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森林景观步道是因地制宜,给予市民公共开放的大自然有氧区域,在城市建设中是一大重点工程。步道的设计需要根据当地地形地貌的环境特点,尽量减少人为活动对途经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文章对福州"福道"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重点以福道中心区域修建的梅峰山地公园的福道景观为例,从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功能特点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修建步道对城市的发展、提高市民的休闲娱乐、宣传地域文化特色、改造荒废的山林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慢行系统是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交通拥堵加剧、人口密度剧增、资源供应紧缺、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情况下城市建设和改造的必然趋势,是发展绿色交通、促进人们之间互动与沟通的重要途径。"城市慢行系统景观设计策略研究"旨在以城市慢行交通(步行、自行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为基础,探索出构建一个融出行、健身、休闲等活动为一体的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策略,改善步行、骑行等慢行环境,为创建更高质量的步道、自行车道等基础设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城市人行天桥的无障碍设施为城市形象、公众参与社会活动以及弱势群体的日常出行提供必要的保障。对厦门思明区人行天桥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无障碍设施存在不完善、不规范、弱势群体进出受到限制等问题,建议从消除进出障碍、保障导视系统和配备辅助设施等方面改善无障碍的物质环境,以及从完善建设标准、提倡通用设计理念和加强公众意识等方面推进社会环境的无障碍,以期能够推进城市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友善空间。  相似文献   

4.
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不能一味只求"为设计而设计"而忽略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设计切忌雷同化、肤浅化的现象出现,这样不仅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城市浓厚的文化氛围、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意味,更让往来的人群感受到每个城市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从内而外的散发其独特韵味。以丰县汉皇祖陵的设计为例,分析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5.
提出现阶段我国无障碍设施和无障碍标识存在的问题;研究城市中无障碍设施的颜色分类,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法;建议无障碍设施的颜色和标识系统化、规范化设计;提出无障碍设施颜色规范化设计的作用和好处。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快加深,养老面临巨大挑战,重庆作为西部地区较早进入老年化社会的城市具有代表性。重庆市主城区内存在不少的老旧社区,此区域成为老年人口集中地,为了使老年人有个宜人的环境空间,必须对旧社区的环境景观进行改造设计。文章以重庆市老年化及旧社区为研究背景,通过研究分析,从环境空间功能的划分、交通流线、无障碍设施、景观小品、植被绿化等方面对重庆市旧社区环境景观适老化提出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迅速发展,城市雨水系统的研究逐渐从功能性、适用性扩展到其艺术性和文化性方面,城市雨水设施与景观设计的结合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文章通过对城市雨景设施的景观处理手法艺术化、视觉化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模式,深入探讨城市雨景设施景观化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模式,并结合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研究,分别对雨水输送、雨水转接、雨水处理三个阶段提出艺术化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建筑出入口、无障碍通道、电梯轿厢、无障碍住房等规划重点入手,针对居住建筑的无障碍规划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对无障碍规划的重要性进行阐述,进而实现对无障碍居住环境的营造,切实提升民众的居住质量。基于无障碍设计内容的广泛性,主要对工作中遇到的无障碍设计进行了一定的结合,重点分析了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急剧上升,西南地区老城区缺乏市民休闲活动空间,更是匮乏大型的城市综合公园。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新城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更加科学合理。由于西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实践项目较多,文章以遵义市"龙塘湿地"公园项目实践为研究对象,从总体设计、分区设计、专项设计等方面出发,探讨西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的规划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凸显,对残疾人关爱的重视,无障碍设计的观念已被人们接受并逐步运用到各类设计中。博物馆通过收藏实物资料的展示,成为信息和文化交流的中心,担负起引导人、教育人和塑造人的社会责任。如何将无障碍设计理念运用于博物馆展示空间中,使各类人群都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以南京博物院、六朝博物馆为例,无障碍设计原则为指导,通过对其无障碍设计的剖析,总结相关的设计体系,希望对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无障碍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公共空间作为保证城市功能稳定性的空间载体,其空间营造及服务设计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市民良好生活体验的重要基础。以国立公共资讯图书馆内的服务设计为研究对象,数字化自助服务设计、人性化便民服务设计、社交化互动服务设计、潜移默化教育空间四个方面是其服务设计特点。由此可得出新时代下传统城市公共空间服务设计发展的新思路,为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及公共服务设计的研究、开发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从自然环境自律性的视角,去研究中国山水画里所蕴含的城市设计意境观,通过研究前人优秀的作品结合实践创作来分析中国山水画里自然环境的构成特征、表现手法以及其所体现的审美趣味、意蕴情致、语言个性及价值取向。同时,从中国山水画里自然环境观所表现的特征中去分析其现代城市设计的构成因素和精神理念。  相似文献   

13.
无障碍设计是环境景观设计中重要的部分,是对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安全健康保护的一种措施,但在当今社会,无障碍设计仍存在无法广泛运用的缺陷。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及其意义需被人们广泛关注,同时景观设计师必须在设计中更加重视无障碍设计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卡茨尼尔森认为阶级形成是涉及城市、国家、政治、文化、资本等众多因素的偶然的、易变的空间化过程,不同的空间环境生成多样性的阶级模式。其贡献在于通过"城市空间"、"日常生活经验层面的阶级"等概念中介重建现代工人阶级形成史,表明城市社会地理学如何有助于人们说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范畴正丧失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把握能力。尽管卡茨尼尔森努力建构一种空间化的马克思主义解释范式,但这种分析路径缺乏不平等、剥削和支配等经典概念和分析机制,呈现出的是马克思主义、韦伯主义和布迪厄主义等众多阶级分析路径的混杂。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对自然认知的不断深入,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与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以"形态自然"为主流的设计理念虽然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却已无法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和人们对城市风景园林生态、文化等多元需求。因此,"功能自然"的设计理念正在逐步取代"形态自然"的设计理念。"功能自然"并非是对"形态自然"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形态自然"的基础上更多地注重城市系统中各种要素的系统性、关联性与动态性。参数化设计作为现代创新的设计理念能更好地实现从"形态自然"到"功能自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基础的指导下,为了完善无障碍设计解决特殊问题的局限,通用设计理念则被提出。文章简要介绍通用设计的理念,阐明通用设计的原则,根据实际案例分析,从系统化、人性化、科技化的导向设计的设计原则,探讨城市公共洗手间中通用设计理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有东 《现代哲学》2017,(4):115-120
要构建"文化"研究的中国特色话语范式,凸显"文化"研究的中国主体性,就必须对"文化"这个核心概念的中国意义有个明确的理解。考察"文化"概念在中国的古典意义生成路径,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文"的文化意义,"化"的文化意义,"文化"的完整意义。通过对"文化"的词源学考察:"文"从自然形式进于精神道德内容,"化"由自然造化进于精神道德感化,可以清晰地认识"文化"概念在中国的古典意义:它是与"武力""武功"相对,以道德教化、道德感化为中心的文治教化、人文教化、人文化成。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载体,体现其精神的价值,由城市空间中的公共设施、景观、人群等构成。由于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急于求成,许多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背离了人的需求,片面追求城市景观表面的统一,可以说是用了一个"公式",把城市景观套用进去,这就造成了"千城一面"。城市在不断发展,旧城被重新改造,美其名曰是提升城市风貌,城市景观一年一变,百年老树换成新苗,旧时景观不再;一座一座城市的建造,人口不断搬迁,促使新城市的产生,新文化的孕育。针对当前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迷失状况,文章从其价值产生的出发点入手,针对居民社会日常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探讨当前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构建及原因。  相似文献   

19.
沉浸式设计是运用交互设计以达到最终效果的一种手段。运用高科技下多媒体与传感技术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虚拟的空间供人们选择和修改,将其运用于室内设计可以给居住者带来更多的创新性和适应性。沉浸式设计具有身临其境性、自主构思性以及即时反馈性等空间特性。在将沉浸式设计应用于居住空间时要遵循"设计为人人"的原则,选择恰当的设计策略和实践手段,设计应用要考虑到人与人、人与设施的要素。沉浸式设计可以更好地诠释居住空间中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性需求,同时满足使用者的通用设计和无障碍设计。  相似文献   

20.
日常家用的卫浴产品因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给老年人带来了诸多麻烦与生活隐患,因此,这就急需无障碍设计在卫浴产品中的运用。未来老年人的无障碍卫浴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遵循设计原则,真正设计出安全、好用、美观的老年人卫浴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