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清心 《美与时代》2013,(5):107-109
黎锦是海南岛黎族文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其历史悠久,积淀了黎族独特的文化。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海南地域文化的宣传,黎锦得到了很好的挖掘和传承。黎锦经过商业开发,已是海南旅游市场中受欢迎的特色商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黎锦纹样的设计从传统走向现代,成为海南黎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对其纹样的发展研究也显得越加重要。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政策支持推动智慧城市、智慧旅游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分析旅游景区标识系统概念及构成。在游客体验的基础上,针对现旅游景区标识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旅游景区标识系统智慧化设计的新构思。并从设计原则、表现形式两个方面来论述标识系统智慧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江苏盐城地区民间的虎头鞋、糖画、发绣、面塑、剪纸、麦秸贴画等,以其精湛的技艺、生动的造型、吉祥的寓意、精美的纹样,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手工艺品,充分体现着苏北地区的民俗民风和人文特色。盐城地区民间手工艺面临着艺人"老龄化"、传人"稀有化"、技艺"衰退化"、资金"短缺化"、发展"迟滞化"的困境,只有通过学者、政府与民间手工艺人三方通力合作,将盐城地区民间手工艺文化与旅游和商业进行结合,将保护民间文化和丰富企业文化并举,才能将盐城民间手工艺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黎族传统手工艺器物作为民俗文化符号的信息载体和外化形式,在传统与现代、跨地域与跨文化交织并进的语境下,黎族传统手工艺器物在自然特性、形式语言、象征性三个层面上都呈现出自发性、意象化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黎族民俗文化符号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蜡染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通过对贵州蜡染文化的内涵解读以及对民族旅游文创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系统方法,对贵州蜡染文化在民族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将贵州蜡染文化应用于民族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是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使产品呈现出丰富样貌,拥有在文化与创意上打动人心的真实力量。是对旅游产品设计的一次颠覆性的创新,可使消费者获得崭新而惊喜的体验,让产品有了灵魂与温度、风格与个性。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计划的提出,给传统行业的发展拉开了融合创新的帷幕,也为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智慧旅游实践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强劲的动力以及"游客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智慧旅游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用户体验的提升及旅游创客的创新实践,利用互联网完成自身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人脸识别、语音交互、自动翻译等技术不断涌现,为移动图书馆智慧服务提供了条件。从用户体验视角出发,结合服务设计思维和用户体验旅程进行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通过服务蓝图、服务界面、服务内容和服务交互四个方面进行智慧图书馆服务设计,旨在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慧图书馆建设,通过便捷、个性和智慧的图书馆服务,实现用户知识提升和情感体验的升级,促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西兰卡普"的活化性传承仅仅依靠保护政策显然是不够的,将"西兰卡普"与地方性旅游业相结合起来,在保持"西兰卡普"文化内核及视觉特征的基础上使之与旅游工艺品设计相融合,从而实现地区经济的文化化、地区文化的经济化。  相似文献   

9.
用女性符号进行促销,是自民国以降现代广告的一种基本策略,构成了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广告文化现象之一。旅游广告中的女性符号身份基本上为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和影视明星四类。不同时代女性符号在旅游广告中的数量和所表现的社会文化内涵都有所不同。现当代旅游广告中女性符号运用越来越多元化,但也存在"真实性""他者化""物化""性"暗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日常生活中各种体验元素的融入,人们对产品事物的感知变得愈加敏锐与丰富,而对于竞争日益激烈化的旅游行业,独一无二的情感体验对旅游消费者及旅游开发者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作为体验经济下旅游资源一部分的景区导向系统其设计将以"体验"作为导向系统设计的核心点,将情感等深层次的体验作为旅游相关产物设计发展的新方向,"体验"作为新经济时代的第四种经济提供物,它以一种新的姿态向消费者展示了它独特的商品属性。人们将需要用金钱去衡量诸如情感、回忆这样飘渺无法触摸的东西。进行旅游景区旅游导向系统的设计,需要更多的考虑如何让它向消费者展现出类似非我莫属、不可替代与复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使旅游消费者更愿意为这种独特的价值体验付费。同时,也能为旅游开发者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道教思想文化蕴涵着深刻的旅游本真性思想。道教"游"的概念,指谓生命的本真存在状态和方式,与现代旅游学追寻的旅游本真性要旨相契合。而道教中的"味道"之游,则充分展现和表达了本真性旅游体验的方法和过程。与此同时,道教"归于朴"的理念,更深刻阐明了旅游的本真价值目的性及人格境界提升功能。全面认识和把握道教的旅游本真性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旅游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是天然的"体验产业"。体验是旅游的固有属性,现代旅游业发展形势呈燎原态势,特别是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精神方面的享受,对旅游行业来说,无疑是绝佳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变化,该行业应该做出相应的对策,打破传统旅游模式,在景区内设施建造方面,应更多地设计出新奇、独特、引人入胜、让游客流连忘返、并能与游客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游乐、公共、住宿等设施。  相似文献   

13.
南黎族神话故事传说古老而神秘,它有着黎族先民丰富的哲学性和人文内涵,与华夏文明有着血肉渊源,为海南黎族神话传说油画创作赋予精神内涵与价值。当然,海南黎族神话传说油画创作还需要学习借鉴西方神话题材油画的创作精神与技法,融入黎族本土文化元素,创作出富有海南黎族本土文化特色的油画艺术形式,让外界通过油画艺术的窗口了解黎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正>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简称"海外")2011年9月创办,九年一贯、外语特色。学校在"现代传统兼容,中西文化共育,科学人文并蓄"的理念引领下,以"智慧教育——打造智慧课堂,争做智慧教师,成就智慧学生"为抓手,大力推进有效教学,培养智慧雅士。拥有丰富的校本课程——系统强化的外语课程、按需提供的社团课程、融合贯穿的德育课程、感悟体验的实践课程,以"微型学习共同体"为载体打造的校园合作文化、频繁的师生国际交流等校园特色,为培养学习成绩优、后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态呈逐渐多元化趋势,人们在旅游时不仅仅追求单纯的娱乐,更注重知识的学习和情感的体会。历史风貌区作为一个地区的历史遗迹,不仅能给予游客感官体验,还能让游客得到情感上、思维上的收获。烟台山历史风貌区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是福州近代文化发展的见证者。如今,人们的需求逐渐发生变化,情感化设计成为历史风貌区景观优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根据三层次结构分析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提出建立感官体验、营造行为交互、构建情感反思的优化策略,探索历史文化风貌区景观情感化的方法,为实现历史风貌区的活态化提供新思路,从而促进人、文化和历史三者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包含旅游各方面的综合性旅游,它既能满足人们对当地文化的阶段感知和体验过程,也能满足人们对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情感的诉求和表达。发展全域旅游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景点式旅游的不足,同时能给地区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通过分析国内外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通过对苗疆文化走廊资源的挖掘,提出发展苗疆文化走廊旅游的导向和原则,探索全域旅游的策略,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巴厘岛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城市,也是深受中国游客欢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其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吸引着全世界游客。巴厘印度教是巴厘社会的根基,巴厘岛的舞蹈、音乐、皮影、绘画和雕刻等艺术都源于巴厘印度教,丰富的宗教艺术文化满足了游客对异质文化的体验需求,促进了巴厘岛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本文通过探讨巴厘印度教对巴厘艺术、旅游、社会的深远影响,以期对中国的宗教旅游开发和保护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黎族文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形态,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记录着黎族文化生活的演变,对研究黎族以及当地地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文章论述黎族文身的起源、历史变迁、文身类型、审美价值意义,并结合油画艺术探讨创作构思,找寻黎族文身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陈卓 《美与时代》2021,(2):46-47
文章以"青景竹韵"主题民宿设计方案为例,探讨将非遗元素运用于主题性乡村民宿空间设计的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土文化的精华。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大众旅游兴起,在乡村旅游中体验当地文化也成为广大游客的普遍需求。主题性乡村民宿设计中融入当地非遗元素,能提升民宿的文化体验感,增加民宿的价值和独特性,且能促进非遗的传播、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中华上下五千年,华夏劳动人民的智慧、技艺、活动等文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传承下来。洛阳宫灯作为洛阳地区的"非遗"代表,应得到大力的保护与传承。结合"洛锦"系列灯具设计的实践创作,从对洛阳宫灯文化元素的提炼、设计要素的考量,到设计表达的展现,系统地叙述了创意与设计的全过程,展示了如何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与现代设计融合创新,丰富灯具设计的表现手法,促进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