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全国都在深入开展红色旅游,随着这一市场需求的不断完善,其不断朝着多样化、体验化等的趋势发展,需要通过布置革命场景,丰富历史文化知识,使二者完美结合从而保障旅游者审美意识升华,不仅实现身心愉悦,而且其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也会进一步深化,进而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和力度。作为红色旅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建筑的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文章分析了红色旅游的内涵和建筑的功能,探讨了发展红色旅游的目的、意义,红色旅游建筑规划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包容性设计理念的公共建筑空间面向大众,始终把"人"放在首位,尊重人亲近自然环境的心理,接纳参与建筑空间营造和使用的所有人群,融合文化和信仰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包容性的设计赋予了建筑空间以内涵,使之形成独特的场所精神,从而使建筑具有叙事的功能。文章从自然环境、多重人称、多元文化这三个方面探讨基于包容性设计理念的公共建筑空间营造。  相似文献   

3.
红色旅游是最近几年逐渐崛起的一项特色旅游,它结合了旅游产业和传统革命教育,满足了"教"与"游"的需求,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沂蒙山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沂蒙山区积极推动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推进沂蒙山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虽然在营销和管理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管理体制不全、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以及大众认知度不足等现实性问题,阻碍了沂蒙山区旅游文化的发展。文章主要从沂蒙红色旅游发展的意义分析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最后探析出沂蒙红色文化旅游景观资源可持续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大众对城市活力、实力、魅力等文化要素的感知与评价,它包含了城市文化形象的理念、行为、感知三个层级。公共设施作为城市文化形象感知层级的重要载体,相比较体量庞大的标志建筑、公园、广场景观等,更符合城市人性化、情感化、体验化的社会大众需求。文章从公共设施与城市文化形象相关性出发,提出城市公共设施系统化设计策略,并以龙口市徐福街道公共设施系统设计为案例,阐明公共设施系统化设计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一些民族自治县在县域范围内展开了利用建筑载体表达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传统文化的建筑表达实践,一方面凸显了民族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这种实践赋予建筑艺术特性,传达出了某种伦理价值观,因此是一种伦理叙事。本文借助建筑伦理叙事理论对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建筑表达实践活动进行解读,发现裕固族利用传统文化服饰、民间故事形象、宗教信仰、传统游牧生活场景等文化符号对公共建筑进行了民族化表达的实践中,呈现了裕固族人的传统英雄观、德性观、生活观、爱情观,具有伦理传达、行为导向和传统伦理现代建构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装饰艺术(Art Deco)建筑作为上海近代建筑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构成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同时作为一种时尚文化,还传播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Art Deco作为"海派"建筑文化发育时期重要的建筑风格,它的流行可以说是两者相互选择的结果,其所构成的城市形象,不仅仅是建筑形式的拼贴,更深藏着城市历史、审美趋向及价值观,对当代上海城市形象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结合襄阳地域文化的涵义以及背景等因素,探讨了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襄阳的文化资源、自然历史及社会环境三个层面,阐述了从城市品牌形象传播、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探究城市视觉形象如何得到继承、应用与传播。  相似文献   

8.
犍陀罗佛传雕刻是研究印度早期佛教的重要图像文本。在印度特定的宗教文化语境中,犍陀罗佛传雕刻的视觉叙事存在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历史叙事,即以历史传说为依据,呈现佛陀的历史身份;第二种是俗化叙事,结合民间故事,致力于塑造佛陀的人格形象;第三种是神化叙事,汲取神话故事,致力于创造佛陀的神格形象。这三种视觉叙事模式所创造的佛陀形象有助于早期佛教在印度社会的传播和接受。  相似文献   

9.
王丽 《美与时代》2023,(3):94-96
红色文化是城市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是表明城市特色的一张亮丽的明信片,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促进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红色旅游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特殊载体,对城市建设的发展、红色文化的宣传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红色旅游形式趋于单一,内容停滞不前,红色旅游在城市建设中的拉动作用日益减弱。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通过研究潍坊市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探讨问题所在,寻找破解之法,同时把握时代机遇,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进一步发挥红色旅游的拉动作用,推动城市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旅游资源视觉形象设计是对于地域性、交互性、体验式、情感化等多方面设计元素表达的综合运用。由于世界经济低迷,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进入了平缓期,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消费者对于旅游形象的认知和审美水平,也从低层次的观看与信息的了解,转变为对于精神和文化层次的需求。文章以街子镇旅游景区为例,通过对导向标识的形象重新诠释,以及视觉导向标识设计的延展,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提取传统建筑屋脊线条元素融入到导向标识设计中,并将其运用到整套设计之中。利用传统元素现代化和地方文化普及的方式,将街子古镇形象系统重新升级,重新树立当地旅游形象,以求达到扩大影响力和增加地区旅游收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视觉领域的视觉传达设计概念已不仅仅局限于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领域的范畴了,而是拓展至了四维至多维领域内的研究。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多维性相关理论对红色旅游进行拓展研究,以期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分析方式将多维性与红色旅游二者进行的结合,为红色旅游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戏剧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与建筑空间在被结构剖析之后呈现出同源性。文章以情境体验为线索对戏剧与建筑空间的叙事性进行解读,从二者的叙事类比、叙事体验和形式迁延三个角度阐释主题,指出戏剧作为一种文学叙事载体与建筑学相互交叉,形成建筑空间体验的多元性与场所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海》2021,(1):181-188
在文化多元共生的全球化局面下,中国传统民间文学"走出去"的进程面临译介途径单一与力度不足的困境。白蛇叙事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学海外译介形式最为多样、成果最为丰硕的典范,其在英语世界的"转型"集中于叙事方式和作品样态两个层面。文学翻译、学术研究和文艺改编对白蛇叙事的域外传播和世界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白蛇叙事为例观照中国传统民间文学的海外译介路径,在开放性的标准之下多维度地开展学术研究、文学译介和文艺改编,或能推动民间文学"走出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分析以嘉庚建筑为主要特征的厦门市集美区的视觉形象现状以及华侨文化对厦门城市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能性的解决构想,从区域性格、文化内容、人的行为三个方面,构建同时满足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城市视觉形象,从而促进厦门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昆明城市特点,明确了建设"春城花都"城市形象定位,指出昆明城市形象塑造应从花卉文化入手,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历史文化为依据,发展方向为指引,进一步提出昆明花卉景观与民族文化结合的设计路径,以及着力建设街道景观形象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和地方特色,运用当地特有的物质文化资源,采取国际流行兼传统手法的运用,设计出能代表达州地方特色的、具有红色性质的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的设计,走"红绿结合""红古结合""红土结合"的道路,产品的设计要体现当地民俗风情。针对达州本地的特点提出以下项目策略:渠县竹编工艺品新设计,大竹苎麻工艺品设计,宣汉织绣工艺和达州市原生态木桩、树枝贴画类作品的设计。在旅游产品销售方面要更多地考虑旅游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人文的关怀和人性化的服务,营造良好的红色旅游环境,使达州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持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7.
十二生肖中,猴是与人类比较接近的灵长类动物,聪明而灵巧。在中原地区,因"猴"与"侯"读音相同,故又有了封侯的寓意,成了高官厚禄的象征。与猴相关的图案常用于民间建筑,如石刻、砖雕、木雕图案之中。可见,猴文化已经融入民间民俗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和价值观念。东巴象形生肖猴的造型古朴自然,线条粗犷有力,极具符号性和审美意味。在东巴象形生肖猴的原始造型上结合现代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标准进行创新设计,有利于促进东巴象形文字的传播与发展。通过提炼、变形、延伸,并以木雕作为表现形式,进行再创造,既保留其原始的直观形象,更具有装饰性特征,这对东巴艺术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燕 《美与时代》2021,(2):92-93
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强化红色文化担当,是文化强国的必修课。在大众传播的全媒体时代,挖掘红色文化,通过艺术传播传承红色基因,对革命老区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艺术传播出发,结合当前全媒体环境,探索革命老区城市文化形象提升的新策略,加快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慧 《美与时代》2024,(1):109-111
通过分析中国海盐博物馆IP视觉形象的现状,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取当地核心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归纳演绎或重构,形成新的设计元素,将其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融入博物馆IP形象设计中。以地域特色鲜明的海盐文化、湿地文化为博物馆IP文化主题,打造中国海盐博物馆IP形象,促使地域文化与博物馆IP结合,提升博物馆IP的文化内涵。将创建地域博物馆IP形象设计体系,作为中国海盐博物馆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新思路,推动中国海盐博物馆和盐城城市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在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画"走出去"的现实作用的基础上,认为当前推动中国画"走出去"的时代价值有:传递"和平崛起"的外交理念,消弭"中国威胁论";传播"包容多元"的国家形象,助力民心相通;展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