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信仰不是迷信张迁作为穆斯林,我们都是信仰真主独一存在的。由于伊斯兰教义的全部基础是从真主启示的《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的圣训里界定下来的,所以我们在哲学、伦理学、法学等各方面都应以《古兰经》和圣训规定的原则去不断他修订和拓展。所谓"伊智提哈德",即"...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依法治国的今天,作为穆斯林当明确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那么,穆斯林该如何认识伊斯兰教法和国法呢? 一、《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法典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是伊斯兰教法的基本渊源,是由先知穆罕默德圣人传达给人类的真主的启示。内容包括教义、穆斯林基本义务、伦理规范、社会习惯、历史故事和教诲箴言等,分"麦加篇章"和"麦地那篇章"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3.
创制是阿拉伯语“伊智提哈德”()的意译,原意为“努力”,引申为“创制”。指教法学权威依据《古兰经》、圣训的总精神,运用理智,通过推理、比较、判断等方法,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事物以及特殊情况等,推演出与整个教法宗旨并行不悖的法律结论与条规的整个思维过程。包括对《古兰经》、圣训选择、释义、应用,直至形成新的判例①《。古兰经》为创制提供了教法基础,“你们应当请教深明教诲者,如果你们不知道。”(16∶43)②伊斯兰学者对创制有两种定义。第一种是狭义的创制,即以伊斯兰教立法的两大溯源《古兰经》和“圣训”为依据,…  相似文献   

4.
吉哈德(Jihad)是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尽力"、"奋斗",伊斯兰教中引申为"为安拉之道而奋斗".吉哈德是一个多维概念,其含义在保持一定稳定性的同时,伴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而逐渐丰富.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穆斯林对吉哈德的诠释各有侧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5.
一、汉语系中国伊斯兰教义学的概念 随着称呼的变化——由唐代的"蕃商胡贾"、五代的"蛮裔商贾"到宋代的"土生蕃客"或"五世蕃客",中国大地上的穆斯林渐渐完成了中国化、本土化的历程。"在唐代,伊斯兰教多少还有点侨民宗教的性质。而在宋代,伊斯兰教则是中国人的宗教了。"[1]元代,色目人(以穆斯林为主要成分)地位较高。"  相似文献   

6.
浅谈“信仰断法”的宗教意义与现实意义李鸿鸣伊斯兰教的“信仰断法”是从信仰的高度着眼,提出的一系列有关穆斯林宗教信仰和社会行为的教法判断与条规。“信仰断法”系阿拉伯语“艾哈卡姆·伊玛尼”的意译,是根据伊斯兰教信仰原则精神,对穆斯林提出的警诫要求。它不仅...  相似文献   

7.
读《伊斯兰教与西北穆斯林社会生活》李兴华研究我国穆斯林社会生活为何要侧重西北,伊斯兰教作为一种文化对西北穆斯林生活有哪些主要影响,这些影响又刘。西北广大穆斯林走向现代化起何具体作用,这都是目前许多人所关注的。青海民族学院南文渊同志所著《伊斯兰教与西北...  相似文献   

8.
中国伊斯兰儒化辩李华英题记关于中国伊斯兰教"儒化"、"附儒"、"靠拢儒家"之说由来已久,但在我国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中,并看不出什么"儒化"痕迹。为此,我曾在1987年为一次国际伊斯兰学术研讨会写过一篇题为《伊斯兰教与儒家学说》的文章。由于该文...  相似文献   

9.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东西方许多理论家、政治家的著述和演讲中,伊斯兰教的“圣战”成为频繁出现的名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圣战”的性质、原则、内容和范围等问题,长期以来认识各异,偏颇观点并不鲜见。本文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依据,就“圣战”的几个主要问题试作重新探析。   一、“圣战”与“吉哈德”义务   “圣战”并非伊斯兰教规范用词,它是西方学者对阿拉伯语“吉哈德”的意译。但正如美国著名记者托马斯·李普曼早在 1982年就指出的:“吉哈德这个词在当代伊斯兰教中肯定是最被滥用和曲解的一个词”。“…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法浅识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与其他宗教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它强调法律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又有人称它为“法制宗教”。伊斯兰教的这一特点来源于其基本教义。首先,伊斯兰教主张两世并重。古兰经指出,“今世是后世的耕耘场所”,穆斯林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从各方面严格约束自己,经受种种考验,以最终实现全心全意归向安拉。其次,伊斯兰教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反对离群索居和独善其身。正确处理个人事务以及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便成为穆斯林日常生活的基本原则,也是穆斯林虔诚信仰的重要表现。为达到上述目的,伊斯兰教制定了穆斯林在信仰领域和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1.
清真寺建筑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真寺建筑艺术张伟达,冯今源清真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举行礼拜等活动的中心场所,系阿拉伯语"麦斯吉德"(即叩拜之处)的意译。中国唐宋时期称之为"堂"、"礼堂"、"祀堂"、"礼拜堂"。元代以后,称之为"寺"。明清以后,由于中国伊斯兰教的逐渐形成,称伊...  相似文献   

12.
镇江版伊斯兰教书籍简介金基厚一、明末清初的"以儒诠经"活动和镇江伊斯兰教书籍印行事业明末清初,回族穆斯林知识界及部分回族群众大多接受了儒家思想。相反,专门从事伊斯兰教事业的阿们由于过于谨慎,恐怕曲解了伊斯兰教教义,而不敢翻译伊斯兰教经典。阿传教时也大...  相似文献   

13.
有关举意的几点说法刘圣道举意,又叫立意,俗称"乜贴",阿拉伯文为,原意为"意图"、"打算"、"意愿"、"心愿"等。伊斯兰教用来专指为举行某项宗教功课或从事某项慈善事业时所立的意愿。中国穆斯林有时也转用以指因某种原因而施舍或捐赠财物的善行,俗称"纳乜贴...  相似文献   

14.
“盟誓”为伊斯兰教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穆斯林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式。为了严肃盟誓这一教法行为 ,伊斯兰教对它进行了严格规定 ,并限定其使用的范围和条件。伊斯兰教法认为 ,穆斯林就是生活在各种盟约之中的。作为穆斯林不仅要履行与真主之间的盟约 ,而且还要完成与他人之间的各式盟约 ,正如《古兰经》云 :“与真主缔约 ,然后加以破坏的 ,断绝真主命人连接者的 ,在地方上进行破坏的 ,这等人将被诅咒 ,将吃后世的恶果。”(13:25)。盟誓即为盟约关系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为了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坦诚信任关系 ,伊斯兰教严格规定…  相似文献   

15.
平凉办起伊斯兰文化室今年斋月,在一些哈吉、企业家、社首的赞助下,"平凉伊斯兰文化室"诞生了,它以提高穆斯林文化素质,发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为宗旨,并为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服务。该文化室陈列中阿文伊斯兰教经典著作及有关资料,备有多种报刊图书,其中不乏古今中外...  相似文献   

16.
平凉办起伊斯兰文化室今年斋月,在一些哈吉、企业家、社首的赞助下,"平凉伊斯兰文化室"诞生了,它以提高穆斯林文化素质,发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为宗旨,并为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服务。该文化室陈列中阿文伊斯兰教经典著作及有关资料,备有多种报刊图书,其中不乏古今中外...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伊斯兰儒化辩李华英题记关于中国伊斯兰教"儒化"、"附儒"、"靠拢儒家"之说由来已久,但在我国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中,并看不出什么"儒化"痕迹。为此,我曾在1987年为一次国际伊斯兰学术研讨会写过一篇题为《伊斯兰教与儒家学说》的文章。由于该文...  相似文献   

18.
<正>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后,与中国社会相适应,与中华文化相融合,经历了漫长的中国化进程。明末清初的伊儒会通,江南、云南等地受儒家文化熏陶较深的穆斯林学者留下了一批汉文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宗教思想中国化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而在西北地区,一些学者、经师将这些中国化的伊斯兰教宗教思想纳入实践,并在后世部分穆斯林中形成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法学及其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法学及其发展历程从恩霖伊斯兰教法是一门内容浩瀚的宗教法学体系,现已成为世界五大法系(中国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罗马法系、普通法系)之一。其立法渊源主要是《古兰经》和圣训,后来又有"公议"、"类比"、"公益"、"择善"等诸多灵活性立法原则。...  相似文献   

20.
<正>日本的主流宗教为神道教、佛教和基督教,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人口约有23万,占日本总人口比重仅为0.2%。近年来,伊斯兰教在日本有一定的发展,日本穆斯林日益增多。然而,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依然缺乏对日本穆斯林状况的持续追踪和关注。因此,本文将结合有关日本穆斯林的时事新闻与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日本穆斯林群体的社会融入现状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