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城市公园中听障人群的感知特征及其所面临的问题,探讨听障友好型设计在公共空间景观中的实际应用,旨在探析如何通过听障友好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来满足听障人士的特殊需求。通过对视觉导向、触觉参与性、可访问性、视觉嗅觉体验、交互性、沟通性、教育性和意识增强原则的分析,提出听障友好型设计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景观设计师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听障人群的需求,从而营造包容、无障碍的公园环境。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园景观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景观空间类型,存在不同于其他类型景观的设计呈现形式,它具有独特的空间环境、特殊使用群体和功能意义。优秀的校园景观设计能够满足校内师生各项活动,尤其是休闲游憩活动的开展的多方位需求,体现校园独特的人文素养和办学理念等优势。目前高校景观设计水平参差不齐,相当数量的高校校园景观在设计之初忽视了景观游憩过程中的实际体验,令使用对象缺乏场地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无法形成深刻的校园游憩记忆和较强的游憩吸引力,难以在减轻身心压力的需求等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文章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探寻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使用对象的基本属性,研究其景观游憩活动的行为特征,并对游憩选择倾向及影响游憩活动的因素等展开调研,促进今后开展校园景观设计实践,提升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水平,提高校园景观设计的休闲游憩质量。  相似文献   

3.
风景区的景观特色表达是满足和吸引游人观赏需求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与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物质追求上升到精神追求,向往着到户外走走或跟随旅游热潮而形成趋势,迎来了旅游休闲体验时代,但随着旅游观光的日益频繁,游人的需求也日趋个性化、新颖化、独特化。基于景观营造的表达方式从景观立意、构景手法与地方民俗文化相结合,对柳州都乐岩溶洞景观营造与景观艺术表达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和归纳其景观营造的特色表达。  相似文献   

4.
张唐景观提出的"趣味性"景观实验,将创新和趣味融入到城市景观空间的实践中去,主要有以下三点特征:一是景观视觉享受上的美学意义,将艺术装置通过的"符号性"的表达为景观设计打上了艺术性的烙印。二是城市景观空间功能的拓展与广泛的参与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强调空间的"动态"。三是"师法自然"在探寻自然环境中景观设计的无限趣味和更多可能的同时,注重游人的心理感受。文章以张唐景观设计作品"云朵公园"为例来探讨如何在设计实践中更好地融入创意性趣味元素。  相似文献   

5.
青年在城市中小型公共空间中的心理需求表现在感受户外空间、体验行为场景、参与活动项目及缓解情绪压力四个方面。我国城市中小型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安全性、易识别性、适宜性与功能复合性问题,制约了共享城市的发展。文章研究纽约泪珠公园案例中空间建构、环境营造、景观设施和植物绿化内容,归纳空间、环境、设施及植物的设计策略,结合青年心理需求规律,营造情感、精神与文化融合的景观空间。依据青年群体心理需求,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与环境心理学、行为学概念,重视服务区域空间容量问题,可以营造出满足市民需求的城市生态共享场所。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以人为中心,提取特定景观关怀线索,进行公共空间更新设计,并构建多元协同机制,可以提升公共空间承载力、吸引力,满足公众使用需求。基于此,以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内公共空间为例,阐述沈阳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工人村公共空间使用体验、使用需求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公共空间景观关怀线索进行提取,提出有利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更新设计建议,以期重塑公共空间活力,建造独属于铁西工人村的具有人情味的优质公共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7.
通过五感设计来增加空间的体验感,达到人与空间相互交流的目的,使五感设计成为交互式景观空间设计的一种新尝试。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五种感受与景观实际结合。通过实际设计说明五感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审美需求的日益提升,现代社会对园林景观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的景观元素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以便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大多数景观元素已不能仅依据欧氏几何学来分析,其呈现出来的形态多是非线性变换的分形特征。分形理论及其体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以广泛运用,不仅丰富了设计理论,同时在设计手法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通过梳理分形理论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内在联系,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分形理论应用于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设计方法,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同时丰富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日益发展,康复景观作为一种以康复功能为主题的新兴景观范例广泛出现,儿童康复景观因其特殊性成为康复景观的一个单独分支类型。儿童患者相较于成人,对环境感知和品质需求更为敏感和特殊。文章通过对儿童病患的心理特征及其景观环境需求进行研究,结合国际儿童康复景观的优秀案例,总结其设计手法及语言,将国外的前沿成果引进并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儿童康复景观设计的前景进行展望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预期和幸福值不断上升,旅游业发展迅速。人们在旅途中更加关注细腻的生活体验,使得一大批民宿产业迅速崛起。文章从服务设计思维的角度来研究在民宿景观设计中游客消费心理、行为路线图及触点和痛点,从而满足游客在民宿景观中的本质需求。  相似文献   

11.
游娟 《美与时代》2014,(6):23-24
城市空间的活力与其滨水景观带上的生态环境、人性化设计及艺术品位是分不开的。我们应通过滨水景观的绿化设计来提高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优美静雅的城市滨水景观,满足市民对户外活动的需求。同时将该区域与城市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打造为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如此既迎合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城市景观欣赏的眼光需求,达到城市发展的需求与景观规划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讨论了景观小品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以及设计原则,探讨了城市景观环境中必不可少的角色——景观小品的功能、形式和它要体现的意义是否与整个环境协调统一。景观小品功能上要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主设计原则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园林景观设计以关注人类的视觉感觉为主,忽视了其他感觉对于景观的感知和体验,但事实上,在经济、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人类已不满足于视觉层面的享受,而是更加渴望多感官多维度的体验,希望能从心理、精神等多个层面感受到景观世界带给自己的愉悦感及存在感。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园林景观五感体验式设计的观点,以期加强现代五感设计在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朱芳 《美与时代》2013,(1):60-61
山东省莱芜市汶河景观规划设计,以汶河滨水景观与莱芜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的结合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其区位、地形、地貌、植物配置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采用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法对滨水景观区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构建不同的主题文化景观区,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彰显本地历史文化优势,使其成为凝聚莱芜市文化的现代滨水景观区域。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于艺术之间的借鉴与融合,成为现代艺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景观空间设计随着时代发展和人类精神需求的变化而改变,这就要求景观空间美感及文化品质不断创新与发展。坭兴陶与景观空间设计相结合,运用坭兴陶所富含的文化价值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提升景观空间的品质,既充分传承与发挥坭兴陶艺术文化价值,同时也满足现代人们对景观空间品质的需求。文章研究如何将钦州坭兴陶融入景观空间设计中,以达到景观设计的创新,研究重在将坭兴陶的色彩、肌理、造型、窑变、文化等一系列坭兴陶艺术形式及内涵融入到环境设计中的景观小品、文化墙、绿化带以及室内装饰陈设等。  相似文献   

16.
什么样的造景才是城市景观设计的最佳状态?在现今这样一个"注重精神需求,强调情感交流与情感宣泄,唯体验至上"的"心"时代环境下,一个充满美学情感的城市景观,不仅仅是对人们的一种感情上的满足,更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文章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出发,探索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与情感美学相融合的途径,深思如何才能使景观超越感官刺激而投予心灵以理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17.
在景观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常以注重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为设计原则,却往往会忽视人在环境中的感知体验的重要性。针对其重要性程度不同,从视觉感受和其他感觉体验以及不同感觉在景观艺术设计中的相互作用、感知体验的营造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下沉式景观设计有效利用有限空间内的高低落差,对雨水进行蓄积利用,使得绿化景观不仅给设计效果增加了立面的层次感,还使得景观富有生态价值。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公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城市公园里的下沉式景观,有利于利用有限的空间满足其功能性和人的精神需求,实现城市的生态价值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色彩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色彩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巨大冲击,对景观的质量和景观的美学评价也有重大影响。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于园林景观不仅追求更高的实用价值,而且要求更高的审美价值。景观色彩具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是美学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质量。因此,研究景观色彩对景观设计师有效设计园林景观以满足居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探讨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渗透,分析色彩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总结色彩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发展过程,并以彩叶树种为例探索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应用,提出园林景观设计的建议,以研究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园景观设施的人性化程度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与文明程度的象征。它应能满足人们休憩的各种需求,构建出一个有序的人际交流公共空间。城市公园的景观设施人性化设计,应遵循功能先导、人本关怀、绿色环保、体现城市艺术气息等原则,才能设计出"绿色""和谐""便利""安全"的人性化景观设施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