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艺术的理解指引着作者的创作。对艺术的理解不同,形成了艺术语言及形式的多样性。任何形式的艺术品都只是作者意识的产物,艺术品所展现出的结果在作者的思维意识中只是冰山一角,而隐藏在作者思维中或是作品展现中的潜意识部分,才是作者与作品最真实的意识与情感。无论是作者还是艺术品欣赏者都应该自觉地找寻与探索艺术活动中最真实与真诚的部分,只有找到艺术活动中最真实和最真诚的部分,才能更充分地完成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  相似文献   

2.
真实感情的描绘一直是艺术家所推崇的主题.在艺术中反映感情的艺术家很多,这里,在现实生活中分析美国人的爱情观,对艺术大师作品中的真实情感进行解析,证实了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来源于真实生活,表现并强化它是对生活的积累和沉淀.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艺术地、典型化地反映某一民族、某一地域的社会生活和人化了的自然界的真实,它是典型地、具体形象地再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生活.音乐对生活真实和历史真实的艺术的典型化的反映,是在音乐形象、情节和场面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是外加进去的."艺术的民族性也具有特定的阶级内容.艺术的民族性,离开民族发展和民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历史阶级的内容,是不能理解的."  相似文献   

4.
石涛的"不似似之"理论超越了历史上关于"形神"关系的论述,深刻揭示了艺术真实与艺术创作过程中所包含的两个重要方面,即生活真实和艺术虚构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且阐释了艺术真实性的本质内涵,从而使其成为最高的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5.
李丹 《美与时代》2005,(12):13-14
艺术真实是艺术价值的基本要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西方"接受美学"有关艺术真实言论的分析,论述了艺术真实中受众的主体感受和作品的物质形态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在现代艺术中,艺术真实的评价标准只能存在于艺术创造一欣赏的责任、情感和信心中这一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6.
绘画是美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物质材料,通过线条、色彩、明暗及透视、构图等手段,在一切可利用的平面上,创造出可以直接看到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包含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反映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和世界观,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美感,使人从中受到教育和美的享受.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绘画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绘画形式.  相似文献   

7.
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认识论式的反映,艺术的根源在社会生活,谁不承认这一说法,就被扣上"主观唯心主义"的帽子.这种观点至今仍然占据着艺术理论的教科书.在我看来,艺术不属于认识论范畴.无所谓"唯物"、"唯心"之分.艺术是一种精神产品,是价值——情感的形象建构,它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的生存结构和精神结构之中.人类的生存结构是艺术发生发展的根据,人类的精神结构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源泉.与艺术相关的人类的精神结构有四个层次,它包含着人类进化史、社会发展史、当前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价值事件在人类心灵中的深厚积淀和人类的理想与想象的丰富内容.仅仅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和确定艺术的根源,把艺术只当做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认识论式的反映,是极其浅陋的,它会引导艺术退化为非艺术.  相似文献   

8.
近代文艺美学主要是一种接受美学,忽略了艺术的创作问题。政治美学则试图重建艺术之创作问题和认识问题的双重维度。本文提出的"对艺术创作的存在论理解"认为:美是存在的完美性,这种完美的存在必须在精神的意义上被创造出来;艺术是对这种精神创造的象征性重演,表现为艺术品的创作过程;如何将艺术的创作与存在之创造的反思性概念联结在一起,是创作美学的基本问题。当艺术的创作不是以艺术品的感性存在、而是以更伟大的精神事物为目标,它就从"个人性和无目的性的创作"转变成"匿名性和实用性的创作";同时艺术品亦不再是纯粹鉴赏的对象,而是作为生活世界之美的形式通达存在本身。  相似文献   

9.
印象主义绘画不再有传统绘画内容与形式的规范与完美,却用色彩技巧描绘出视觉感受的真实,显现出现代科技及现代思想对它的影响。正是这种以感觉色构成绚丽多彩的画面,让生活在19世纪巴黎的印象主义画家沉浸在"为艺术而艺术"的氛围里,完全依附于对颜料色彩的玩味情趣,任凭视知觉的兴致,自由地驰骋于色彩感觉之中,以色彩方法实现了"印象"艺术。  相似文献   

10.
艺术家想要创作出优秀的艺术品都必须考虑“表现性”所能带来的效果.因为“表现性”能使画面更具象征性意味,使广大群众都能够近距离接触艺术品中的思想或精髓,更真实地体味这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真谛.由此可以推断,艺术的“表现性”不仅在昔日的佳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未来的艺术作品中也将展现无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2015年9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政府、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记忆与梦想——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本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主题"记忆与梦想"与当前大家热议的"中国梦"紧密呼应。"中国梦"不仅寓意着中国人民的和谐幸福,同时也彰显了开放包容的大国精神。双年展汇聚了像记忆一样深刻、像梦想一样神奇的国内外经典艺术佳作,提倡要用艺术沟通世界人民的"记忆与梦想"。此次入展油画作品《渔歌》创作的灵感源于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利用艺术语言对中国普通渔民的"中国梦"进行刻画,歌颂了中国劳动者之梦和艺术之梦,进而歌颂世界各国劳动者和艺术家的劳动之梦和艺术之梦。  相似文献   

12.
"诵读"是现代诵读艺术的简称。它可以展示所有文本类型的有声语言艺术表达需求,坚持以文为本、走心至上,把文本用声音的方式有技巧、艺术、走心地表达出来,重在还原作品的意境。"诵读"即可高声诵读,亦可中等音量诵读,也可轻声细语、娓娓道来。因此,诵读艺术包括朗诵艺术。诵读艺术要加强对作者、作品的关切、研究,要把基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原理沿用于诵读艺术的创作,坚持"真实、真诚、真情、真声"的四真原则,摒弃"虚情假意、拿腔拿调、动作随意、脱离生活"的浮躁之风,以"适合文本需要、符合生活原理、坚持科学发声、致力打动人心"的有声语言样式来真正推动和丰富"现代诵读艺术"。  相似文献   

13.
油画创作是当代的一种重要的艺术体现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中,人们有了更多空闲的时间去欣赏艺术、体会艺术,也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感受艺术。因此,创新油画创作的方法也是艺术家不断追求的目标,他们会凭借自己超高的技术,将现实生活融入到油画中,让人们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谛。文章从色彩表达、图像运用、时代背景运用、素材的收集与分析四方面对油画创作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陈新 《美与时代》2003,(9):10-11
艺术创作不可能与真实具体的生活无关,艺术感受来自于个人对生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剪纸艺术的造型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剪纸艺术是通过口耳相传、手手相授而流传至今的.它直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真实生存状态及对人生的思考.它来自民众、源于生活,是最具原创力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强烈的现代意识使西方现代派美术走向自我表现,它体现了主观表达上的真实,即作品中表现出现代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感觉、体验,记录着他们的情感变化,它所表现出的情感是欣赏者解读它所代表的时代特征的通道。它以肯定主体的表现是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的独特方式,肯定了人的自由,渗透着对自然、社会、生活的深刻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融合了后现代的荒诞、滑稽、超现实等喜剧和象征元素,影片通过"姨妈"和其他一些人物身上发生的一个个好玩又真实的故事,鲜明而立体地刻画出了"姨妈"这个普通小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且真切地反映了其他一些小人物心酸和无奈的现实生活.准确地来讲它是一部"以喜写悲,欲显其悲"的现实主义影片.  相似文献   

18.
夜景题材绘画以其特别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带给人们以特别的审美满足和价值追求,虽非主流绘画形式,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产生了众多震撼人心的艺术精品,传递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理解、思考和追问,其以极强的时代特征,丰富并提升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艺术品位。  相似文献   

19.
舞蹈的浯言     
林琳 《美与时代》2004,(8):39-40
舞蹈是动的艺术,从它反映的社会生活来认识社会,通过它所寄寓的道德感、哲理性、文化观来接受某种教育,但更主要的无疑是欣赏舞蹈本身--欣赏作为一种艺术乃至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舞蹈,欣赏舞蹈对社会的特有反映或反映方式,欣赏舞蹈中所体现的舞蹈家的美好情操和高尚人格,这些也称之为"舞蹈审美".我们去聆听舞蹈的语言,把它作为了解"舞"的其中一个切入点,能够更好地去拉近与舞蹈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对于所有音乐作品来说,从它的出现到被大家认可都要经过两次创造.第一次由作曲家完成,第二次则由表演者完成,要想成功完成二次创造,要求演唱者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修养,对生活和音乐有深刻的理解,有较深的艺术造诣和较高歌唱技巧,才能将自己心灵的感受用美好的声音完整地表现出来,从而获得最佳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