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首先將其主的安宁“色蘭”运到給穆斯林兄弟們面前。中国伊斯蘭教协会創办的“中国穆斯林”第一次同讀者見面了,实現了各族穆斯林的願望。無疑,通过它將会增进各地穆斯林的相互联系和了解,进一步紧密团結起来,为建設社会主义的祖国貢献力量! 我过阿訇生活已有21年了,当然也是旧社会过来人。30年以前北京有32郡,每郡有一阿訇,那时大家多抱本位主义,各自在寺内片面講学,受人尊重,但不相往来;更有个別人不肯發揮真理,因而造成新旧兩派局面,严重脫离群众。为了改变这种現象,那时曾由几位知名阿訇發起組織了一个“教务研究会”。規定每主麻日有一次集会講学。但終因大家習慣  相似文献   

2.
文摘     
中国穆斯林看中国周燮藩在《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1期撰写文章,从历史和整体的视域,就中国穆斯林眼中的中国做出了述评:第一,中国穆斯林关于自身起源的传说(神话)、家谱等,显示出一种集体的、民族的潜意识,肯定与中国社会的统治者、主体民族的友好关系,默认作为中国社会一部分的合法性。第二,从中国穆斯林广泛参与中国社会政治活动看,他们把中国视为自己的祖国,把自己视为中国社会的一部分。中国穆斯林有着爱国爱教的历史传统,既有帮助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发展经济和文化的业绩,也有抵御外侮、维护统一的传统。三,文化认同是中国穆斯林与…  相似文献   

3.
马云从阿訇     
云南巍山小围埂清真寺马云从阿訇,1984年曾随中国穆斯林朝觐团去麦加朝觐,故人们称他“马哈吉”。 马阿訇原籍云南玉溪大营,出身于伊斯兰世家。其曾祖父马联元,是清代云南伊斯兰大师,通阿拉伯文、波斯文以及汉文,译著颇多,当时与马德新齐名;祖父安康,也是大阿訇;父玉龙,字瑞图,先后在广州壕畔寺、玉溪大营和蒙化(今巍山)执掌教务,在广州任教期间,主办《天方学理月  相似文献   

4.
阿訇一日     
“阿訇”一词是中国伊斯兰教的教职称谓,系波斯语音译,旧译为“阿衡”、“阿洪”等,其原意指伊斯兰教的学者、教师,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中,阿訇是对穆斯林中具有伊斯兰教宗教学识的人的通称。在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中则多称“毛拉”,意思基本与阿訇相同。中国伊斯兰教教育过去以传统的经堂教育为主,因此绝大多数阿訇是经堂教育培养出来的。凡在清真寺里学习多年,宗教学识和道德操守都达到一定水平的人,经举行“穿衣”或“挂帐”仪式(相当于毕业仪式),即可受聘到清真寺里任职,成为阿訇。阿訇的责任主要是在清真寺里…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伊斯兰教第四次代表会议决议的精神,今天《中国穆斯林》正式复刊了。这是全国各族穆斯林群众的一件喜事。他们将能够在自己的学习、宣传园地上耕耘、播种、收获。为此,我表示衷心的祝贺。 当今,在全国各民族人民为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成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历史时期中,《中国穆斯林》刊物作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宣传喉舌的任务就更为艰巨、光荣。我希  相似文献   

6.
山东定陶镇王洪庙清真寺阿訇张秀纯乐于助人,在定陶县传为佳话。去年腊月,本村杨喜训患肠梗阻住医院,张阿訇闻讯去看望,知道杨家三口,只靠二亩责任田生活,住院治病负债累累。张阿訇便在清真寺号召穆斯林自愿捐献,帮助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政治、国际、信仰及族群等原因,缅甸政府在本国若开邦设置了罗兴亚难民营。多国穆斯林前往若开邦施以援助。马来西亚的中国穆斯林,通过与该国NGO组织的合作,从先加入援助队伍,到单独组织"中国穆斯林援助缅甸罗兴亚穆斯林志愿团",再到联合国内穆斯林在缅甸聚合援助。中国穆斯林先后五次入缅,主要援助有赠送食物包,兴建学校,发放小额借(贷)款等。通过援助,中国穆斯林一方面更加珍视自己在国内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他们的跨国慈善,有可能影响国内穆斯林参与慈善活动的选项。评价中国穆斯林入缅援助罗兴亚人,既要从国际关系角度出发,也应着眼于宗教慈善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受到尊重和保护。1979年6月,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恢复工作,并于1982年召开第二次代表会议。1982年春,在上海市伊协马人斌会长主持下,上海市伊斯兰教经学班在小桃园清真寺开学。那时候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教职人员,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阿訇的培养成为上海伊斯兰教事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塔城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管辖六县一市,有维、哈、回、撒拉、东乡、乌孜别克、塔塔尔各族穆斯林。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清真寺开放,  相似文献   

10.
一位爱国爱教青年阿訇的追求河北省泊头市清真寺驻寺阿訇石同强,现年30岁,出生在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家庭。1986年他入寺随白玉宽阿訇学习伊斯兰经文知识,1992年9月考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深造。在经学院老师们的严格要求及谆谆教导下,他刻苦学习,掌握了较深...  相似文献   

11.
五十年前,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创办了《中国穆斯林》杂志,为全国穆斯林提供了自己的讲坛和园地,在祖国文化的交响乐中,又奏响了中国伊斯兰学术文化事业的新乐章。五十年来,《中国穆斯林》经历了创刊、停刊、复刊、发展的变迁,走过了不平凡的路程。从季刊发展到双月刊,从只有汉文版发展到有汉语、维吾尔语两种文本。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穆斯林大众的爱护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北京市伊斯兰教界参加了隆重的国庆游行活动。来自北京牛街、东四、花市、锦什坊街等清真寺、市经学院96级毕业班的46名青年阿訇、学生代表全国2000万穆斯林参加了游行活动。几个月来,全体参加人员,顶酷暑、冒风雨,克服各种困难和病痛,始终认真、严肃地坚持训练,要把中国穆斯林和伊斯兰教界的风采展现在全国、全世界人民的面前,接受中央领导的检阅。以崭新的风貌迎接建国五十周年北京市青年阿訇、经学院学生参加国庆游行@伊卜拉欣  相似文献   

13.
庞士谦(1902-1958)字益吾,河南孟县人。他是继我国抗战时期著名的四大阿訇之后又一位有著名的穆斯林学者、教育家、译著家,毕生从事伊斯兰教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译著颇多,在当代中国穆斯林中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对美国人和美国社会不存在任何威胁,普通美国人对穆斯林的恐惧感来自他们自己对伊斯兰的无知和误解。人们对穆斯林的错误认识可以归纳为四大误区。第一,世界上的穆斯林不是一种刻板的模式,并非所有的穆斯林都是阿拉伯人。伊斯兰是世界性的宗教,凡是信仰伊斯兰的人都是穆斯林,所以穆斯林世界包容了全人类的各种文明。在现今的十二亿穆斯林人口中,阿拉伯人只占其中的18%,那么,十亿以上的穆斯林不是阿拉伯人,分布在亚洲和非洲以及世界各地。他们各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多数都不会说阿拉伯语,比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是印度尼西…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对美国人和美国社会不存在任何威胁,普通美国人对穆斯林的恐惧感来自他们自己对伊斯兰的无知和误解。人们对伊斯兰的错误认识可以归纳为四大误区。第一,世界上的穆斯林不是一种刻板的模式,并非所有的穆斯林都是阿拉伯人。伊斯兰是世界性的宗教,凡是信仰伊斯兰的人都是穆斯林,所以穆斯林世界包容了全人类的各种文明。在现在的十二亿穆斯林人口中,阿拉伯人只占其中的18%,那么,十亿以上的穆斯林不是阿拉伯人,分布在亚洲和非洲以及世界各地。他们各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多数都不会说阿拉伯语,比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是印度尼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一个讨论有关阿訇的话题。显然,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讨论这个问题并阐明阿訇所应具备的素质,不但对阿訇本身有益,而且会对穆斯林大众更进一步认识阿訇的人格魅力和其所肩负的神圣责任都是有益的,同时也能使阿訇在穆斯林中的良好形象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我国著名穆斯林学者庞士谦阿訇归真60周年。庞士谦阿訇在教育、著述、宗教研究等领域成就颇丰;在爱国主义实践方面,也堪称楷模。本文就庞士谦阿訇在抗日战争时期所从事的各项活动,如支持抗战和对外宣传等方面,以历史文献为基础,作如下梳理。一、协助军校招生,为抗战输送热血青年1937年7月7日,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爆发.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传教士克劳德·毕敬士(Claude Pickens)先生捐赠给哈佛大学燕京书社图书馆的影集中有这么两幅照片:它们是云南巍山县(民国期间被称为“蒙化县”)永建乡兴建中学的穆斯林师生集体照和兴建中学教宣一队和二队到大理喜洲村宣教后接受大理穆斯林赠授的锦旗后与喜洲穆斯林的合影。其中第一张照片有云南著名大阿訇、学者和教育家纳润章先生,照片拍摄的地点是晏旗厂。这两幅照片应该是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的有价值的资料。纳润章(1900-1971),名荣滨(滨也有写成“王”字偏旁的),以字行。经名努尔·穆罕默德,云南通海(原名河西)纳家营人。出身…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到现在,各族穆斯林人口已达两千万。在伊斯兰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国穆斯林人才济济,对世界伊斯兰文化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古兰经》诵读作为伊斯兰文化的一个分支,向来受到各国穆斯林的重视。在许多伊斯兰国家,都经常举办...  相似文献   

20.
<正>一、回族穆斯林起经名的宗教渊源回族穆斯林的经名也称教名,指用圣贤、圣妻、具有吉祥寓意的阿拉伯语词汇起的名字。在回族穆斯林中把为孩子取经名叫"起经名""安经名"。起名字在伊斯兰教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据《艾卜·达伍德圣训》记述,穆圣曾说:"复活日,将以你们的名字和你们祖辈的名字被称呼。你们使自己的名字优美些吧!真主最喜欢的名字有:阿卜杜拉、阿卜杜·拉赫曼,等。"(穆斯林辑录)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中国穆斯林延续了这一传统和习惯。早期随着阿拉伯及其他地区穆斯林来华定居,他们之间的称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