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骨"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含义十分丰富,学术界对"风骨"的阐释历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单列《风骨》一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风骨"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含义、特征及产生条件."风"、"骨"原是两个概念,但二者又紧密联系.刘勰"风骨"的释义有分而论之者,亦有合而论之者,有单就《风骨》篇展开释义者,亦有就刘彦和文学系统解析者,其中不乏精要到位之论述.研究者多认为文学批评中的"风骨",乃是一种清新真切、雄健有力的作品风貌,是刘勰对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提出的一种审美要求,对后世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的审美意趣影响深远.这一论断精要合理,但需要说明的是,仅仅将文学批评中的"风骨"放在广义的文本层面来分析不免稍显偏颇.刘勰所说的"风骨"是一个统一体,它是以作家遒举挺特的人格气量为基础,以慷慨饱满的思想感情为条件,以端直有力的文本叙事为手段而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风清骨峻"是刘勰理想的具有典范意义的时代风格,也是对当时作者的迫切要求,目的是求作文、为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小说《静静的生活》中采用了独特写作手法:松散而又完整的结构、家庭日记的形式、平静而又充满暗涌的情节以及象征表现方法。这些写作手法的运用,致力于突出小球在面临人生困境时所体现出的“巴斯提安”精神,从而传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真谛的思考,对于普通人生存状态的人本关怀。  相似文献   

3.
中国"80后"新锐女作家张悦然,曾经在《人民文学》《收获》上发表小说,且获得过2005年度春天文学奖,出版了《葵花走失在1890》《水仙已乘鲤鱼去》等多部畅销作品。在日本,也有一位"80后"女作家——青山七惠,她在24岁时凭借第二部作品一举摘得第136届日本芥川文学奖而备受瞩目,其获奖作品《一个人的好天气》也成为日本当年的畅销小说,并且其于12年间出版了20多部作品,是一位相当"高产"的年轻作家。虽然张悦然与青山七惠出生在相同的时代,但由于两位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接受的文化思想不同,这两位作家虽然都将视线聚焦于当下的年轻女性,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描写当代女性的孤独与成长,但对"当代女性成长中的孤独"这一主题的处理方式及写作手法却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4.
《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的一篇专论,强调文学具有崇高的地位,重视作家文气对于文学本体和风格形成的作用,并把文体分为四声八类。在《典论·论文》中,曹丕站在文学的角度,以一种高瞻远瞩的态度品评文学,对文学依附于经史等外在功用说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引领文学开始走向纯粹之路。  相似文献   

5.
20年代女性作家以群体写作的方式关注着情爱题材。她们以爱情题材为切入口来反叛女性的压抑,这显示了作家们女性意识的觉醒。然而,以“精神恋爱”为模式的情爱小说创作则彰显了女性作家们女性意识的觉醒是表层的外在的,这也造成了其情爱小说创作反封建反传统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6.
范钦林 《学海》2002,(1):34-36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面对的问题 ,既关系到文学史观的问题 ,同时也关涉到文学观、文学批评等相关问题 ,甚至也超出文学领域的局限。正因为这样 ,由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引起的话题 ,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期发表的这几篇文章 ,也许有助于对这一话题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7.
王纪人 《学海》2002,(1):40-42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面对的问题 ,既关系到文学史观的问题 ,同时也关涉到文学观、文学批评等相关问题 ,甚至也超出文学领域的局限。正因为这样 ,由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引起的话题 ,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期发表的这几篇文章 ,也许有助于对这一话题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文学"与先验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士林 《学海》2002,(1):28-30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面对的问题 ,既关系到文学史观的问题 ,同时也关涉到文学观、文学批评等相关问题 ,甚至也超出文学领域的局限。正因为这样 ,由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引起的话题 ,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期发表的这几篇文章 ,也许有助于对这一话题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9.
汤拥华 《学海》2002,(1):31-34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面对的问题 ,既关系到文学史观的问题 ,同时也关涉到文学观、文学批评等相关问题 ,甚至也超出文学领域的局限。正因为这样 ,由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引起的话题 ,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期发表的这几篇文章 ,也许有助于对这一话题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0.
叶虎 《学海》2002,6(1):36-40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面对的问题 ,既关系到文学史观的问题 ,同时也关涉到文学观、文学批评等相关问题 ,甚至也超出文学领域的局限。正因为这样 ,由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引起的话题 ,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期发表的这几篇文章 ,也许有助于对这一话题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1.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应允历史的呼唤而诞生,这一现实决定了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价值指向,即捍卫黑人女性创作的方向,积极阐释黑人女性创作中表现出的主体性精神。而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经历了由萌发到发展再到成熟的过程,拓展了自己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主题,在呈现出共同性的同时,也不断地超越了自身,为我们揭示其存在的维度提供了历时和共时两条线索。  相似文献   

12.
迟子建的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道奇异风景,很难将她归于某一文学流派或作家群体,她始终保持着一个作家的孤独感,表达着自己对世界独特的体验和关注。她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自发表以来取得了广泛的赞誉,她以朴素的文字、温情而有节制的表达方式书写了一个民族的变迁史,唱出了一曲现代文明进程中关乎自然、信仰与民族的悲歌。  相似文献   

13.
作为小说家,毛姆有着不同于专业批评家的文学观念.他坚持文学的娱乐功能至上,反对将小说视为道德宣传和教化的工具,这种观点在他的文学批评集《巨匠与杰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此书专注于作家生平,一个作家能写出什么样的书,取决于他是什么样的人.因此,他认为对十位小说家的性爱隐私、心理冲突、神经官能症等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让读者了解到经典作家不为人知的一面,对他们的作品(乃至小说这一文类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博尔赫斯对于二十世纪的拉美文学具有深刻的影响,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作家,其作品中大量包含了他对时闻、自我以及写作阅读发展动态的细腻思考。埃德温·威廉森的《博尔赫斯大传》涵盖了博尔赫斯的生平和他的全部作品,时博尔赫斯生平描写可谓是最细致的。作者把博尔赫斯的生平与其作品紧密结合,进而发现博尔赫斯每部作品中包含的自传性,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异常迷人的博尔赫斯,也提供了理解博尔赫斯文学花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写作过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庆国  庞维国 《心理科学》2000,23(4):458-461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 ,它是作者用书面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过程 ,也是用书面言语影响别人的过程。探讨写作的心理过程并据此设计有效的写作教学一直是许多教育和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近二十年来 ,国外认知心理学对写作过程的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本文将对此作简要回顾 ,以供有关的研究者参考。1 写作的心理过程   1 965年 ,Rohman首先提出了一个写作过程模型 ,该模型把写作描述为三个阶段 :构思、写作、重写。由于该模型是一个线性模型 ,没有揭示出写作过程需要多次反复这一本质 ,因此在 70年代受到广泛批评…  相似文献   

16.
美国20世纪的女作家、文艺评论家苏珊·桑塔格,以其最真实的美学态度指明了文学批评的方向.对“反对阐释”的理解是走进桑塔格的关键.转向文本本身、呼唤敏锐的感受、沉默的姿态,构成桑塔格美学的重要内涵,她的美学启示我们去发现艺术的真与美.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法国文学史上,<茫茫黑夜游>堪称是与<追忆似水年华>齐名的经典作品.其作者路易-费尔迪南·塞利纳以独特的写作风格给二十世纪的法国文坛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塞利纳本人将其成功的秘诀归因于一种"小音乐".本文将从互文性视角分析塞利纳将"小音乐"引入文学文本的过程以及音乐性文本在文学文本中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的小说一直以来都具有着一种独特的"悲剧美",她通过独特的视角来抒写殖民地与沦陷区普通人的离合悲欢,充满着一种人本主义精神。而这种写作意识,与王国维的悲剧理论具有着一定的契合之处,皆是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生存欲望与生存困境冲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文学美感是情感的独特形式表现,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读者的情感得到触发,对现实人生有所发现和感悟,产生一种审美情感体验。文学美感与一般美感同归而殊途,一般美感只关注审美对象的外部方面和表象就可以获得美感,而文学美感则要求读者尽可能完整地关注和理解文本内部的艺术世界,才能获得美感体验。由于文学书写的过程是作家内在心灵的激情燃烧和喷发,更是作家以其特有的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来创造艺术形式的艺术沉思过程,因此,在文学欣赏中,读者要获得美感,就要精确和深刻地理解对象世界,与作者对话,进行认识性的思虑,这表明文学美感是情感与思虑的复合结晶。  相似文献   

20.
周立波在 2 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不仅翻译并研究了报告文学名著《秘密的中国》 ,而且还写作了大量的报告文学。历史性内容的实录与随笔形式的设置 ,构成了周立波纪实性写作某种独特的存在。以随笔的形制实录战斗与生活的场景 ,从而为我们存活了一段颇有意蕴的历史和众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周立波在报告文学方面的成就表明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 ,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报告文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