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现代园林中窗的功能美、形式美、装饰美、材质美、应用美来论述窗的功能、空间、装饰、材质方面等设计上的运用和发展变化,以及窗在现代园林中的空间意境装饰上的重要性,探析窗的空间感和画面感带给人带来的独特景观效果。重点阐述了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园林窗户中文化内涵信息的应用,最后对窗在现代新中式装修风格中的发展和以新形式的装饰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从而得出研究现代园林窗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并展示窗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以及在设计领域中的探讨,分析一些实例对窗的元素、符号的提取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文人的艺术追求、哲学理念、思想观念及对园林功能的需求都影响着园林的设计方法及其意境的表达。明清文人艺术形式美的走向推动了园林构成元素由写实性向象征性的转变。文人园林不仅仅追求现实的自然景观之美,而且更重要的是追求园林的水、山、石、建筑、植物等构成元素的象征之美或符号之美。  相似文献   

3.
通观古今,文化与艺术特别是与艺术实践总是息息相关。就园林及景观设计来说,文人的艺术追求、思想观念以及对园林价值、功能的要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园林设计的方法和意境表达。明末清初之际,受历史环境和文人艺术审美趋向的影响,明清文人在推动园林景物构成元素上实现了由写实向象征的转变。他们不仅追求现实景观之美,而且更看重园林中的水流、假山、石头、房屋、建筑、植物覆盖等构成元素的象征或符号之美。  相似文献   

4.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从样式上分为干栏式建筑和院落式建筑两大类,从功能上分为民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部分.干栏式建筑装饰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中最具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建筑装饰样式:院落式建筑装饰是少数民族把汉族和外来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的产物.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具有朴实素雅、天人合一、底蕴丰厚的本色之美、自然之美、内在之美.  相似文献   

5.
整体均衡对称的布局,严谨的等级秩序排列,体现了南阳府衙的建筑特点,同时也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衙署建筑的艺术。南阳府衙的建筑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循山林的思想,将用于政余休憩娱乐、会友处所的庭院和园林,建造成为富于自然野趣的自由式布局形式。在府衙组群建筑中一系列敞、闭相间的空间,通过过厅、甬道、回廊将其连接,组成一个富有变化又具有内在统一感的空间序列,使徜徉其中的人,可以感受到建筑空间的韵律美与节奏美,从而使建筑的空间具有了艺术品味与趣味,这些充分体现了南阳府衙建筑中庭院与园林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6.
陈辉 《美与时代》2003,(12):72-73
室内装饰艺术作为美化建筑环境的艺术,是以建筑空间为依托的,与建筑环境密不可分,环境是它的主要特性。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室内装饰离不开商业交换原则和实用性目的。材料是室内装饰艺术的另一特性,在艺术创造中能体现出材料的自然之美;同时新型材料的产生往往会引起室内装饰设计的根本变革,若搞好室内装饰艺术,应逐渐学会用材料去思维。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在哲学、美学观的指引下,以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创造出不同于西式规则秩序的景观设计。它融合了建筑、绘画、文学等多门艺术,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其意境之韵美,是中国园林的灵魂所在。然而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在给中国带来突变的同时,也让我们丢失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对西式景观设计的一味模仿、推崇,抹杀了中式园林的造景艺术之美。有人认为古典园林造景艺术无法融入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是历史的倒退。近年来,国内设计师也试图突破西方固有设计模式,适当融入中国传统元素,创作出许多好的设计。因此文章将基于活化中国传统园林造景文化的态度,通过探讨中西园林景观造园的思想、手法等的对比,引出当今中国景观设计出现的问题,进而思考如何进行东西文化的契合与重构。  相似文献   

8.
增头羌寨的垂花门是羌族传统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重要表现,其展现的装饰细节美、因地制宜的结构美与羌族民居建筑的融合美,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研究价值。从增头村民居中的垂花门入手,具体分析垂花门的造型、结构、存在的空间和位置。增头村垂柱种类有方形垂柱、圆柱形垂柱、瓜形垂柱等;垂花门上的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文字等装饰纹样体现其装饰艺术特征。走进古村落,传承垂花门的建筑装饰艺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家是人生存环境中最主要的空间,人们大概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时间是在家度过的,色彩则是形成良好居住环境和风格的重要元素之一。色彩作为视觉世界的基本元素,反映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有着特殊的功能作用和象征意义。色彩既能唤起人们对美的各种联想,也是对不同民族所表现的文化特征进行体现的重要媒介。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民居的建筑特色营造出了一种特殊的空间艺术,它是通过体块的构成、建筑装饰纹样、建筑装饰材料等手段体现自己民族的特色,其中材料的选用和色彩的搭配更是提升了当地民居建筑的鲜明特点,同时又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并随之带来环境艺术概念的提出和环境审美意识的提高。环境艺术是融合多种艺术手段和工程技术手段,在人与其生存的环境之中创造出符合生态原则及人的行为需求,具有一定空间特征及文化内涵的综合艺术。它追求的是整体之美,绿色生态之美,特色之美。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析了海南传统建筑门窗的装饰艺术之美,通过对其形式、工艺、意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归纳对比,展示了海南传统建筑门窗的装饰语汇特色。  相似文献   

12.
建筑空间是由材料构成的,装饰材料作为依附在室内空间和结构中最直观的表现元素,用它的形态、色彩和质感引发了空间的意境美。从材料的直观性和可感知性着手,分析探讨了材料在形、色、肌理中如何表现意境,最后提出从借助艺术秩序组织材料,达到表现空间意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窑洞是豫西地区传统建筑的代表,窑脸又是窑洞装饰的主要部位,是豫西地区建筑装饰、点缀生活和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重要艺术形式和集中体现。但是,近代钢筋混凝土建筑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窑洞建筑,窑脸的装饰之美逐渐被忽视。调研考证发现,窑脸的装饰题材众多、构图追求形式美法则、配色素雅构成了具有豫西特色的装饰艺术特征。在豫西窑洞中,窑脸的装饰艺术特征潜藏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文章对坚固实用的民俗符号、具有吉祥寓意的民俗符号、具有豫西特色的民俗符号进行分析,形成民俗符号的完整构架。  相似文献   

14.
室内设计是门艺术,但是它所呈现的美不同于单纯注重精神享受及视觉感官的艺术(绘画,雕塑,摄影等等)之美,也不同于未经雕饰的自然美,它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室内设计艺术必须是建立在实用功能基础之上的,是为了满足不同的人群的特定需要(使用功能,审美品味,能够与承受的造价范围)而创造的,所以它的美是有目的性的。其根本的目的在于以人为本,创造新价值,提高人们的综合生存品质。设计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与物,主观与客观,功能与形式内在关系的协调性。所以说,好的室内设计不仅仅是指形态美,更是功能与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5.
装饰造型艺术通过视觉来传达某种文化价值或意义,它借助空间几何形体的变化,记录真实的空间形象,在传达建筑特征的同时,表达了我们的体验、感觉、想像和情感,构筑着一个有独特意义的艺术世界。分析、研究建筑装饰造型艺术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对于理论创新与装饰实践,能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正清代苏州的天主教堂建筑设计将西式教堂建筑与江南园林融为一体,营造出淡雅朴素、清新洒脱的意境,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园林融合可观、可游、可居等多种功能的设计理念。它们的独特之美,表现出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特色,为天主教堂建筑艺术贡献了多样性的例证。  相似文献   

17.
对音乐美的评价关乎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关于音乐美评价观念的转变可开启一个全新的音乐创作和欣赏时代,不合时宜的音乐美评价观念则必然会阻碍音乐的进步. 一、音乐艺术的本质及特征 评价音乐美与不美,以及美在何处,因何而美,首先必须要了解音乐艺术的本质及特征.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音乐是人创造的,渗透着人的思想和情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音乐艺术的独特性可以在与其他艺术样式的比较中体现出来.它不同于造型艺术,如建筑、雕塑、绘画等空间艺术,将美诉诸人的视觉;音乐是流动性的时间艺术,欣赏音乐主要依靠人的听觉.  相似文献   

18.
叶庆 《美与时代》2004,(2):38-40
壁画是特定空间环境和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壁画一方面受制于建筑独有的空间结构及功能形态;另一方面,它作为视觉艺术,以潜在的影响力改变并整理着空间,成为人与建筑和空间环境情感交流的媒介。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壁画与空间环境和建筑的关系,才能奠定壁画设计的良好基础,才能使之与建筑和空间环境构成统一语汇,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苏州古桥的装饰艺术以它独特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艺术之美和民俗文化之美。而其桥身大量的装饰纹样在艺术美之外更多展现的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民俗文化的物化载体,它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在历史的积淀下逐渐演化而形成的,并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造型法则。民俗文化影响下的苏州古桥装饰艺术反映的是民众独特的民俗意识和集体人生观,体现的是地域环境中特殊的民风民俗和文化观念。正是这一类散存于民间的艺术符号,让我们窥见了这一艺术的本源及其民俗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在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美化城市公共空间形象上越来越受到关注。色彩是建筑外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表征城市建筑风格、特点的主要载体。文章探析了城市建筑外墙装饰中的色彩艺术,并就其功能、色彩类型、装饰原则展开探析,提出色彩在城市建筑外墙装饰中应用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