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有些“善良的人”大叫天地不公,“我处处与人为善,结果却得不到好报。这是为什么?”这些“善良的人”把人看得很坏。而实际上天地至公,这些“善人”的遭遇本是理所当然的。这么说似乎很残酷,但是却是苦口良药。 被人欺的“善人”俗称老好  相似文献   

2.
"与人为善"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今天我们仍会经常使用这个词。在古代孟学诠释及一般语境使用中,"与人为善"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采善于人、知人善任;助人向善、乐道人善;仁者情怀、一体大同。今天使用"与人为善",更多的是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善意地理解、对待他人,热心帮助他人、团结他人共同进步;要尊重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体现为一种人道主义的态度和友善的行为。从"与人为善"的古典诠释看其现代意义,可以说它是君子最高的美德,也是一种很高的政德修养,是群众路线和民主精神的一种古典表述。  相似文献   

3.
德性与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根本上说,德性不仅是完成人们的内在利益所必需的品格,同时也是有益于整体生活的善的品格。德性作为一种品格,它在成就人的至善行为中能稳定和促进人的向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与人为善     
正"与人为善"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相似文献   

5.
《乐记》把理想之乐上升到“善民心”、“感人深”、“移风易俗”和“天下皆宁”的高度,这是典型的以美导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善民心”、“感人深”、“移风易俗”和“天下皆宁”的内在义理。乐能够以美导善,前提就是乐能够表现人的共同本性,因而当乐反过来对人产生影响时,理想的雅、颂之乐以其和谐的精神,具有使人同心同德的功能。“乐者为同”也意味着人们应该以和谐之乐进行反躬,即“反人道之正”,通过“穷本知变”,把“乐之道”和“人之道”紧密联系起来,使“乐之道”富有了生命美学的内蕴。  相似文献   

6.
孟子将"善"纳入人性论,通过明确人本原的自发的道德倾向,"性善"成了道德所以可能的基础。在"性善"观念中,"善"的含义就是"道德善",它是人类共同体秩序和道德的表达,因此道德的含义就是人自然的道德倾向与人类"共同善"之间的统一。以"向善"的共同趋向为基础,人类的"基本善"就是一种实存的价值,"公义"也因此成为可能。基于此,建立一个"善的"人间秩序不仅是可欲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斋戒的要义不仅仅是禁饮食等,而且是要求穆斯林从耳朵、眼睛、身体和心灵等各方面都得到净化,让人萌生恻隐之心,与人为善,力行善功,接济贫困,从而衍生出斋戒的重要社会意义。伊斯兰教认为,斋月是一年中最尊贵和吉庆的月份,在这个月里,穆斯林不仅要谨守斋戒,还要多行善事,分享财物,积极担当社会责任。所以,斋月成为穆斯林的善行之月。《古兰经》强调的“济贫”不是一种施舍,而是一份“权利”。因此,我国伊斯兰教界在斋月中通过多种形式的爱心行动开展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8.
“欲”字之又是希求,“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唯识论》五)。希望获得快乐,努力追求快乐,这就是人的欲望。一股认为佛教否定人的欲望.否定人世间的快乐,这是失之于片面的,山是人们误解佛教为“悲观”、“消极’的一个原因。事实上,佛教既不否定快乐,也不否定人类追求快乐的欲望。避苦趋乐.是人的本能,也是人之常情。佛陀出世,宏法利生.正是为了让人离苦得乐。对于人类追求快乐的欲望,佛教是如实认知,善加引导。这就是佛教对欲望的基本态度。一、佛教对五欲入生的认识一般世问学问认为.人类乃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相似文献   

9.
高波  侯方峰 《孔子研究》2023,(2):118-125+159-160
孔子乐论中“尽善尽美”这一命题涉及道德与审美的关系问题,“乐”“美”“善”等概念与艺术、审美、道德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所区别,所以“尽善尽美”有特殊的美学含义。通过对“乐”的艺术效果及艺术规则的分析可知,它是兼具道德和审美两种属性的特殊艺术现象,因而在乐论范围内“美”和“善”不是截然分开的两种价值,而是能够相互转化、融合,最终实现美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86,(2)
刘明泉是哈尔滨市印染厂工人,今年三十一岁。他出生在一个祖祖辈辈信仰佛教的家庭,1984年在极乐寺受皈戒,正式成为一名佛门弟子;同年当选为黑龙江省佛教协会理事。刘明泉从佛教的慈悲为怀,与人为善的精神出发,在单位、在社会,做了大量的好事,赢得领导和群众的称赞。在厂子里,他是一个先进生产者;在邻居中,他是一个好邻居;在家庭里,他是一个好丈夫。可是,他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却很少让人知道。有人问他:“这是图个啥?”他说:“佛陀教导他的弟子要众善奉行”。  相似文献   

11.
G.E.M.安斯库姆(Anscombe)教授在她著名的《目的论》一书中指出,如果我们知道人们把某事物看作是可欲望的,那么我们就只能得出这样可以理解的看法,即人们需要该事物。被需要事物的特征就是需要者对其在某方面的可欲。她说:“一个人应当了解他对某种善的各种需要,这就是‘需要’概念的要求”。她又说:“行为者所设想的赋予事物特征的善(或许是错认的)实际上是善的众多形式之一。”因此需要者只须将欲望的对象设想为善,而无需被设想为实在的善,这只是因为欲望的对象没有需要者确认的那种可欲特征,而不是因为那种假定的可欲特征不是实在的。欲望只能是对于实在的善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事业中,我们要大力提倡千里马才干,同时也要提倡老黄牛精神。所谓“千里马”,古人又叫“千里足”,是指一种灵活快速,日驰千里的良马。用于人才比喻,则是指智略干炼的王佐之才。现在人们用它来表示开拓型、创造型人才的品格特征,即志向高远、目标明确、积极进取、不怕困难、才思敏捷、勇于创新等品格特征或素质。人们常把这些品格特征称为“千里马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给人一种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伟大力量。所谓“老黄牛精神”,主要就是指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忠诚老实的无私献身精  相似文献   

13.
一、人性论争何时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以及许许多多的科学都涉及人和人的发展。因此,人们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人性。但什么是人性?人性是从哪里来的?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强调人性天赋。而对这种天赋的人性,有人主张“人性本善”。例如战国时的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恻(忄急)、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它们是四个“善端”。在后天环境中,只要将这四个“善端”加以扩充。就会形成美好的道德;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四端泯灭,那么人就失去了天性而趋向邪恶。另一些思想家则相反。主张“人性本恶”。例如,稍后于孟子的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追求利、欲、声、色和恶劳的本性。而人之为善,是后天习得的。这些后天习得的东西,苟子称为“伪”。他的基本思想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因此,教化的任务就是改造本性,去恶为善,即“化性起伪”。还有一些思想家认为,人的本性无所谓善恶,它像大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6,(12)
正引言中国佛教史上有一部经典,它非佛所说,却被冠以"经"之圣名:它不仅开创了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禅宗的新格局,而且为中国文化缔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禅的精神。从此,儒家"止于至善"、修齐治平的道德理想与人  相似文献   

15.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当然不仅是“养生之法”,而是一种做人之道。人喜群居,却常孤独。谁不想万事如意,但挫折与打击时而  相似文献   

16.
理可总称人合乎礼的诸种需要;从表现形态上看,欲是比情更为激烈的心理活动:欲具有促使人行动、情产生和“生百善”等方面的功能,人欲则具有“诱人为不善”、“害吾心”、使情变坏和损害身心健康等作用。理学中的理欲之辨也可看作是关于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对待二者的态度之争。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国哲学界重视了价值问题的研究,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正如许多作者指出的那样,价值不仅是经济学、伦理学及美学的概念,而且也是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它表示的是客体对于主体所具有的意义,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人类的实践、认识活动及其所获得的真理,都与价值问题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早在古代,哲学认识论中的价值问题就引起了我国哲学家的注意。他们关于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的关系的讨论,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论思想。孟子提出“可欲之谓善”(《孟  相似文献   

18.
先秦诸子很重视对人的欲望的探讨,但大都不是主张节欲就是倡导寡欲,缺少一种积极的态度。相反,荀子对于“欲”不但不回避,而且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其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他认为“欲”是与生俱来的,既不能否认它的存在,也不能对之采取压制的手段,而应该使之合理地得到满足。在此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中最不可信的、危害最大的就是英雄形象的描写。他们不单是虚假,而且还承担着种种与人类精神健康背道而驰的精神毒素。《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他的“义”中、他的“刮骨疗毒”中都透出一种流氓气;这些“英雄”身上聚集了人性的丑恶,具有强烈的占有欲、破坏欲。这种“英雄”不值得歌唱,传统的“英雄观”应该得到清理和批判。  相似文献   

20.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即是孔子提出的为人处世的忠恕之道。概括地说,其特点是“能近取譬”,设身处地,从自已的感受、愿望推想到他人的感受、愿望,推知自己施于他人的一定行为是善或恶,该或不该,推知对人应取的道德态度或责任。忠恕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