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顾名思义,所谓道教易学,或谓道教中的易学,或谓易学在道教中。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既相联系,又相区别。道教中的易学,范围比较广泛,它既涉及《周易》经、传及易学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概念、哲学命题在道教教义思想中的运用,也包括《周易》的卦爻符号系统作为信仰的象征符号在道教中的运用等。易学在道教中,指的是作为经学的《周易》在道教中的应用、发展的情况。从道教的经籍总集《道藏》来看,尽管如元代高道李道纯作《三天易髓》,曾以《周易》中《乾》、《坤》两卦的爻辞释道教内丹修炼,且这种情况在《道藏》的其它经文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陈彦杰 《周易研究》2020,(1):112-112
2019年12月7日至8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周易研究》编辑部、中国周易学会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的“第二届易学与现象学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面向易学的‘事情’本身”,探寻易学和现象学在思想理论与方法上的相通之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讲席教授、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大钧,山东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邢占军等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3.
<周易参同契>作为道教易学的重要代表作,其最重要的特色是会归"大易"、"黄老"和"炉火"三家之理,借<周易>言黄老说炼丹.本文将<周易参同契>置于汉代易学的背景下,从黄老道家哲学与道教仙学的发展中,来探讨<周易参同契>如何托<周易>卦爻象为象征符号来隐喻金丹道之内涵,以展示易学在道教中的传播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道家、道教、儒学的《周易》思想同源这一观点出发,结合朱熹的《河图》《洛书》观,比较全面地阐发了朝鲜李朝时期的“朱子学”大师李退溪的《河图》《洛书》观。作者在文中指出,李退溪的《河图》《洛书》观,虽然直接来源于朱熹的《易学启蒙》等著作,但亦受北宋初年道教大师陈抟《龙图序》的影响。退溪的易学思想同道教的《河图》《洛书》观有密切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5.
稿约     
本刊主要刊登象数易与义理易、《周易》经传与易学史研究、出土易学文献研究、易学与哲学文化、易学的现代价值、易学研究方法论、易学史料学、易学与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稿件。欢迎广大易学专家、学者和易学爱好者赐稿。  相似文献   

6.
易学与道教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已逐步为学术界所承认。但是,过去,学者们多注意《周易》象数学对道教的影响问题,而相对忽略了义理派在道教理论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本文认为义理派对道教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作者首先分析了易学义理派对道教造成影响的原因,进而具体阐述了易学义理派在经典注疏、教理建设诸方面对道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振纲 《现代哲学》2017,(4):133-139
熊先生治学,一如其为人,从不轻率应付,无论是撰写鸿篇巨制的论著,还是与弟子友人书信往来,均十分认真,且多与评章学术、证会本体、安顿生命的哲学攸关。在熊十力哲学多元文化渊源或思想元素中,《周易》无疑是其最根本的理论渊源和精神根基。《重印周易变通解序》言简意赅,堪称是一部袖珍版易学小史。序文对儒易道易、汉易宋易、扬雄《太玄》、船山易学、清学流弊及《周易变通解》的评章指点,与《新唯识论》《乾坤衍》新易学哲学前后相承,虽难尽周备公允,却多有独见慧解。  相似文献   

8.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由山东大学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讨论会”。在多方友人的大力协助下,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今天正式开幕了! 本届《周易》学术讨论会,在“《周易》与哲学文化”的主题下,将对《周易》的经与传、易学发展史、易学与中华传统哲学文化的关系、易学与当代文化建设及经济建设、易学与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现代知识体系的整合、触通,以及易学研究的方法论等一系列新老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周易》号称传统儒学最高的哲学典籍,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活水,它对绵延达数千年之久的伟大中华文化慧命的生衍,产生过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现代文化学、人类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7月14-15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和《周易研究》编辑部主办,台湾中华易经学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协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资生于"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1993年8月,为了打破两岸易学交流否塞不通的困局,在刘大钧教授的率领下,当时的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在济南成功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高雨 《周易研究》2007,(6):22-28
唐人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是现存最早的两汉象数易学文献,具有独一无二的文献价值。然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作为经学的解释文本是其所处时代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他以两汉以来的象数易学及唐代易学中的"新义"反对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反映了唐代易学发展的新动向;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强烈地批判了王弼等玄学派易学"以无为本"的哲学观念,在整个易学哲学发展史中,成为沟通汉代易学与宋代易学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1.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重要文献,易学思想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太平经》中共有38处直接引用《周易》经传原文或化用了易理,《周易》中的天数地数学说则是《太平经》中世界构造的理论依据之一。《太平经》又吸收借鉴了京房易学的阴阳消长理论来阐释世界万物的运行,并以八卦休王说对其世界运行观念作了补充。汉代易学中的爻辰说、八卦方位、十二辟卦学说也为《太平经》解释世界提供了一些依据。《太平经》借易学符号而提出了重德轻刑的政治观点。  相似文献   

12.
<正>谷继明著《王船山周易外传笺疏》一书于2016年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对《周易外传》进行校刊、笺疏的成果。《周易外传》是船山易学的核心著作,也是其经学诠释的经典之作。《周易外传》中涉及诸多易学知识和历史背景,还有船山复杂的哲学思想和对时代的针砭,因而读来十分不易。为此,该书分为通说、笺疏两部分:通说部分勾勒了船山哲学和易学的全貌;笺疏则通过把握船山的哲学和易学来理解船山,所进行的工作主要有:校  相似文献   

13.
李尚信 《周易研究》2024,(1):108-109
<正>尊敬的林安梧教授、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在百忙中来到山东大学参加当代儒学发展的省察与反思学术研讨会!衷心感谢大家对我们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大家对中国周易学会与《周易研究》编辑部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1月15日至17日,"视域与方法:易学与中国哲学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研究》编辑部和中国周易学会主办。"易学与中国哲学前沿论坛"为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继"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后开创的一高端精品论坛。该论坛旨在为国内外高校知名专家学者提供一个高端对话交流平台,就当前易学与中国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反思与探索,通过对目前学术界  相似文献   

15.
《周易》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独特的一部典籍,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基元性和范导性的作用。在今天,以《周易》为核心对象的易学研究,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学术研究中的“显学”,横跨哲学、史学、考古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随着出土文献研究的深入和新的思想观念的兴起,近年来易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既有传统问题的推进...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12月7日至8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周易研究》编辑部、中国周易学会主办,中山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的第二届易学与现象学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面向易学的‘事情’本身",围绕易学与现象学的会通展开学术研讨,探寻二者在思想理论和方法上的相通之处。9位学者先后作了主题发言,发言后的讨论环节及会议最后的集中讨论气氛热烈,其间既有激烈的学术交锋,也达成了一  相似文献   

17.
<正>林忠军教授潜心研《易》三十年,《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一书主要是作者近年来易学研究最新成果的结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出土易学文献蠡测、易学史管窥、易学方法论和易学哲学解释。全书阐述、论证了《周易》文本的形成与内涵,易学史的脉络和研究方法,以及易学解释学的形成与转向,将作者对于《周易》研究的思考与时代思潮的结合鲜明地展示了出来。  相似文献   

18.
刘大钧先生,1943年生,山东邹平人,著名易学家,现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讲席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易研究》学刊主编,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周易学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刘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易学研究,以弘扬大易文化为己任,于上世纪80年代率先倡导并开展了传统象数易学研究,为传统易学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山东大学易学学科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中国易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文史哲》《周易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出版《周易概论》《周易经传白话解》《今、帛、竹书〈周易〉综考》《纳甲筮法讲座》等著作多部,主编大型易学文献《百年易学菁华集成》初编(2000多万字)、续编(3000多万字),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三十多年来,刘大钧先生筹备召开了十余届国际易学与海峡两岸易学及儒学学术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易学与两岸易学及儒学的交流与发展,并以"大易"系列的形式,主编了历届易学儒学研讨会论文集十余部,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学界泰斗、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先生在给汤一介先生的信中称赞刘大钧先生:"其沉潜易学之深辟,诚当代巨儒。"日前,刘大钧先生接受了《孔子研究》杂志彭彦华主编的采访,就易学研究已获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阐发了自己的见解。现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0月24-25日,中韩易学高端论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行。本论坛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研究》编辑部与中国周易学会主办,韩国茶山学术文化财团协办。《周易》是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对中华文化乃至东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易学很早就传入到朝鲜半岛,为韩国文化所吸收,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易学思想和解  相似文献   

20.
<正>王新春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480千字,458页。刘大钧先生专门题写墨宝:"修德不堕虚拟,治经肯彰风要"。作者基于文化意识之自觉,从哲学的视域和研究方法出发,着眼于《周易》、易学的哲学史、思想史意义及其与中国哲学的关系,展开相关论述。本书的主体部分有四: 一、易学与中国哲学及其研究视阈与方法; 二、《周易》经传与易学哲学天人之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