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格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影响了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文章介绍了文化对人格模型及自我的具体影响,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体主义文化有不同的人格模型和自我增强方式,在两种文化下特质理论的意义并不相同。当代心理学主要以西方文化为理论基础,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理解全人类的行为,就必须首先建立属于各文化的本土心理学。  相似文献   

2.
健康人格是被誉为现代心理学第三思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①,与不健康人格或者"病态人格"具有某种理论上的相对应.西方心理学对健康人格的理解大多是来自对不健康人格的分析和认识,而对于像变态人格、病态人格、精神病等一些概念的认识,几乎就是西方心理学对健康人格研究的最初路线,较为典型的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精神分析学派,就是主要通过对变态人格的研究来揭示健康人格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女性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但是女性心理学在西方主流社会中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本文主要通过简单总结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对女性心理的看法,探讨女性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偏见阻碍,以期对未来女性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女性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但是女性心理学在西方主流社会中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本文主要通过简单总结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对女性心理的看法,探讨女性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偏见阻碍,以期对未来女性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西方关于人格一致性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一致性问题是人格心理学中最活跃、也是最有争议的研究课题之一。对待人格的一致性与可变性,西方传统的人格理论持两种观点,即一致论与可变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在跨时间及跨情境上具有一致性。本在综述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人格一致性问题的争论进行了详细评价。作同时指出,要想走出人格是一致还是可变的两难境地,必须首先解决人格研究领域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谦 《心理学探新》2009,29(2):11-14
中国儒家主要代表之一的孟子,和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马斯洛,这两位身处不同时空的学者在各自的思想中塑造的理想人格却具备了许多共通之处。该文从理想人格的提出、形成基础、特征以及实现途径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从而为现代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翔平  张平   《心理科学进展》1987,5(3):12-17
西方文化心理学主要研究有关不同的文化对人类的行为和人格所产生的影响。由于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所以社会科学家们,尤其是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此领域颇感兴趣。文化的差异不仅仅反映在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不同上,而且对于人的思维方式、人格特征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更确切地讲,文化心理学旨在对形态各异的文化群体中的成员进行经验性的研究,而这些文化群体对于人的行为和人格特征都会产生可预见的和有意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经验。目前,西方文化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集中于群体的极化现象、工人劳动的动机、人的学习和认知的文化特征及人格差异等方面。文化的研究,不久将会成心理学发展的中心领域。在未来的前景里,文化心理学的贡献将会日益增加;而且,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将有可能推动产生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心理学领域内出现新的更具生命力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心理科学》2005,28(4):905
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叶弈乾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全书采用“大理论和相关研究”的结构体系,系统阐述了人格心理学各大学派的基本理论和当代国内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论述了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介绍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全书介绍人格问卷和投射测验四十多个。  相似文献   

9.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兴贵  郑雪 《心理科学》2002,25(6):744-745
1 引言人格在心理学史上是唯一建立在几个不同的范式之上的领域。目前西方人格心理学正处在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 ,不仅人格研究的传统范式依然活跃 ,而且产生了新的研究范式。本文就该领域的新近动态做一概览与述评。2 人格心理学经典范式的地位及新进展  心理分析、特质论、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是人格研究的传统范式。近年来 ,这四种范式都已扩展了各自的领域。社会认知范式和生物学范式是新繁衍出的范式。2 .1 心理分析在众多的反对声中 ,心理分析的范式已经由轮椅上的沉思进化为一个实证的研究领域 ,尽管各派人格理论家对人格的描述和…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认知研究和人格研究两个方面。在西方,认知研究和人格研究是齐头并进的。认知研究以其严密的实验设计、科学的论证过程、简洁的理论构想而在心理学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而人格研究也以其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广泛、深入的关切而赢得声誉。 在中国,人格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人格心理学著作也很少。最近,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黄希庭先生应世纪心理学丛书主编张春兴先生之邀,撰写出版了《人格心理学》学术著作。该著作由台湾东华书局出版了1998年繁体字本,也即…  相似文献   

11.
陈红 《心理学探新》2007,27(1):I0001-I0001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会议、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暨当代心理学与西部大开发第五次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6日至28日在重庆西南大学隆重召开。重庆市科委、重庆市教委、西南大学校长等领导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做了讲话。来自  相似文献   

12.
国外关于自发特质推理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发特质推理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中近几年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说明自发特质推理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自发特质推理的几种研究方法,并指出了有争议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进化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继亮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0,23(6):743-744
近几年来,心理学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综合了进化生物学的各种理论和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法则,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进化心理学者(如Buss1999,Carver1996)主张用进化论的视野来看待和研究人格问题,为人格心理学核心概念的建构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但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通过对自我同一性概念内涵不一得归因分析,指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几个范畴,进而提出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本质上,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1)最基本的层面,即ego-idernity;(2)个人同一性;(3)社会同一性。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报》2007,39(1):8-8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会议、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暨当代心理学与西部大开发第五次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6日至28日在重庆西南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国内48所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研究机构、出版社等单位的12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收到学术论文79篇。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况志华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05,37(5):702-709
当代西方心理学界先后出现了后现代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等新的研究取向。这三种取向在对现代主义心理学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构建着各自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视野,并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本文综述了这三种取向的核心观点和基本特征,论证了它们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主张反思的意义在于超越,不同取向的整合应基于宽容与对话。  相似文献   

17.
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历史,是一部探索人性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文明的形成是以人为起点的,并且“人”是文明的核心。所有文明的建立都是人的主体活动的投射;人的问题是标志文明的永恒课题。我们的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及学者,已经从众多的渠道揭示了人的奥秘,并且续继探寻着接踵而来的有关人类自身的新问题。所谓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领域,事实上就是那些智者们的研究成果及方向的总结或归类。作为西方人格心理学,其考察的焦点乃是几千年历史遗留下来的并急待于进一步拓展的人性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我国心理学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现代主流心理学的源头主要是西方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近代科学 ,其学科危机亦主要是由于盲目借鉴西方近代科学的人性观以及方法论所致。我国心理学要想摆脱这样的困境 ,就必须加强文化分析的方法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有价值的思想 ,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即心理学的中国化之路。这样 ,我国的心理学便能在东西方两大文化的浇灌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西方积极心理学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曾经吸引过全球人的目光,被誉为是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方向。积极心理学主要围绕着“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 来开展相关的研究,即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制度为支撑点。在强硬的现实面前,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积极心理学也面临着许多困境与挑战。近年来西方一些学者正在寻求突破积极心理学的瓶颈性因素,围绕着“美德、意义、韧性和幸福”这四大支柱打造新的版本,促进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和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20.
《易经》与中国文化心理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申荷永  高岚 《心理学报》2000,32(3):348-352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易经》素有“众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称誉。当代心理学史家把中国看作是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容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和独特的心理学体系。对此,作者以《易经》为基础,通过易经中所使用的“心”字,易传中所发挥的“心”的意义,和《易经》卦象中所表达的心理的象征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易经》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心理学”,以及这种中国文化心理学对于当代西方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