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洋留学是中国宗教和教育的关键词。古代中国,出国留学的主角是佛教界的僧人。从4世纪起,中国佛教僧人怀着求取真谛的愿望,踏上了到西天佛国印度等地取经的漫漫之路,写下了中国留学史上一幕幕感人的悲壮历史故事。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大陆掀起出国留学的热潮,中国佛教界的僧人也感受到这一潮流的涌动。他们放眼世界,参学佛乘,再次重走古人曾经走过的道路,续写了中国佛教留学僧史上的新篇章。今天,中国学僧出国留学已经不仅仅是为佛教教育的自主选择,更是一种配合国家的“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发展战略,是国家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本刊特约已在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获得佛学博士学位的惟善法师撰写专文,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斯里兰卡科伦坡市僧伽会大长老、鲁忽奴大学校长、般达那噶拉(padhanaghara)大寺住持慧喜大长老(paravaharapan鄄nanadanayakemahathera),于2003年7月15日安祥圆寂,世寿94岁,僧腊80夏。慧喜大长老就是译《清净道论》的了参法师(叶钧)的巴利文老师,也是近代许多中国留学僧在斯里兰卡的担保人。他每年都要为不少中国留学僧办理签证担保、承担责任。慧喜长老每天修习禅定,生活朴素,是少有的一位通晓南北传佛教教义的兰卡长老。他待人慈善,对外国学僧不论是大乘的还是上座部的、是官派的还是自费的、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都一视同仁。只要…  相似文献   

3.
随佛牙舍利访缅纪实(续)自国内几座寺院的汉僧如今已是南传佛教僧侣打扮,与缅僧难分彼此。中国佛教协会派留学僧赴缅留学是有深意的,中国是汉语系、藏语系、巴利语系佛教并存的国家,缅甸上座部佛教人才集中、水平较高,派去留学僧,无疑会对我国佛教产生深远影响。仰...  相似文献   

4.
曙正 《法音》2012,(9):47+79
本刊讯8月18日至20日,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圣辉副会长为团长、王健秘书长为秘书长的"2012年留学僧赴新加坡护送代表团",护送19名留学僧前往新加坡佛学院学习。17日下午,护送团在厦门召开组团会议。18日,护送团及19名留学僧乘机顺利抵达新加坡,在机场受到新加坡佛教总会会长、新加坡佛学院院长广声法师及新加坡佛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在该院就读的中国籍学僧的热烈欢迎。19日上午11时,护送团与新加坡佛学院举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7月19日至26日,应斯里兰卡阿斯羯利国际佛学院邀请,以明生副会长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11人访问斯里兰卡。明生副会长此次赴斯主要是护送厦门闽南佛学院五名学僧到阿斯羯利国际佛学院参学一年,看望在斯留学的五名云南上座部学僧,并与斯里兰卡佛教界进行友好交流。7月21日,代表团经曼谷抵达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当天,代表团护送五名学僧到位于古城康堤的阿斯羯利国际佛学院时,阿斯羯利国际佛学院召集了康堤佛教界各大长老以及中央省和康堤市的官员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在欢迎仪式上,佛学院院长曼格拉长老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相似文献   

6.
《法音》1992,(4)
2月24日上午,赵朴初会长在广济寺会见中国佛学院赴斯里兰卡留学归来的五位比丘。李荣熙、周绍良副会长,游驶、萧秉权副秘书长,吴立民所长等参加了会见。净因、广兴、圆慈、建华、学愚五比丘是中国佛学院86级学僧,他们于1986年11月8日应邀赴斯留学。五年来,他们先后在圣法佛学院、佛教巴利语大学、国立凯拉尼亚大学佛教巴利语研究生院学习,并以优异成绩获得学士、硕士学位,还有两位学僧获得  相似文献   

7.
中日佛教界有着源远流长的友好往来,赵朴初会长更将佛教比喻成联结中、韩。日三国人民的黄金纽带。公元六七世纪,日本派遣遣隋使、遣唐使和众多留学僧来华学习中国文化,并由他们将中国大乘佛教和儒家文化传回日本,并逐步熔铸成日本的民族文化。到了近代,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又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在科技方面取得了领先的地位,在佛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世界学术界所瞩目。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赴日留学者不少,其中就有不少人学的是佛教学。而与此同时,有一位日本的僧人自愿来中国留学,并在河北赵县柏林寺修持达6年之久,成为当代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中的一段佳话。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文化》对他做了专访,本刊特予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6,(7)
正本刊讯7月8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生法师荣获斯里兰卡佛教罗曼那派颁发的弘法杰出贡献奖。斯里兰卡佛教罗曼那派和阿摩罗普罗派僧王、副僧王,暹罗派副僧王,以及斯里兰卡总统、总理、议长、政府相关官员,共同出席了颁奖典礼。颁奖典礼上,明生法师代表广州光孝寺向斯里兰卡总统赠送药师佛像,向议长赠送弥陀佛像,感谢他们在促进中国与斯里兰卡佛教交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 ,两国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交流关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称佛教是联结中、日、韩三国的黄金纽带。6、7世纪 ,日本曾经派遣了众多的遣唐使和留学僧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 ,他们将儒家文化和大乘佛教传入日本 ,铸成了日本民族化的佛教。到了近代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又向西方国家学习 ,在科技方面取得了领先的地位 ,而在佛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为世界学术界注目。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到日本留学的人不少 ,其中有不少人学的是佛教或从事佛学研究。但是此时有一位日本的僧人自愿来中国留学 ,并在河北赵县柏林寺修持6年之久 ,这是当代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中很有意义的一个事例 ,为此本刊对他做了专访。  相似文献   

10.
隋唐时期的日本留学僧●杨曾文从两汉以来,中经南北朝,中日两国之间断断续续一直保持着往来的关系。隋大业三年(607)日本圣德太子(574~622)派使节沟通两国邦交以后,随着两国交往的频繁,日本派到中国的留学生、留学僧的数量也不断增多。日本留学生、留...  相似文献   

11.
元嘉十一年(434),在求那跋摩、僧伽跋摩以及师子国诸比丘尼的帮助下,二部僧戒由斯里兰卡成功传入中国,结束了先前尼众只能依比丘僧戒师一部受具的历史。二部僧戒的传入,为中国佛教比丘尼传承的确立与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后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佛教二部僧戒虽然可能有过中断,但二部僧戒与比丘尼身份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即使中断亦构不成对中国比丘尼传承合法性的质疑。20世纪末,在中国佛教的不懈努力下,二部僧戒最终成功回传斯里兰卡,为该国比丘尼传承的恢复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2017年12月11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学诚法师在广济寺怀远堂会见新加坡佛教总会副会长、新加坡佛学院院长广声法师一行。期间,双方签署了《关于中国佛教协会向新加坡佛学院选派留学僧事宜备忘录》,新加坡佛学院向中国佛学  相似文献   

13.
宗显 《法音》2009,(9):31-32,33-35
1990年,在台北松山寺复刊的《狮子吼》杂志曾为明真法师示寂周年出专辑.在其社论中恭敬老法师是“现代僧宝的典型”。复刊于台湾的《狮子吼》杂志,如此推崇这位大陆现代高僧.确实有一些殊胜因缘.因《狮子吼》的创办人道安法师及其后继者灵根法师曾是南岳佛教讲习所的学僧,均受教于明老:且该刊创办之初.明老为其大力支持者和主要撰稿人。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86,(6)
本刊讯中国佛学院派往日本京都佛教大学深造的四名学僧,已于10月11日回到北京。这四名学僧是1983年8月应日本净土宗的邀请赴日留学的。三年来,在日本净土宗和佛教大学的关怀培养下,他们在学业上(包括佛学和日语)有一定的进步,为今后从事佛学研究和教务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现在,他们四人已经分别在中国协佛教会和中国佛学院工作。  相似文献   

15.
张开勤 《法音》2002,(10):79-80
本刊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应斯里兰卡佛教部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从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傣族自治州两地,精心挑选了六位青年比丘前往斯里兰卡留学。其中,岩三说、岩三、岩扁和岩光相四位比丘来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召伟袈纳和金哏宝两位比丘来自德宏傣族自治州。他们已于8月17日抵达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8月20日分别前往著名的智增佛学院和凯拉尼亚皇家大庙佛学院报到,并将在两所佛学院进行为期五年的学习。此次是中国佛教协会首次正式选派南传上座部佛教僧人赴斯里兰卡留学,主要目的是为我国南传上座…  相似文献   

16.
我在太虚法师创办的汉藏教理院读书六年,任教九载。八年抗战期间,法师经常驻锡汉院指导学僧的修学,曾为学僧讲授《中国佛学》、《真现实论》等,并总括其学行为《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及《我之佛教革命失败史》二文。我忝列师门,屡蒙慈诲,法乳深恩,铭记难忘。法师是智者、贤首后集佛学之大成者。他融摄古今各家学说,判释一切佛法,系统地提出了人生佛教的理论,为近代佛子继承佛教优良传统,适应时代潮流指明了方向;他和  相似文献   

17.
唐代长安城不但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也是佛教的中心。长安城内宏伟的佛教寺院、规模空前的译经事业、谆谆善诱的高僧,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日本学问僧、请益僧。波涛汹涌的东海,并不能阻挡日本僧人追求佛理、质疑问难的决心。据日本史书记载,从公元608—882年,日本入唐的学问僧、请益僧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有九十二人,留唐的时间有五、六年,十多年或三十多年不等,其中确实到达或留住长安的日僧有四十多人,他们留学期间的费用由日本政府赐给。唐朝政府设有专门机构管理日本、新罗学问僧。据《新  相似文献   

18.
自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社会遭遇了暴风骤雨般的剧变,国人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恍然惊醒,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救国图强"的经世之道,并希望通过思想界的一场"革新"来达到"救国"的目的,儒学在这场思想变革运动中逐渐衰微。然而,随着儒学的衰落,近代佛教却迎来了复兴的契机。但当时佛教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却严重制约其发展,可谓机遇与挑战同在。在严酷的内外环境下,以月霞为代表的华严僧人们纷纷将兴办僧学作为复兴佛教的首要措施,他们所创办的华严学校为近代中国佛教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僧才,这些杰出的学僧们在近代佛教的复兴道路上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在太虚的一生中,1946年中锡两国交换留学僧是他尝试沟通南传佛教的最后一次努力。与以往的单纯派出留学僧不同,这次也有锡兰的比丘来中国学习。由于种种原因,这次努力并不成功,锡兰比丘早早返国;但也并不算完全失败,光宗与了参继续在锡兰求学。条件虽然艰困,但二人坚持到了最后。尤其是了参,终于学有所成。  相似文献   

20.
《肇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肇论》既代表了僧肇本人的理论思辨水平,也是当时中国佛教理论发展的高峰,对后世中国佛教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本文从《肇论》的真伪、《肇论》思想研究和《肇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等三方面综述了二十世纪以来的《肇论》研究成果,以便为以后的《肇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