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发展和建设中一些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城市生态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加深,以绿色理念为核心的城市建筑成为当今城市建筑发展的一个趋势,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道路。通过对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内涵、关系的分析,以及两者发展措施的探讨,使人们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形势有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对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人们对低碳生态理念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并且将低碳生态理念逐渐应用到城市建筑中,对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顺应了城市发展趋势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理想的绿色化建筑效果。因此,在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对低碳生态城市下的绿色建筑规划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建筑规划方案,提高绿色城市规划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促进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日益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城市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线。随着城市规划范围的扩大,为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们的生活环境破坏减少到最低,城市滨水公园应运而生。现如今,经济发展,许多人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城市病越来越严重。由于城市滨水公园自身的许多优点,它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保护和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建立城市滨水公园的紧迫性。现如今,建立城市滨水公园的项目已经启动,我们该思考的是如何将生态保护融入城市滨水公园的建设中去,城市滨水公园的生态化设计值得我们去探讨。  相似文献   

4.
潘磊  宋妮 《美与时代》2014,(3):23-23
当前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建筑作为环境保护的新方式,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契机,在很大程度上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经过不断的研究与发展,政府在建筑节能上的职能更加明确,建筑节能的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也越来越深入,使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尤其在人们生活中,公共场合的设计极为重要,以成都地铁春熙站为例。文章从每天人们上下班时车站内是否拥挤和良好舒服的环境等方面,阐述了一个地铁站设计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地铁站的主要功能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使地铁站建筑主体的外观美观,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今,人们对公共空间景观生态化设计还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共环境艺术也成为人们所熟知的词语,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城市形象是城市(或特定的区域)给人的印象和感受,是人们的一种反映和评价,人们对城市形象的研究,表现出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认识和对良好生存环境的追求。雕塑作为城市公共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高校注重对公共环境艺术人才的培养,发展生态化的公共环境艺术也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雾霾天气日益严重,低碳和生态理念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生态都市主义理论致力于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环境、资源及人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对于指导城市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启示。同时,也只有把生态理念融入城市景观的设计中,才能促进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在结合分析南京地铁3号线的户外景观设计,提出了生态城市视域下的地铁交通户外景观设计与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徐州的城市发展与建设应依照健康科学、生态安全、环保节能、尊重自然文化遗产的理念,强化规划的约束力,及时预防和应对各类"城市病"。同时,徐州面对本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时,需要不断推进绿色引领型、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确保城市生态健康的同时不断提升本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日渐热衷于追求住宅生态化,而生态建筑需要应用多样化的设计理论,包括:生态学、建筑学、各种和建筑相关的科学技术成果等,并参照环境、能源及技术等因素系统化对住宅建筑的内外环境做出设计和评价,进而保障住宅建筑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中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收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来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生态城市是一个高效、和谐、生态的适合人类聚居的新环境,是一个物质循环良好、能量流动畅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绿萝 《天风》2012,(11):8-9
二十世纪中叶,西方学者逐渐意识到环境危机的严重性,并开始反思基督教在环境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便是"生态神学"的开端。基督教生态神学通过阐述上帝、自然和人的关系,从神学角度为生态伦理、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信仰基础。近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生态神学的研究在国内也悄然兴起,引导越来越多的基督徒关注环保问题。陈慰中博士在《生态环保神学》中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关注,城市的景观设计也逐渐从千篇一律以审美为主导的意识中脱离出来,而更加注重人们的参与性与产出性。在这一背景下,生产性景观开始迅速地发展开来,其注重的农业生产不仅能使人们在放松身心进行劳作的同时还可以获取劳动果实,同时还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基于上述,文章就生产性景观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分析,并提出了生产性景观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试析道教无为而治与生态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霞 《宗教学研究》2004,10(4):45-50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逐渐与政治结合,形成生态政治,推动着生态的政治化和政治的生态化,以提高国家、政府、群众、个体在政治纬度上对解决生态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切度,在欧美各国形成了以生态原则为基础的绿党组织.我国的生态与政治关系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在生态政治理论探索中,我们不仅要参照西方,也应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与生态政治有关的思想,对之加以重新阐发,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政治思想.道教天人合一、无为而治、以民为本、身国同治和非兵等政治思想与今天的生态政治既有共同之处,也独具特色,对我国生态政治理论的丰富和环境治理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理性生态人":人性假设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全球环境危机引发的人们关注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人类生态化发展方向的"理性生态人"行为模式的塑造.与之相匹配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也需要"理性生态人"假设理论的支撑.为了尽快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尽快地使我们科学管理的人性假设理论臻于完善,为我国的现代化服务,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人性的自然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却在逐年恶化。人们改善城市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绿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国内开始出现大批生态城市,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同时也涌现出众多杰出的城市景观设计。生态城市景观空间既是对人居环境的完善,也是对绿色发展的拓展,同时也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精神文明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谐的社区环境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态社区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型社区的建设理念,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支柱。本文在充分分析生态社区内涵与我国现阶段生态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社区的对策,为我国生态社区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产业是经济由粗放转化为集约过程中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转轨经济中的我国在这方面刚刚提到议事日程,该课题虽然很新但很重要.发达国家在该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产业生态化的本质并不是单纯求得生态环境保护,而是寻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这需要克服传统模式下生态产业发展上的诸多问题,探索生态产业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生态聚集等多种模式,在产业链延伸、工业园模块化设计中将产业生态化做实做好.  相似文献   

18.
当前,城市不断扩张,城市中到处可见钢筋水泥的建筑物,密度高,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空间越来越少。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不同的声音,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设计师们开始注重高舒适度的住宅建筑,更关注居住品质。不管是室外的园艺,还是室内的装潢设计,都更加人性化、生态化。现代小区在建设过程中,为了保持景观,增加小区景点,会对小区的园林绿化进行精心设计。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对于优化城市环境、减少雾霾、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打造精品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除了对于小区园林绿化的设计,对于住宅内部的设计,设计师也是格外地花心思。室内设计中是否具备人性化特色,将会直接影响到入住体验,关系到住户的生活质量和舒适程度。室内设计的发展历史极其悠久,长久以来,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与手段,对居住环境进行装饰,在不断的发展中,人性化设计理念开始出现,将人性化理念更好地应用于设计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居住也会有更高的要求。湘南古民居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优秀代表在建筑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对于城市居住环境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而且其在建筑思路上也完全符合现代居住环境的营造原则。事实上,湘南古民居建筑所遵循的回归自然的整体规划理念;天人合一的建筑建造方法;邻里和谐的公共空间组合;生态可持续的能源材料运用对于城市居住环境具有极为实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处于不断加快的阶段之中。在城市化进程不断被推进的过程中,城市建设与布局设计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城市中常见的艺术作品有雕塑等公共艺术。探讨城市艺术环境中的公共艺术的影响力,并结合当前世界各地的标志性公共艺术的影响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