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目前已知确切面积的春秋战国都城中,春秋时期的莒国故城算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并且在城市布局结构上最为规整,完全合于先秦时期"择中立宫"的都城设计思想.但我们并没有在今天的历史文化的研究中给以应有的地位,应当引起重视.故城西的"莒子墓",时代可能在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墓主有待考订.现藏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传世"莒太史申鼎",可能是春秋早期的莒器,流传有序,是莒国和莒文化研究中的重器.  相似文献   

2.
莒国亡年辨     
杜勇 《管子学刊》2010,(3):115-116,128
在莒文化研究中,学界对于莒国灭亡的年代,有亡于楚简王元年和齐威王时期两种不同的说法。经深入考析有关文献和金文资料,证明莒亡于楚简王元年(前431)的文献记载是可靠的,而莒亡于齐威王时期的说法则不可信据。  相似文献   

3.
莒国灭亡于哪一年,学术界意见有分歧,被谁所灭也有分歧。有《史记·楚世家》所记楚简王灭莒说,此说不见于先秦资料,是孤证;有《墨子》和《战国策》莒亡于齐说。参考青铜器铭文解读,认为莒亡于齐说,不仅不是孤证,而且还有一些旁证。通过辨疑,作者确定相信莒国亡于齐说。  相似文献   

4.
高青陈庄遗址中的引簋意义重大,其中“俘吕兵”一语,本文认为是“俘莒兵”,即俘获莒国的“兵”.在此理解是,本文讨论了引簋对于认识西周时期周人在东方的封建殖民情形及齐人向鲁东南地区扩张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莒地出土的最古老阴阳五行图是象数义理的统一模式,其体现阳为本的法则,形成同源性,产生出相反相成,通达天、地、人的易学、中医、历法统一的中华远古文明。莒族是马克思《数学手稿》中指出的用两手数数发明十进制的最古老民族。  相似文献   

6.
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鸟形双鋬鬶,为莒人是最早崇拜鸟的氏族提供了物证。本文试从古代传说、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相互印证,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齐鲁两国实行不同的建国方针,齐国实行“因其俗,简其礼”即因袭沿用原土著东夷族的礼俗。而鲁国实行“变其俗,革其礼”即用周礼变革原土著东夷族的礼俗。两种迥然不同的建国方针,在葬俗中充分反映出来。主要表现在齐国沿袭原土著莒国等东夷国,大量使用以人殉葬的葬俗。而曲阜鲁故城内,129座两周墓葬中,仅有一座墓中殉葬一人,证明鲁国基本上废除了殉葬陋俗。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山东省东南部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之莒地,莒地又是古东夷的一个活动中心地区。西周封莒为诸侯国,建都于计斤(一作介根,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西周末或春秋初迁于莒(今山东莒县)。我国古代历史中的东夷古国及其文化是形成璀璨中华古代文明的渊源之一。莒地历史文化是东夷古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有悠长之历史,而且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早在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莒地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沂水县南洼洞、日照市秦家官庄等就发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  相似文献   

9.
战国后期,齐国经历了一场严重“国难”。燕昭王姬平,为报伐国和杀父之仇,做了近三十年的准备,派乐毅统率重兵攻入齐境,联合三晋和秦国部分兵力,在济水西北岸展开一场恶战,齐兵大败,湣王田地“遁而走莒,仅以身免。”随后,乐毅攻占齐都临淄,分兵略定全齐。齐国七十余城,只莒和即墨二邑未下。固守即墨的临淄市掾田单,智破燕军,迎齐  相似文献   

10.
一、即墨故城概览即墨故城,位于今青岛地区平度东南30公里古蚬镇大朱毛村一带。《玉海》引《郡县志》云:“故城临墨水,故曰即墨。”《史记正义》说:“莱州胶水县南60里即墨故城是也。”据考,唐之胶水县就是现平度,系隋仁寿元年(601年)以长广县改名。即墨地处东方,乃齐国的重要城邑。历史悠久,经济繁荣。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活。商周时属东夷。春秋时期系莱国之棠邑。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齐师伐莱“莱共公浮柔奔棠,正与子王湫奔莒,莒人杀之。四月,陈无宇献莱宗器于襄官。晏  相似文献   

11.
高青陈庄铜器铭文与城址性质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方辉 《管子学刊》2010,(3):102-105
山东高青陈庄西周城址及墓地的发现对于西周考古与历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根据迄今所报道的资料,对两则铜器铭文做了解读,并对陈庄城址的性质做了推考。文章认为,陈庄墓地从西周早期成王开始延续到中期的昭穆时期,其间未曾中断,与城址的存续时间相吻合。陈庄城址规模较小,不大可能是西周齐国的都城,其属于齐国贵族封邑的可能性较大;而这个封邑,应该是豐。  相似文献   

12.
胡方 《管子学刊》2010,(3):49-52
战国时期临淄小城的修筑,是临淄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节点,使其空间形态出现了功能性导向的演变:在布局形式上,由宫城、郭城内外相套演变为小城、大城相互衔联。在功能配置上,以宫廷、官府为中心的政治性功能设施,部署于小城,形成以宫为核心的政治功能区;而市、手工业作坊等经济性功能设施,分布在大城,形成以市为核心的经济功能区。在地形利用上,将宫城布置在西南部地势高亢处,以利于防守和排水。这种演变趋向,表明我国古代都城空间形态,越来越贴近政治、军事、经济功能的实际需要,逐渐从形式上的规范走向功能上的实用。  相似文献   

13.
由上博简《诗说》的体例论其定名与作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博简《诗说》中出现的六次“孔子日”以及以“曷”字形式出现的孔子言论,实际上都是《诗说》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论来支持自己的《诗》学观点。由这一体例可以肯定,《诗说》的作者不是孔子;而应该是孔子的门徒或再传弟子。据有关材料判断,这个门徒最有可能是子夏。因此,《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所定名的《孔子诗论》,若更名为《诗说》更符合竹简内容,也切合周秦古书的定名规律。  相似文献   

14.
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在知识资本化的条件下,伦理价值也会随着知识的功能扩张而扩张,伦理“知识”也会物化为资本。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为伦理价值的资本化提供了条件和途径,使伦理价值资本化成为现实。伦理资本除了具有人力资本的一般特征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帛书《要》篇考释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郭沂 《周易研究》2004,(4):36-56
本文依据已经发表的五种帛书<要>篇释文,酌加取舍,试补残字,慎增夺文,破读借字,纠正误读,阐释字义,疏证史实,对全篇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整理考辨.在此基础上,将全篇分为九章,每章首列"原文",次为"考证",三作"释义".此外,本文还对一些相关问题提出了见解,指出被命名为<易之义>和<系辞>的两篇帛书,原题很可能分别为<义>和<天尊>;"尚书"在先秦为普通名词,到了伏生以后才成为专用名词;帛书<要>和今本<系辞>之间很可能并不存在源流关系,它们可能有共同的来源,也可能各有所据等等.  相似文献   

16.
肖雁 《周易研究》2005,(5):8-14
与战国这一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时期相联系,这一时期的哲学和伦理思想也呈现出了整合、统一的特征.<易传>就是最能彰显这一时代特征的重要著作之一.t易传>是先秦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它所提出并系统阐发的道德起源论、道德原则论、道德规范论和道德评价论,奠定了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格局,对后来的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李嘎  杜汇 《管子学刊》2007,(2):112-116
青州城市建成区一带,历史时期曾经先后存在四座城市,即广县城——广固城——东阳城或南阳城——满城。广县城,西汉时期既已存在,之所以产生于下圈村一带,关键在于其地地处高阜,不宜受到洪水侵袭,且南倚含水丰富的岩层,无缺水之虞。广固城建于魏晋十六国时期,因时逢乱世,地理上重军事防御的色彩明显。由临淄城而广固城,历史时期青齐地区实现了第一次中心城市的转移,就魏晋十六国乱世而言,这一城市选择行为是相当成功的。进而论之,代广固城而兴的东、南两阳城及清代的青州满城,之所以均大体不出今天青州市区的范围,与它们均接近青齐地区几何中心的地理位置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18.
鼎簋制度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把用鼎规格普遍、有序的提升归结为僭越有形而上学之嫌。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中原高级墓葬一般随葬数套列鼎,是鼎簋制度的套鼎时期,也是鼎簋制度的高峰期。以往多认为战国中晚期是鼎簋制度的瓦解、崩溃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随葬列鼎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鼎簋制度并没有瓦解,其瓦解期应在秦汉。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山东地区的鼎簋制度与中原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一是山东多数地区没有严格推行鼎簋制度;二是山东地区鼎簋制度的基础较为薄弱,瓦解现象出现较早,瓦解速度也较快;三是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中期普遍流行于中原的套鼎现象,山东地区基本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19.
The articl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zech psychology—its history and its current state. It enumerates significant psychologists who were Czech, born in Bohemia or who were instrument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in the region. The article also enumerates Czech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s along with their main representatives, journals, and academic facilities involved i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psycholog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origins of psychology as a science are in the Central Europe—the first laboratory of W. Wundt was in Leipzig, Germany; S. Freud was born in Bohemia, in the Moravian city of Příbor and he practiced in Vienna, Austria. The Czech capital Prague will also become the capital of the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2020 when it will be hosting the 32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 2020).  相似文献   

20.
In the present study, an 89‐year‐old woman with th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 Alzheimer's disease participated. The purpose was to study recogni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relatives' faces with the use of sorting tests and matching‐to‐sample (MTS) trainings and tests for emergent relations. The stimuli used were pictures of her relatives, their written names, and their family relationship. The study also focused on how responding to pictures of relatives changed over time. Therefore, the participant was presented with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ver three time periods. Time Period 1 included only sorting tests. In Time Period 2, which began 9 months after Time Period 1, the participant was presented with both sorting tests and conditional discrimination training and testing. In Time Period 3, which began 1 year after Time Period 2, both sorting tests and conditional discrimination training and testing were again presented. The results from Time Periods 2 and 3 showed that the percentage of stimuli sorted correctly was maintained over time. Additionally, the results from the MTS training and tests were maintained at the second follow‐up peri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