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园林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园林疏密有致的风格都展示出艺术设计中的风采。在设计心理学中结合园林建筑、假山碎石、园林植被和中西方设计风格分析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建构出人们微妙的心理活动,反映出中国园林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独特的位置,它不同于居住建筑和行政建筑,传统文人赋予了园林建筑独特的中国艺术精神,现代城市环境在继承发展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样式的同时,也渲染出了新的精神色彩。文章试从传统园林建筑艺术精神和现代城市园林建筑艺术精神等两个角度论述园林建筑在新时代环境下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3.
常州传统园林历史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作为江南园林的组成部分,既吸收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造景艺术,又受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影响,形成了其独特的理景艺术,是常州历史文化内涵的体现。常州四家园林作为常州传统园林建筑的代表,同时也是常州文化的载体。园林主多为士族文人,建筑的营造融汇儒家、道家、佛家为一体的士人思想,多呈现"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是书画理论、叠山技巧、建筑营造等艺术范畴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宋代建筑艺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刚 《美与时代》2005,(4):55-57
宋代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和科学价值,它是在隋唐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城市结构和布局更适应手工业和商业繁荣的需要,房屋建筑的尺度、比例有了科学的规定,装饰的技艺更为精美,园林建筑兴盛。宋代建筑艺术对海内外的建筑艺术发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崔晗  刘越 《美与时代》2024,(1):11-13
中国古典园林最大的特点便是有意境。在进行园林的营造过程中,建造者总是将其审美意趣、情志一并投入其中,借由美感经验进行艺术创造,同时利用感性的形式给观者带来精神愉悦,美感也由此呈现。因移情作用,物的形象人情化,从而使人的情趣借由物的形象得以返照,同时观者吸收物的姿态丰满心中美的意象,如此往复回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利用物象的意,使园林意象群被建筑形式构造成一个整体,让观者在有限的视域内无限地延展美的感悟。以美感经验为依托,探究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对意境呈现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园林也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重要去处。在当前的园林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景观建筑的应用,凉亭、桥梁、走廊、楼阁、假山、雕塑等景观建筑都能够有效丰富园林的功能,使园林能够在发挥其美学功能的同时还兼顾实用性,大大地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基于此,对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促进现代园林设计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门在中国古代的建筑历史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其主要功能有交通联系、采光通风,另外还有保温、隔音、防风防雨防风沙的能力。由于中国历史上崇尚自然,讲究"天人合一",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前提,呈现在园林建筑上,注重表现出人、建筑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境界。古希腊是欧洲建筑文化的发源地,早期由于生存环境恶劣,这里的人们更多的是以"人"为主,建筑更多的是想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其园林的排布改造就充分说明了建筑的地位被放在自然之上。  相似文献   

8.
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位于拉萨西郊约三公里处的拉萨河畔,始建于1755年。全园面积约36万平方米。这里树木葱郁,花卉繁多,景色秀丽,是历史上达赖喇嘛专用的园林。历经约200多年的历史,其整体建筑、生态环境基本完好,集中体现了藏族园林、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的建筑成就与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族建筑文化对藏族园林艺术的鲜明影响,是一处独特的集园林建筑、宫廷建筑、寺院建筑为一体的别墅式园林,是西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等要求的提高,装配式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而BIM技术和VR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又使得现代园林建筑和传统园林建筑保护出现了新的可能。文章介绍了BIM技术和VR技术,从装配式园林建筑保护、传统园林建筑保护、建筑施工难题的解决、园林现代化空间拓展以及运维管理方式变革等角度对"BIM+VR"模式在园林建筑保护中的创新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园林的本质在于强调"自然与人的融合",它更多注重在建筑上消除自然与人的差异与隔阂,而不是强化人为的因素。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今天,它可以为当下的宗教建筑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建筑模式,值得深入研究和挖掘。一"宗教园林",是指具有宗教意义或者与宗教生活密切相关的园林,它是园林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早期的宗教园林,主要是道教宫观园林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园林的本质在于强调“自然与人的融合”,它更多注重在建筑上消除自然与人的差异与隔阂,而不是强化人为的因素。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今天,它可以为当下的宗教建筑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建筑模式,值得深入研究和挖掘。一“宗教园林”,是指具有宗教意义或者与宗教生活密切相关的园林,它是园林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早期的宗教园林,  相似文献   

12.
郑航 《美与时代》2014,(11):24-24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的物质载体,它拥有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底蕴非常之深厚,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在满足功能性以及实用性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对古典园林中设计精髓的挖掘与探索,它对于现代景观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筑是人们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打上人工环境标记的现代城市建筑倾注了人类对建筑美的理解和渴望,其中,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美学原则之一,就是以“和谐”作为建筑美的本体,中国城市建筑在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之后,仍不断寻求真正适合人类居住和生存的“和谐”建筑。从中国现代城市建筑中寻找和谐要素,以不同地域为为线索,对不同建筑的和谐要素进行分析,并由此结合发展的脉络,才能预见中国现代城市建筑未来审美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学和艺术的极盛时期,不仅在诗词歌赋方面成就辉煌,而且出现了大量举世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的种类包括绘画、建筑、陶瓷、染织和园林。宋代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转折期,因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人园林风格。  相似文献   

15.
自唐宋以来,浙北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地区之一,也是明清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发生地,产生了众多江南大宅和园林建筑。到了清末民初受地缘优势和西学东渐的影响,浙北传统民居建筑呈现出中西合璧式的风格特征,即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衣下大胆而又巧妙地渗透和融入进一些西式风格的建筑形式及装饰。通过对南浔张氏旧建筑群"懿德堂"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分析,能够为挖掘地方建筑特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由建筑、山水、植物景观构成,集居住与游玩于一体,其中植物在园林中的运用是必不可缺的。中国古典园林中运用的植物种类繁多,地域和风水是构成其运用方式的两大因素,此外,植物在园林中的运用还需要依据一定的手法。总之,植物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恰到好处的运用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17.
游廊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相互渗透的成果,它融汇了建筑之美、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之一,它起到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丰富空间美感、创造艺术意境的作用。文章主要探析游廊的功能与发展、功能与意义,以及其装饰的构成形式和游廊装饰在园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渐次丰盈,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城市作为人类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聚居场所,与人类生存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公共艺术,是当前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元素,主要作用在于充分反映城市文化空间特征与建筑艺术。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合理运用公共艺术不仅能够为城市注入新鲜活力与文化因子,并且能够为市民带来生活情趣,不断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与人文追求等,使人们享受到更好的居住环境。故此,文章针对公共艺术在城市塑造中的作用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中国传统美学艺术"留白"为出发点,探讨了其渊源、表现形式以及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总结了景观设计中"留白"的视觉、思想、情感等诉求,提出了在当代景观城市景观设计中,应重点在形式艺术、空间艺术以及意境艺术等方面进行传承与发展,不断塑造符合新时代精神内涵的当代景观,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同价值体系的变化与发展过程,建筑艺术也对应着不同阶段的人类价值体系。建筑艺术形态的发展显示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体现着人类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内心需求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审美能力不断提升,对于建筑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简单的建筑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多种类型的建筑艺术形态应运而生,不仅在功能上使人们得到极大的满足,而且使人们的内心精神世界有了寄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