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编后语     
《法音》1994,(8)
赵朴初会长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各级佛教协会和全国佛教界都必须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四众素质上来。他还指出:“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就是加强信仰建设、逆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这五个方面,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制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保证。”中国佛教协会于今年七月颁布了《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戒实施暂行办法》,规定由中国佛教协会对全国的传戒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和审批,并对传戒寺院、传戒人员、受戒人员的资格作了严格规定,以保证传戒…  相似文献   

2.
张敏 《法音》2002,(10):64-65
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选出了自己的新会长———一代高僧、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方丈一诚法师。1927年出生于湖南望城的一诚法师对自己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谦虚地说:“我荣幸地从一位代表被推举为会长,这是各位代表对我的信任。对此我深感责任重大……”在谈到中国佛教协会今后的主要任务时,一诚法师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佛教协会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佛教界自身建设,包括信仰、道风、人才、教制和组织等五个方面的建设。”围绕这一主要任务,一诚法师说:“加强佛教…  相似文献   

3.
永寿 《法音》2006,(3):19-19
各位理事:我受常务理事会委托,向大会做关于《〈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修正案的说明》。《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自1993年10月21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以来,对于规范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的管理工作,发扬佛教和合共住的优良传统,加强佛教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和组织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共住规约》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仍然继续执行。但是,十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寺院管理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僧人年老扶养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僧人年老后,行动不便,得不…  相似文献   

4.
学诚 《法音》2004,(11):27-29
(2004年10月27日)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各位法师、各位居士的努力、配合下,历时三天的省级佛教团体负责人研修班,已经完成了预定的学习课程,就要圆满结束了。几天来,我们省级佛教团体负责人相聚在一起,切磋学习体会,交流心得感想,探讨自身问题,共叙法门情谊,实在是一件因缘殊胜、法喜充满的盛事。这期研修班,以爱国爱教为宗旨,以传达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宗教政策,研讨寺院管理、佛教教制建设为内容,以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为…  相似文献   

5.
《法音》2000,(9)
为了贯彻落实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精神,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本会于 1996年5月 29日至6月 2日在无锡召开了中国佛教协会教制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对本会的《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退职的规定》、《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等三个文件进行了深入认真的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三个文件切中时弊,正本清源,对中国佛教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会后,本会将这三个文件分送我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会长以上领导审阅修改,并采纳吸收了大家所提出的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使这三个文件得到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1997年3月16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前门饭店召开六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原则通过了教制建设的这三个文件。 国家宗教事务局对这三个文件十分重视。1997年10月以后,我会领导曾多次与国家宗教事务局有关领导进行认真研究修改,并达成了共识。 国家宗教事务局于2000年8月11,日以国宗函[2000]142号批转颁布了中国佛教协会教制建设的三个文件。这三个文件的颁布实施,表明当代汉传佛教的管理,正在向着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迈进。这也是佛教界积极与  相似文献   

6.
(2011年7月24日)为进一步加强佛教信仰建设和道风建设,积极做好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工作,规范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戒活动,确保传戒法会如法如律进行,不断提升出家僧众的整体素质,维护僧团的清净庄  相似文献   

7.
鲍蜀生 《法音》2008,(5):62-62
本刊讯5月5日至6日,为贯彻落实中国佛教协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佛教道风建设的决议》,着力推进江苏省佛教的自身建设,配合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召开,江苏省佛教协会加强道风建设动员会议在苏州西园寺召开。  相似文献   

8.
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中国佛教协会是全国各民族佛教徒联合的团体和教务组织。她的宗旨是: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徒的合法权益;弘扬佛教教义,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兴办佛教事业;团结全国各民族佛教徒参加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道风是佛教徒内在信仰的外化,道风建设是佛教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佛教自身建设的根本,也是佛教能否永葆活力的关键。道风建设不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长期工作。道风建设是佛教事业的命脉,既与佛教的社会形象有关,又关系到佛教的积极作用能否充分发挥,还与佛教的健康发展紧密相连。加强道风建设,严格寺规,精细管理,注重学经守戒,重视僧才培养,意义重大。坚持“四抓”,对道风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正道风是佛教徒内在信仰的外化,道风建设是佛教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佛教自身建设的根本,也是佛教能否永葆活力的关键。道风建设不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长期工作。道风建设是佛教事业的命脉,既与佛教的社会形象有关,又关系到佛教的积极作用能否充分发挥,还与佛教的健康发展紧密相连。加强道风建设,严格寺规,精细管理,注重学经守戒,重视僧才培养,意义重大。坚持"四抓",对道风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
常正 《法音》2006,(8):32-33
本刊讯7月11日,中国佛教协会在云南大理召开了“贯彻首届佛教论坛共识座谈会”。当天上午举行开幕式,下午进行座谈讨论和闭幕式。会议以贯彻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共识,加强佛教道风建设、人才建设,以戒为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及加强佛教期刊工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93,(10)
在外缘具足的情况下,佛教自身建设是决定中国佛教兴衰存亡的根本内因。以戒为师,大力加强建立在具足正信、勤修三学根基上的道风建设;培养千千万万合格的僧才,提高四众的素质;加强中国佛教协会和地方佛协的自身建设,这是关系佛教的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大事,必须下大力气抓紧抓好。当今中国的佛教,适逢大好的机遇。国家和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太虚法师提出的教理改革与教制改革相辅而行。因而,本文系拙文《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载《法音》1998年第6、7期)姐妹篇,以太虚法师推行的僧制改革为主线,回顾和总结20世纪中国新式佛教教会社团组建的经验教训,展望21世纪教制僧制建设的方向。文章共分五节:一、清末僧团的衰朽,二、中华佛教总会与各地社团,三、中国佛教会及其“整理”,四、中国佛教协会与港、台佛教组织,五、世纪初的建僧构想与世纪末的现实。一、清末僧团的衰朽公元4世纪以前,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受到中国历朝政权的严格限制。尽管印度、西域僧…  相似文献   

14.
温金玉 《法音》2019,(10):41-44
正七十的岁月里,"法运都随国运转",佛教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佛教一直致力于自身建设,为培养戒行清净的僧人与道风纯正的丛林而不懈努力着。一、1949至1966年传戒的问题1953年,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大会上,赵朴初居士作《关于中国佛教协会发起经过和筹备工作的报告》,专门谈到如何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他说:这要联系到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僧伽制度的健全问题,一是教理的研学问题。僧伽制度的健全,是弘法利生事业的基础,怎样针对过去的弊病和现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06,(1):10-13
为了进一步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做好我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工作,推动中国佛教事业进一步全面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暨第三次南传佛教工作会议,于2005年12月13至14日在云南思茅景谷县举行。会议的宗旨是,高举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旗帜,以加强上座部佛教自身建设为中心,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上座部佛教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提高认识,健全制度,培养人才,稳定政策,维护权益,为开创上座部佛教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会议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主任刀…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95,(5)
中国佛教协会1995年工作要点中国佛教协会1995年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精神,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大力培养佛教人才,改善寺院管理,弘扬佛教文化,提高四众素质;继续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宗...  相似文献   

17.
惟贤 《法音》2001,(9):11-13
8月25日到27日,中国佛教协会在普陀山举办“佛教与环保”讲演会,来自各地的佛教长老、专家学者和青年法师欢聚一堂,就“佛教与环保”问题发表论文,或给予点评,发挥高见;中国佛教协会组织有力,普陀山佛教协会热情支持,各方面给予关照,使会议开得圆满成功。这一演讲会的举办,关系着佛教自身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世界的和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说是普陀山——也是全国前所未有的一次盛会,因缘非常殊胜!  下面,我就这次演讲会的特点和内容等略谈几点意见。一、演讲会特点  1、在会上作…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00,(5)
4月15日至16日,以“佛教在二十一世纪的使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厦门南普陀寺隆重举行。这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举办的全国佛教界首次演讲比赛。参赛选手就自身建设、弘法利生、佛教教育、慈善救济、环境保护、世界和平等佛教界及社会人士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展开演说,探讨佛教在新世纪的神圣使命。参加演讲的14名选手既有在佛教界担任重要职务的中年法师,也有佛学院的年青学僧,既会比丘、比丘尼,也有在家居士,堪称国内佛教界弘法人才的一次检阅。在中国佛教协会和厦门南普陀寺的精心组织下,本次演讲活动获得圆满成功,为佛教界今…  相似文献   

19.
出家人要独身、素食、僧装。独身就是不结婚,素食就是不吃荤食,僧装就是和尚衣。这三个条件不能缺,缺一个就不好了,就不是和尚。出家要正信佛教,信仰要正,要有信仰,没有是不行的。这是说第一条,信仰要纯正。第二条道风建设,这是根本,要学规矩,按百丈清规,现在有改动,但不多,大体还是一样的。要按规矩办事,道风从规矩中来。第三条是人才建设,要抓人才培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5,(9)
<正>(2015年8月25日)尊敬的王作安局长,各位领导,各位道教、佛教同仁:中国佛教协会历来重视佛教文化建设,在今年4月召开的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进一步将文化建设提升为佛教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佛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重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