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滨海景观带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营造、保护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亲水性设计原则是城市滨海景观的核心和重点,城市滨水景设计观在尊崇亲水性原则下,通过对滨水景观带的道路、驳岸、亲水节点及植物配置的合理设计组合,形成更具有亲水研究性的滨海景观带。但现如今城市滨海景观的亲水性设计在我国尤其是中小型城市中,发展依然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现代景观设计在形式上追求简化,设计过程中遵循"最少干预"的设计原则,以最少的元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几何形无疑为景观设计师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几何元素的构成和组织原则,可以在不同空间中运用:滨水驳岸、小品与硬质铺装、高差起伏的草坪及景墙的处理。南京下关滨江就是几何形式语言与空间功能的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区域,不仅承载着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也是展示地域文脉特色的场所,其空间设计品质与城市文化发展和居民归属感紧密联系。从城市家具对地域文化传达的意义入手,结合相关研究,以江苏省镇江市滨水公共空间为例,结合空间现状,提取地域文化特性应用在具体设计中,并提炼出一套针对城市家具的设计流程,从而通过应用设计提升人们对城市文化特色建设及滨水空间的认同感,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城市滨水环境中洪涝灾害、干旱缺水以及水质污染使得天然状态下水文机制和水文循环被不断破坏。海绵城市概念正是解决当前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理论,城市滨水景观同样是影响城市生态体系改善的重要因素。文章以"海绵城市"理论为基础,从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海绵城市"理论在徐州吕梁风景区段黄河故道生态绿道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里人群活动的密集区,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休闲娱乐活动的同时,滨水环境也给人类活动增添了丰富的意境和趣味性,因此对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与开发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愈加重要。  相似文献   

6.
王洋 《美与时代》2014,(3):19-19
滨水城市依水域而生,水域亦依滨水城市而有“情”,情景交融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滨水环境。近年来,随着国家各行各业的快速前进,城市建设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滨水空间的建设成为当代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处理好滨水城市空间的规划工作是当代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滨水空间慢行交通系统开发利用的背景下,研究慢行系统在城市设计层面上对城市的塑造,通过对安阳地区滨水区慢行空间的调查,发现该地区滨水区慢行系统串联城市空间存在的问题,得出慢行交通系统与滨水周边的空间环境关系。从城市设计层面出发,以慢行空间构筑为出发点,重塑城市滨水区及周边历史文化区、商业区、景观区、居民区的空间形态,由慢行空间网格促进城市各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点、线、面四通八达的慢行空间网格,提升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8.
尚晶 《美与时代》2022,(4):75-77
城市中小河流的滨河绿道景观再塑目的在于促进绿道与城市的功能紧密结合,提供优良的滨水景观和多样性的滨水活动空间,构成城市中具有活力和生机的滨水区域。以石家庄市泊水公园滨河绿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滨河植物景观区的区域配置、与城市主色调相关的水生植物色彩配置,对滨河绿道进行植物景观改造设计,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和绿道空间改造,打造位于栾城中心的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滨河生态绿道。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目前现代城市中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得到了滨水景观设计的方法,主要利用绿化有序、景观语言加强、植物配置合理且具美感的设计方法,为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借鉴,旨在打造适宜人类生活的休闲空间。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与河流保持着密切联系,而城市依托河流形成的滨水开放空间凭借其特殊性成为独特的城市空间场所。文章以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特征演变、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探究了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构建的途径,并对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游娟 《美与时代》2014,(6):23-24
城市空间的活力与其滨水景观带上的生态环境、人性化设计及艺术品位是分不开的。我们应通过滨水景观的绿化设计来提高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优美静雅的城市滨水景观,满足市民对户外活动的需求。同时将该区域与城市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打造为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如此既迎合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城市景观欣赏的眼光需求,达到城市发展的需求与景观规划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武汉又名"江城",长江汉江穿越而过,形成武汉独具的"两江四岸"的城市景观。汉口滨水景观带可谓是这座滨江城市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但汉口滨水景观在武汉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景观规划的问题。文章首先对武汉滨水景观的概念与对城市的意义进行阐述。选取了武汉市汉口滨水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从功能、文化两个方面进行相关评析,剖析了其景观连通、空间容纳、地域文化、旅游环境的问题,并结合文献法、访谈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收集,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滨水景观实例、结合汉口历史背景、实地考察汉口滨水景观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发现,滨水区对城市规划建设、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底蕴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只有解决了汉口滨水景观规划的问题,才能使武汉市能正确高效地建设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13.
以水而居的习惯,可以追溯到人类自建立村落开始。进入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大多和经济规模、产业发展有巨大的关系。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滨水空间的开发与重建再一次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规划设计一个能够给市民带来优雅休闲的公共空间,一个能够调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的城市滨水空间,成为了人们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通过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可以归纳总结出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动态及趋势,为滨水公园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城市中的滨水空间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引领经济发展、丰富了市民休闲娱乐活动的及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对能够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审美的事物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滨水景观不仅能够给市民提供休憩的场所,也能够通过景观的营造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精神进行很好的诠释。但是,当前大部分城市滨水景观均存在同质化严重、景观特色不明确的普遍性问题,无法唤起人们对滨水空间环境的记忆。而地域文化对彰显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提升民众对场所的归属感、传承与延续地方历史文化能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因此,如何将地域文化转化为景观元素呈现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是景观设计师们要解决的难题。论述城市滨水景观中地域文化缺失的普遍现象,对比分析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滨水景观的优秀案例,探索地域文化在兰州水车博览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延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兼具自然和人工因素。滨水区具有丰富的景观要素,同时伴随着浓厚的生活人文气息和历史积淀,对城市生态景观塑造起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城市水体受损严重,滨水空间以及其辐射范围内的生活空间亟待改善与修复。以武昌巡司河概念规划为例,从景观、生态、历史地理等方面探讨滨水空间在城市中的价值体现,并论述其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面对城市不断扩张而造成土地资源日益稀少的现状,复合化设计成为了滨水区更新的重要设计手段。探讨广州沿江路滨水区功能复合化设计模式出发所形成的局限性,即"水—城、水—陆分离"的空间碎片化现状,并以此为出发点,从整体性视角提出功能复合化设计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广州沿江路滨水景观功能复合化设计更新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潮河滨水景观设计是对丰宁满族自治县潮河部分滨水区域进行设计改造,严格遵循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规范,将满族文化元素传统服饰、工艺品、满族文字、宗教文化和民族图腾等融入其中,坚持以人为本、安全性和地域性原则,努力为河道周围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观赏和健身为一体的公共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意识到生态景观为城市带来的双赢影响,对生态环境的修复愈发重视。在保留城市河道的基础上,对河道进行重塑,并加入了生态湿地、生态护坡等修复改造工程措施,结合周边需求,设置亲水广场、儿童游乐区、绿色健康跑道、自行车赛道等互动场所,加强景观与人的互动,丰富了河道自然形态的同时提高了滨河魅力。滨水空间是市民的公共财富,应该开放河道绿化系统,结合人文区域,充分发挥出每个区域的特性,展现出其个性的滨水景观空间,挖掘滨水空间的资源优势,通过合理的景观植物规划,沿河道的生态修复,展现出城市滨水区在城市中的作用,激活滨水周边的环境,使滨水区域更加容易融入城市中,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9.
人类"逐水草而居",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水与城市息息相关。自古以来,滨水而居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特色,滨水景观常常是借助于植物来表现的。滨水景观由植物组成,植物又作为滨水生态景观的决定因素,成功的滨水景观营造,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塑造城市形象,提高生活品质,还可以带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贯穿城市的河流为城市带来了宝贵的滨水绿地,为创造城市绿色空间提供了重要的资源。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就需要设计师们更注重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对于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而言,点、线、面是造型的关键要素。点状空间具有重要的节点意义,线性空间则在形态构成里面体现出轴线特征。点和线的完美结合,可以给绿色开放空间点缀色彩,搭建出具有展示性的城市绿色景观。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城市设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