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韦伯的儒教伦理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当代西方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家、现代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之一,马克斯·韦伯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各主要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他的儒教伦理观曾经深刻影响了学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评价。《宗教社会学论集》是韦伯著名的文化比较系列专著,集中体现了韦伯的理论贡献,是韦伯对世界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早期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的,但是在对"灵与肉分离"的认识上,二者却明显不同.早期基督教的性爱观包括以下内容:人类的性爱是无罪的;不反对结婚,但最好是独身;牧师有独身的义务.初期基督教运动中围绕性爱伦理出现的混乱和逐渐统一的过程,反映了基督教的信仰与正统性爱之间孕育着不可调合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韦伯的著作包括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和制度论与社会学两大部类。前者被称为文化论,后者被称为制度论。按照他的理解,现代性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制度现象,资本主义的兴起过程本身就是诸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在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这一主题下,他研究了思想、观念、精神因素在现代性生成过程与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个在宗教领域,一个在经济领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生了选择的亲和性,共同推动了西方现代文化和制度的演进。《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以文化论视角,强调精神和心理因素在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反对马克思的学说,而是批驳经济决定论。  相似文献   

4.
在学术环境和社会现实的共同影响下,马克斯·韦伯对基督教、儒教、道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等宗教的专门研究,无论在研究目的、方法还是研究过程、结论上,都带有浓厚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尽管他研究各大宗教的表层目的不同,但根本目的都是为了阐明西方文明的进步性和独特性,近代资本主义只可能产生于西方;尽管他积极倡导“价值中立”原则,却在价值预设的基础上考察各大宗教,不仅导致了对不同宗教的关注点不同,而且直接影响了“近代资本主义”等理想类型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马克斯·韦伯的佛教伦理观是其宗教社会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从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论题的一个反证。它指出了佛教伦理出世品格的一面及其印度文化根源,但与佛教的思想和现实并不完全相符,且隐含着韦伯推崇新教伦理的价值偏向。韦伯论题遭遇来自理论和实践的困境,是否意味着可从佛教中发掘某些缓解“现代化”危机的精神资源呢?  相似文献   

6.
唐君毅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从事于新儒学的研究和宣传,为新儒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关于中国儒家伦理精神的阐释,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慧能以其出身寒微,不识文字成为诸多佛教宗派创宗者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人”;由他创立的禅宗则以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在隋唐各宗中独标一帜;慧能的语录,即《六祖坛经》更以其打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厘清马克斯·韦伯对儒教伦理所下论定之偏颇及其方法论之片面的问题。不仅揭示了韦伯是在既不懂中文又相当缺乏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完成了儒教伦理研究,指出韦伯对儒教伦理所做的诠释存在着许多不当之处,而且指出韦伯方法论的片面、比较类型的错位、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发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与韦伯的民族关怀有关。文章最后还对余英时关于韦伯儒教论所做的论述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9.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发轫于对现实生态问题的回应和对传统生态理论的反思。它的主要内容有:为了共同福祉,肯定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人对自然负有道德义务;有机的生态思维,关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注阶级问题,呼吁解决阶级不平等问题,促使优势阶级担负解决生态问题的责任;长远的整体视野,着眼人与自然的发展走向。它的价值在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生命共同体,为破解当前生态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新的生态的道德伦理范式。  相似文献   

10.
<正>世界主义伦理观是一种规范性概念,是对个体与他者关系的一种认知与定位,涉及到个体与他者关系范畴中的道德界定与价值判断。世界主义相信所有人都有责任改善并丰富人类的总体人性,认为人类是一个种群意义上的整体,是一种原子式的构成,其中的个体皆为世界公民,他们从属于精神与伦理共同体。"世界主义伦理观坚持正义的优先权",这对全球化时代的当今世界独具意义。在复杂的思想理路与理论光谱之中,世界主义伦理观的核心命题应首先得以厘定。  相似文献   

11.
论宗教     
自然界的运动法则,日月往来,阴阳升降,消息盈虚,进退屈伸,寒暑交替,四时成序.宇宙之间,大千世界,森罗万象,芸芸众生,冥冥之中,自然而然,呈现出生死存亡,吉凶祸福,成败兴衰.其功能妙用,威力无穷,故称"神";其情其理,深奥莫测,故称"圣".人们将这种妙用及奥理统称为"神圣"."神圣"的德性是利益众生,造化万物.  相似文献   

12.
在张载理学思想中,含有丰富的生态伦理观,包括"太和"之道、"天人合一"、"乾父坤母"、"民胞物与"等著名命题。张载的生态伦理观与社会伦理观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乃至一致性,而这二者又都是以张载的天道论或宇宙论哲学为基础的。以天道论或宇宙论哲学为基础的张载生态伦理观,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太和"之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原理;其二,"乾父坤母"、"民胞物与":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源和准则。张载人与自然和谐观对于今天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型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大体勾勒了 《管子》经济伦理观的基本特征。其一, 《管子》从 “自利”、“趋利避害”的人性论出发确立了功利主义的原则导向, 但并未走向极端功利主义; 其二, 它从“国家本位主义”出发把 “民富”作为 “国富”的重要手段, 但并不违背手段善原则; 其三, 它强调经济公正, 但却以牺牲效率为代价; 其四, 它强调 “士农工商”四民 “分业而治”的职业伦理, 但却客观上阻碍了人员与职业的正常流动。这些特征共同构筑了 《管子》经济伦理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4.
阮元是乾嘉汉学家中注重义理阐发的学人之一。他依据经传本文及汉儒遗说,提出孔孟之"道"是以"尔亲我爱"为核心义涵的"仁",践行孝悌之道是实现仁道的第一要务,以礼为准绳、以中和为尺度节制与人性伴生的情欲则是以仁孝治世的关键。他对孔孟伦理观的还原性考释,意在矫治宋明理学"虚悟远求"的积习,发扬孔门重实践、求实效的宗风,实现儒家伦理学修己治人、保民济世的效能。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马克思的无神论宗教观形成的时期。宗教和宗教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形成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针对从宗教的、哲学  相似文献   

16.
宗教生态论     
宗教生态论是用文化生态学的眼光研究不同范围中宗教文化生命系统总体态势、层次结构、内外关系、动态运行的机制,考察世界三大宗教生态模式:亚伯拉罕系统的一元分化式、印度系统的一元多神蝉变式、中国的多元通和模式,说明宗教生态论的理论价值,重点阐述中国宗教良性生态的失衡与重建。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和侨务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奋斗。”这给我们指出了在未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我的理解,就是充分调动宗教中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进一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它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宗教问题,科学揭示了宗教的本质、社会作用及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20世纪初,在俄国工人阶级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重要历史时刻,列宁的《社会主义和宗教》曾提出了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坚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工人阶级政党如何对待宗教?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和宗教的关系?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结合当时俄国革命实际,确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正确态度和原则。但是,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基本上贯彻了这些原则,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不能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处理…  相似文献   

19.
论宗教的本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宗教本质诸论1.从古到今,古圣先哲,中外时贤,从不同角度论述过宗教的本质,这些论述也都从某一方面反映了宗教的本质。本文不企图刻意立异,仅想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宗教。2.有人说,宗教是一种文化。是的,宗教是一种文化,同样正确的是,科学、哲学、法律、艺术等等也都是一种文化。宗教学的任务就是要说明,宗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有哪些区别于其它文化现象的特殊的本质?而不是只到“宗教是一种文化”为止。3.宗教具有人民性;长期性、复杂性、民族性、国际性等等特征。然而任何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几乎无一不具…  相似文献   

20.
罗伯特·欧文(1771—1858)英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家。他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到,改革不能根本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于是制定了废除私有制,从根本上改革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划,逐渐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其理想社会制度是“公社制度”即没有剥削压迫、阶级对立和三大差别,人人平等,财产公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们幸福富裕。他的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和天才设想,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直接思想来源。但他不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幻想和平实现改革社会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