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爱任纽     
李亚丁 《天风》1995,(8):39-40
爱任纽是第二世纪最有影响的基督教神学家、宣道家,他是一位坚定地反对一切异端、维护教会纯正信仰的卫士,又是一位博学多识、品德高洁的教父。  相似文献   

2.
吴兵 《天风》2005,1(1):38-42
导言 在第2世纪后半期基督教思想发展史中,爱任纽(Irenaeus)毫无疑问是一位举足轻重的神学家和教父。他在当时外有罗马帝国残酷逼迫,内有诺斯底主义、马吉安、孟他努等异端侵蚀而艰苦成长中的教会背景下,坚决维护使徒统续,传扬真理福音。尽心尽责,直至  相似文献   

3.
李亚丁 《天风》1996,(8):42-43
生平 亚历山大的克力门(旧译革利免,现又译克雷芒)原名为提多·弗拉维·克力门,教会史家习惯称他为亚历山大的克力门,以区分于另一位著名教父罗马的克力门。他是二、三世纪著名的东方教会教父,造诣精深的基督教学者。 克力门大约于主后155年出生于希腊雅典的一个异教家庭。  相似文献   

4.
奥利金     
奥利金(又译俄利根)是古代东方教会最为著名的教父,亚历山大学派的主要代表。在早期东西方教会众教父中,他是最有影响的一位,他的思想为后世基督教神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与他同时代以及后来的教父和圣徒都或多或少地得益于他,有“众圣之师”之美誉。在教会历史上,奥利金被称为第一位伟大的系统神  相似文献   

5.
高英 《天风》1996,(1):2-3
读经:林前12:27 教会一词在福音书中只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主耶稣说,他将把他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太16:18)。第二次是当他向门徒们确定有关处理信徒之间问题的原则时提到,若有犯罪且不肯悔改的信徒,就应当告诉教会。  相似文献   

6.
我们刚才所诵读的经文是保罗书信中的一段。我们把保罗的这卷书信称为“以弗所书”。这并不是因为这卷书是保罗在圣灵感动下专为以弗所教会的弟兄姊妹而写的,而是因为以弗所教会保留了这卷书的抄本,后世的抄本可能大多是根据以弗所教会所保存的抄本流传下来的。在最后的抄本中,如Aleph抄本和B抄本,还有第46号莎草纸卷,都没有“在以弗所的”字样,而且在古教父奥利金和第四世纪的Basil所引用的经文中,也没有“在以弗所的”这些字。再加上在这卷书里没有保罗书信所常用的问安和个人的问候,这些都似乎在说明,《以弗所书》是一卷供教会传阅的通函,里面传达出的是保罗希望众教会都能知晓的信息;而不是像保罗其它的书信那样是针对某个教会或某个人而写的书信。  相似文献   

7.
陈永涛 《天风》2016,(6):28-28
基督教作为一个启示的宗教,宣称其信息有一个超自然的缘起。就如古教父们所宣讲的,基督教的终极来源是基于耶稣基督的位格、话语和事工,也就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启示。基督教教义指的是第一世纪末以来大公教会的教导。这就带来这样的问题,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启示,借着何种媒介在教会中得以保存,并传承下来?这个问题指向基督教传统与圣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天风》2003,(1):26-27,30
在基督教史上,除了耶稣之外,没有人像使徒保罗那样对教会的发展产生过那么大的影响。纵观保罗书信他的神学思想有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继承犹太思想(他曾受教于当时很有声望的迦玛列门下);另一方面是来自上帝的启示和感动。基于这两点,在书信中保罗对妇女的地位、教会信仰生活有了他自己独特超前的认识。 保罗对妇女的看法在近现代有许多的争辩,特别是在上世纪中叶妇女神学出现后,许多人指责他憎恶妇  相似文献   

9.
赵鑫 《天风》2015,(2):51+53
<正>奥利金(Origenes Adamantius),基督教著名神学家、哲学家、希腊教父,基督教亚历山大学派重要代表之一。有学者认为,"在古代教会中,再没有比他心灵更纯洁,志向更高尚的人了";也有人认为,"他是古代教会最有学问的教师和最多产的作家之一"。185年左右,奥利金出生于亚历山大,从小接受良好教育,通晓希腊文学。他的父亲坚持让他每天记忆和背诵经文,接受圣经研读训练,然后才能学习通常的课程。这为他日后研经、解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奥利金  相似文献   

10.
刘美纯 《天风》2010,(8):60-61
<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期以来,汪维藩老师致力于从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中探索基督教神学,同时将基督教信仰贯彻其整个生命。自1981年"金陵"复校之后,吾即受教于汪老师,从他所学的课程(主要是新约圣经方面)中,他既正统又开放的信仰,既严谨又广  相似文献   

11.
陈鼎亮 《天风》2017,(2):10-11
周联华牧师一生致力于教会牧养、神学教育、圣经翻译、基督教高等教育、社会关怀、跨越省籍追求教会合一服侍这一代华人教会与社会,影响甚巨。有牧者评价周牧师:“一生对社会、对教会贡献极高,却没有自恃其才,更没有居功自傲。一生温良、谦恭,有君子之风。”他一生勤勤恳恳,著作等身,  相似文献   

12.
王嘉玮 《天风》2003,(3):46-49
圣经常常被基督徒视作教会及信徒的生命之源,是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是我们灵性起步的根基。这就使我们要熟悉圣经、尊重圣经。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在三个“唯独”中,提出了“唯独圣经”的口号,号召信徒们要回到根源中去。由此,路德的神学著作都是以圣经的权威及教会传统遗传的权威为先决条件的,这种试图解释圣经的解经学形式的神学值得我们借鉴。“与经院主义的神学著作相比,路德的神学著作显得更新、更有特色,这种特色贯穿路德的神学研究方法。作为解经学家和讲道人,路德不断地与圣经对话,这是没有先例的。他在神学领域里取得的每一进展,都以圣经作为基础和指导。”(1)路德从不怀疑圣经权威的可信性,“他的目的是让圣经和教义里那些朦  相似文献   

13.
向宇 《天风》2004,(11):45-45
山东青岛崂山区南北岭教会信徒陆正森弟兄自幼因脑膜炎后遗症而右腿残障,尽管如此,他每天仍拄着拐棍往返3趟到700米远的邻舍孙德利家,帮助瘫痪在床的孙德利做饭、洗衣、接屎、接尿,照顾他整整8年,风雨无阻,此事在青岛南北岭教会传为美谈。 有弟兄姊妹问起陆弟兄自己生活都不方便,为什么还要去照顾别人时,陆弟兄充满感恩的心说:"主耶稣教导我们要彼此相爱,我虽然残障,但也要做点荣神益人的事,是主耶稣给我力量去服务别人的。"  相似文献   

14.
一、卡尔拉内的一生 今年3月5日正值卡尔拉内百周年诞辰,3月30日纪念他逝世二十周年。他的一生给我们后代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的一生是奉献给神学和教会的一生。 卡尔拉内是一位典型的德国人。他不苟言笑,经常处于沉思与考虑之中。他不大爱谈自己,只是随着年龄  相似文献   

15.
王芃 《天风》2004,(6):31-33
在二十世纪众多杰出的圣经学者中,斯坦达(Krister Stendahl)教授是比较独特的一位。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曾经担任哈佛大学神学院的新约教授、神学院院长,作为新约学者,他的每一项研究成果都不仅在学术的圈子里,也在教会的宣讲和实践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他还是瑞典信义宗教会的一位主教。他曾力排众议,以他的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的决心,改写了瑞典信义宗教会在历史上  相似文献   

16.
坡旅甲     
李亚丁 《天风》1995,(3):40-41
坡旅甲(又译波利卡普),示每拿教会主教,使徒约翰的门徒,也是安提阿教会主教伊格那丢的好朋友。关于他的生平与殉道,在二世纪著名教父爱任纽的著述及优西比乌的《基督教会史》中都有记载。坡旅甲自己的著作仅有他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书信保存下来,成为我们了解初期教会及坡旅甲本人的极有价值的文献。 坡旅甲生于主后69年左右。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时代,如何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是深圳基督教会安身立命、健康发展之要务,也是深圳市基督教两会一直以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深圳基督教会也与深圳这座城市同步发展,从"乡村型"教会逐渐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型"教会。进入新时代,如何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是深圳基督教会适应社会、健康发展之要务,也是深圳市基督教两会一直以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会初期对地方教会相当重视,同时在神学方面上对文化和宗教相当积极。至少东方亚历山大里亚的教父对希腊文化十分看重;若以神学言语来说明,他们提倡所谓圣言的种籽理论。太初的圣言不断在人类历史中行动着,不仅在以民中,也在其它文化中撒种。因此,  相似文献   

19.
刘行 《天风》2003,(2):15-15
“文人相轻”有自古而然之说,东汉时皇家图书馆的班固讥笑同行傅毅不善于写文章,说明自古文人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轻蔑,相互贬低拆台,来高举自己。今日,却少有闻“文人相轻”之人之事。 文坛有“文人相轻”之陋习,神坛上是否也存在“神人相轻”呢?神的仆人使女,同工同道“相轻”之事却也不鲜见,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教会背景,有的存在讲来讲去,相互“拉羊”等不良形象;同一个堂点,同一个牧区同工同道也存在“相轻”,不会做事的讲做事的,会讲道的轻看不会讲道的;甚至大到全球教会,如我们搞神学思想建设,就有  相似文献   

20.
陈永涛 《天风》2016,(8):28-29
当我们讨论神学与传统的关系时,传统形成过程中的连续性、断绝以及一致性的问题也是特别值得加以关注的.连续性告诉我们,基督教传统的形成既离不开更古老的信仰传统,也离不开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所遭遇的文化.福音与文化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尽管福音超越文化. 在早期基督教传统的形成中,有几种不同形式的连续性.第一种是使徒信仰的连续性.使徒信仰由教会传承下来.最早的基督徒是犹太人,他们在他们的新信仰中发现与自己旧信仰之间的连续性.他们记得主耶稣自己所说的,他来不是要废弃律法和先知,而是要成全.在使徒教父的著作中,律法的宣讲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