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宝血得胜     
单信 《天风》1997,(11)
尤其在农村许多信徒的口中,经常会听见“宝血得胜”这话语。此语在圣经中并没有出现过,但它的出处仍源于圣经:启示录12章11节“弟兄胜过他,是因羔羊的血……”其所指是,在灵界战争中,信徒要抵挡撒但的攻击而取得最后胜利,并不是靠有形、属血气的武器和方法,而是赖神的大能和羔羊宝血。因为正是基督作为赎罪羔羊替众人舍命流血,才彻底地败坏了掌死权的魔鬼(来  相似文献   

2.
李栋 《天风》2003,(12):24-26
圣经是信仰的“教科书”,信徒信仰生活的必读物。圣经所展示给每一个信徒应该说是一样的:面对同样的版本,卷数一样经节一样,字数一样,甚至标点符号都是一样;但确实存在着信徒对圣经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高胜利 《天风》2006,(6):40-41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 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罗3:23-24) 经文:罗3:23-26节,5:8-9节;弗2:13;启12:10-11 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经常提到“宝血遮盖”、“宝血涂抹”、“到神面前是靠着宝血”,弟兄胜过那恶者也是靠着羔羊的血。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靠着主的恩典来分享一下对基督宝血的  相似文献   

4.
王嘉玮 《天风》2003,(3):46-49
圣经常常被基督徒视作教会及信徒的生命之源,是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是我们灵性起步的根基。这就使我们要熟悉圣经、尊重圣经。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在三个“唯独”中,提出了“唯独圣经”的口号,号召信徒们要回到根源中去。由此,路德的神学著作都是以圣经的权威及教会传统遗传的权威为先决条件的,这种试图解释圣经的解经学形式的神学值得我们借鉴。“与经院主义的神学著作相比,路德的神学著作显得更新、更有特色,这种特色贯穿路德的神学研究方法。作为解经学家和讲道人,路德不断地与圣经对话,这是没有先例的。他在神学领域里取得的每一进展,都以圣经作为基础和指导。”(1)路德从不怀疑圣经权威的可信性,“他的目的是让圣经和教义里那些朦  相似文献   

5.
黄继新 《天风》2001,(12):44-45
我们经常说:“圣经是神的话”。的确,圣经是神的仆人受圣灵感动所写出的文字,是神的话。今天,我们很容易获得一本圣经,能够很方便地阅读神的话,们这个待遇其实来之不易,因此我们应当十分珍惜。回顾历史,就在几百年前,在宗教改革之前,当时的教会不允许平信徒读圣经。后来在很长的时期内,虽然教会允许平信徒读圣经,但由于印刷术不很发达,想得到一本圣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6.
陈志华 《天风》2008,(22):12-13
“团契”一词是信徒广为熟知的词语,也是信徒属灵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新约圣经中,“团契”这字共出现了20次,它的内涵相当广泛,至少包含了四个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属灵     
《天风》1994,(7):42-43
教会生活中也许你不难听见这样的话:“啊!那人真属灵。”或“唉!这个不属灵。” 本来,人皆为神按自己形象所造而成为“有灵的活人”。尤其是当一个信徒依赖主的宝血得蒙救赎而成为神的儿女时,他应该已经就是一个属灵的人了。但这仅是就地位而言,而我们通常讲的“属灵”与“不属灵”所指的是信徒灵命生活的实际表现情形。 属灵的人既已接受那被钉死。  相似文献   

8.
我不是信徒,也不是神学家或宗教学家,但《圣经》却是我的案头书之一。我读《圣经》,是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也可以说是从“好读书、不求甚解”者的角度。从我这个角度看,《圣经》确实是一本充满精神  相似文献   

9.
信仰词汇     
单信 《天风》1995,(1):43-43
以马内利 在信徒间通信及交往中,“以马内利”常常用来作为问候和祝愿,尤其到了圣诞节,这词出现的频率就更高。 从圣经知道,这词本来是天使给耶稣所起的一个名字。但基督在世时未见他有如此自称,或别人这样称呼他。“以马内利”  相似文献   

10.
吴汝潭 《天风》2001,(7):15
在笔者参与的圣经培训班讲课中,金华县付村教会的圣经培训班是“级别”最低的。我带着几许的不解而去,回来时恍然大悟:圣经培训,从基层做起。 一、“三自”再认识,从办好基层教会做起 有关“三自”原则,通常只在教会领袖层贯彻,而对于基层义工和弟兄姊妹,虽然也偶尔提及一些,但很少会给予具体的讲解。“三自”这个名词固为大多人熟悉,但在平信徒中,很少有人能对三自讲出一个所以然,尤其在基层教会。因此容易给不法分子有可趁之机,尤其是当今异端纷起,类似“法轮功”披着宗教外衣的恶势力也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04,(3):41-41
为了增加内地教会与香港教会的主内交往,如实反映中国基督教两会在印发圣经方面的事工以及中国信徒对圣经的热爱见证,中国基督教两会拟在今年七月下旬在香港举办“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览会”。现特向全国教会及信徒征集与圣经有关的展品,望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7,(3):12-13
2017年的复活节已临近,中国信徒如何过好复活节,借此增长灵命,造就教会?这是本期议题的主要内容。许多信徒很重视圣诞节,却淡忘了复活节,但圣经教导我们,“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的信心也是枉然”。  相似文献   

13.
词源学考察和宗教史回顾表明,教权主义在基督教发展过程中人为形成,并无《圣经》的文本依据,教会也非一开始就禁止平信徒接触《圣经》。为独揽翻译权,罗马教会禁止平信徒阅读、阐释和翻译《圣经》,推崇烦琐经院哲学,并与新教译者就《圣经》可否英译展开论战,在翻译过程中渲染超验与神秘色彩。由此教会将自身树立为人神之间的唯一中介,将教士与平信徒隔离开来。  相似文献   

14.
去年召开的全国两会常委会会议决定设每年12月的第2个主日(安息日)为“圣经日”,在“圣经日”里,各地教会可以为圣经的出版事工代祷,也可专向信徒讲以“圣经”为主题的道。本文作者蒋佩芬老师曾担任圣经出版委员会主任,发表此文,也是对她离世一年多的纪念。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0,(10):37-37
和合本圣经的全书修订已经完成,前后历时27年,“上帝版”10月上市,“神版”预计2011年3月推出。香港圣经公会表示,虽然修订版未公开发售,但香港教会已经订购了3万册,其中1万多册的订单来自循道卫理会,该会决定堂会整体改用修订版,此举导致许多信徒也为自己个人订购。和合本圣经在1919年面世,是现今华人教会流传最广的圣经版本。  相似文献   

16.
在现在的教会中,还存在超现实的论调,给信徒们带来了消极、悲观、厌世等不健康的心理。有人根据圣经“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3:2)的内容,断章取义地用这一节圣经给信徒输入片面的思想,结  相似文献   

17.
我的选民     
《天风》1998,(6)
经文:出埃及记19:5a 如果你们服从我,守我的约,你们就是我的子民。全世界都属于我,但只有你们是我的选民。 “约”在圣经中是一个重要的名词。基督徒所用的圣经就称为新旧约全书。这虽然是一个常用的名词,用之已久,也不问它的由来了。最主要是解释上帝和信徒是立约的关  相似文献   

18.
信徒与门徒     
陈志华 《天风》2014,(9):52-53
在教会中,弟兄姊妹都比较习惯用“信徒”或“基督徒”来自称,以说明自己是相信耶稣的人;相对而言,较少自称为“门徒”来表明自己是跟随耶稣的人。但如果我们翻开新约圣经,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统计数字。1.“基督徒”在圣经中共出现3次,“基督徒”的原文Christianos是由“Christos基督”加上拉丁语尾“anus属于……的人”所构成,即“属于基督的人”之意(参徒11:26,26:28;彼前4:16)。  相似文献   

19.
张效法 《天风》2004,(5):52-53
创 2:24;弗 6:2-3 有一天,一位信徒来问笔者,说现在有些信徒错误理解圣经,以为与妻子连合就可以离开父母,把“离开父母”错解为不供养父母,远离父母。其实圣经是说我们要孝敬父母。但是我们讲不清楚,是否请牧师在讲台上把这件事讲清楚,消除误解,正面引导信徒。鉴于这事有一定的代表性,且属  相似文献   

20.
大致说来,禁忌在基督教信仰中并不是重要的内容。基督教并没有一整套繁琐的从外在约束规范信徒信仰生活的清规戒律。对此《圣经》中有一句话颇有代表性“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荣神益人是信徒言行的总则。在具体行为上个人有作出选择的主动权。因此,所谓的禁忌会因不同教派、不同文化习俗等导致不同着重。 “十诫”在基督教信仰中具有教义和道德的指导性,我们可以先从禁忌的角度来看“十诫”的有关教导。 基督教所信仰的上帝是宇宙独一的主宰。十诫确认上帝的独一性并反对任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