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团以艺术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学生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在通识教育成为高校发展共识和主流的当下,以通识教育培育全人以及融合艺术、人文和科学的理念,发展艺术团;结合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以选修课的形式展开艺术团的练习,将其规范化、制度化,提升为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通识教育课程;运用活动为导向、慕课等通识教育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推动高校艺术团美育的展开。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和蔡元培是中国倡导美育的先行者,都受到了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建立"完整人格"意义上的美育思想的影响,体现了早期美育思想的精髓。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中国的美育基本上是围绕艺术教育展开的,旨在培养学生在音乐、图画、手工等艺术科目上的专业技能和审美素养,这几乎将艺术教育完全等同于美育,即便是在当下的一些美育工作者的心目中依然如此认为,这与最初王国维倡导的美育为塑造"完全之人格"的目标,以及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都已有所偏离。  相似文献   

3.
美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我国当代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美育长久以来只是被渗透在其他学科的教育当中,要想更好地加强美育建设,就必须加强美学理论的学习,把美育学科独立出来,设置专门的美育课程,对艺术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在各科教学中都要体现审美教育,在学校和社会上开展美育讲座报告,学习西方美育界的先进理论。  相似文献   

4.
从通识教育来看中国古典文学类课程,存在着两大问题:第一,从教学内容维度看,当前中国古典文学类课程大都还是中文专业教育的概论版或精简版,对如何吸引大学生与修习者更有兴趣接触和阅读古典文学原著的创新不足;第二,从教学资源维度看,尽管一些课程尤其是精品视频公开课和"中国大学MOOC"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由于平台限制,多为碎片化,对现代艺术传播资源利用不够。通过四门大学艺术慕课对比,提出中国古典文学通识课程内容编制与教学资源由近及远的传播理念,从孔子"兴、观、群、怨"审美之维,将现代艺术传播资源融入中国古典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5.
中华美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核心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中和之美"。中华美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伦理性特征,强调审美与生活、审美与知识的高度融合。席勒将美的艺术看做是美育的主要方式,以中华美育精神为视角,书法教育具有承担当代美育的诸多先天优势。书法是连接传统美育的窗口,其以中和之美为最高标准,具有审美性和知识性的双重属性,融合艺术审美与生活实用,是最具有民族特性的独创艺术。因此,书法美育是推动中华美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狭义的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广义的美育,则指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美育定义由狭义而广义的过程中夹杂的另一个维度的变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所谓“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而“实质美育”则以上述目标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7.
艺术教育是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管乐团以其独有的优势和艺术魅力而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管乐团的演出和排练能够丰富美育教学内容,提高人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存在着三种不同规格的管乐团——职业管乐团、学校管乐团和群众管乐团,分别扮演着高雅艺术的传播者、准专业水准的音乐实践者和自娱自乐的大众玩家的角色。这些团体在素质教育,特别是音乐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全方位不同层面地展示着其艺术魅力,已成为国民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高校的美育起到良好的教育指导作用,我国对于美育教育从几年前就实施了一项旨在推动高雅艺术进入校园的活动,从观赏艺术大师们的优秀艺术作品出发,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素质为主,对高校的艺术教育团体进行良好的艺术教育,对一些普通院校进行教学辅导,对中西部的普通高校进行扶持,同时,也将一些针对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形式推广到了艺术高校之中.这些措施效果十分显著,广大的大学生十分欢迎这些艺术团队导师们的指导.为了使艺术教育得到更广泛地普及,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高雅艺术的范围、内容及其在大学教育中的意义进行界定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李梦蕾 《美与时代》2023,(4):129-13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日益迫切,面临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加。新时代的大众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需要培养大众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还是一种心灵教育,需要帮助大众解放心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水彩艺术作为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众美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时代,应充分发挥水彩艺术在大众美育中的价值与作用,推动大众人文精神、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高等理工科院校对艺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创新,要强调艺术教育的"交叉性"、"因材施教性"及"与时俱进性",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体会艺术的意境之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培养和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大院校都非常重视美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其中,高职院校愈发展现出其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开设公共美术实践类通识课程既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美育工作的开展,也可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因此,以金华开放大学中国画课程为例,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入手,探讨高职院校开展中国画课程教学的途径,阐述设置中国画课程的价值与意义,以推动高职院校公共美术实践类通识课程教学的开展,充分发挥美育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2.
袁志超 《美与时代》2014,(11):71-71
针对理工科高校艺术通识教育薄弱的现状来论述图书馆慕课在艺术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及职能,以期通过图书馆慕课促进高校艺术通识教育开展。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高雅艺术日益得到了民众的喜爱与政府部门、高校的倡导与关注。作为传递社会正能量价值理念的高雅艺术,它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等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高雅艺术进校园”这项活动得到了各大高校大力的推动和广泛的传播,本文将以高雅艺术进校园在媒介网络上的推广为出发点,探索在新媒体时代下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美育价值。为强化校园艺术教育,培养正确的美学趣味和美学素养,把“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4.
艺术公修课作为高等教育中美育的重要载体,在高校美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课程思政"很好的实践科目。美感教育作为世界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德智体美劳这五育中,承担着桥梁的作用。艺术公修课在高等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德育作用,美育与德育之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中国传统语境中的"美"与"善"有着内在联系与统一,并且当代的"美"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着内在联系与统一。在高等教育中,通过艺术公修课的形式,进行"以美育德"的实践,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式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5.
艺术实践活动是集艺术实践与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于一体的特殊课程,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结合艺术实践活动,充分挖掘艺术实践中的德育和美育要素,发挥其在育人中的实际功效,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基于MOOC学习理念,利用中国最大的智慧树网络学习平台,以"中外建筑艺术赏析"课程为例,通过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课程跨校互动课程的设计、课程学习评价研究、多元化信息教学手段研究等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准备通过2年时间把本门课程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使其更加注重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及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更加注重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任务,采用多元教学模式,实现跨界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7.
无论在古代西方还是在古代中国美育活动与教育活动一样源远流长.虽然当时没有出现一美育'一词,人们也缺乏对"美育"的自觉意识.但美育作为一种审美实践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确古已有之并逐步形成了审美教育的某些认识与做法,值得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并非一个新概念。在古希腊,审美教育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古希腊的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对审美教育不同时代的理解是有差异的。正是对其内涵的不同理解、阐释,使审美教育概念日益显示出其深刻、丰富的维度。读《现代美学体系》,(叶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的审美教育部分,给人的感受就是如此。该书点出了审美教育的现代使命,显示了对传统美育概念的超越。传统美育概念有两个重要缺陷:一是将美育简单化。这表现在将美育“仅仅理解为认识某些最低限量的艺术作品和多多少少能够分析一点文学、绘画和音乐的才能”。二是将美育  相似文献   

19.
在当下社会对高校美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持续关注的双重作用下,高校美育与"非遗"文化的融合,既有助于实现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还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审美知识,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培育大学生的审美认同。广钟设计制作技艺是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在美育中引入其内容,将"非遗进校园"与"培育工匠精神"结合起来,是以"非遗"促进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可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20.
依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深入幼儿园教学实践,从歌唱活动入手,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歌唱活动符合孩子天性,能够激发幼儿审美能力。艺术教育与创造力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应注重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幼儿创造力。教学中采用歌唱与其他艺术活动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激发幼儿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