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不断进步,城市化成为城市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人们在这种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交流逐渐减少,传统的公共空间已经很难满足城市的需求。因此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营造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以人居环境为基础,营造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空间,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城市永续发展。文章以郑州东风渠绿化带为例,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本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情况,探索人居环境学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脚步逐渐加快,作为融合国家经济与文化建设的核心,城市在进行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时应注重其中的人情化要素。基于此,通过人情化要素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体现,除了满足民众的切身需求之外,也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保证生活与环境品质的同时,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使我们的城市生活变得更具人情味,更适合生活居住。  相似文献   

3.
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不止是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品的简单陈设,更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行为和精神需求,给人们心目中留存城市文化意象。目前,在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和展示中,促成人与艺术、环境的互动,是其公共价值的重要体现。通过卡塞尔的案例,试分析城市公共艺术的存在之本——互动性,增强人与城市的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为城市公共艺术增加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4.
<正>一、公共空间艺术(public art)公共空间艺术是目前城市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环节,由于我国城市迅速地扩张,随着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国家在制定计划时已经将公共空间艺术列入必然的规划范畴,这在赋予城市空间灵魂的同时,也为老百姓提供了具有趣味性及同时也有文化内涵的生活以及休闲环境,给予人们休憩放松的外部环境并且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市民与市民以及人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城市除了生活便利  相似文献   

5.
居住环境是为所居住的居民提供休息,放松压力和促进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公共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占居住环境设计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更注重精神层次的追求,对设计者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满足人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通过对关于环境心理学的诸多理论研究,探索人对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首先通过对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然后从人的心理、行为出发,探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最后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城市小游园是城市人居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是城市中人与自然交流的重要媒介和不可或缺的生活组成部分。当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大多数城市小游园往往不能根据其周边环境、气候来做出适宜的外部空间环境。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了解设计所面对的主要人群,结合生态、经济条件,设计出宜人的休闲环境,才能够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在生活、心理上的不同需求。本次设计所面对的主要人群为写字楼的白领,通过植物之间的搭配、景观小品的布置、园路的引导,形成丰富的外部空间环境,从而把人们吸引到户外生活中来,注重人的参与性,促进人与人的交流,更好地贴近自然,进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城市都是基于集市贸易、政治权利、防御和区域管理等功能建立起来的,但在城市的历史和城市生活的变迁中可以看出,除了基本功能外,人们也更加注重生活的方式、品质、状态等等,在解决基本需求之后慢慢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追求更加自由、舒适的生活。这样一来也有助于资源优势的创造性发挥,并由此产生了城市文化。在众多的城市文化中最能够体现并且能够长期影响市民审美活动和体现城市精神的,要数城市中开发的公共空间、艺术作品以及雕塑景观等等,所以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生活决定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影响着市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作为人们交流、工作、学习和获取信息资源的一个必要场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它不单仅仅是借阅书籍的书库,更应当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及精神需求对空间进行合理划分,满足人们交流、工作、学习和获取知识的一个更加综合的公共活动场所。文章就以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图书馆为例来剖析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维尔·阿雷兹是如何从新的公共空间设计理念出发对其进行设计与整体布局,如何让公共空间既满足共享这一主要条件,又能保留个人工作学习的私密空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进程发展,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公共空间在城市演变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一定开放的空间,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科学合理地使用光不仅满足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对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形成城市名片,满足市民精神生活需求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城市化进程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同时面临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管理等方面的诸多挑战。绿色科学的照明设计顺应了城市社会发展的潮流,满足了人们日常学习、生活的需要。本文以城市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在维持安全照明水准的前提下,对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公共空间照明设计提出研究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充分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对于精神文化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作为文化主要代表的地域文化开始被业内人士所广泛关注。在公共空间设计的进程中,地域文化需要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并且最终成为公共空间设计的关键性景观。为此,文章系统阐述了地域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原则,分析了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缺失现状,提出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出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这也给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带去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要想充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相关人员必须转变发展观念。通过传统陶瓷元素的有效利用,展开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建设效果,为人们提供更为优秀的精神文化,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鉴于这种情况,文章分析了传统陶瓷元素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优势,深入探究了传统陶瓷元素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2.
温一鸣 《美与时代》2004,(12):45-47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商品买卖需求,商业环境设计及其营造在经济生活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不仅为了购物而来,甚至因为认同这个空间所传达的美学精神与哲学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人们精神交流、观赏与休息的重要场所,是现代城市建筑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商业文化在城市生活中的一种综合反映,也是展现现代城市风貌和形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和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自然也会对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响应国家的节能号召,设计人员将新的思想融入到了城市空间的建设中。绿色公共居住空间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环保思想,能够在完全满足人们要求的同时做到节能、环保,文章就简要分析了城市的绿色公共居住空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城市大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其对生活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共空间是为城市大众提供公共交往、休闲娱乐等服务的开放性空间,环境设计可以改善城市大众的生存和生活环境,随着城市大众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现代设计领域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了人的心理、生理、行为、思维等要素,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环境设计更具有人文关怀,有利于适应和谐城市空间的建设和营造,能够充分满足城市大众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需求。基于此,文章对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环境设计进行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对空间装饰的效果要求比较高。运用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装饰画,不仅能够反映如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能够使单调的城市公共空间内部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们带来良好的体验。在装饰画实际应用中,需要积极针对装饰画的主要特点、审美价值进行分析,总结装饰画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合的相关策略使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进而提高装饰画应用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主要载体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公共艺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材料是城市公共艺术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公共艺术表达的媒介。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美感的要求不再仅仅体现于物质层面上,而是逐渐向精神层面转变,随着城市公共艺术的进步与发展,材料的美感也随之体现。它以其丰富的色彩、多样的形态和不同的质地、肌理,提高了城市公共艺术的整体品质,满足人们对于美感的各种需求,表达各种情感和内在精神。以城市公共艺术与材料为大主题,归纳城市公共艺术与材料美感的关系,并结合案例从材料美感的分类和材料美感的属性多角度进行总结,作出对城市公共艺术和材料美感发展关系后期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城市处于空间碎片化的状态,而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纽带,其功能性作用就变得愈发重要。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作为经济全球化催生出的空间类型,应该不断适应新时代的社会需求。基于此,文章通过对其精神性的研究,望为中国城市空间的发展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变得日益复杂与重要,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变得多样化和艺术化。公共艺术作为面向公众的艺术,不同于传统的城市环境设计,具备开放、共享、公共的特征。艺术家用艺术语言激发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更多思考,引导大众积极参与创作,让大众将自身的审美需求表达出来,达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和认同。这对于塑造城市文化精神、提升大众情感体验及增强其归属感、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公共艺术如何更好地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融合并发挥价值这一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建筑、景观设计案例等的研究分析,探讨公共艺术的叙事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青年在城市中小型公共空间中的心理需求表现在感受户外空间、体验行为场景、参与活动项目及缓解情绪压力四个方面。我国城市中小型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安全性、易识别性、适宜性与功能复合性问题,制约了共享城市的发展。文章研究纽约泪珠公园案例中空间建构、环境营造、景观设施和植物绿化内容,归纳空间、环境、设施及植物的设计策略,结合青年心理需求规律,营造情感、精神与文化融合的景观空间。依据青年群体心理需求,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与环境心理学、行为学概念,重视服务区域空间容量问题,可以营造出满足市民需求的城市生态共享场所。  相似文献   

20.
实体书店既是文化空间也是消费空间,它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质和人文气息,是城市文化的宣传阵地,也是文化生活的精神宝地。当代实体书店不仅提供给读者购书的空间,还提供给读者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服务。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注重追求多元化的文娱活动。书店作为文化消费空间,有必要提高空间内的文化认同来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文章以诚品书店宜兰店为例,通过SD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书店空间进行量化分析,以此为提升书店文化认同感提供一些经验,为传播城市文化提供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