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于中国而言,油画是典型的"舶来品",中国油画艺术创作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油画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了本土化的发展,并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西方油画创作理念、创作技法以及创作风格在为中国油画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艺术表现形态的同时,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中国油画艺术创作的独立发展。民间美术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民间美术在油画创作中的融入和渗透赋予了中国油画艺术新的审美性和艺术性,也使中国油画艺术走上了一条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在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同时推动了中国油画艺术创作的可持续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大变动,中国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大变革。毛泽东在中国社会的大变动中,建立了丰功伟绩,这是人所共知的。在中国思维方式的大变革中,毛泽东也作出了最伟大的贡献。他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思维为指导,对中国思维方式进行了变革和改造,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维与中国优良思维传统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维方式中国化和中国思维方式现代化。本文拟就毛泽东与中国思维方式的变革问题作一初步探索,以就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3.
钢琴文化是伴随着钢琴进入中国,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西文化的融合推动了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拓展了中国传统乐曲的存在形式,丰富了钢琴演奏技巧和钢琴作曲技法,拓展了中国的音乐文化,中国钢琴文化具有中国民族性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艺术特点。钢琴文化在中国虽然一度发展缓慢,但是仍在曲折中渐进地往前发展,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中国钢琴文化一定能吸收各方文化的积极元素,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佛教传入中国,大约是在两汉之际。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佛教要在中国传播,扎根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在这个互相排斥、互相融合的过程中,佛教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文化、并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哲学思想、文学艺术、语言等诸方面,都  相似文献   

5.
东正教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了东正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发展历程,阐述了东正教传教士团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指明了东正教传教士在沟通中西文化、特别是中俄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分析了东正教未能在中国扎根和进一步与中国文化相融的原因,介绍了东正教目前在中国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波乃耶父子可能是最早翻译和研究中国神话的西方汉学家。波乃耶牧师于1866年前在广州完成了《中国神话选》的英译本,而其子詹姆士在1875年前后为这个英译本增添了大量注释,并在《中国评论》上连载发表。本文首先细致地梳理了波乃耶父子《中国神话选》的基本情况,进而考察了波乃耶父子如何通过中国神话来研究深藏在故事背后的种种思想观念,特别是中国人的宇宙论和创世论。波乃耶父子的中国神话翻译和比较研究,呈现出了英语世界汉学的逐渐专业化过程,在中国文化域外传播和文明互鉴研究方面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油画艺术在中国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阶段的中国油画艺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文章简单分析了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中国油画艺术的现状和发展,以期中国油画艺术在新时期能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是在中国封建道德已经解体,资本主义道德无力解救中国近代以来所发生的深刻的道德危机,而中国人民又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反帝又能反封建的伦理思想武器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开始的.在20世纪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道德实践相结合,出现了三次大的理论飞跃,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伦理思想、邓小平伦理思想和江泽民伦理思想.这三大伦理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实现了中国化的伟大转化和中国伦理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生发展,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新阶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更开创了中国伦理文化发展的崭新阶段,将中国伦理文化发展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何虎生 《宗教学研究》2005,5(1):104-109
中国宗教界素有自我革新和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传统,在党和国家的推动下,中国宗教界对旧中国宗教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民主改革,克服了旧中国宗教所具有的半封建和半殖民地性质,开始了宗教与新中国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程.改革后的中国宗教获得了新生,宗教界人士成了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信教群众成了新中国的一支重要建设力量.何虎生.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工作.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9,(1)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其在实践中的中国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理论成果,不仅找到和走通了一条使中国站起来的伟大道路,而且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原则。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找到和走通了一条使中国富起来的发展道路,并在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原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紧贴中国社会改革实践,一方面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克服"左"的教条主义约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另一方面又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坚持走群众路线,面向实践、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在理论探索中把借鉴、继承与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上旬,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近藤邦康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作了题为《抗日、民主的思想在三十年代中国——从安内攘外到抗战建国》的报告。在前言中,他介绍了日本学者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各种观点,阐述了他的中国研究观,然后论述了蒋介石的哲学思想及其安内攘外路线,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及民主人士对蒋介石安内攘外路线的批评和抗战建国路线的逻辑。报告对蒋介石的思想和毛泽东思想作了比较研究,有其独自的思路和见解。报告后,中国朋友和他进行了友好的对话,交换了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的诸多问题的看法,并提出了有待深入探讨的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明治维新在日本成功了,而中国的戊戍政变却遭致失败?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的传播比中国早,中国最早是从日本传入马克思主义的,结果获得了成功,其思想理论原因是什么? 参加这次会议的除哲学所现代哲学史研究室的同志外,还有中国现代史研究会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在于开创了一条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中国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在"中国道路"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在思想和实践中引领了"中国道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和同之辩"表现了中国古代"和"与"同"的区别与联系,"和而不同"体现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中国"和"文化表现在物质形态、精神理念、生活习俗和社会规范等诸多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和"文化引领下的新中国和平外交,具有鲜明的中国"和"特色,热爱和平、倡导和平、维护和平、捍卫和平是中国和平外交中的核心诉求与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欧洲文化史上,文艺复兴的影响非常巨大,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对西方乃至世界美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油画传入中国经历了学习期、主题期后形成了以写实为主的繁荣期。改革开放后中国油画古典之风渐盛,出现了一批中国古典大师和新秀。欣赏、学习西方文艺复兴美术杰作,在丰富国人的审美同时注入了科学和人文的精神原动力。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改革开放后社会结构的变化所形成的新阶层的审美需求为中国美术的"文艺复兴"提供了历史条件;中国美术学习和工作者人数众多、中国画家对严谨造型认知的缺失和对科学、人文的向往形成了中国油画复兴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创新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和说明 ,以适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和必由之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 ,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 ,始终坚持了创新精神 ,从而创造出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 ,我们必须坚持和发扬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中国哲学史百年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哲学史源远流长。几千年来 ,它在世界哲学史中代表着中国哲学的特殊系统 ,一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自 2 0世纪初开始 ,中国哲学史逐渐从传统的经学史和子学史中分化出来 ,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凸显出中国哲学史的特殊对象和特殊性质。百年来 ,中国哲学史伴随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风风雨雨 ,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但它始终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始终有一支埋头钻研、坚持不懈的学术队伍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海外 ,中国哲学史曾遭受过一些西方哲学家的鄙视 ,但时过境迁 ,…  相似文献   

17.
蔡婉琪 《哲学动态》2022,(11):16-25+128
“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对此,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潘梓年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锁钥——唯物辩证法。以唯物辩证法为研究地基,潘梓年所作出的卓越的哲学贡献包括:创新性地构建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容体系,明确提出了“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阐明了中国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他对唯物辩证法基本理论的阐释和探索,是中国本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研究和创新唯物辩证法的优秀典范,其哲学贡献为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理论形态提供了可能路径,为唯物辩证法在中国语境下的理论创新和实际运用提供了经验借鉴,并深刻影响了众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建树。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加剧了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分化,五四后期中国生发出不同于自由主义和民族保守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国民性改造范式。合理评估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厘清和前瞻转型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价值观重构的关系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中国化,严格地说是中国的基督教必须中国化,也即中国的基督教需要坚持中国化方向。中国的基督教不可能"国外化"或"西化",正如国外的基督教也不需要中国化一样。有人对中国的基督教需要中国化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解,似乎中国的基督教中国化以后就改变了"基督教的信仰",就没有基督教的"个性"了。基督教中国化的路程事实上已经有一个世纪了,只是今天还没有将这一重大的事工做好,所以还需要我们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首先,基督教要在中国发展,必须要立稳根基,要让中国的老百姓接受这样的团体,要能够适应中国悠久的文化。基督教中国化需要完成的几项重要事情就是:政治上认同、社会上适应和文化上融合。基督教中国化,既是中国基督教的义务,也是中国基督教的使命。什么时候基督教中国化的文章做好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也就变得正常了、合理了,什么时候中国的基督教中国化了,基督教在中国才有发展和为社会做贡献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在2021年12月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系统论述了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强调“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宝贵财富。唯物辩证法是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要方法。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宗教中国化进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在新时代,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