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代前期的佛塔保存极少.五重宝塔的北方天王佩鱼符、石塔塔身雕巫觋,极具特色,是目前仅知的一座国宝级文物.  相似文献   

2.
许久以来,我一直以为尼泊尔是一块印度教的净土。1993年我亲赴尼泊尔考察之后,彻底改变了这种印象。作为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乡,佛教在那里依然十分兴盛,特别是藏传佛教。 一 历史上的西藏飞地“加容卡肖” 在国内时,我曾阅读过一些藏汉文古籍,得知加德满都有一座大佛塔叫“加容卡肖”,历史上是西藏的飞地,由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但近百年来失去了联系。到底这座大佛塔还在不在?如今变成了什么样  相似文献   

3.
《法音》1985,(3)
据新华社山道威3月8日电李先念主席在缅甸进行国事期间,于3月8日上午参观游览了蒲甘的名胜古迹。位于伊洛瓦底江东岸的蒲甘镇,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缅甸历史上有名的蒲甘王朝建都在此。镇内佛塔林立,素有“万塔之城”的美称。据传,镇内佛塔曾达四十八万六千多座。目前保存下来的仍有五千多座。李先念主席怀着巨大的兴趣,参观了阿  相似文献   

4.
一、访美因缘美国的大乘佛教,在一些美籍华僧大德的弘扬和护法长者的护持推动下,近年来逐渐趋于兴盛,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地,涌现出一些颇具规模的佛教寺院和教团组织。以笃信佛教、乐善好施著称的应行久先生夫妇,捐资兴建纽约大乘寺之后,又鸠工庇材,在大乘寺境内修建了一座玉佛宝塔。这是在美国出现的第一座中国式的佛塔。为了庆祝佛塔的落成,应行久夫妇特地邀请我们三人(上海玉佛寺住持真禅、龙华寺住持明旸和普陀山普济寺住持妙善)前往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回顾了傣族贝叶文化与佛塔的基本常识,并探究其关系,而后从佛塔的外形、结构、功能的宗教内涵三方面分析贝叶文化对佛塔的影响,并认为佛塔作为文化建筑,其所蕴含的意义和观念,大都是通过象征来体现的,且佛塔的物质体系与其象征的思想体系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6.
山西多佛塔,闻名久矣。佛教传说,印度阿育王曾造84000座舍利塔,中国有19座,其中山西占其5。它们分别是姚秦河东蒲坂塔、晋州霍山南塔、齐代州东古塔、并州净明寺塔和并州榆社塔。而更闻名于世的则是山西应县佛宫寺所存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的木塔。  相似文献   

7.
从神圣到世俗,从佛塔到风水塔,赣南古塔艺术为我们还原了一幅生动的地域文化历史图景。江西省南部的赣南大地上至今矗立着五十余座古塔,它们或立于山之巅,或倚于水之畔,经历了千百余载风霜雪雨的洗礼以岁月见证者的姿态默然挺立,等待世人发现它们被封尘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显通寺     
《五台山研究》2007,(1):F0004-F0004
显通寺的五座铜塔,是典型的组合式塔。它们高高屹立于五台山显通寺清凉妙高处,铸造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01)中秋日,是本寺僧人胜洪所立。因它隐合五台山的五座台顶,象征殊五智,表示五方如来之冠,故又名五方佛塔。西北方的妙观察智塔隐合西台,通高5.33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傣族村寨,佛塔奘寺比较普遍,它作为傣族信仰佛教的一种文化象征,与傣族村落和亚热带的大自然景色构成和谐统一的优美风光,传奇而迷离。  云南省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州傣族居众,这两个地区不时见到佛教持征建筑,有的村寨建佛塔,有的建奘寺,如芝市的风平大佛塔,瑞丽的喊沙奘房等。傣族地区建造佛塔始于小乘佛教传入时期。据《西南夷风情记》载:十五世纪西南边疆已是“寺塔遍村落”。佛塔是由塔墓、塔身、塔刹三个部分组成的实心塔,非常稳定。塔基为正方形,大小按塔的规模而定,多在一二百平方米左右,东面塑一佛龛,往内是平台,…  相似文献   

10.
数百年前,上座部佛教传入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很快成了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因而佛教建筑到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边还建有佛塔。由于佛寺、佛塔是傣族群众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傣族的建筑、雕刻和泥塑艺术集中体现在佛教寺塔方面。佛教建筑成了傣族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从中可以看到傣族人民的、聪明才智。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以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佛寺大多成方形,座西朝东,屋顶坡面由三层相叠而成,中堂较高,东西两侧递减,交错起落。屋顶使用长方形  相似文献   

11.
作为藏传佛教的一朵奇葩——藏传佛塔,是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而逐步发展的。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兴盛时期为吐蕃时期,在汉地的兴盛时期为元明清时期,这两个时期的统治者都大力提倡并直接支持藏传佛教,使得藏传佛塔在西藏和内地得到了广泛的修建,而藏传佛塔的形制及其特点的演变也反映出当时人们思想、观念以及藏传佛教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黄袍佛国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面积514000平方公里,人口有6000多万,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国家,寺院林立,僧侣众多,素有“黄袍佛国”之称。佛教徒占全国人口90%,全国共有大小佛寺28200多所,佛塔达10万座以上,平均每个村有一个塔寺。有比丘  相似文献   

13.
塔起源于印度,是伴随佛敬传入我国的。如同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后,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国佛教一样,印度佛塔传入后,与我国传统建筑形式和民族风格相结合而创新,建造了造型不同、形式多样的中国佛塔。亭、台、楼、阁为我国建筑的传统形式;寺院、佛塔、石窟是佛教建筑的特殊象征。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汉代以前塔是不见记载的。中国大地上出现塔的建筑是在印度佛教传入之后。今天人们看到的佛塔已不是印度佛塔的原型,而是我国自东汉以来历代建筑家们经过精心设计、艰苦劳动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华民族建筑传统和风格的中国佛塔。在  相似文献   

14.
洛阳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公元493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代,数百年间雕凿不断.据龙门石窟研究院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二千三百四十五个,碑刻题记二千八百余块,佛塔七十余座,造像近十一万尊.在规模如此宏大的石窟群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等多方面的实物史料,龙门石窟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素有“千岛之国”的美称。荷兰著名作家穆尔达杜里曾将它们比喻为“镶嵌在赤道线上的一串翡翠”。 在距首都雅加达1小时飞机路程的中爪哇省坐落着一座古老的城市,即日惹,它是印尼的古都。在日惹市北边的克杜山谷里,静静地耸立着一座人类文化的精品——婆罗浮屠佛塔。这座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宏伟佛教建筑,是世界最大的佛教遗址,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起,被誉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每年5月月圆之夜,均举行盛大的祭典,届时,世界各地佛教徒会来此朝…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以现存的律藏文献及相关资料为主,再对印度早期的佛塔信仰进行研究,重点对印度早期佛教佛塔信仰的诸种形态进行讨论,希望通过对佛塔信仰群体的解明,增进我们对早期佛教发展进程的深入理解,并就此提出若干进展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佛教建筑,以其保存的情况和各自的特点可分为佛寺、佛塔和石窟寺三大类型。佛塔从佛教意义上说是最早最为神圣的建筑,大约公元一世纪随佛教传人我国,并与我国传统建筑相结合,成为中华古建筑中一束绚丽的奇葩,也是中华大地上一道独特的景观。  相似文献   

18.
《法音》1991,(5)
藏传佛教最初发祥于西藏中部地区,后来逐渐发展到康区、安多、内蒙、新疆和中原部分地区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家的部分和全部地区。作为显、密宗俱全的佛教主要教派,藏传佛教有许多风格各异的寺庙和形式多样的佛塔,仅在西藏地区,过去就有数千座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佛塔,源出印度。它在伴随佛教东来的过程中,又融合了中国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使佛塔这一独特的宏伟结构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绽开了千姿百态的艺术之花。如今,我们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都可以看到雄伟挺拔、高标云际的宝塔,既美化了我国的山河大地,也为人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这里介绍的是有关佛塔的一些零星资料,见闻有限,未必完全准确,略资谈助而已。  相似文献   

20.
婆罗浮屠(BOROBUDUR)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在古城日惹(YOGYAKARTA)西北约40公里处的默拉皮火山的一个山丘上,是印度尼西亚佛教建筑与雕刻的杰出代表。婆罗浮屠的梵文意思为“山丘上的佛寺”,它的周围另有4座火山。因婆罗浮屠佛塔状似阶梯形的金字塔,犹如密教的大曼陀罗,被称为印尼的“金字塔”。婆罗浮屠塔高42米,四边长120米,为世界现存最大的佛教建筑,被称为世界7大奇迹之一。2002年6月,笔者随中国宗教代表团访问印尼日惹,曾到过婆罗浮屠。佛塔建筑的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精美的浮雕虽经历千年风雨,仍栩栩如生;立在塔顶,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