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读完初三那年,贪图安逸的我放弃了三年高中,轻轻松松地上了师范。三年后,在我的同学参加高考时,我忽然就后悔了:一生一次的选择机会,我为什么偷懒不去试一试?看看成败,看看自己可以造就什么来?尤其是当我得知当年和我成绩相仿的同学都考进了名牌大学,即便几个成绩中游的同学,补习一年后也考进了重点大学,我更没法叫自己安心!我知道进了不同的学校  相似文献   

2.
我从幼年跨入寺門唸經到做阿洪,至今已30年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从未参加过生产劳动。在人的一生中,30年岁月可真不算短,而我也就依靠群众的供养生活了将近大半輩子,結果沾染了許多旧思想,旧的习气也很深。比如說吧,自己全靠劳动人民供养,却反而看不起他們,且认为劳动下賤,又累又脏。由于有这种好逸惡劳的錯誤思想,一提参加劳  相似文献   

3.
妻是一个文化不高、信仰时间不长的普通信徒。可她在困难环境中支持我念神学的心志,使我感佩不止。 1996年秋天,在义工传道“战壕”中滚打摸爬8、9年的我,有机会参加福建神学院考试,竞被该院录取。 当我接到录取通知单后,本来极度兴奋的心,却陷入深思中:家中两个  相似文献   

4.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我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两年的中学老师,我一直为搞不好人际关系而苦恼。我很想有一些知心朋友,很想与人交往,但一碰到实际的人和事,却又满腹狐疑:别人对我笑脸相迎,我疑心对方别有用心,别人避我,我又疑心别人在排斥我;说我好话,我想是为我“戴高帽子”利用我……康先生,我如何才能与别人建立起互信的友谊呢?  相似文献   

5.
正20多年前,我参加高考,考了个不错的分数。但那时还是估分填志愿,结果过于自信的我,将总分多估了15分,最终以4分之差,没能被所填报的大学录取。12年的寒窗苦读付之东流,烦闷之极的我,想第二年春季再去复读,于是便对上过初中的父亲说,书上的知识,我已掌握得滚瓜烂熟,  相似文献   

6.
正女儿通过公招进入沿海一所公立本科大学,有事业编制,一家人都很高兴。四年前,女儿读大四时,我与妻便开始操心她的工作,后来,她上了研究生,又去韩国支教一年,暂时缓解了我们的焦虑。年初回国,就业问题再次实实在在摆到了一家人面前。好在女儿能干,回国仅仅两个多月,就干净利落地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与妻怎能不欣喜呢?2017年5月6日,女儿报考的两个单位同时开考,一个是长沙的,单位不错,但考的是公务  相似文献   

7.
编辑部的老师:我是个害怕孤独的人,喜欢结交朋友。大学的课余时间很充裕,我参加了各种社团活动,拥有很多朋友。起初我很兴奋,但渐渐发现自己很累,因为总有朋友请我帮忙或邀我出去玩,有时真想拒绝,可话到嘴边却常常变成“Yes”!  相似文献   

8.
境界与学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10月,我到河南南阳冯友兰先生故里参加“‘冯学’第五届学术思想研讨会”。12月10日,又参加了“贺麟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冯、贺两位都是留学美国,冯先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贺先生是哈佛大学的硕士。两位都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哲学家。但两人最初的志愿与后来的成就却不一样。据冯先生自述,1915年他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  相似文献   

9.
智慧信箱     
彭编辑:您好: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忙里偷闲还看你们的《思维与智慧》,得知新增了个好栏目“智慧信箱”,也想倾诉我的烦恼。我所在的班是普通班,纪律很差,课堂上尤其是自习课就似群鸟集会,叽叽喳喳,教人心烦不已。班主任根本镇不了这帮男生,班干部更是管不了,也懒得管。有时真想拍案而起,但唬得一时安静,又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现在我们的处境可说是白热化般紧张,成天考呵考,屡考屡糟,屡糟屡考。看看那刺眼的红分数,我就沮丧、恐惧,信心殆尽,近乎绝望,心情也就更浮躁,更觉前途渺茫。都说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老师,但数学那么枯…  相似文献   

10.
正高考是我遭遇的第一个人生滑铁卢。当年的我,算得上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最好的一次月考成绩,我拿了657分,这个数字,令我终生难忘。可谁也没料到,这样一个被寄予了太多厚望的我,却考出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分数,我被打发到了一所非著名大学的弱势专业。许多人劝我复读,可我怕自己会难逃宿命。于是不得不打点行装,朝着那个意料之外的城市而去。  相似文献   

11.
黑色心情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心理效应,比如皮格马利翁是寄以希望,就像爹娘对我;霍布森选择效应是无法选择,就像我无法选择是不是参加考试,而是亲人、朋友、老师们强加给我的;又如马太效应是两极分化,就像班上有人考了731分,年级第一,也有人考了331分,年级倒数第一;南风效应是办事情要注意方法,就像我每天学习16个小时,仍然倒退,而有的同学每天只  相似文献   

12.
妻是医院的心理医生,日前她说了一个特别的病例,要考我的判断能力。但她揭开“谜底”时,我却很吃一惊。自然,我的推断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3.
1991年暑假,一个年仅18岁的女孩,带着试试和玩的心态,参加了无数中国大学生既渴望又害怕的托福考试,这是赴美留学必须翻越的山岭,没想到一下子考了660分,夺得当年北京市托福成绩第一名,那时她刚刚是中国人民大学一年级学生。光明的前程就此展现在眼前,机会自然不能错过,而且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准备一些材料而已。  相似文献   

14.
念了半辈子經,在旧社会我始終认为当阿洪是高尚的,要高出常人一等,是人上之一;整天在寺内静养,坐吃供给,吃的喝的全靠群众,养尊处优,从不参加任何劳动,养成了好逸恶劳的坏习惯。解放后,由于党的领导教育,在思想认识上,我的觉悟虽有不断提高,但一谈到参加劳动,思想上往往就产生了矛盾:一方面认识到劳动光荣,剝削是可恥的;另一方面又觉得参加劳动苦,怕群众和别的的阿洪笑話。总之,顾虑多,犹凝畏缩的情绪重。这是我在1957年整风运动前的思想情况。經过伟大的全民整风、反右和向党交心运动,特别是在党的亲切关怀下,1958年底到天津参加了两个  相似文献   

15.
正小时候,我以为母亲是不喜欢我的。有一次,邻居婶子来家里串门,她们在屋子里一边纳鞋底,一边聊天。我在隔壁房间里写作业,却把她们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婶子说:"闺女这次又考了第一名吧?这孩子就是聪明。"母亲答道:"学习好有啥用呀?不如你家小子,这么小就能帮你干活了,那天我看他在地里施肥,有  相似文献   

16.
一天,我收到一张条,上面写着“老师,我是六年级的一个女生。我喜欢的一个男生,他平时总跟我玩、帮助我。今天,他却去帮助别的女生出气,我心里不好受,想哭。平时他都会安慰我,可今天却没有,我的心凉了!怎样才能让我的心情好一些呢?班里有个女生已经向他表白了,我是个内向的女孩,我不敢向他表白,我该怎么办?”最后这个女生又在括号里注明“您是世界上第一个知道我内心秘密的人。”  相似文献   

17.
无法控制一位外国留学生参加“普通话演讲比赛”,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诸位女士、诸位先生,我首先得向各位道歉,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好。我与贵国语文的关系就如同我跟太太的关系一样,我很爱它,却又无法控制它。”  相似文献   

18.
刚刚做完老板交办的事情,已经是凌晨四点,疲惫不堪的我正在更衣室里换衣服,这时,经常与我无话不说的小苏偷偷溜到我身边,神神秘秘却又吞吞吐吐地对我说:"你老公对你好吗?"我很诧异地望着她说:"那当然。""可我这几天却看见你老公和几个不同的女人很亲密的样子,你要当心。"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总考第一的那类孩子的妈妈,有个被人称作"学霸"的女儿。总考第一的孩子,压力真的很大。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名次上从来没有进步一说,只有原地踏步和退步。所以,每次考了第一,女儿总会故作轻松地对我说:"老妈,下次未必是我了啊。"女儿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因为我也这么想。女儿在初三之前,其实一直  相似文献   

20.
1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马云当年参加高考时,曾连续两次落榜。他开始自学英语,想将来当个翻译。为了练习英语口语,他整天在西湖边找外国游客练习口语。考进杭州师范大学后,他发现,班上的同学大都是从农村来的,发音很土、很滑稽,他听了,常常窃窃讪笑。他感到自己在英语口语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期末考试,语音老师却给了他59分,全班倒数第二,这是他大学4年中唯一的不及格。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