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自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以迅猛之势在全国范围开展之后,美术教育改革的链条也迅速向高校推进。"关系论"原则在高校美术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打破平均化大课堂授课制和单纯以教师为主的限制。从动态化教学目标组合、不同课型类别整合、美术史课程资源整合、教学方法四个角度详细诠释"关系论"原则,有利于其在高校美术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美术理论课程是美术学科的专业理论课程,在普通本科院校美术院系的教学中,怎样高效地利用当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手段,以保证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掌握美术史论知识、创建理论体系知识结构框架、培养创新思维成为高等学校美术理论教学亟待探讨、急需解决的重要话题。这一问题对现阶段普通本科院校美术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探讨意义。  相似文献   

3.
回顾中国美术史教材的近百年编撰出版史,经历了最初的变古与革新,到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反思与批判,再到多种方法论思想的融合与创新的三个阶段。中国美术史教材的演进代表了中国美术史史学研究的历程,然而其存在"问题情境"的缺失也不容忽视,通过从史脉结构安排、史料编排与叙史方式等方面深入分析,揭示中国美术史教材编撰的不足,探讨应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下有很多种版本的中国美术史类书籍,虽写法不同,但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被写进美术史的女性艺术家极少.可喜的是,已有少数学者觉悟到美术史中女性艺术家的缺席或附属地位有失客观,他们正以力求客观的态度、觉醒的意识撰写《中国美术史》.在文化新常态下,书写美术史的性别视角亟待创新.  相似文献   

5.
纵览整个外国美术史,从古代美术时期到中世纪时期,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直到现代美术,从古至今的美术发展都体现着各个时期人类不同的意识观念,也正是不同时期的观念影响着美术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文章以外国美术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简述不同时期人类观念的不同,从而诠释美术史与人类意识发展的共通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美术史重构是美术史学界一个讨论比较活跃的话题,这个话题讨论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应该说是芝加哥大学的巫鸿教授。巫先生在2011年接受华东师范大学朱志荣采访时,即谈到了"重构"问题,这里的"重构"被巫鸿视为一种美术史研究的重要手段或方法,它与"原境"这个概念相关联,重构就是要重新构建起研究对象所处的历史原境,这个"原境"包括艺术品原来的实体形态(屏风、立  相似文献   

7.
云南地处于我国西南边境,它是一个多少数民族的边疆省份,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不均衡,坝区和山区、内地和边境差距相当大,甚至有人把云南比喻成"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地区,它的民间美术往往带有"历史化石"的性质,因而它在民族艺术发展上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云南民族美术史对于促进我国民族艺术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也有利于剖析云南民族美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为增进我省美术理论界专家学者的交流和联系,构建全省理论建设的学术平台,2013年12月6日第一届河南省美术馆学术论坛暨20世纪河南省美术史研讨会在黄河迎宾馆召开。会议由河南省美术馆主办,邀请了来自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以及《美与时代·美术学刊》和河南教育报刊社的专家学者代表,共同探讨20世纪河南美术史的研究问题。会议由河南省美术馆研究部主任高敏主持。河南省文化厅巡视员董文建到会致辞,对开展河南的美术史研究工作以及此次会议的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对  相似文献   

9.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苏轼这首论画诗对后来的美术史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因为苏轼的诗句,使得中国美术史上两位重要人物吴道子和王维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关于DBAE模式这是上世纪80年代即盛行于欧美国家的美术教育理论。它开拓性地把美学纳入了美国普通中小学美术教育,否定了先前在美国艺术教育领域普遍应用的"儿童中心论",并提出该理论所涵概的四门学科(美学、美术史、美术创作、美术批评)是发展艺术教育必不可少的人文学科。当前影响了世界各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对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也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对于大部分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来说,《外国美术史》这门课程并不被许多高校所重视,然而,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能只限于传统的范围内,更多的是应该注重课程对于学生在美术创作方面所起到的教学及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傅抱石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留日派"的代表人物,在30年代初期师从日本导师金原省吾学习三年,而后十几年间,他有许多关于中国美术史和中国画论的研究论文、著作面世,影响甚广。试图从傅抱石留日前后对待中日美术心态的变化以及日本导师对其美术史观的影响来探讨留日经历对其美术史观的影响,并作出合理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拥有丰富的古典美术遗产。意大利美术史中世纪时虽一度衰落,但仍然是西欧各国接触拜占庭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前沿。到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成为西方美术最发达地区,其领先地位从14至17世纪历数百年而不衰。18世纪后,法国才逐渐取代意大利的地位。因此,不仅在美术史研究上,而且在一般美术教育和博物馆陈列中.意大利美术皆具有重大意义,是人类美术遗产中十分珍贵的部分。但是自罗马帝国灭亡后,意大利一直处于分裂割据局面,美术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地区性的流派各有特色,使意大利美术在其长期发展中呈现复杂交错的景象。  相似文献   

14.
传统工艺美术是我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地域特性和民族特性,在世界艺术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时代变迁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为传统工艺美术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仍然抹不掉其对现代美术设计教育的影响。基于此,文章首先对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美术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其次从民族特色、思想文化、美术造型以及美术技艺等方面探讨了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美术设计教育的影响,最后从教育体制、专业优势、网络资源以及当地特色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几点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美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15.
红色主题的美术作品是我国现代美术史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艺术家美术创作的重点和主要选题来源,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围绕红色题材美术创作,以当前时代为立足点来进行讨论,首先对红色题材美术创作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之后提出了此题材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要点和难点,同时就红色主题美术创作的当代价值和艺术创新进行探讨,以期能够给相关的艺术创作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罗世平,文学博士,湖北武汉人,1955年生。先后就学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英国东安吉利亚大学"世界美术史高级研修班"。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造型艺术研究所副主任,兼任湖北美术学院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台湾艺术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17.
艺术学习对大学生个人修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西方美术教学要以美术史为主线,采取跨学科综合性强的教学思路,同时,在东西方美术比较学习时,我们要注重教学中灵活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从感性到理性,从欣赏到鉴赏,使美术鉴赏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和学习,领悟生活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8.
画家简介:王宝强,宝鸡文理学院美术系副主任、副教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宝鸡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90至199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1999年公派赴日本研修美术理论和日本绘画。多年来一直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理论和中  相似文献   

19.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美术史课程作为高校美术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理应在其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发挥该课程特殊的育人作用。因此,现阶段我们有必要对思政元素如何巧妙融入美术史教学及融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美术史课程真正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20.
由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美协西安学术研究中心、中国传统美术与西部美术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向老子致敬——中国首届道教美术史研讨会",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