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源  刘红云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8):1322-1328
从测验结构上,一般音乐能力测验包含基本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测验.而现代音乐能力测验延伸到奏唱能力、表演交流能力和个体特质测验,从结构上对其进行拓展和完善.另一方面,从分析方式上,教育测验从总结性评价朝形成性评价方向发展.以美国国家评价与教育计划(NAEP)为例对测验项目进行属性层面的分析,证明了音乐能力认知诊断测验(CDA)的可能性.未来的研究应注意音乐能力测验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并将音乐能力认知诊断测验应用到实际当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心理测验及其特色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燕良轼 《心理科学》1999,22(2):132-135
文章对中国古代心理测验历史进行反思,认为中国古代心理测验是以知人观为其理论依据,渊远流长,内容丰富,既有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小时空心理测验,也有西方至今尚未充分关注的大时空心理测验。文章还阐释了中国古代心理测验的几个具体特色;置测验于生活实际中;文化与超文化测验井存;测验与选拨、训练、教学、娱乐相结合;精于定性,疏于定量。  相似文献   

3.
适应性测验作为一种测验形式,与传统的纸笔测验形式相比,具有省时、高效等很多优越性。测验应该适合于被试的理念最初可见于比内的智力测验。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适应性测验的研究从经典测量理论阶段发展到项目反应理论阶段,经历了从二阶段、三阶段、多阶段测验、固定分支测验和分层适应性测验的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机化适应性测验研究。随着项目反应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化适应性测验已经在教育和心理测验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对它的研究日益深入,主要有项目克隆、项目曝光、多维适应性测验、被试诊断、人格适应性测验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陈平  代艺  黄颖诗 《心理科学进展》2023,(10):1966-1980
测验模式效应(Test Mode Effect, TME)是指同一测验采用不同测验形式施测而产生的测验功能差异。TME的存在会对测验公平、选拔标准和测验等值等产生影响,因此对TME进行准确检测和合理解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TME的来源、检测(包括实验设计和检测方法)以及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全面展示TME研究的方法论。对TME模型进行进一步解释、对TME研究中的测验形式进行拓展以及将TME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的大规模教育测评项目,都是TME领域的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Klaus D. Kubinger 《心理学报》2009,41(10):1024-1036
目前多数人格测验(特别是在中国使用的人格测验)基本上都是人格问卷, 基于实验的行为评估类客观化人格测验应用很少; 而后者近来在德语圈国家中则有复苏的迹象。因此, 本文综述了此类客观测验相对于人格问卷来说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 如, 被试很难在这类客观化人格测验中作伪。本文介绍了维也纳研究小组所做的几个测验, 并讨论了这些测验的心理测量学性质和缺点。最后, 还列举了这些测验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军用能力倾向测验是为军事需要服务的能力倾向测验,它有独立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在整个能力倾向测验领域起关键作用。在特殊能力倾向的效度研究,能力理论的验证,发现新的能力和测验手段上的创新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摘 要 计算机化多阶段自适应测验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测验形式,它将题目集合作为测试单元,通过多阶段自适应的形式对被试进行测试和评分。近年来通过研究各种测验形式,发现其比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和传统纸笔测验突显出更大优势。与传统纸笔测验相比,其具有参数不变性、能力估计更精确等优势。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相比,其具有可控制题目特性、被试可检查题目等优势。如何减小测量误差,使其应用更加便捷、有效,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张厚粲  余嘉元 《心理科学》2012,35(3):514-521
有关心理测量的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但西方科学的心理测验理论与方法是20世纪初自西方传人中国的。30年的发展取得很大成绩,但道路艰辛曲折,文章分三个阶段对之作了回顾。一、最早是1915年外国学者为比较中美儿童的智力差异对广州500名小学生进行测试。同一时期,我国学者也开始自己编制测验,"小学生毛笔书法量表"是最早的标准化教育测验。廖世承和陈鹤琴1920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开设测验课程,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正式介绍科学的心理测验。与美国专家合作编制多种测验,1923年与美国专家合作对全国小学生进行测试,得出了三至八年级学童的年龄与班级常模,引起了教育界的注意。艾伟从1925年起致力编制中小学不同年级和学科的测验以及能力测验,还与张耀翔编制了识字测验与阅读测验等,对我国教育测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测验学会"1931成立。并创办会刊《测验》有效地推动了当时测验研究的开展.1937年"七七"事变后,工作继续进行和扩展,但受战争的影响,发展上减慢了速度。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上的变迁,心理测验被视为禁区,认为它违心,反动,没有人敢于问津。文化大革命中,心理学被打成伪科学,心理测验更是全盘否定了。三.文革以后,心理学恢复。而心理测验面对着既缺人力又少资料的困难。林传鼎等三位教授于1980年春举办了第一个全国性心理测验培训班,是心理测验再生的标志。此后各高等院校逐步开设心理测量学课程。通过引进各种心理测量理论,修订外国测验和逐步向自编我国测验发展,几年中取得了良好效果。1984年中国心理学会下属的‘心理测量分会’成立,1990年加入国际测验委员会(ITC)成为它的一个国家会员。1991年在南京举办了国内第一个心理测验国际性学术会议,又与台湾学者交流,建立起隔年一次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量学术研讨会的协议。这些都对中国心理测验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80年代后期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转型,心理测验逐渐渗入医学、教育、企业、和组织人事部门等多种应用领域,扩大了对社会的影响。教育是其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从高考开始向各种考试、应用领域广泛扩展,取得良好效果。尤其是在人力资源、心理咨询领域,心理测验发展迅速日益兴旺。社会各界从多方面加深了对心理测量的认同,使它变成为一个相当热门的应用科学了。最后,文章从测验的数量、质量,数据处理的方法技术,测验者素质提高和法律完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对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考试事业的发展,标准参照测验(Criterion Referenced Test,CRT)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它却陷入了用常模参照测验的方法来解释和报告分数的误区。该文从国内外重大标准参照测验CET-4&CET-6、HSK、GRE、CLEP等分数体系入手,通过对其分数体系的共同点分析,探讨出适合于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体系,最后指出目前一些测验的分数体系仍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儿童认知发展动态测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测验是一系列有着共同基本假设的多种能力测验的统称,是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实验为基础,针对传统静态测验低估弱势儿童能力、缺乏对教育实践的有效指导而提出的测量范式。它采用与智力测验相似的项目,以学习率、迁移能力和认知改变为指标,通过在测验中提示和干预的方法考查个体潜在的认知发展水平。该着重介绍了当代动态测验影响较大的几种方法或技术:Feuerstein的中介学习、Budofr的训练测验、Campione和Brown的逐步提示法、Guthke的学习测验、Carlson和Wiedl的极限探测法,并试图对动态测验进行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11.
鞠成婷  游旭群 《心理科学》2013,36(2):463-468
空间能力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一直是空间能力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研究中所使用的测验也多种多样。二维空间能力测验主要包括标准心理旋转测验及其多种变式;三维空间能力测验则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针对动态空间定位与位置学习等空间能力开发出的新型测验。这些测验主要用于探讨空间能力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本文在介绍测验的同时总结了空间能力个体差异研究的结果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美术能力倾向测验对美术人才的识别和选拔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测验可分为审美能力测量和艺术创作能力测量两种,其中审美能力测量的测验又可以分为审美判断测验和判断后选择判断理由的两种形式。但以往研究缺乏对审美知觉能力维度的实证研究、没有区分“主观美”和“客观美”,以及缺乏对各类型美术能力倾向测验效度的比较研究。未来可加深对审美知觉能力维度的实证研究,开发多类型美术能力判断测验并比较其效度,开发适用于小学生的美术能力倾向测验,以及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美术能力倾向测验。  相似文献   

13.
资格认证测验属于典型的标准参照测验,在国内已得到普遍应用,但在报告心理测量学指标时很少提到标准参照模式的信度估计指标。该文归纳了标准参照测验信度估计的指标体系,分析讨论了适用于资格认证测验的信度估计及其与测验长度、分界标准分布、样本同质性的关系与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以生活满意度量表为例,运用实证性因素分析,考察在中国文化下网络测验和传统纸笔测验之间的测量不变性。结果显示,网络测验和纸笔测验之间存在弱不变性,即网络测验和纸笔测验有着相同的测量单位;但网络测验和纸笔测验只存在部分的强不变性和部分的严格不变性,测验实施环境对结果的影响不可忽视。该研究表明,恰当设计的网络测验是可靠的,同时还提示,当一个测验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时,检验测量不变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学校职业指导中的心理测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殷雷 《心理科学》2003,26(5):938-940
1 前言  无论在西方国家 ,还是在我国 ,关于心理测验的争议一直存在 ,有时甚至很激烈。但是 ,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看待和使用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仍然不失为科学地、客观地评价人的心理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心理测验在学校职业指导中的运用 ,大大地推动了学校职业指导的发展。在历史上 ,我国学校职业指导中虽然很早就应用心理测验了 ,但始终得不到重视。这可能与时代的背景和人们的观念有关。本文结合我国学校职业指导中应用心理测验的历史和现状 ,介绍了心理测验在学校职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旨在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和重视。2 心理…  相似文献   

16.
单字法定向遗忘一直是记忆研究的热点.本文引入词频(高频词、低频词)和测验方式(内隐记忆测验、外显记忆测验)变量继续考察单字法定向遗忘,结果显示:(1)低频词语的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中都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效应;(2)高频词语的外显记忆测验中出现了明显的定向遗忘效应,而在内隐记忆测验中却未发现定向遗忘效应;(3)单字法定向遗忘的机制是复述和提取抑制.  相似文献   

17.
标准化记忆测验的现状及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耀中  郭力平 《心理科学》1998,21(2):167-171
记忆测验对于记忆水平的评价和精神障碍各症状的诊断与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十年来,众多研究者在记忆功能的测量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开发了许多标准化记忆测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对标准化记忆测验这个领域的工作作一简单回顾,并综合近年来学习和记忆认知研究取得的一些新成果,为未来记忆测验的编制提供一些建议。下面首先就目前常用的标准化记忆测验作一分类评述。1成套记忆测验成套记忆测验是指依据一定的记忆理论,对记忆功能进行多维度测量的标准化测验。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即时保持、学习和遗忘的变化率及其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创造力测量是创造力研究的基础, 然而该领域研究成果却一直饱受质疑, 因此如何准确测量创造力是研究者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几年, 创造力测量领域围绕一些研究热点, 在多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例如:发散思维测验独特性维度的计分问题, 或许可以通过主观计分法解决; 顿悟类测验可能表征个体创造力水平, 但效度仍有待于进一步确认; 创造力成就测验可能带来的共同方法变异问题, 需要通过合理应用测验规避; 同感评估技术或许会引起评定者效应; 研究者开始从语义网络角度测量创造力等等。未来该领域研究应当在:基本概念问题上达成共识; 从测验内容和施测过程优化测验质量; 采用混合测验的策略以及通过跨领域研究增进测量技术多样化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9.
内田克莱佩林心理测验简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田克莱佩林心理测验是由日本心理学家内田勇三郎于1920年提出,在日本教育界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心理测验。本文从测验构成、测验方法、测验结果的判定标准、测验结果的呈现、测验的优点五个方面对内田克莱佩林心理测验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所编制的 HR个性测验是根据我国现实人事管理测评需要设计的 ,它包含有 1个效度量表和 1 1个个性测评要素 ,它们是性格倾向性、情绪稳定性、客观性、合作性、自信心、责任心、自律性、机智性、进取心、自主性、支配性。测验对象为成人 ,项目分析和信度、效度分析结果显示 ,该测验是可靠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