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雨 《天风》2010,(2):61-61
问:我信主多年,本来觉得自己已经重生了。可前不久听到传道人说:真正重生的人须经过痛哭。于是我怀疑自己的重生,因我重生时没痛哭过。我很困惑,难道没哭过的就一定没有重生吗?我又怎么知道自己已经重生了呢?请赐教。  相似文献   

2.
彻底悔改     
今天,各地都有很多人以不同的动机拥进教堂或聚会点,这当然令人欣喜。难道所有进出教堂的都是基督徒吗?我要问:朋友,您经历悔改重生了吗?如果您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我想问您一句:您彻底悔改了吗?  相似文献   

3.
正"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主耶稣在《约翰福音》3章3节中这样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四福音中,"实实在在"这个词语经常出现在耶稣的教导当中,是耶稣的习惯用语,耶稣借此来表明自己的郑重其事,以此来提醒人们注意他所传达的信息与真理。在这句经文中,耶稣让人们留意的真理就是"重生"!重生中的"重"这个字,可以理解为"再次、  相似文献   

4.
我过去有酒名,现在不喝。以后喝不喝,我也不知道。有关心我酒事的人发问:你不喝了?我说不喝了。问你真没喝?答真没喝。又问:你确实不喝了吗?我说我怎么才能让你相信呢?其实你信不信对我无所谓,我劝你认为我还在喝酒。这个人摇摇头,说,真不相信你不喝酒了。我说,我不能当着  相似文献   

5.
正我的学生小川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忧心忡忡地对我说:"老师,我对自己的前途感到非常迷茫,不知该怎么办。在单位,我没经验,没背景,没人重视,没有贵人相助,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我经常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生怕一不小心就在职场上摔一跤,很难再起来。"小川这种心理恐怕很多人都有过,看到身边的人条件都比自己优越,有的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有的很得领导赏识,有的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再看看自己,总感觉自惭形秽。其实,一无所有又何妨?我给小川讲了一个故事:三个人出  相似文献   

6.
渊声 《天风》2010,(7):63-63
问:我信主多年,明白一些基本要道,在主的光照中自己的价值观较过去也有了很大改变,所以我觉得自己已经重生了。但是,偶尔我也会软弱甚至犯罪,心里挺痛苦的。今天读到《约翰一书》3章9节说:"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我就怀疑,我是否真的是"从神生的"?重生之人还会犯罪吗?请赐教!主内姊妹:小欣  相似文献   

7.
顺便     
正1上周末我回老家,中午吃饭时,母亲端出一盘蒸红薯。红薯吃起来像板栗一样绵甜。问她哪里买的红薯如此好吃,母亲笑了:"是你红霞婶送我的。"我差点儿被噎住,谁?红霞婶?怎么可能?若干年前她和母亲发生过口角,两人有近10年没说话,她会给母亲送红薯?我怀疑自己耳  相似文献   

8.
旧时手帕     
正手帕是什么时候从衣兜里消失的?已经没了具体记忆。只知餐巾纸走进生活之后,也没刻意的摈弃,手帕就自然不见了。想当年,谁人没一条手帕?哪怕再穷的人也会扯块破布塞在衣兜里。少时,拥有一条漂亮、质地高档的手帕,是足可以在伙伴们面前显摆显摆的。我突然想到自己曾经拥有过的,一条粉红色丝绸手帕。那是一位大城市来的贵客,送给我的小礼物。从来都是用布帕擦鼻子的我,不承想突然  相似文献   

9.
女人问男人:“你会爱我多久?”男人说:“永远。”什么是永远?已经愈来愈少人说永远了。我们能够爱一个人比他的生命更长久,却不可能比自己的生命更长久。我们爱的人死了,我们仍然能够永远爱他,但是也只能够爱到我们自己生命终结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黎约瑟 《天风》2001,(11):39
如果我们以为自己重生了,但自己的言语行为、心思意念与重生前没有分别,那我们的重生就没有确凿的把握。从水和圣灵生的,就必有圣灵所结的果子: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5:22)。一个人重生与否,别人不知道,但神知道,自己应该有把握。就如风我们不能看见,但  相似文献   

11.
换一种眼光     
有一个人对自己正住着的房子不满意,就在报纸上登出广告,要把房子卖给别人,自己另外再建一座。过了一段时间,他的一个朋友碰上他,关切地问:“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你出售房屋的广告,现在你的房子已经脱手了吗?”这人说:“噢,那则广告是房屋中介公司刊登的,可是现在我已经不想卖了。”“为什么?”朋友问他。“因为我看了中介公司对这幢房子的描写,觉得它正是我理想中  相似文献   

12.
正同事吴姐的爱人突发疾病去世,我们都唏嘘不已。刘姐说:"从今天开始,咱们办公室每天必须有两个人去陪老吴,真无法想象她得多痛苦!每天有人陪她说说话才行,要不然真不知道她能不能熬过这一关。"大家听完,纷纷响应,表示一定要全程陪伴吴姐。过了一会儿,一直没说话的张姐忽然说:"咱们已经看过老吴一次了,我想以后大家都不要去了吧?有的时候,人的痛苦只能自己消化,不需要别人打搅。"张姐的话让我突然醒悟,其实很多时候,别人的痛苦真的不需要打搅。  相似文献   

13.
不被捆绑     
正读着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其中一句直入我心:我变成一个儿童了,昨天的事情已忘得干干净净,涌上的是顽皮与好奇。要能做到如此天真和坦然该多好啊!哪里会有什么烦恼和痛苦?然而,大多人大多数时候还是被"昨天的事情"捆绑着——或是考试没考好,或是方案没通过,或是爱车被剐蹭,或是被小人算计,或是忍不住对人发了脾气……可能还在纠结着自己怎么这么笨,这么倒霉,这么不成熟?  相似文献   

14.
汤士文 《天风》2002,(1):23-23
当主耶稣说“你们必须重生”(约3:7)时,他究竟意味着什么?尼哥底母,这位当初耶稣和他谈话的宗教领袖,询问耶稣这是否意味着第二次变成一个婴孩(约3:4)。耶稣向他解释说,他是指灵性的再生,而不是指肉体的再生(约3:5-8)。我们需要重生,因为我们是灵性上死了的人。我们的罪已经使我们与赐生命的上帝断绝了关系。我们都已经由于违背上帝完美的道德标准而犯罪(罗3:23)。因此,我们都该受到责备和应该受到上帝的审判(约3:18-21)。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是赦免和永生,耶稣通过他那无罪的生命,他在十字架上献祭般的受死和他的复活,已经使得赦免和永生成为可能。灵性的再  相似文献   

15.
王保富 《天风》2002,(7):54-55
“洗礼”及其仪式,在当代教会中存在许多看法和争论,各有各的道理。重视洗礼的人认为,一个真正重生得救的信徒必须要经过洗礼。因为耶稣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16:16),对洗礼抱有质疑观点的人认为,洗礼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礼仪而已。人的得救不得救并不取决于受洗与不受洗,受洗礼的人并未表明他真的重生,得到基督的生命了,未接受洗礼的人也不见得他没有重生,没有得救。与耶稣同钉十字架的强盗,那右边的不是也未接受洗礼吗?耶稣却对他说:“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23:43)“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加6:15)有人认为孩童时代接受洗礼最好,因为上帝曾对亚伯拉罕说:“你们世世代代的男子,无论家里生的,是在你后裔之外用银子从外人买的,生下来第八  相似文献   

16.
今晨让我们听主耶稣对我们每个人说:“我必帮助你。”“帮助你”,在我——你的神,实在是一件小事。你想想我已经为你所作的,还会不帮助你吗?我曾用自己的血把你买了来。为什么会不帮助你呢?我曾为你死,我曾为你完成了更大的事,还不为你作这小事,帮助你吗?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能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相似文献   

18.
正年少时,鼓捣着写字,特害怕被人取笑,就自己取了个笔名,做地下工作。这个地下工作者的名字,其实,也简单,只是把女性十足的第三字 "霞"抹掉——又怕邮件收不到,所以也不敢太造次,没敢取个面目全非的别名。那时,我叫自己"秦海"。巴不得别人把我当作男孩子去误会,憧憬着有一天自己被当成男孩儿或大侠的感觉。果然我在传达室找到了我的信件,传达室的阿姨却说:"乖,怎么是你啊?  相似文献   

19.
拆墙     
甲:哎!你知道墙吗? 乙:怎么不知道呢?我们所住的房子四面都是墙,若没墙还怎么住呢?你看工地场所有大围墙、自留地菜园有小围墙、御敌抗敌有城墙,还有…… 甲:好了,好了,我问你知道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墙。  相似文献   

20.
人,有罪吗     
正除非站在法庭上,或者关进监狱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有罪。也难怪,既没有贪污盗窃,也没有躲在大树根后面拦劫下夜班的女工……哪条法律也没犯着,怎么能认为自己有罪呢?既然没有犯罪,自然不知道要悔改什么。在我们教友中间,有这样想法的恐怕也不乏其人。我们是按现行法律和十条诫命来衡量自己的罪,所以办告解时往往有些踌躇,搞不清自己到底哪里犯罪了。那么,人到底有没有罪呢?没触犯过法律就等于没有罪吗?我们来看下面这两个例子,来看一下有没有犯罪。我前日访问了一位朋友的网络空间,看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