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天主教》2006,(6):4-4
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是纪念耶稣降生的日子。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被钉十架、复活、升天百余年后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来孟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白冷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其实哪一天并不要紧,重要的是应该知道它是为纪念救主耶稣降生。耶稣的降生,有旧约先知预言:“有童女怀孕生子,给起名叫厄…  相似文献   

2.
圣诞节的英文名称来源于古英语中的Cristes Maesse,即Christ’s Mass,原意是"基督的弥撒",到16世纪时,才使用现在的Christmas一词。自公元354年,罗马帝国西部拉丁教会年历(Philocalian)中首次记载12月25日是耶稣的诞辰日以后,基督宗教以每年12月25日作为耶稣的诞辰日来纪念。到现代,在庆祝圣诞节活动中,具有浓厚圣诞节日标志的圣诞树  相似文献   

3.
《中国宗教》2020,(4):94-94
圣诞节(Christmas)亦称"耶稣圣诞瞻礼""主降生节"。基督教重要节日之一。为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多数教会皆举行。《圣经》中无耶稣诞生日期的记载。公元4世纪,西方教会规定于每年12月25日守此节。东正教和其他东方教会由于历法不同,其12月25日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  相似文献   

4.
王灵光 《天风》1996,(12):4-5
感谢神,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将要来临,我们心里都很快乐,因为救主降世了,就是天上的神“道成肉身”与人同在。所以圣经上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太1∶23)。 所以教会在每年的12月25日,要纪念这个日子。那么,怎样过圣诞节才有意义,是每个信徒应该考虑的事情。我们从四方面和弟兄姊妹共同勉励。  相似文献   

5.
濮荣健 《天风》2002,(12):11
圣诞节是基督徒每年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圣经里并没有耶稣生于12月25日的明确证据,圣诞节的日期设定有教会历史上的人为因素,但已形成了传统并被接纳。关于圣诞节,我想最重要的是耶稣降生(路2∶1—7)的历史事实,它不仅给当时盼望救主弥赛亚的以色列人确信了神的信实,而且更成为后来的基督徒所相信的父、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观的确据。  相似文献   

6.
刘卫 《天风》2014,(12):37-37
现代通用的公元纪年历法与基督教有关。其原本是基督教会制定的教会历法,称为格列高利历法,于1582年2月24日颁布。这一历法可以追溯到525年,修士狄奥尼修奉命为西方教会制定标准历法,并被要求将耶稣基督降生的那一年定为新历法的元年。于足,他按照西方世界普遍使用的尤利乌斯·凯撒参照古埃及的太阳历制定的历法,并参照当时关于创建罗马城的相关资料推算出,其新历法的元年应该是罗马建城后第754年,并推算出耶稣基督降生的日期应该是罗马建城后第753年12月25日。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2,(11):69-69
<正>安徽省安庆圣诞堂是1912年4月由圣公会皖赣教区所建,初名"成仁堂",当时作为培媛女中的专用礼拜堂。1938年12月,日军侵占安庆时,为了让同仁医院的留守人员和难民教友能够正常庆祝圣诞节,教会将原"成仁堂"重新修缮,并于是年12月24日如期开放。为了纪念这一不寻常的圣诞节,决定改名为"圣诞堂"。1942年,日军侵入圣诞堂,圣诞堂被关闭。1945年日军投降后,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6,(1)
正《马丁·路德证道集》是根据教会主日年历排列的,由黄保罗博士带领的团队历时六年时间才编译完成。分为中文版和中英文版两个版本。编者参考了信义宗、罗马天主教等教会的传统,对每个主日进行了介绍,包括节庆颜色、引题经文、每三年一次轮流替换的证道经文建议。学者可以据此研究教会传统的主日主题和证道内  相似文献   

9.
人们都知道,每年的12月25日是圣诞节。西方人把这一特殊的日子-- 耶稣的诞辰,当成了一年中最神圣而又隆重的节日,信教者都要到教堂去参加 庆祝仪式。  相似文献   

10.
张远来 《天风》2012,(12):30-32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很多西方的节日也一同进入了中国。比如,我们熟悉的复活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一些有着基督教背景的节日,在很多都市教会渐渐被推广为年度性节庆。其中感恩节是近几年在中国教会开始推广但尚未完全普及的一个节日。以广东教会为例,广州教会较为重视感恩节,每年的十一月份教会都会举办特别的感恩聚会。但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市教会却基本没有过感恩节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李保乐 《天风》2007,(24):2-3
每年圣诞节期间,教会讲台上少不了大讲主耶稣道成肉身这关乎万民的大喜信息,这当然是对的。但道成肉身的协同者却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教会中却很少有人讲起她。因此,今年的圣诞节我提倡所有基督徒都来学习马利亚的美德。学习马利亚并不是要把她当作神来敬拜。为  相似文献   

12.
陈小鲁 《天风》2004,(2):36-37
依照圣经所记述的那样,18世纪的农民在每年圣诞节的早晨都要到罗马去,在那里模仿牧羊人吹笛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金谆 《天风》1996,(4):12-13
光阴似箭,转眼又迎来了1995年圣诞节。这是举世欢腾,普天同庆的大喜日子,温州市各处教会一如既往,以满怀感恩的心情,陶醉在圣诞节热烈欢快的气氛中。在此。  相似文献   

14.
张姚 《天风》2017,(3):40-41
2016年12月10日,正当全世界的教会都沉浸在欢庆降临节、预备圣诞节的喜乐中时,突然传来“尼日利亚一在建教堂突然坍塌,已造成160名现场祈祷者遇难”的消息。事故引来了诸多评论,也引发了众多基督徒的疑问。  相似文献   

15.
李恩义 《天风》2009,(3):37-37
我的母亲于2008年12月25日(圣诞节)11点被主接去,在世83年.她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  相似文献   

16.
大祭司的祷文(约17:20-26)表明了主耶稣基督特别关注教会的合一性。但不幸的是,教会的历史竟然是一部分裂史。1054年,教会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1517年,由天主教分裂出新教。在新教自身内部,也有形形色色的分裂。迄今为止,教会仍旧没有达到合一的地步。1999年世界信义宗联合会与罗马天主教签署了一部对于两者之间的合一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文献——《世界信义宗联合会与罗马天主教有关成义教义的联合声明》。这是双方在迈向合一道路上共同努力的成果。本文尝试对该文献进行解读,从而挖掘教会合一之可能性的模式,以对普世教会合一运动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远来 《天风》2017,(3):14-15
基督教有两大节日,一个是圣诞节,一个是复活节。早期教会并无圣诞节庆典,但纪念复活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初期教会,其中把安息日改为星期日,即成为主日敬拜,就是对基督复活的纪念。不过因为地域、历法和文化的不同,早期教会纪念复活的节日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7,(12)
<正>每年圣诞节,少不了圣诞果。分发圣诞果的惯例由来已久,当前已经成为不少教会不成文的惯例,甚至有人觉得没有圣诞果的圣诞节是一个不完整的"另类"圣诞节。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又要到了,您是否还在为圣诞果该装什么食品,该用什么包装而发愁?笔者一直在思考,为了准备圣诞果而花费巨大心力是否有必要?或者说,分发圣诞果是否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12月25日是普世教会共同庆祝的圣诞佳节,是天主第二位圣子取了人性降生成人的日子。他的降生是一个伟大的奥迹,他的降生改变了人的命运,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让我们欢乐庆贺吧!  相似文献   

20.
去年召开的全国两会常委会会议决定设每年12月的第2个主日(安息日)为“圣经日”,在“圣经日”里,各地教会可以为圣经的出版事工代祷,也可专向信徒讲以“圣经”为主题的道。本文作者蒋佩芬老师曾担任圣经出版委员会主任,发表此文,也是对她离世一年多的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