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沭阳县城的中心教堂,座落在城北广阔的农田之间,优雅的田园环境、浓郁的乡土气息,使耸立着的朴素的十字架显得格外富有诗意和庄严。走进教堂,没有豪华的装饰,没有五颜六色的彩灯,有的只是在泥土地上整齐摆放着的一排排未经油漆的粗糙坐椅;这里找不到气派和虚浮,却有教会的纯真和静穆。我发现自己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纯朴的、带有稚气的温馨之家,这种涌动的心绪伴随着我的整个沭阳之行。  相似文献   

2.
沭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较浓的文化气息,这从县城残存的古城墙和许多规模不一的书店、文具店,可略见一斑。悠久的历史和较浓的文化气息是沭阳人民无形的财富。沭阳教会却没有可以值得追溯的历史,历史没有给沭阳教会留下什么。到解放初,虽然沭阳有2700多信徒.但由于沭阳教  相似文献   

3.
1999年末及2000年初,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中国,访问了一些上海和南京的教堂。我高兴地发现中国的教会如百花盛开,茁壮成长,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我最近刚开始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我研究的课题是20世纪上海基督教史。虽然我已去过中国多次,但作为一个基督徒,我却几乎从来没有在中国的教堂做过礼拜,所以这一课题对我而言几乎是全新的。这次去中国前,我心里一点也没有数,在中国教堂怎么做礼  相似文献   

4.
正1979年9月9日,上海第二个开放的教堂、南市区的清心堂恢复礼拜了。教堂琴师马老师的一个邻居是我同事,他悄悄告诉我:"教堂开放啦!真的,不过开放那天凭请柬才能进教堂。"我家以及我们周围的人都不是信徒,我既没听到过别人向我传福音,也从未见过圣经。不过有股力量召唤我要进入主耶稣的门,我想没有请柬我可以借本圣经进教堂。我有个朋友家里有一本圣经,  相似文献   

5.
我是辽宁抚顺县安家乡前陡山子村的一名基督徒,名叫赵铁山,今年50岁。我们家周围没有信徒,只有我一家四口人信主。我们附近也没有教堂,每次礼拜我们都去25公里外的歪头山教堂与弟兄姊妹相聚,不管冰天雪地和路途遥远。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七日是我一生中难忘的一天。那天下午四时许,中共中央统战部杨静仁部长在浙江省、杭州市统战部长和宗教事业处处长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冒着寒风和蒙蒙细雨,不辞劳苦地亲临我们浙江省天主教爱国会视察。杨部长一下车就直奔正在整修的教堂和参观教堂周围环境,他边看边问教堂的历史和现在修建情况。在会客室休息时,杨部长详详细细地询问落实宗教政策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如  相似文献   

7.
我的圣经     
李晋西 《天风》1996,(2):42-42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到教堂去买《圣经》。不久前,朋友送我一本字迹很小的《圣经》。我的眼睛不太好,一直想要一部字迹比较大的。 到教堂已经是下午了。星期天的礼拜已经结束,教堂的正门已经关上。我走到后门,这时出来一男一女,他们提着水桶,女的问我找哪一个,我说想买本《圣经》。女的说卖《圣经》的老师已经下班了,要我下个星期再去。我住在离教堂四五十分钟、在城市的另一角,我平时也很少出门。正当我很遗憾的时候,女的说,她有一本,没有怎么用过,只是画了几道。我很高兴,于是她让我跟着她一道去拿。  相似文献   

8.
知然 《天风》2022,(9):64-64
[问]我所在的城市,由于基督教历史相对比较悠久,很多教堂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属于不同的宗派背景,但现在本地教堂除了可感受到保留少许原有的信仰特点和神学理念之外,大多数教会已经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差别.我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实行"联合礼拜"?  相似文献   

9.
李凌云 《天风》2008,(2):42-42
原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业务院长、内科主任、传染科主任、高级职称医师唐世忠,退休以后多家医院出高薪邀请他去。由于需要照顾久病的妻子和两个小孙女,没有接受高薪聘请,后来却成为"融水县基督教爱心诊所"的一名医生。2005年刚过完春节。一天,我与唐医生路过融水县教堂时,感觉到教堂的上空有一个很亲切的慈音在召唤,我们在那伟大的声音引导下走进了教堂。教  相似文献   

10.
请来坐坐     
星期天早晨,我叫了辆出租车要去教堂,司机却一脸迷惘地问我:教堂在哪儿?我很诧异地嚷道:就在西街,市中心呀!你难道不知道?待车驶到高高耸立的教堂尖顶下时,司机才大梦方醒似地说:唉呀!原来在这儿,我不知路过几百次了,有时还在对面的饭馆里吃饭呢!竟然没注意...  相似文献   

11.
一所教堂是周边信徒的"家",是信徒心目中崇高、圣洁的地方,是信徒得以安息、得到牧养的地方;一所教堂是周边非信徒心目中认为高尚、神圣的地方.无论信徒与非信徒,每个人都希望所看见的教堂能够发出好的亮光. 在我心目中,一所教堂必须是一个和谐的教堂,也只有和谐的教堂才能真正荣神益人,才能真正实践圣经教导,才能成为信徒的家,才能成为基督信仰的见证,才能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意大利人的生活中,家庭是第一重要的,其次便是教堂,排在第三位的是咖啡馆。据估计,有近95%的意大利人是天主教徒,他们也从没有想过信仰其它的教派。这些人从小在教堂里长大,普遍都受过教堂的教育,并且在教堂里举办婚礼或葬礼。虽然许多的大教堂是艺术的博物馆,然而对于意大利人来说,教堂更像是一个避难所,一个精神上、宗教上,也是身体上的避难所。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贫穷的意大利人走进教堂,打开纸包,取出香肠和面包,在那里进行一次自助午餐还可以见到一些年轻的母亲头上包着头巾和手帕,在教堂里快乐地给孩子喂奶。所以,…  相似文献   

13.
学习培训     
《天风》2018,(5):59-60
◎北京市海淀教堂于2018年3月i3日在教会副堂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相关精神,举行了学习交流会。  相似文献   

14.
张丽红 《天风》2002,(2):42-42
我所在的教堂,位于黄河南岸的郎山脚下,这是一个可容纳几百个人的乡村教堂,四周绿树成荫,环境清幽。在这里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默默地耕耘着,他就是我们教堂的老传道——翟玉宝弟兄,我们都尊敬地称他翟先生。说起瞿先生,我们教会的弟兄姊妹都很熟悉,哪个村起了纷争,哪个村渗入了异端,哪个姊妹病了……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在教堂建堂的那些日日夜夜,他更是身先士卒,吃住都在教会。为此,儿女提出了抗议,老伴发起了怨言,让别人捎信告诉他:反正他心里已没有了家,以后不用再回家了,在教会里生活好了。他听了一笑置之。教堂如期竣工了,可翟先生却瘦了一圈。从资金的筹措,到运料、到施工方方面面都凝聚了他多少的心血啊!  相似文献   

15.
伯克利第一长老教会位于旧金山湾伯克利市但纳街2407号,是伯克利区最大的长老会教堂,始建于1878年,后来,又几次翻修与重建,现在的教堂是80年代建的。它的外表很不起眼,没有高耸入云的尖顶钟楼,也没有灿灿生辉的巨大十字架。在远处它看起来像一家商店,只有到了跟前,看到了标牌和门口不远处的十字架,才知道这是一座教堂。所以,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费了好长时间才找到。它的内部,与其说像教堂,不如说更像音乐厅。中心讲台像是一个舞台,有钢琴、多功能电子琴、架子鼓等多种乐器。讲台的背景装饰也像音乐厅,是由银色的铝条组成几何图案,只是正中心…  相似文献   

16.
蒙光 《天风》2003,(1):40-40
七年前,我第一次去教堂,由于到得比较迟,礼拜已开始了,台上的诗班正在献诗。那时,我正打算起诉离婚,满脑子考虑的都是些法律上的事,没有用心听道,等到礼拜结束时,根本没听明白牧师讲些什么,只记得教堂有歌声。 半年后,我正式起诉离婚,然而,我的亲人对我的决定既不理解,更不支持,他们抱怨我太傻,太冲动,不该将有钱的丈夫拱手让给别人,面对婚姻的破裂和家人  相似文献   

17.
大街教堂是地处湘北某地的一个基督教堂。该教堂自1999年成立以来,迅速发展成为当地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基督教堂。但是,大街教堂在当地取得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与其他基督教教堂和宗教管理部门之间发生了诸多复杂的互动现象。本研究在详细阐述大街教堂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之上,尝试从"宗教权威"视角来理解这一宗教变迁,并以"宗教权威的建构与表达"为概念工具来把握个案。最后,本文提出了"宗教权威"的定义,并对其加以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我去参观位于山东济宁戴庄医院内的一个德国天主教堂。目前管理这个教堂的天主教会的周会长引领我参观几栋教堂建筑。教堂建筑已经超过百年,但是,我看到,整个教堂建筑依然庄严肃穆,依然完好无损,特别是内壁墙上的各种雕刻塑像依然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9.
各地兴建教堂,像雨后春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兴旺发达,好多地方已经由县、镇发展到乡村礼拜堂了。 由于好些地方因本地经济原因无法建成教堂,所以常会想到请其他地方教会帮助代祷。我认为,凡接到各地建堂倡议书、代祷书的,我们都当热心为神的事上而恳祷,并在圣灵的感动和带  相似文献   

20.
重活一次     
一个人到了37岁的时候,突然决定重活一次。准确地说,是想活出一种新的样式来,我不知道是不是太迟了。几年前在烟台的一段时间,我接触了一点宗教的皮毛。每每听到从教堂里传出的圣乐,虽没有什么觉悟,但渐渐地在我心里有了宗教的意蕴,又渐渐地感觉到内心里有种声音与我有着心灵的呼应,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我迟疑着不知道应该欣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