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宗教学研究》2013,(1):286
一、《宗教学研究》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研究所)主办的宗教学专业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二、本刊编辑方针:立足宗教学学术前沿,推动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学学科的发展。本刊突出道教研究特色,兼顾宗教学理论、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民间宗教等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19世纪宗教学产生之前人类对宗教问题的探索和关注。在宗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形成之后,学者们讨论了宗教的本质、起源和分类等问题,并发展了多角度的宗教学研究方法,使这门学科渐趋完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意在考察宗教学从起源到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发展历史,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基本看法和立场、马克思主义宗教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等,并对一些有争论的话题,如"麦克斯·缪勒到底是宗教学与还是比较宗教学的创始人""西方宗教学与马克思主义宗教的联系与区别"等进行讨论,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  相似文献   

4.
宗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人文学科与麦克斯·缪勒的创立直接相关,因此认识宗教学的本质及其学科特点,有必要回溯缪勒关于宗教学的最初构设及其学科定位。缪勒一方面强调宗教学的独立性及其非信仰依属的性质,另一方面则主张宗教学的比较意蕴及其研究方法,由此形成宗教学对宗教的批判性和科学性审视。今天重新思考缪勒奠立宗教学的基本创意,对于了解宗教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都有其独特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总体要求下,当前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工作的重心应由"宗教观"转向"宗教学"。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必须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相符合,其学科属性应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构的总原则要坚持以"实践"为根据,并将其贯彻到具体的研究对象、体系根据、内容结构以及研究方法之中,从而达到学科"属性——总原则——具体原则"的内在统一。事先讨论和阐明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学科属性和建构原则,有利于我们在该领域的研究中达成普遍的理论共识、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6.
宗教学,作为一门对人类一切宗教进行综合性比较研究的学问。属于宗教研究之基础性理论学科,在改革开放年代之前的中国学术之林中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假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除了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有关宗教问题的几句“名言”外,对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的宗教学或比较宗教学几乎没有知识。个别学者即使有点接触,也不过只是知其皮毛,谈不上升堂入奥,探其就里。西方宗教学的奠基人麦克斯·缪勒有句话说:“只知道一种宗教者,对宗教一无所知”。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不仅在宗教学术研究中适用,也对各种文化学术部门适…  相似文献   

7.
一、《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宗教学卷》出版缘起宗教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宗教学,迄今不过短短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国宗教学的发展,是东西方思想猛烈碰撞与交流的直接结果,也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曲折进程紧密相连。纵观世界文明史,中国各宗教基本上和睦相处,罕见宗教迫害与宗教战争,而佛道儒三教关系也为当今世界宗教对话提供了足资借鉴的历史经验。然而在过去一百年中,从“五四”前后的非宗教运动,到“文革”时期对宗教的全面摧毁,而在1980年代以来宗教又呈现爆发式的复兴,中国宗教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动荡。这…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中国宗教的理解都是在西方话语体系中形成的.西方对于中国宗教的认识主要是受弗雷泽、黑格尔等人的学术观点的影响.因此对这些学术观点进行反思,是我们建构中国宗教自己的话语体系的前提.有意无意地将学术论断变成了解释工具;将范畴建构变成了认知方式,而没有充分认识其局限性,乃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为此,我们要自觉地和不断地坚持以哲学的批判精神自我审视,反思宗教学的基本范式,并由此推动宗教学的拓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9.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科建设,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本学科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对于学科建设既是指导思想,又是第一资源。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包括把它作为首要学术资源。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资源,并没有替代它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在宗教研究中坚持人民立场,必须自觉代表包括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当代中国宗教学一块不可动摇的基石。模糊了无神论观点,就动摇了整个学科的基石。宗教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宗教学学科建设应该是不断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宗教学与其他宗教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与其他无神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如何推动宗教学理论的发展,这是中国宗教学界的共同使命。对此,金泽教授在《宗教学理论新探》(商务印书馆,2022年9月出版,以下简称《新探》)中,展现出了极大的理论担当,给出了极具创新力的回答,为学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特别的启发。《新探》一书共分八章,或可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诠释了信仰作为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从宗教与哲学的互动关系阐释宗教学理论的坚守与创新,并以宗教现象学为例解析了宗教学理论的构建方法与发展路径。第四至六章为第三部分,探讨了发展中国宗教学理论的两种资源——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资源和中国历史与现实中的宗教资源。最后两章为第四部分,  相似文献   

11.
王雷泉 《法音》2006,(4):37-41
一、《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183;宗教学卷》出版缘起 宗教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宗教学,迄今不过短短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国宗教学的发展,是东西方思想猛烈碰撞与交流的直接结果,也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曲折进程紧密相连。纵观世界文明史,中国各宗教基本上和睦相处,罕见宗教迫害与宗教战争,而佛道儒三教关系也为当今世界宗教对话提供了足资借鉴的历史经验。然而在过去一百年中,从“五四”前后的非宗教运动,到“文革”时期对宗教的全面摧毁,而在1980年代以来宗教又呈现爆发式的复兴,中国宗教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动荡。这兴衰起伏的过程,为中国宗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题材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正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2021年该文丛包括《经典与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唯真与求实—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之探》《宗教学史论》《宗教社会论》《宗教文明论》《宗教思想论》《世界宗教论》《中国宗教论》《基督教思想》《基督教文化》《中国基督教》和《反思与会通》,共12部,约450万字,是卓新平研究员对中国宗教学建设的长期思考和新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的宗教学学科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其二是宗教学原理,即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形成的关于宗教的本质、规律、功能以及方法论的知识系统;其三是指宗教研究领域的宗教学,即除以上二者外,还包括对各大宗教的概念和理论、经典和历史所做的研究。作为一级学科的宗教学包含了七个次级学科,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学原理、世界主要宗教、中国宗教史、外国宗教史、中外宗教经典和宗教与社会现实。论文对加润国、李建欣二位先生的有关论文做了评论,并在评论过程中指出了目前宗教学领域存在学科定位不科学、分支学科设置不合理以及碎片化等问题,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宗教学概述     
宗教学概述何光沪宗教学是采用多学科的方法对实际存在过的各种宗教现象进行研究,以便认识各种宗教之共同性质或作为整体的宗教的一门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对于何为“宗教”,学者向来各有自己的定义,但是宗教学界一般认为应当兼顾主观与客观、无形与有形、内部与外部等...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9月17日,由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与《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宗教学高峰论坛在山东大学举行,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提高宗教学的学科地位,推动中国宗教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卓新平所长、郑筱筠副所长、中国宗教学会曹中建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研究员、金泽研究员、王卡研究员、北京大学张志刚教授、南京大学洪修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向平教授、复旦大学王新生教授、上海大学陶飞亚教授、中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2月初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阐述,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建设应该具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三大体系”的基本格局。其学科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宗教史学、马克思主义宗教哲学、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宗教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宗教文化学等分支学科。其学术体系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无神论和宗教社会批判等学术理论。其话语体系则包括论及“宗教”“神灵”“拜物教”和“异化”的话语等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的后起之秀,宗教学在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中愈发重要。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宗教学便是其一。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宗教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宗教学更是"十四五"规划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值此宗教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宗教学学科体系的新发展─—评介吕大吉新著《西方宗教学说史》黄燕生继《宗教学通论》之后,吕大吉先生新近又向学术界奉献一部巨著:《西方宗教学说史》。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世界兴旺发达的宗教学研究曾被打成“资产阶级伪科学”。而我国自己的宗教研究在漫长的过...  相似文献   

19.
发展新时代中国宗教学,首先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坚持好、维护好、研究好、运用好,这是我国宗教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其次要彻底打破“马克思主义只有宗教观没有宗教学、只有西方才有宗教学”的神话,把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的宗教研究作为新时代中国宗教学的正统;三是要加强对西方宗教学的研究但不能盲信照搬,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既要坚持开展理论研究,又要关注现实、研究问题,追求为用立学、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1,(2):27-29
当代中国宗教学已成为被人们普遍关注和重视的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它从开创到成熟,从敏感意义上的"险学"到蓬勃发展的"显学",形成了许多研究热点和发展热潮。2010年,《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理论版盘点年度十大宗教学观点,让人们再次体悟中国政界、教界、学界的有识之士对宗教的敏锐观察、集中思考、深度分析以及现实关怀,限于篇幅,我们摘录其中数条,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