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矶崎新,是日本最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建筑大师。很多中国人知道他的名字,是通过2008年6月刚刚投入使用的中央美术学院新美术馆。该建筑是矶崎新在北京完成的第一个建筑设计,刚一落成,就吸引了许多建筑爱好者前来参观。  相似文献   

2.
叽崎新,是日本最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建筑大师。很多中国人知道他的名字,是通过2008年6月刚刚投入使用的中央美术学院新美术馆。该建筑是矶崎新在北京完成的第一个建筑设计,刚一落成,就吸引了许多建筑爱好者前来参观。  相似文献   

3.
建筑的艺术性体现了建筑的精神意义与内涵,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从矶崎新的设计理论、空间构成、"隐喻"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了矶崎新的建筑艺术表达形式,通过对矶崎新建筑构成方式的解析,思考艺术性建筑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美术馆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是教育,而美术馆的建筑及空间结构也是美术教育的内容。在1964年,科林·罗与罗伯特·斯拉茨基提出透明性理论,其中空间透明性更具有的特征是物理透明和现象透明,即物理穿透和多种空间位置能够相互融合且空间具有变化性。文章将空间透明性与美术馆教育相结合,在近现代建筑里体现空间融合与多变的特性以达到对我国美术馆教育的启示。文章主要探究了美术馆中空间透明现象的运用,对比国内外美术馆运用空间透明性对展览布局和对学习者个性化教育的影响,以及多种空间融合对学习行为的影响有哪些重要的意义。美术馆应该融合多种空间功能,创造出具有整体视觉艺术展览形式,增加学习者与建筑空间的互动,学习者在观展的同时应该充分探究美术馆的各种资源并加以运用,从而使美术馆教育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安藤忠雄是一个把建筑设计得美观又舒适的艺术家,在很多时候,他更像是一位哲学家,不断思考建筑与城市、自然、光影、生命之间的关系。文章对他在中国设计的台湾亚洲现代美术馆、上海保利大剧院、顺德和美术馆等三座建筑进行分析,三件作品分别用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来表现现代建筑的美。  相似文献   

6.
徽派建筑作为我国传统建筑流派,其有很多可以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首先从建筑空间结构、建筑景观设计和建筑装饰设计三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徽派建筑的特色,接着介绍了徽派传承的意义,最后从徽派建筑设计理念、徽派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徽派建筑中的生态设计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徽派建筑风格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种建筑设计作品都必然要存在于一定的环境当中,而自然环境、历史文脉长期以来影响着建筑作品的设计文化特色。空间使用功能决定着建筑设计作品的内在价值意义。贝聿铭先生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在建筑空间结构形式的处理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性思考,时时刻刻遵循着在建筑空间内恢复自然元素的建筑设计使命。室内外景色的对话处理、室内外装饰细节的关系把握、自然光源的运用以及对现代建筑设计美学的诠释成为贝聿铭建筑设计遵循的法则。正是这种秉承着与自然协调、与环境呼应以及"天人合一"的传统设计思想才造就出了他层出不穷的优秀建筑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8.
美术馆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是留驻历史和美学经验的空间,是人们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之余寻找自身文化根源的地方。随着文化结构日渐多元繁复,知识性、传播性以及可体验性已经成为当代美术馆展示设计的新准则。在对成都廊桥当代艺术空间的场地和周边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国外艺术文化机构的学习借鉴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人的角度出发,探究美术馆、人和展品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建筑·造型·自然”是建筑设计中亘古不变的话题,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关注点之一。现以“亘古”美术馆概念设计方案为研究对象,从“亘古”概念的来源、“亘古”美术馆概念设计、“亘古”美术馆对未来建筑的价值三个视角剖析设计师从自然环境中汲取灵感的方式,从而探讨建筑、造型、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建筑的公共空间少有纺织材料参与,然而,富有艺术感的纺织材料设计会为建筑空间注入新的活力。文章通过对纺织材料与纤维艺术在空间中展示的相关设计与期刊等研究与学习,以案例《我们将去往何方?》装置展览为主要对象,并以横向与纵向相关案例进行类比,举例该展览艺术家同类型作品以及其他运用类似纺织材料的作品,并从该纺织材料设计的造型美感、给人的情感体验、与整体环境的联系等方面展开,进行详尽评论与分析。文章仅作为建筑公共空间中纺织材料艺术表达研究的一部分,后续亦不断补充完善,提供更为全面或不同角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阿尔瓦·阿尔托是芬兰现代主义建筑重要创始人之一,其成长与设计活跃于现代主义运动时期。随着当今现代主义建筑艺术的发展,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与批评,阿尔托却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现代主义的产物,更体现出其对平民的关怀、鲜明的地域特色、贴近景观和自然的风格特点。阿尔托的建筑作品主要倡导人性与自然的理性主义,主张现代主义建筑理念与当地建筑特色、传统文化习俗相结合。结合阿尔瓦·阿尔托设计思想形成的背景与起源,讲述阿尔托对人性化与地域性概念的诠释及其在建筑作品中的体现与表达,并结合他的建筑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进行思考,以更进一步了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几个视觉艺术派别论述了当代视觉艺术与建筑设计,由绘画的表现形式、表现对象和风格的分析,进而对建筑空间的各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视觉艺术在无形中影响着当代的一些建筑设计理念,从而形成一种文化潮流。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仿生元素在展览建筑造型中的运用作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具有仿生元素的展览建筑案例进行分类研究,归纳出仿生展览建筑造型的生成模式与法则,即展览建筑造型结构仿生、展览建筑造型仿生、展览建筑表皮仿生、展览建筑空间的功能仿生、展览建筑生长过程仿生,解析其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激发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新的建筑作品时的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探析日本建筑设计大师安藤忠雄的设计思想,通过介绍日本设计师安藤忠雄(Ando Tadao),探索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尤其是与日本禅相关的设计理念。安藤忠雄的作品与日本禅宗有着很深远的关系,其所设计的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极其奥妙,深入探究可以发现,安藤忠雄在其建筑中传达的精神与日本传统建筑的内在精神密切相关。作为东部与日本相邻的古老国家,中国正在经历现代化进程,安藤忠雄在建筑方面的实践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绿色住宅建筑是一种顺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筑形式。文章从绿色设计相关理念出发,结合关于优化住宅建筑的理论,并在了解绿色住宅建筑的标准和它的设计原则后,从综合的角度分析、总结并学习绿色住宅建筑设计理念中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6.
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有着共生的关系,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有着共生的关系,和谐共生是当代主要的研究。中国古典哲学对共生景观的解释古朴而神秘,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共生有着消极和积极的两种方式,绿色理念、生态理念、人文理念、弹性理念四种理念方法作为共生理念的基础,使自然环境与人工之间和谐共生。现在社会的变迁,环境设计不再是物质空间作品而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共生、相互平衡的动态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德里达与埃森曼:关于解构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邬烈炎 《学海》2001,(6):103-106
本文论述了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所具有的实践性侧面的意义,描述了建筑师埃森曼接受德里达理论后展开的建筑设计新景观.通过对解构建筑的特质进行介绍,归纳了埃森曼作品表现出的对传统形式的消解方式,分析了其文本游戏--形式语言的若干理念与特征,尤其是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解读,总结了解构主义理论与建筑实践两者结合所产生的文化景观及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8.
齐征 《美与时代》2023,(5):112-114
在美术馆事业蓬勃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激增的艺术展览需求彰显着“策展人时代”已经来临,但与之对比后发现,我国美术馆策展仍然存在专业化人员数量及水平不足、策展体制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对美术馆专业化建设与发展形成严重阻碍,有必要在明确策展文化地位及定位、策展人对当代美术馆价值后,结合多个方面分析讨论如何有效推动实现当代美术馆策展人培养与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如今迅猛发展的中国建筑领域,面对千篇一律的城市面孔,人们强烈意识到传统要素理念在建筑中的作用。以中国本土建筑建筑师王澍为例,结合文献阅读、建筑解析等方法,探讨他在建筑设计中融情于景的设计手法、自由表达的设计理念、诗意般的建筑空间意象,用最朴实无华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中国文人建筑师的文化底蕴,得到了建筑界的认可,为中国本土建筑发展另辟蹊径,同时给中国本土建筑师和学者们指出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数字美术馆与实体美术馆都具有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功能。而数字美术馆在实体美术馆所建构的空间基础上扩展了实体美术馆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数字传媒正以此方式延续美术馆藏品的生命力,传递美术馆推荐作品的信息,开启虚拟化的艺术空间,提升美术馆立体艺术思维和推动公益性的有效率,完善建构美术馆的生存链条,为观众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细致、周全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