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服务     
活石 《天风》2018,(11):59-60
<正>陕西省韩城市基督教两会于2018年9月19日下午,在韩城市基督教堂举办了"爱在人间"慈善捐赠活动,向16户受助人员,每户资助600元,共捐助资金9600元。江苏省无锡市惠工桥基督教堂同工分别于2018年9月19日、21日,到市社会福利中心、敬老院及信徒家中进行探访慰问。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基督教两会于2018年10月3日,在基督教笏石堂举办"点亮爱火"基督教中国化暨慈善爱心赞美晚会,秀屿区基督教爱心关怀小组与参会的企业家共捐赠194400元。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0,(5)
<正>自基督教全国两会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以来,始终遵循"人子来是要服侍人"的圣经教训,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目前我们在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七大类型的社会服务工作,包括:教会事工、教育、灾害管理、社会福利、敬老服务、医疗卫生和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是一种补缺型为主的社会福利,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这种补缺型的社会福利已无法满足人民对社会福利的需要。因此,在新时期从人民的需要出发,构建新型的社会福利体系,是中国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社会福利的价值理念及相关伦理原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福利体系所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总结近年来的几种主要的福利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共享"理念。论文探讨了"福利共享"理念的内涵,福利共享的正当性、合理性理论和现实依据以及福利共享要拒斥的两种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辩证地评价毛泽东时代和邓小平时代的社会福利发展;分析了这两个时期毛泽东和邓小平思想意识的转变以及对社会福利结果的影响;明确思想意识对社会福利政策结果的影响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沿海地区佛教社会福利事业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富有层次性和体系化的社会应对机制,区别于传统布施观。在个体层面上,它关注现代城市民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以临终关怀为典型,形成了对佛教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有效推动;在社会层面,它以淡化宗教色彩、争取社会认可和形成社团制度三条路径,有效地将传统慈善融入现代日常生活。在此基础上,现代佛教社会福利还倡导"深层生态"理念,并可以此为顶层设计,构建体系化的社会福利理论与实践,从而与现代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在引导和护持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中国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社会福利思想是在伊斯兰教的信仰体系下,用来指导团体和个人从事各种旨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社会福利实践的思想。这一思想如今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穆斯林的福利实践。本文从救助性和发展性两个方面对伊斯兰教社会福利思想做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天亚社韩国仁川讯)在仁川教区的“分享希望”社会福利中心开办半年以来,超过六百名失业人士前往登记,中心每天又为八十名失业工人提供午膳。该中心秘书韩相旭1月9日向天亚社说,中心于去年7月14日开放初期,每日只有10至20名失业人士到访,现在于增已平均每日...  相似文献   

8.
本文尝试以台湾法鼓山的佛教社会福利实践为例,分析“法布施”在其创建前十年中的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意义.法鼓山自1989年以来在社会福利事业建设上卓有成效,而以佛教教育为核心的“法布施”是其佛教社会福利的主要平台.法鼓山以“人间佛教”的理念为基础,以多样化的社会教育和实体化教育、僧团教育和信众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法布施”体系,体现了都市佛教早期社会福利建设的若干特点:社会教育的介入性强,组织形式富有时代感、延续性和叠加性;实体化教育学术倾向明显,紧扣国际前沿,易于树立话语权威;僧团与信众教育之间相互补充,形成自下而上的独特组织结构.这些对大陆沿海地区佛教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内新闻     
《天风》2018,(6)
正基督教全国两会消息基督教全国两会社会服务部同工于2018年4月12日至13日赴爱德基金会参观学习。对方就组织机构管理、团队建设、社会服务事工等作了详细介绍,并分享成功案例;双方就彼此关心的教会社会服务事工的规范化管理、高效化运营维护进行了探讨。随后,同工们参观了面包坊、慈幼院、社会组织培育中心等爱德相关机构,实地了解爱德基金会开展的社会福利和组织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福利机制的构建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佛教发展的重要问题。以往佛教慈善事业的理念和机制已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公共福利需求,佛教社会福利机制必须应随着当代社会的变化而做出突出都市语境、坚持以人为本和强调宗教超越性的调整。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光孝寺、开元寺和南华寺等7所重点寺院180位僧众的问卷调查,提出非营利视角下建构佛教社会福利机制的四种途径:建立积极入世心态、提高僧伽教育水平、强化寺院经济收入、建立新型管理模式,提出以大乘佛教精神与非营利管理优势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我国佛教社会福利机制。  相似文献   

11.
需求、供给与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曙 《学海》2011,(6):81-86
我国社会正经历着快速的社会转型,社会问题复杂化,社会成员的社会福利需求日益多元化。政府为了有效回应社会福利需求变化,将社会工作制度纳入整个社会管理、社会福利与服务的制度创新过程中,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本文试图从需求和制度供给的角度,分析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建构所需具备的社会大众的福利需求基础,指出政府福利制度供给中存在的缺陷,探寻我国社会工作制度构建的路径,推动我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天主教全国教务工作座谈会于88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京举行。出席这次座谈会的有,全国“两会一团”负责人和神学研究组、修院教育组、礼仪改革组的组长以及来自二十二个省、市的主教、神父等。座谈会由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代团长,教务委员会代主任、爱国会主席宗怀德主教主持。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曹锦如副局长到会看望了大家并作了重要讲话。座谈会气氛热烈,大家发言踊跃,情绪高昂,畅谈了近年来各地教会在修复开放圣堂、公所、创办男女修院、开展研究、出版工作、兴办诊所、老年公寓、康复中心等社会福利事业以及团结广大神长教友  相似文献   

13.
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今的讨论中,新自由主义被理解为一个既是学术性的又是政治性的纲领。它取消经济的、社会的和公益的调控.也就是说,削减和缩小社会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扩大市场,提高经济的以及道义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公益慈善     
正北京市道协开展"情浓中秋,心系夕阳"慰问活动9月27日上午,在国庆、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道长,副会长孔理元道长,副秘书长冯高欣、许高顺等一行人到门头沟王平镇社会福利中心进行慰问,为王平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月饼和温暖的问候。西安八仙宫助力精准扶贫慰问临潼贫困家庭9月29日,在西安市宗教局的组织下,西安八仙  相似文献   

15.
国内动态     
国家宗教局培训中心举办江苏、福建宗教工作干部培训班6月26日—7月11日,国家宗教局培训中心举办了江苏、福建宗教工作干部培训班,共有来自江苏、福建的23个市及国家宗教局机关的179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6.
市民社会与中国慈善组织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克庆 《学海》2007,(3):73-77
本文把慈善组织的发育置于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背景之下,探讨了市民社会与中国慈善组织发育之间的关系,认为慈善组织的发育是中国市民社会成长的重要标志。但在当前市民社会发育不足的背景下,在构建以政府责任为主、以社会化服务为辅的社会福利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慈善组织的发育受制于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政府应当在慈善立法、弘扬慈善文化、组织管理和财政支持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钱宁 《学海》2015,(1):94-100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治理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社会福利政策,在中国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和"未富先老"带来的养老压力和社会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本文对社区居家养老作政策分析并探讨这一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对老龄化问题的治理功能和社会政策意义,对完善和丰富这项政策的内涵,推动老龄化问题的社会福利治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报刊上,时常见到介绍社会福利设施和盲聋哑残人情况的宣传报道,旨在体现国家社会文明进步,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这对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笔者时有所见,把盲聋哑人或轻微肢残的人,称为残废人,如记残废女教师、残废人图书馆  相似文献   

19.
读经员抒怀     
天主教会接受外来津贴1950年以前在乐山中心城区购建的房地产占地约37余亩,由于历史的原因,多年来一直没能得到落实。今年罗笃熹主教和张明忠神父在乐山市政协、雷世银神父在乐山市人大分别就此提案,雷世银神父同时也在四川省政协和全国政协提案督办。为此,乐山市人大、市政协、市委、市政府对落实天主教会历史遗留房地产问题高度重视。5月10日,市政府办公厅主持了由张海波副市长、办公厅督办室、市委统战部、市宗教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房管局、市国土局、市政协、市人大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人来人往提案办理会:会上成立了以市…  相似文献   

20.
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第四次研讨会综述唐晓群由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和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共同举办,新华社香港分社社会工作部、武汉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协办的“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第四次研讨会”于1997年10月6—9日在武汉市举行,会议的主题是:社区服务与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