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晓楠 《法音》2012,(6):60-61
"寺庙被承包"、"假僧假道行骗"……当前,一些不法机构借宗教旗号敛财,打着宗教的幌子,做着非宗教的事情,违反了宗教政策法规,伤害了信教群众的感情。针对宗教活动场所日常管理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在6月4日至5日于上海举行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交流会期间,本报记者独家对话  相似文献   

2.
骗子行骗,是年年都有,处处都有。骗子行骗的方式,却常常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甚至因人制宜。这一点,是骗子们的高明处。这些年来,骗子们能用鬼神迷信,神功异能行骗,其原因就是被骗者信鬼信神,信什么特异功能。揭露这些骗局,不仅有益于社会稳定,还有益于提高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石见田同志作为一名检察干部,把他们亲自处理的案例披露出来,是作了一件很好的事情。我们相信,各地都会有一些这样的案例,我们欢迎广大公、检、法干部类似的稿件。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6,(3)
正寺庙是佛教传播的重要载体,寺庙的文化建设直接关系于佛教的文化内涵、教义传播以及社会形象,所以加大寺庙的文化建设力度,是推进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全国许多寺庙都非常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我们安徽巢湖的鼓山寺与和县的观音古寺也致力于文化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收获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     
军事家庭杰克是一个典型的军人,他的家庭也有着浓厚的军事色彩。例如,厨房门口的塑料牌子上写着“食堂”;客厅门口挂着“会议室”;儿子的卧室有“男兵宿舍”;女儿的卧室则是“女兵宿舍”。客人们猜想他们夫妻的卧室一定挂着司令部的牌子,出人意料的是牌子上写着:“...  相似文献   

5.
试论寺庙在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地位和作用月朗从通常意义上来讲,寺庙是四众弟子及广大信众念经、拜佛、过宗教生活的主要场所,那么在改革开改的新形势下,寺庙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在改革开放中到底起一些什么作用呢?我认为寺庙不仅具有原有的功能,而且还增添了许多...  相似文献   

6.
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所寺庙收养了4名儿童,寺庙管孩子的食宿,长住寺庙的居士对孩子进行私塾式教学。在还不懂事的时候,孩子成天与僧人在一起,听着阿弥陀佛长大,过早地感觉轮回的恐惧,是不是太残忍了?儿童由寺庙收养,不符合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是寺庙慈善事业的越位,也是我们社会福利事业在某个环节上的缺位。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行政许可法》以来,如何坚决制止非法的乱建寺庙、滥塑宗教造像,成为了基层民宗部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重大课题。如果不制止,那就是民族宗教部门的不作为,如果不依法而去制止,那就会引发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问题,因为信教群众也知道一些行政许可法的知识,如何正确处理这个问题,是我们县级民宗部门在实践中应该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县兴隆镇依法拆除非法乱建寺庙、滥塑宗教造像的行动作了一点尝试,并有了以下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一个建议     
一个建议周绍良过去一些寺庙,都是由出家人照管的,里面一些佛像文物,一直好好地保存在那里,有的经历了几百年,也没有变坏丢失。解放以后,在文化大革命一番扫荡之余,一些寺庙改换门庭,转换到文物部门。可是保管的情况,最近消息,以山西一个地方而论,已经曝光了的...  相似文献   

9.
謹防假弟兄     
李现科 《天风》2001,(4):28
最近几年以来,我们教会陆续遇到多起冒主内弟兄之名行骗的事,今将行骗种种详记于后,以防主内弟兄姊妹受骗,爱心被利用.  相似文献   

10.
学会害羞     
羞耻感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之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应懂得“知耻”、 “羞恶”的道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今有些人做起一些事来偏偏就恬不知耻、毫不害羞。 哈尔滨市原副市长朱胜文,认为自己大肆收受贿赂的行为是“帮人家办点事,人家拿东西感谢一下,算不得受贿”:广西北流市原副市长梁某,在嫖娼被曝光后竟暴跳如雷,要与记者对簿公堂;一些旅游景点大批销售日本“皇军帽”,一些地方公开兜售美化日、德法西斯侵略的“游戏”软件《提督的决断》,有人戴着这军帽,玩着这“游戏”,却不以为耻;一不法分子将不少女青年哄骗…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21,(2)
正本刊讯近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曝光了一批打着藏传佛教活佛幌子招摇撞骗的不法分子,大家在纷纷谴责唾弃这些"假活佛"的同时,不禁要问,如何才能准确辨别藏传佛教活佛真伪?正本清源,四川在行动。  相似文献   

12.
耀波 《天风》2009,(10):54-54
当今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教会弟兄姊妹的单纯善良,巧设骗局,将黑手伸向教会,应引起我们教会特别是堂会负责人的关注和警惕。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87,(2)
近年来,有些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的寺庙香火旺盛,佛事频繁。我们首先应当肯定,烧香、做佛事是广大信教群众表达自己宗教感情的一种方式,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现在的问题是作为管理寺庙、住持佛法的僧伽应当怎样使自己所在寺庙的香火佛事的形式和内容,既要符合佛教坚持正信的宗旨,更要遵守政策、法令的规定。这是当前寺庙管理工作中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我们注意到有不少寺庙在佛事香火方面,程度不同地夹杂着诸如焚烧纸钱、锡箔、纸人纸马,以及求签、问卦等与佛教精神背道而驰的迷信活动,而我们管理寺庙的人对此有的听之任  相似文献   

14.
好人的一个缺点,就是容易受骗.在生活中,无端地受小人、奸人所骗的事,时有发生.特别是对那些假借“科学“或“神通“之名行骗的伎俩,人们受自己知识见闻所限,更感到一时难以识别.而现代骗子的一个高招,恰恰是通过种种手法,让你面对一种似乎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同时打着科学或哲学的旗号,加以似是而非的解释,借以诱你上当受骗.这正是现代迷信及其歪理邪说的常用伎俩.……  相似文献   

15.
面对负担     
在一座寺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两个一胖一瘦的小和尚。老和尚每天都叫两个小和尚到附近的镇上去化缘。从寺庙到镇里有两条路。一条是近路,要经过一片浅溪和一座独木桥;一条是远路,之所以远,是因为要绕过一座山。胖和尚每次都走近路,总是稳重地过独木桥,小心翼翼地淌过小溪,然后到镇上化了缘,也不逗留,便沿着原路早早地回到庙里;而瘦和尚每次都走远路,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6,(2)
正倡人文,弘佛法,进一步推进佛教文化建设,于寺庙建设也有着重要积极的现实意义。下面结合我所在的寺庙谈一谈寺庙文化建设上的一些认识。我们花了几年时间编辑一本名叫《五祖寺人文深呼吸》的书,最近即将出版。这是我提出"人文五祖"这个概念的实践。此外,历史悠久的五祖寺还留存着不少文物和古迹,寺内国家级的文物有30多处,省级的文物多达60多处,修缮、保护文物以及针对相关文化的宣传也为寺庙文化建设增添了不少光彩。围绕着"人文五祖"的概念,在寺院内展开了  相似文献   

17.
宗教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其进程与人类进化史一样漫长。寺庙经济是各宗教开展其宗教活动的物质基础。然而,至今理论界对“寺庙经济”的研究仍十分有限。近日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罗莉博士所著《寺庙经济论》一书可谓是寺庙经济研究领域的一本力作,该书第一次从经济学理性、民族学意识和宗教情怀出发,就寺庙经济现象做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研究,并就现阶段“宗教自养”及宗教如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等问题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寺庙经济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经济现象,《寺庙经济论》在研究这一经济现象的过程中,呈现出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21,(2):76-76
本刊讯近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曝光了一批打着藏传佛教活佛幌子招摇撞骗的不法分子,大家在纷纷谴责唾弃这些"假活佛"的同时,不禁要问,如何才能准确辨别藏传佛教活佛真伪?正本清源,四川在行动。《四川藏传佛教活佛名录》经全面核查后重新上线。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相继颁布了一些调整黄教寺庙的法律法规,国家法对内蒙古地区黄教寺庙的规范更加具体和完善,取消了宗教自主权,完成了对宗教的世俗化管理。对内蒙古地区黄教寺庙的法律调整,主要表现为对寺庙行政权和经济特权的削弱和剥夺,尤其是在土默特地区,这种表现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近期,我们接到不少读者的来信,反映社会上流窜着一些身着僧装、佩戴念珠、口念阿弥陀佛的人,打着佛教旗号,以修庙、立塔、办慈善事业为名到处化缘。有的走街串户,挨门讨要;有的设摊算命、看风水骗钱;甚至危言耸听,谎称大祸临头,恐吓要挟群众花钱消灾。这些假冒僧尼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物质上精神上的严重损害,干扰了社会秩序,也败坏了佛教的声誉,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为了帮助广大读者识别社会上的假冒僧尼,防止上当受骗,我们根据有关资料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