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旭艰 《社会心理科学》2003,18(1):87-93,95
多道心理测试(CPS)是一种利用被测谎人说谎时植物神经系统产生的生理参数变化进行测谎的刑事技术,为现在的刑事司法实务所普遍应用;脑电波测试(ERP)是另一种利用被测谎人说谎时人脑事件相关电位的变化进行测谎的刑事技术,其仍处于实验研发阶段。本文试通过对两种测谎技术的比较论述,引发关于整个法律和程序的形成背后人文内涵与技术背景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2.
刑事工作中的侦查员、预审员、检察员和审判员,担负着执行国家法律中最具有威慑性、强制性的刑事法律的任务,居于这些职务的人历来要求政治上可靠。因此,对国家对民族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信仰,是我国刑事司法人员首要的政治素质。由于刑事工作是直接与犯罪作斗争,各种犯罪分子为逃避打击,总是千方百计地与刑事司法人员进行较量。在一定意义上,刑事工作也是刑事司法人员与犯罪分子进行的一场心理战。这一斗争贯穿于侦查、检察、审判活动的全过程,而在不同阶级又表现各自的特殊性。因此,研究各种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研究犯罪分子在各个阶级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这是刑事司法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应当具备的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3.
修复性正义是在反思与批判报应性正义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一种旨在修复犯罪人、被害人、社区与社会之间正常利益关系并实现正义和谐的刑事理念或价值取向,修复性正义下的刑事司法制度建设在我国有着广阔的正义基础和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4.
略论降低刑事审判程序成本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东 《学海》2004,(3):97-105
刑事诉讼是一项耗费巨大的司法资源的活动 ,刑事审判程序的设计必须考虑合理配置有限的司法资源 ,降低诉讼成本。成本分析是对刑事审判程序进行经济分析的基础 ,刑事审判程序成本具有交易成本的性质。刑事审判程序成本政策主要有成本转嫁和成本降低两个方面。减少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 ,缩短诉讼周期 ,避免诉讼迟延 ,完善简易程序 ,加强司法独立 ,健全刑事审判程序体系等是降低成本 ,提高诉讼效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讯问刑事被告人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讯问过程是审讯员与刑事被告人面对面的智慧交量过程。审讯员总是千方百计地设法剥掉刑事被告人身上那层厚厚的铠甲,揭露其犯罪的真实面目,使其伏法;刑事被告人却要顽强抵抗,竭力修补和加固自己被捕前早已做好的护身铠甲,以逃避应得的惩罚。在这种交战中,假言推理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因此,审讯员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假言推理的逻辑规则,对揭露刑事被告人的罪行,驳斥刑事被告人的诡辩是非常重要的。 1.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揭露刑事被告人的罪行。  相似文献   

6.
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的刑法实体法依据只有总则第十八条,实践中关于精神病人的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并无统一标准而适用各异.保安处分是西方大陆法系国家广泛接受和适用的一种方法,从保安处分理论之本意出发,应该完善我国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重塑保安处分视角中的精神病人强制医疗.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要求世界各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但由于我国现行刑法中有关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还存在着一定的纰漏,不利于对于侵犯中医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惩治。因此在理论上对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控制的现状进行检讨与反思,并适时对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立法进行完善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要求世界各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但由于我国现行刑法中有关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还存在着一定的纰漏,不利于对于侵犯中医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惩治.因此在理论上对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控制的现状进行检讨与反思,并适时对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立法进行完善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刑事和解的权理基础——权利的衡平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和解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恢复正义,而正义与权利密切相关,恢复正义的实现有赖于相关或参与各方的权利得到公平合理的实现--权利的衡平与回归.刑事和解相关方权利的衡平包括国家权利(权力)和个人权利的衡平、被害人与加害人权利的衡平;刑事和解参与方权利的回归包括被害人权利的回归、加害人权利的回归和社区和谐权利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6,(2):198-203
税收违法行为的犯罪化是刑事立法的一个主导性趋势,这与我国一直以来的税收不法行为的变化规律是相符合的,也与税收违法犯罪行为的观念相适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刑事立法对税收犯罪行为所存在的回应过度、视野偏颇、注重实害等缺陷也不断暴露,制约和影响了刑法应有作用的发挥。这种状况实质上显现出刑法在税收领域的定位问题。税收犯罪刑事立法应当明确其有效性、控制性和经济性原则,注重严密法网、行为本位和罪刑均衡问题,由此,税收犯罪刑事立法方能更好达到控制税收犯罪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