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侈靡”的真意到底是什么?巫宝三同志说:“侈靡就是奢侈,就是剥削阶级用豪华方式消费社会产品”(《〈侈靡篇〉的经济思想和写作时代》,《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5期)。姜旭朝同志进一步认为“侈靡”是中国消费思想史上的一种消费观,“从先秦时代起,侈靡消费观第一次在《管子》中得到阐述后,一直作为正统的消费观——崇俭观的‘异端’而存在着”(《〈管子〉侈靡观:中国传统崇俭消费观的“异端”》,《管子学刊》1988年,  相似文献   

2.
《管子·内业》健身养生方法与西方体育文化观念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管子·内业》健身养生方法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内涵给予分析,发现两种不同体育文化形态虽然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差异,但无论是《内业》所论述的“精气养生”法,还是西方体育所崇敬的肉体健美法,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促进人类的健康长寿和全面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管子》养生思想是以其哲学世界观及其主导下形成的生命观和人体观为基础的,是其理论体系的必然要求。《管子》的养生思想以“天精地形合为人”的生命观与“气者身之充”的身体观为基础,以“顺天之道”为养生原则,以“时动静”的养形论和“抟气”的精气修炼论与“修心静意”的养神论为核心内容,以“为身”、“长寿”及“为国”、“为天下”的体育目的论为旨归的完整体系。这样的养生体育形式强调精气神的修炼为强身健体之本,重视精神意识和内在生命力的精气在身心锻炼中的中心价值,更符合人作为形神合一统一体的生命本性。这是未来体育发展的方向,对全民健身运动具有积极的启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管子》养生思想钩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管子》一书,内容博大精深,涉及诸多学科,其中养生思想也是很丰富的。修身养性,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历来为诸子百家所重视。本文拟就《管子》养生思想作以粗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发扬光大之。《管子》书中明确地谈到养生,如“欲爱吾身,先知吾情,周视六合,以考内身,以此知象,乃知行情。既知行情,乃知养生。”(《白心》)“养生何也?曰:滋味也,声色也,然  相似文献   

5.
(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是总 期数,圆点后是页码)·管子研究·论法家先驱者管仲的出现徐喜辰强权政治家管仲宣兆琦管仲学派伦理思想的特色及其成因 陈升《管子》书作者〔台湾〕徐汉昌《管子》“乘马”释义李学勤《乘马》篇考证李曦谈《管子·八观》有感夏普论《管子》的重数思想周瀚光《管子》的军事思想初探哀德金论《管子》的富国富民思想 曹旭华《内业》等四篇的精气思想探微 李存山《轻重》篇重农抑商思想的体现 周乾滞《管子》的本末观胡显中“相地而衰征”考辨李衡梅《管子》人才思想笔谈李德明 宋锦秀张雅琴《管子》的君主人格思想探…  相似文献   

6.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边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精神负担越来越重,人们很容易长时间处在一种消极和抑郁的情绪中,为很多疾病的产生埋下隐患,影响到身体的康健。然而,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人们又不得不保持一个好的身体,一个好的心态。所以,在人们不断追寻和提高更好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养生”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本文旨在使人们全面了解传统体育养生中所蕴舍的科学的养生观念,使人们重新认识传统体育养生不仅能够调其心志、强身健体、放松心境、益寿延年,更能对现代科学健身观的建立提供依据和参考,对现代人的健康养生观起到健康科学的指导。预期通过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论述使国人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之道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中国,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典型的“圣人”具有导向作用,《管子》塑造圣人品格,当然也是为了给人们确立人生目标。故而,学习圣人也就包括学习养生在内。在《管子·白心》篇中有一个养生的重要命题,叫做“执仪服象,敬迎来者”,这不仅是就如何“成圣”说的,而且对于一般人的生活而言也具有养生的借鉴价值。根据圣人理想人格的修养标准,《管子》不仅将治国与养生结合起来,而且具体探究如何“理气”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管子》的生态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管子》的生态哲学,认为:《管子》把天地人看作是一个以“道”根据和调节机制的和谐平衡的有机整体系统,认为天地生态系统遵循着基本的生态法则,阐述了“人与天调”、“天人相因”的内在统一的生态存在论和实践观。《管子》以“道为物要”的生态价值观为基础,把自然现象道德化,把人类的道德推广到自然万物,提出“德润万物”生态伦理命题。《管子》从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观点,揭示了自然现象的属性与人的能力品质的内在一致性。《管子》主张遵循天人感应之“时德”的农业生态伦理与政治生态伦理。《管子》把生态伦理法律化、行政伦理化。  相似文献   

9.
《管子》与《齐民要术》表有枝叶之异,而里则本根相连。二书在“重农思想”、“民本思想”、“大农业观”、“农时观”、“科技兴农思想”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和相通性,甚至可以说相通相同、一脉相连;然而由于成书年代的不同,在“商业思想”方面却有很大差异。《齐民要术》重农而富民强国的思想是直接受了齐文化深刻影响的。《管子》与《齐民要术》可谓广义齐文化园地里的双璧。二书的智慧都对当今社会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因而,如同《管子》一样,《齐民要术》亟需深入研究、有效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管子》一书,内容博大精深,涉及诸多学科,其中养生思想也是很丰富的。修身养性,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历来为诸子百家所重视。本文拟就《管子》养生思想作以粗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发扬光大之。 《管子》书中明确地谈到养生,如“欲爱吾身,先知吾情,周视六合,以考内身。  相似文献   

11.
论《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思想史上,《管子》一书最早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念。《管子》中的“以人为本”包含着“人本”和“民本”两层含义,并且着重点在后一层意义上。在《管子》一书的作者看来,人民对于政权稳定、国家富强、战争胜利和称霸天下都是决定性的力量,因此统治者必须做到“顺民”、“富民”和“爱民”。《管子》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尽管还不是近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思想,并且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落后的东西,但在许多内容上,都达到了同时代的著作所没有达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管子的思想对中国影响较大,《管子》的君子观是天地之道,是君子存在的依据,君子的“禾变”智变是君子存在的现实需要,君子境界是静因无为自然境界与“重任”在身的道德境界的结合,君子的核心思想是“禾变”智变,这符合当时社会现实需求。这种“禾变”智变思想与儒家君子观仁义礼智合一的思想不一致,后来儒家君子观在发展上对管子君子观进行了“合变”式地发展传承,既有批判又有吸收,使儒家君子成为理想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3.
郑东 《管子学刊》2003,(4):15-21
《管子》是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蕴涵着丰富人学思想的不可多得的资料库。《管子》在人欲横流、思想动荡的大变革浪潮中完成了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和挖掘。《管子》的人学意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思想,强调人的地位和尊严,从人与人的关系中发掘人的独立性价值;二是“人与天调”思想,提倡人的和与合,从人与自然(人与天)的关系中发掘人的完美性价值;三是“长年、长心、长德”思想,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养生,从人自身的发展中发掘人的主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论管仲学派健身观点及其辩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管仲学派对健身(包括养生)问题没有多少值得称道的学术思想成果。例如,1990年出版的李良松等编著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就明确立论:“先秦的养生思想首推老、庄。”但是,事实如何呢?比老子大约早2个世纪,比庄子大约早4个世纪的管仲,率老、庄之先已对养生思想及至一般健身问题有过研究。为其不致湮没,今搜集有关资料就此试作评析,谨向识者探询请教。  相似文献   

15.
《管子》养生思想论略玉香任何事物都以其特点而区别于其他事物,并显示其自身价值。研究《管子》养生思想及其特点,对于正确评价《管子》及其作者的哲学思想,对于借鉴和继承古代养生健体学说,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笔者不揣浅陋,愿意对此略陈管见。一《管子》一书,...  相似文献   

16.
《管子》四篇关于“气”的阐释,是中国古代气功发展基础理论的奠基石。这四篇文章释放出来的体育学信息,从体育生理学角度看,把“气”看作是身体内部的一种运动着的物质形态,认为“气”在人体的内部按照“道”的规律在运动变化;从体育心理学角度看,“气”是一种健身养生的方法,从体育运动学角度看,“气”又是身体内部的运动体。这一理论,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医学、保健学、体育学等学科的发展有着杰出的理论贡献,而且丰富和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古代体育的活动类型。  相似文献   

17.
《管子》侈靡观:中国传统崇俭消费观的“异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消费思想史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消费观——“崇俭”论与“侈靡”论。从先秦时代起,侈靡消费观第一次在《管子》中得到阐述后,一直作为正统的消费观——崇俭观的“异端”而存在着,直到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消费观的兴起取而代之。在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中,侈靡消费观是很特殊的消费思想,甚至在17世纪以前的世界经济思想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它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应该说,侈靡消费观多少触到了消费与生产  相似文献   

18.
养生是道家黄老之学的一个重要面向。《管子》中的黄老道家篇章,蕴含着丰富而深致的养生理论,其思想要点是:一、"精气"本源论;二、形神交养的养生论;三、养生必且体道;四、养生通于治国。从以上方面出发进行考察,《管子》诸篇所表述的养生思想,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战国及秦汉之际黄老养生之学的理论结构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9.
道家"顺应自然"思想对中国古代医学有深远影响,《红楼梦》作为古代经典小说,其生活习惯场景的描写可使我们了解古代贵族的养生方式。文章从道家"顺应自然"的三个观点出发,结合《红楼梦》养生方式,分析其具体的保养过程及对健康的作用。首先通过适度养生观,分析质朴养生及有节养生思想在《红楼梦》中的具体应用;其次通过相对养生观,分析平衡养生及辩证养生思想在《红楼梦》中的实施过程;最后通过和谐养生观,分析自然养生及无为养生思想在《红楼梦》中的保养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民众观和法律观为中心,就《逸周书》和《管子》作以比较。首先,关于民众观。其共通的部分可归纳为四点:第一,为政者对于民称其为“牧”。牧民这一词,在《管子》中是放在卷首的同名篇,《史记》管仲传中最初也曾用了这一篇名。可以说“牧民”一词是构成《管子》思想内核的用语之一。但在其他先秦文献中都找不到这一语的用例,单从语意上看,只不过是治民,但如果进一步理解和使用这一用语,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