大学生的恋爱、婚姻观不仅受个体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制约,也受其生活环境、社会发展水平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了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及其影响因素,笔者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择偶心理调查问卷”,对内蒙古师范大学51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在恋爱观的倾向性上,既存在着差异,又有共同点。大学生的择偶心理在总体上是健康的,但也有一些不健康的倾向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大学生恋爱问题一直是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热点问题。然而,较长时间以来,人们往往把目光锁定在大学生恋爱的成功率上,而很少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恋爱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爱情作为永恒的话题,历来为人们所传颂。当代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不管从心理还是生理上来说都需要拥有这种情感,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大学生恋爱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诸如对爱情的认识不够清晰,不文明恋爱,对待恋爱失败的能力较弱等.因此,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成为题中之义。本文从弗洛姆的爱情哲学出发,试图能够为当前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如今,恋爱成了大学生活的又一主体。而大学又是学校和社会的桥梁,这也就决定着大学生的恋爱既不同于中学生的恋爱,也不同于社会中人的恋爱。那大学生的恋爱又如何呢?据调查,大学生中的恋爱问题近几年突出表现在:(1)恋爱的时间前移,人数增多。(2)建立恋爱关系的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7.
恋爱对于大学生来讲成为了家常便饭,恋爱中有美好也有伤害,现代嘈杂的社会中很多情况下恋爱已经不再那么单纯,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爱情观渐渐出现扭曲,如何正确对待恋爱,如何避免伤害以及如何正确面对其中的矛盾、挫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一名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临床技术干预。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该大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在暗示学习的条件下给予来访者正确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使其能够运用正确的知识进行思维,自觉调节自身情绪,以积极、理性的态度面对恋爱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调节恋爱问题与正常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引导之下,恋爱关系可以成为促进大学生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恋爱问题是影响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章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恋爱中存在的盲目、随意等现象,从心理角度作了一些分析,以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恋爱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研究大学生恋爱心理,对于做好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最近在北京和河南对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就恋爱心理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02份,其中,男生301人,女生201人。根据调查结果,概括出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的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为编制大学生恋爱宽恕问卷并对大学生恋爱宽恕的特点进行研究,采用自编初始问卷对上海某高校的21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预测,利用完善后的正式问卷对上海和南京两地的556名在校大学生展开正式施测,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信效度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利用编制的问卷对大学生的恋爱宽恕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编制的《大学生恋爱宽恕问卷》包含报复、回避、宽恕和消极沉思四个维度,可以解释方差总变异的69.08%;(2)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和外部效度均显示编制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3)编制的问卷能够较好地契合宽恕的定义;(4)大学生恋爱宽恕存在性别差异,其中女大学生的宽恕倾向高于男生;(5)面对恋爱中的伤害,中国大学生更多地采用消极深思的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报复的方式。可见,大学生恋爱宽恕问卷信效度均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中国大学生的恋爱宽恕与西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青少年体像烦恼量表、自尊量表和大学生恋爱压力量表对550位大学生进行调查,建立体像烦恼、自尊和恋爱压力的结构方程,考察自尊在体像烦恼和恋爱压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大学生体像烦恼、自尊和恋爱压力之间相关显著;(2)大学生体像烦恼对自尊和恋爱压力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对自尊的预测是负向的,对恋爱压力的预测是正向的;(3)自尊在体像烦恼和恋爱压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417),即体像烦恼直接对恋爱压力产生影响,也可通过自尊间接影响恋爱压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好像事实婚姻一样,已为人们所默许。许多高校对大学生恋爱问题所奉行的是不提倡政策,但细细品味也包含着有那么一种也不反对的言下之意,正是这种不提倡也不反对,又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校园里的恋爱风。大学生恋爱,已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校园中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周末,湖旁的阁榭亭台,倩影双双;他们尽情地汲吮着爱情的琼浆,品味着多彩青春的欢悦。可当我把视线聚焦他们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闸述了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对大连市某三所高校学生进行恋爱心理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要重视教育和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引导大学生性意识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和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15.
王浩  俞国良 《心理科学》2022,45(5):1092-1098
依恋焦虑与个体心理健康存在密切关联,恋爱关系质量可能在二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595名处于恋爱关系中的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恋爱关系质量在大学生依恋焦虑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恋爱关系质量在大学生依恋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既发挥着中介作用,也发挥着调节作用。一方面,依恋焦虑能够通过影响恋爱关系质量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另一方面,高质量的恋爱关系能够缓解依恋焦虑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师范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师范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对师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师范院校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困扰,且男大学生的困扰程度显著高于女大学生;(2)各年级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具有显著差异;(3)总体上城市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明显高于乡镇大学生;正在恋爱的大学生的总均分比没有正在恋爱的大学生总均分显著偏高。结论总体上师范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本正常,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困扰。性别、年级、地域、正在恋爱与否等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都产生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主要探讨大学生恋爱状态(恋爱中或单身)、个体外表吸引力自我觉知与外表拒绝敏感性之间的关系。采用恋爱状态问卷、外表拒绝敏感性量表、拒绝敏感度量表、基于外表的社会比较以及吸引力自评等测量工具,以班级为单位向随机选取的北京、四川以及安徽等地多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施测,有效被试549人。结果发现:(1)大学生恋爱状态、外表吸引力自我觉知和外表拒绝敏感性之间相关显著;(2)大学生恋爱状态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外表吸引力自我觉知,也能显著负向预测外表拒绝敏感性;(3)外表吸引力自我觉知在恋爱状态与外表拒绝敏感性之间具有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为0.47),恋爱状态通过提升个体主观评估的外表吸引力,从而降低外表拒绝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恋爱动机的结构并编制相应的测量工具。方法:运用文献法、开放式问卷和访谈法设计问卷,多次施测修改问卷,采用相关分析、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结果:大学生恋爱动机问卷包括功利性、面子性、性爱性,情感性、消遣性和婚姻性六个维度,累计贡献率57.459%,共27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结论:大学生恋爱动机问卷可作为测评大学生恋爱动机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量表对478名在校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在校大学生中四分之一的人恋爱心理压力需要作一定程度调整;2.在校大学生汉族和少数民族在价值倾向这一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3.在校学生中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在学业负担这一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恋爱现象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某高校最近一次大学生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中谈过恋爱和正在恋爱的超过60%,而成功率则在5%以下。如何看待谈恋爱的学生这么多,而成功率却这么低这一现象呢? 目前在校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2岁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