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20,(3)
正4月至6月议中国教会融媒体4月以《天风》为例5月以网站为例6月以公众号为例来稿者身份不限,教牧、信徒及教外学者均可就话题进行思考讨论,每篇文章字数以1500字为宜,请选取某一角度表达观点,不必面面俱到,但要求观点新颖独到,表达流畅。欢迎踊跃投稿,来稿请寄:上海市黄浦区九江路219号四楼编辑部(200002),或邮箱:tianfeng@ccctspm.org。  相似文献   

2.
倪光道 《天风》1994,(5):28-28
本刊今年第一期刊登“治好教会大家谈”征文后事后,收到十分踊跃的来稿,充分说明大家对主的教会的热爱以及对治好教会的迫切心情。本刊将分几期发表具有代表性观点的来稿,但须声明的是,发表的文章并不一定代表本刊的观点,只望读者能从中得着供养或引起思考。 本期专栏内有三篇是议“民主办教”的,我们已经说过,民主办教是治理教会的一条可探讨的路,但“民主”既不是由人意代表神意,也不是迁就不当的意见,“民主”乃是调动并发挥信徒的参与。《中国教会的型态初探》一文从历史的回顾中探讨今日中国教会的治理方式(型态),值得一读。文章较长,我们将分三次刊出。  相似文献   

3.
张远来 《天风》2017,(9):16-17
让退休者有荣誉的交接,让接班者可以心存感激地领受托付自宗教政策恢复以来,中国教会于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教牧同工即将进入退休。他们是中国教会承上启下的中坚一代,其退休或多或少会给教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面对教职人员的退休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一般性思考,期待有主内同道给予更加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天风》2012,(3):53-53
<正>《天风》欢迎广大读者(教牧、信徒以及关心《天风》的教内外人士)踊跃来稿,来稿不限体裁,尤其是短小精悍的文章。要求:主题思想健康积极;符合栏目要求;文字表达流畅。来稿一经发表,便给予薄酬。来稿请发邮箱:tianfeng@ccctspm.org  相似文献   

5.
<正>无论具体崇拜礼仪程序和要素如何发展和细化,都应当坚持崇拜框架具备信仰深情和神学深度近十几年来,中国教会越来越注重崇拜礼仪事工。在一些教会事工的会议里,不断有牧者建议出版全国性的礼仪手册,以规范礼仪生活.这些强烈的诉求,一方面反映出一些地方教会的礼仪生活出现了无序甚至是混乱的情况,这说明目前中国教会崇拜礼仪缺乏一个全国性的、具有共识性和包容性的指导性规范;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会已经开始自觉地转向了内在建设,教会对崇拜礼  相似文献   

6.
<正>发挥"人才乘数效应",建立教会人才库,共享教会人才资源,缓解教会人才紧缺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地,中国教会迎来了复兴的春天。然而,中国教会的人才依旧非常紧缺,特别是农村教会,不同程度出现教牧同工青黄不接、牧养能力和牧会效率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事     
《天风》2012,(1):47-47
<正>《天风》欢迎广大读者(教牧、信徒以及关心《天风》的教内外人士)踊跃来稿,来稿不限体裁,尤其是短小精悍的文章。要求:主题思想健康积极;符合栏目要求:文字表达流畅。来稿一经发表,便给予薄酬。来稿请发邮箱:info@tianfeng.org  相似文献   

8.
教区是天主教会的基本单位,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天主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但教廷则一直坚持圣统制,这对中国教会的正常发展和宗教管理带来诸多困难。本文介绍了中国教会教省与教区的简要情况,对中国和梵蒂冈改善关系后关于教区的重新调整与划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陵协和神学院,起始于50年代。随着中国的解放,中国教会收回办教的主权,神学院也由中国基督徒自己来办。由于当时历史的条件,生源和师资及办校经费都成了问题。为了使中国教会后继有人,为了继续培养中国教会的传道人,联合十几所神学院,  相似文献   

10.
西方传教士把福音传给中国时,也把他们不同的教制带到了中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教会结束了过去宗派林立的格局,实行联合礼拜,但同时教制缺失的弊端也随之出现。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对教会体制探讨的文章便散见于《金陵神学志》等刊物,从建章立制以加强教会行政管理、要求打倒"教霸"主张民主办教的层面,上升到从理论上对问题的探本索源,从而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教会现存的巨大的体制上的痼疾,也认识到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制的迫切性和艰难性。本文认为有两方面值得重视,一是要采取多种研究方法,二是未来的教制的可行性必须涵盖和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教会的四个基本属性,即合一性、圣洁性、大公性和使徒性;2、圣职人员的治理权威和属灵权威;3、保留主教圣职,以继承历史教会的使徒统绪性;4、理顺教会与三自的关系;5、理顺与政府的关系;6、考虑到少数民族教会的特殊性。祈望通过加强神学思想建设,早日实现中国教会教制的建立,以利教会健康有序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陈孝浪 《天风》2002,(7):48-49
教牧神学是属于实用神学或实践神学里的一类,是对教牧人员及牧养工作而进行思考或研究的一门学问。健康的教牧神学是教会生存与复兴的保证,研究教牧神学必须要以圣经的教导为原则,并且要适应时代,合乎国情,因为教牧神学会因时代或国情的不同而不同,中国教会处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代,其命运与社会主义祖国的命运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中国教牧神学只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国教会才能得到中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才能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里生存与发展;才能引导信徒走独立自主、自办教  相似文献   

12.
金陵协和神学院,起始于50年代.随着中国的解放,中国教会收回办教的主权,神学院也由中国基督徒自己来办.由于当时历史的条件,生源和师资及办校经费都成了问题.为了使中国教会后继有人,为了继续培养中国教会的传道人,联合十几所神学院,合并成一所神学院.院址设在南京,取名金陵协和神学院.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9,(4)
<正>基督教中国化的萌芽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属于中国教会近现代发展中的一大特色,已经成为中国教会的思想传统和实践经验之重要构成。当时,由于西方差会对中国基督教会的政治、经济、教牧及神学的掌控,中国教会的有识之士为了打破这种被动的窘境而提出了教会"三自"发展的构想,并且尝试将之付诸实施,如俞国桢早在1906年就提出"有志信徒,图谋自立、自养、自传"的思想,诚静怡在1922年代表中国教会发布了"自养、自治、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9,(9)
<正>2019年10月至12月议教牧人员行为规范(上、中、下)2020年1月至3月议教会的行政管理(上、中、下)来稿者身份不限,教牧、信徒及教外学者均可就话题进行思考讨论,每篇文章字数以1500字为宜,可选取某一角度表达观点,不必面面俱到,但要求观点新颖独到,表达流畅。欢迎踊跃投稿,来稿请寄:上海市黄浦区九江路219号四楼编辑部  相似文献   

15.
<正>神学教育至少包括教育、研究、培训这三方面的内容(神学教育的内容),这些方面与中国教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息息相关,神学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就会直接影响中国教会什么样的"发展",神学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国教会在当下的生存及其未来的发展(神学教育的落脚点)。神学教育要立足中国的处境和教会的实际(神学教育的道成肉身性,即神学教育的"此时此地"性),才能为中国教会培育符合时代  相似文献   

16.
张计 《天风》2007,(10):33
三自(自治、自养、自传)是中国教会的办教方针和原则,几十年来取得了重大成就。“自治”意即“自我治理”。教会要怎样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如果教会治理得好,一定会兴旺,可是怎样的治理才是好的治理呢?我认为,大多数的信徒满意才是一个成功的教  相似文献   

17.
<正>确保他们能按规定退休、有保障退休,无后顾之忧,生活得有尊严教会早有关注和服务老人的优良传统,圣经关于敬老的教导更是很多,今天中国教会应当高度重视和真诚关怀教牧退休人员,做好养老事工,给予他们切实可行的保障,使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归,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教牧退休同工的生活待遇和社会保障问题十分重要。有人认为教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8,(6):2-2
<正>傅先伟长老接待联合圣经公会访问团(本刊讯房赢报道)2018年4月12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长老等接待联合圣经公会访问团一行6人,双方就圣经出版等有关问题开展了广泛坦诚的交流。客人了解到在中国教会圣经(和合本)有足够的供应及中国教会圣经出版方面的相关事工,表示会将所见所闻的真实情况传递给各国教会。  相似文献   

19.
汪维藩 《天风》1994,(7):26-27
“自治”与“治好”,不只是中国教会争取并保护她的主权问题,同时也是探索并建立她的管理体制问题。各地教会有无腐败、专横、任人唯亲、以公肥私等现象,就当前中国教会来说,仅取决于教牧或负责人个人的灵性与品德,却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体制来制约、预防、克服并消除这侵蚀基督身体的种种腐恶。 初期教会有许多事例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0.
王雪 《天风》2008,(16):34-36
随着中国教会的发展一一新兴教会不断涌现,信徒人数持续增长,中国教会的教牧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这些教牧人员在各地教会的各个不同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担当着多种事奉工作。广义上的教牧人员应包括圣职人员(如:牧师、长老等)和其他教职人员(如:神学毕业生、义工等)。我们通常把同在教会中做事奉工作的教牧人员称为“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