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及城市精神的重要的表现内容,城市色彩的营造和设计有着很多的现实意义。城市色彩作为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代表着该地区的色彩特质和城市形象,还能侧面反映出该地区所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地域性色彩。但是在具体的城市色彩的设计工程中,很容易重视色彩系统的建立,而忽视对于具体设计对象的地域特点以及背后潜藏的地域文化、地域色彩的发掘和整理。通过对地域文化、地域色彩的概念界定,以基于地域文化的地域性色彩在城市色彩营造中的因素考虑,来对城市色彩的地域性营造做个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是在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设计产品。在徽州传统图案的表现上,鲜明的地域文化呈现别样的表现风格。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应以"文化"为核心,以徽文化传统图案为例,从提炼文化符号、加强寓教功能、借助数字化等方面分析拓展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路径,并合理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研发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宝丰酒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酒,其酿酒历史悠久,技术发达,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地域文化,宝丰酒酒具造型设计曾别具一格。如今的宝丰酒酒具的造型、设计思想、材料和加工工艺、装饰纹样等虽逐步趋于现代化,但宝丰酒作为地方特色酒,其酒具设计中却出现地域文化缺失的现象,因此我们需要探究此问题,为宝丰酒文化及其酒具设计提供新思路,最终设计出既突出宝丰酒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人需要的酒具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4.
景观建设是营造特色小镇风貌的基本因素之一,融入地域特色文化的特色小镇的景观设计,不仅可以营造特色小镇独特的风貌,体现特色小镇的地域性与文化性,避免小镇风貌陷入"千镇一面"的困境,而且可以极大增强特色小镇的竞争力。文章从地域文化视角出发,分析探讨地域文化对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的影响和作用,研究特色小镇景观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土特产包装设计的过程涉及到市场调研、风格定位、创意构思、元素提炼、材料选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在土特产包装设计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更多有关地域文化元素提炼等相关方面的内容,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地域文化元素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应用的设计程序和方法合理与否,最终影响到设计作品在市场上的表现,是设计作品最终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甲乙双方积极的配合和参与。通过对包装设计路线图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出适合地域文化元素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应用的设计路线图,并对其每一个环节进行深入的探析,有利于设计出颇具地域文化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土特产包装。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地铁公共空间已经成为地域文化的展示窗口之一,已从一种单一的等候空间转变成了一种文化综合展示空间,是城市地域文脉、城市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从地域文化融合的角度对现代地铁公共空间环境进行分析,并从地域文化激活地铁公共空间的多维营造视角,提出合理的设计原则和融合方法,以期彰显城市的地域文化,展现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7.
乡村建设要延续地方文脉,激活当下文化。乡村发展中形成的自身独特的视觉生态,受地域特点、生产生活方式、人文传承等多重影响,并通过景观的外在形态呈现。在乡村视觉文化识别性景观文化营造过程中,以梳理分析地域性文化为源,以提炼特色识别性元素为基,以创意重构识别性形象为本进行系统性打造。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东叶村施光南故里进行视觉文化景观的实践,项目将音乐和桃作为主线元素,打造东叶村视觉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8.
中国园林设计历史悠久,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园林景观秉承着延续与翻新的文化精神,为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营建更具地域特征与独特时代感的园林景观意境,赋予园林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推动现代地域性园林景观发展。文章从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中意境营造的基本内涵出发,探讨再现地域文化的园林景观意境营造表达方式,并结合"古窑遗韵"长沙窑园林设计案例来解读其中"自然本无意,家园自有心"的地域性园林景观意境营造手法。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继承传统文明、诗意解读地域文化,回归本心,引领价值,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营造出体现当代"美好家园"的园林景观意境空间。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充分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对于精神文化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作为文化主要代表的地域文化开始被业内人士所广泛关注。在公共空间设计的进程中,地域文化需要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并且最终成为公共空间设计的关键性景观。为此,文章系统阐述了地域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原则,分析了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缺失现状,提出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慧 《美与时代》2024,(1):109-111
通过分析中国海盐博物馆IP视觉形象的现状,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取当地核心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归纳演绎或重构,形成新的设计元素,将其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融入博物馆IP形象设计中。以地域特色鲜明的海盐文化、湿地文化为博物馆IP文化主题,打造中国海盐博物馆IP形象,促使地域文化与博物馆IP结合,提升博物馆IP的文化内涵。将创建地域博物馆IP形象设计体系,作为中国海盐博物馆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新思路,推动中国海盐博物馆和盐城城市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图形符号作为一种装饰符号以及地域文化的标志,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内涵,能够帮助营造展示空间的氛围和烘托展示空间的主题。展示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空间视觉传达设计,图形符号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手段,创造性的利用图形符号自身的优势,可以为展示设计增添更多的亮点,对提升展示设计的文化层次,丰富展示内涵,将展示设计推向更高层次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当前,陶瓷产品设计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有了不小的进步。湖湘文化在陶瓷产品的设计上能够使陶瓷的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可以激活现代陶瓷产品设计上的创新思维。从主观上来看,湖湘文化在陶瓷产品设计上的运用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状态、特征、模式和应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通过政策、企业、技术、资源以及创意等方面的创新思维,可以更好地促使陶瓷产业长期、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本土文化是一个区域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最精华的积淀,优秀的户外商业设计就应该注重所在区域的本土文化特点,对其本土文化的精髓加以应用,这样才是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创意的设计。本文从相关的理论基础出发,介绍了当代商业设计中融入本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并为如何更好的将本土文化应用在当代中国城市户外商业设计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对能够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审美的事物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滨水景观不仅能够给市民提供休憩的场所,也能够通过景观的营造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精神进行很好的诠释。但是,当前大部分城市滨水景观均存在同质化严重、景观特色不明确的普遍性问题,无法唤起人们对滨水空间环境的记忆。而地域文化对彰显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提升民众对场所的归属感、传承与延续地方历史文化能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因此,如何将地域文化转化为景观元素呈现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是景观设计师们要解决的难题。论述城市滨水景观中地域文化缺失的普遍现象,对比分析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滨水景观的优秀案例,探索地域文化在兰州水车博览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延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体验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城市广场作为各地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展现的核心载体,不仅能够充分反映出该城市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魅力,还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层次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体验需求。基于地域文化,城市广场设计师必须及时转变自身设计理念,科学有效创建出具有丰富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广场,强化广场与城市地域文化的联系,促使其能够成为城市地域文化最为凸显集中的地方,吸引到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文章对地域文化下的城市广场设计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城市市徽应建立在差异化、明确化、排他性的唯一性和可识别上,应用地域文化视觉符号创造。研究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城市市徽,深入探索地域文化与城市视觉形象的互动关系。以乌鲁木齐市徽研究为个案,例证地域文化对城市视觉形象以及城市品牌化的再塑力量,倡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力求为城市营造视觉传播及内外认同中的差异化、特色化、唯一性。  相似文献   

17.
老北京泥塑"兔儿爷"是典型的具有北京地域文化特征的代表性遗产,除了用来祭祀之外,还有娱乐的功能。"兔儿爷"的造型大致分为戏曲角色型和生活型两类,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把"兔儿爷"文化中的设计元素发掘出来,应用到如闹钟、存钱罐、时尚女包等文创衍生品中进行再设计,并在现代设计和应用中保留传统文化内涵,更好地突出其他特色优势,开发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创意产品,使老北京传统"兔儿爷"形象焕发出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国内的旅游业及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创设计掀起一阵热潮,不断有优秀的文创设计案例涌现。风狮爷是闽台地区的特色民俗景观,作为传播闽台文化的有效工具,需要更多的创新性及时代性,但目前文创产品设计却较为单一古板,设计缺少时代感。针对风狮爷的文创产品设计,应先了解其历史及由来,再通过类比的研究方法学习博物馆文创和地域文创是怎么做的,最后再回到风狮爷的设计上,分析其艺术造型及功能定位,为之后创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解读建筑与叙事的内在关系为出发点,通过对红色旅游中的文化载体——红色建筑遗产的叙事性研究,分析其文化内涵、城市地域文脉的营造特性,基于对建筑叙事的认识,探寻当代红色旅游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策略。同时,文章结合"延安1938"主题街区设计案例,探讨红色旅游的内涵式建构、外在形象设计和叙事信息的整合与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商业综合体建设量的急剧增长,千城一面的设计使本土文化大量缺失,景观设计作为文化体现的重要载体,文脉传承在其中的应用尤为重要。文章以深圳市深国际智慧港先期启动项目中的商业街区式综合体景观设计为例,融合当地特色文化,以链接、人文、弹性、品质为理念,从入口广场、植物营造、道路铺装、景观小品、标识系统五个方面对商业景观进行设计,为恢复地域文脉,提升适宜本土的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在商业遍布的深圳打造富有特色的商业项目,体现前海首期项目的差异化,打造富有特色的前海生活,传达自然、人文、街区的生活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