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论述伦理学的社会学问题时应当指出,这种研究方向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还很少涉及。把伦理学的社会学问题作为相对独立的课题,其困难在于:一方面,这类问题产生于作为哲学科学分支的伦理学理论内部;另一方面,它们又与社会学知识的一切层次有十分直接的联系。这样就决定了伦理学—社会学问题的系统特征。但这样一来是否使道德社会学越出伦理学对象的框架,或者换句话说,这类问题的社会学解释乃是社会课题,而不是伦理学课题?对于所提的问题应做出充分回答。  相似文献   

2.
当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发展的特点是明显地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出现这种趋势,一方面是由于伦理学研究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应用伦理学的不断发展。如果说60年代的苏联伦理学是克服片面地对道德问题进行标准的通俗解释时期,而70年代前半期是理论课题向深度和广度大大扩展的时期,那么1976年以后则是伦理学研究的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在掌握马克思主义伦理  相似文献   

3.
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学术界就讨论过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问题。1952年,由于片面地学习苏联的经验,一些人把苏联当时通行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不必再去专门研究社会学的观点视为“正统”,并撤销了高等院校的社会学系和社会学课程。1957年,又进一步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同起来,对重新提出开展社会学研究的意见,说成是企图复辟资产阶级社会学,并据此将某些同志打成了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于是社会学被当作异端邪说,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的最大禁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禁区被打开,冤案得到了昭雪,社会学的研究获得了新生。但是,由于当前学术界对历史唯物主义及社会学的对象、性质和体系都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因而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也  相似文献   

4.
简论社会学     
社会学,从字面上讲就是研究社会的学说。首先使用这个术语的是孔德(1798—1857)。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学,就是用综合联系(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联系,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的观点,来研究作为整体的社会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工矿企业、劳动集体、家庭)。因此,人们可以说,社会学所研究的那些领域,  相似文献   

5.
张超 《学海》2003,3(3):197-198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 9月 ,30 1页  环境问题已是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引发人们的普遍关注。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技术性问题 ,而且已成为社会问题。因此 ,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关注并介入环境问题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环境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 0世纪 70年代在西方诞生了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环境社会学。目前国内对环境问题的研究还是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为主 ,社会科学介入较少。较早介入环境问题研究的社会科学通过初步研究已逐步形成比较成熟的分支学科如环境伦理学、环境经济学和环境法学等。社会学对…  相似文献   

6.
《学海》2018,(1):160-168
一百多年来,关于应该如何认识和处理"对工程和经济的社会学研究"在社会学中的位置问题,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进程。圣西门认为实业家和实业制度是社会科学最重要的主题,孔德认为社会学是唯一性的和整体性的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科学,代表着人类知识的最高阶段,表现出了"社会学帝国主义式"的雄心,并因此而贬低和批评经济学是"伪科学"。可是,在19世纪末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多重矛盾斗争中,经济学家占了上风。社会学家以"退出"对经济现象的学术研究为代价换取社会学在大学体系中的教席位置,使社会学成了"剩余科学"。可是,经济学中的"索洛剩余"又提示在对经济现象的学术研究中,经济学之外还有大量"剩余"需要社会学家进行研究。20世纪80年代,社会学家在对经济现象进行社会学研究方面终于东山再起。由于经济活动重在通过抽象劳动创造交换价值,而工程活动重在通过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这就使得不但需要研究经济社会学问题,而且需要研究工程社会学问题。在中国学者开拓出工程社会学这个新的社会学分支后,工程社会学应该成为社会学领域中国话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配偶选择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一,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旨在介绍和分析社会学和心理学的配偶选择理论的异同,对理论解释进行反思:社会学和心理学对此的研究各有偏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海》2019,(2)
儿童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就是弥合儿童社会学与主流社会学在理论发展上的差距,特别是如何超越结构与能动性的二元对立。本文以整合性的视角为导向,考察能动性、结构和文化三个核心概念的发展脉络和相互关系,探讨其在儿童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个关于儿童能动性的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9.
代际关系的伦理建构——《伦理的代际之维》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2 0世纪初特别是2 0世纪中叶以来,国外有关学科如青年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和对家庭进行研究的某些学科等以及我国自2 0世纪80年代起,研究社会学、青年学、伦理学的学者,都开展了代际关系问题的讨论,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从现有成果来看,这些学科仅仅  相似文献   

10.
贝拉,罗伯特(RobertBellah,1927-)美国社会学家,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系学系社会学和比较研究教授。其主要著作用以阐述宗教社会学问题。60年代、他积极研究东方宗教(中国、日本),特别继承了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传统,试...  相似文献   

11.
加强哲学研究和其它各门科学的联系与合作,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也是当代实践和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自1984年以来,本刊与其他兄弟刊物协同,为加强哲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联盟,作了一些工作。今年9月21日,《文学评论》和《哲学研究》编辑部联合邀请文学所、哲学所部分同志就文学和哲学的结盟问题举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2.
陈红雨 《学海》2014,(6):218-220
当代中国的教育与中国社会一样,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促进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本刊的学术关心之一。本期笔谈的文章聚集高等教育的实践方面课题。季海菊的文章运用经济学的长尾理论,探讨高校微德育产品开发的新途径,周琴和王卓君分析了新时期大学政治文化的新特点,胡炜、丁堃和谷丽的文章讨论高校干部工作民主化的问题与改进之策,陈红雨的文章则分析了我国青少年教育中的文化传承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将教育与城市化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3.
周琴  王卓君 《学海》2014,(6):213-215
当代中国的教育与中国社会一样,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促进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本刊的学术关心之一。本期笔谈的文章聚集高等教育的实践方面课题。季海菊的文章运用经济学的长尾理论,探讨高校微德育产品开发的新途径,周琴和王卓君分析了新时期大学政治文化的新特点,胡炜、丁堃和谷丽的文章讨论高校干部工作民主化的问题与改进之策,陈红雨的文章则分析了我国青少年教育中的文化传承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将教育与城市化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4.
胡炜  丁堃  谷丽 《学海》2014,(6):215-217
当代中国的教育与中国社会一样,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促进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本刊的学术关心之一。本期笔谈的文章聚集高等教育的实践方面课题。季海菊的文章运用经济学的长尾理论,探讨高校微德育产品开发的新途径,周琴和王卓君分析了新时期大学政治文化的新特点,胡炜、丁堃和谷丽的文章讨论高校干部工作民主化的问题与改进之策,陈红雨的文章则分析了我国青少年教育中的文化传承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将教育与城市化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5.
季海菊 《学海》2014,(6):208-213
当代中国的教育与中国社会一样,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促进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本刊的学术关心之一。本期笔谈的文章聚集高等教育的实践方面课题。季海菊的文章运用经济学的长尾理论,探讨高校微德育产品开发的新途径,周琴和王卓君分析了新时期大学政治文化的新特点,胡炜、丁堃和谷丽的文章讨论高校干部工作民主化的问题与改进之策,陈红雨的文章则分析了我国青少年教育中的文化传承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将教育与城市化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二十年应对研究之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对及有关的应激问题.因其与心理适应及健康关系密切,已成为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前沿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界对该问题关注后开展的大量研究及丰硕成果进行了计量考察和分析回顾,进而就研究取向、研究方法、评价标准诸重要问题做了探讨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消费主义文化的蔓延和消费时代的来临,"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逐渐成为文艺学和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日常生活审美化"不仅拓展了艺术领域研究的新空间,同时也丰富了社会学的研究瓴域.  相似文献   

18.
从1980年代以来,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就已经从欧美宗教社会学的译介开始了。30年以来,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无论是对欧美经典的翻译,还是对中国本土宗教的社会学研究,都已经形成了一道可观的学术风景线,成为当代中国宗教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构成。本文对30年宗教社会学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有一大致的综述,希望能够从中总结出中国宗教学、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某些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最近的科学学,或科学哲学的思潮,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动向,就是强调科学的“自我洞察”。这种前科学的、或者说联系“超越论”的格局来理解科学自身的动向,对社会学来说,也并非绝不相干。例如,曼海姆(K.Mannheim)的知识社会学”,就把知识的正确性问题与知识的产生问题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主要的研究课题。“社会学的社会学”或“复归社会学”等主张,也都把重建放在探明使社会学成为可能的“基础构造”上面。哈贝马斯与阿尔  相似文献   

20.
《论语》社会学读解四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是一部社会学理论底蕴丰厚的著作。作为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孔子曾对社会、文化与人生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过广泛而深刻的思考,这些思考的成果以零散命题和片段语录的形式结集于《论语》中。中文所论列的“性习之辨”、“文质之论”、“忠恕之道”、“士与君子”集中表达了孔子对人的二重性、人的社会化、社会互动交往及社会角色建设等社会学课题的独到见解,是《论语》社会学理论的荦荦大端。它们展现了《论语》社会学理论架构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学思想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