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哲学中的being(Sein)究竟是"是"还是"存在",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而主要是理解问题.探讨译文中的问题,对现有一些译文提出质疑,实际上还是在探讨应该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理解西方哲学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包括语言和逻辑,需要我们认真学习.讨论如何理解西方哲学,则还需要更多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2.
西方哲学研究与术语的翻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翻译的基础是理解,离开对原文的正确理解,研究必然会出现问题。而正确理解原文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拒绝先入为主之见。本文以对"being"概念的翻译和讨论为例说明,学界以"存在"来翻译"being"产生了若干问题,导致对西方哲学中的一些文本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误读或过度解读。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种先入为主之见:将"being"理解为"存在"。我试图阐明这种先入为主之见产生的缘由和带来的问题,与西方哲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展开商榷和讨论,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的西方哲学翻译和研究朝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当德语动词aufheben 和德语名词die Philosophie以动宾关系的方式出现时,究竟译为"消灭哲学",还是译为"扬弃哲学"?这不是翻译上的技巧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准确理解.笔者认为,这一动宾关系应该译为"扬弃哲学",从而既恢复aufheben的本来含义,也准确地传达马克思的本意.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关于being的讨论,是从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家们关于这个概念的看法出发的。这些讨论既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相关论述,也有助于我们把握being这个概念的意义和历史。但是,由于中译文把它翻译为"存在",结果使我们字面上就有许多无法理解的地方。经过把它修正为"是",则可以消除这些问题。翻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理解的问题。与being相关,对照两种不同的理解,我们可以获得对海德格尔思想的一些新的认识。以此为例,我们可以认识到:应该把being翻译为"是",而不应该翻译为"存在";"是"的翻译和理解,可能会与逻辑相关,却不一定就是逻辑的理解;关于"是"的理解和认识,尽管可能会与逻辑相关,却主要而且首先是从语言方面得到的,即从being这个词的日常用法和通常使用方式得到的。  相似文献   

5.
“是”、“是者”、“此是”与“真”──理解海德格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哲学中,“是”(Sein,being)与“真”(Wahrheit,truth)是形而上学的两个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自巴门尼德以来,历代哲学家,特别是大哲学家,包括亚里土多德、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都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述。我们对“Sein”和“being”的翻译多种多样,主要有“存在”、“在”、“有”、“是”,等等,其中尤其绝对以“存在”和“在”为多。我认为,以“存在”(“在”和“存在”区别不大)来翻译和理解“Sein”和“being”是有问题的,而且问题十分严重,因为它从根本上影响了我们对西方人所探讨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6.
王路 《世界哲学》2012,(4):149-160
本文借回应王晓朝教授的批评,进一步讨论应该如何理解being及其相关概念。本文指出,"风是冷的"中没有"存在"一词,无法说明"(人)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但这不是柏拉图的问题,而是中译文造成的。若是翻译为"(人)是是的事物是的尺度"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外国学者谈希腊文einai的exist含义是有条件限定的,比如"在没有谓项使用时",而且,尽管谈论einai的exist含义,他们在翻译中却往往采用being一词,而不用exist。这里涉及语言与语言所表达的东西的区别,应该认真对待。引用外文文献支持,应该如实客观,不能对这些内容不做介绍,就简单地说西方学者按照"存在"(exist)去理解einai,更不能断言他们把einai翻译为"存在"(exist)。讨论问题,不应该预设假前提。因为这样一来,推论固然符合逻辑,却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得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普通逻辑中有不少含“没有”的判断形式。其中有几种容易引起人们认识上的分歧。这些判断与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句隶属于不同的科学体系。但由于思维对自然语言的依附,逻辑与语言在语形上的交结,我们在对这些判断进行分析时,必须结合“没有”的语法意义及判断语句的语义、语境来考虑,才能加深理解。“没有”是个比较特殊的语词。它用在动词、形容词前,是一个副词:用在名词前。则成为两个词——副词“没”与动词“有”,可用肯定、否定相迭发问“有没  相似文献   

8.
“是”之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体论这个词的英文是ontology,德文是Ontologie。从这个词的词根来看,它表达的应该是关于on的学问。实际上也正是如此。on是希腊文动词estin的分词形式。因此本体论的主要内容是与estin这个希腊文的含义密切相关的。在汉译西方哲学著作...  相似文献   

9.
追踪观察一名婴儿(6~20个月), 分析其中看护者的言语输入特征及婴儿早期词汇获得的发展变化。主要对成人言语输入中动、名词比例、单词在句中的位置、具体环境等因素及婴儿早期动、名词理解和产生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显示, 成人言语输入中动词比例显著高于名词, 更多动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使得主语和宾语省略; 同时, 这种动词优势的输入特征促进儿童早期动词获得, 使得婴儿早期语言样本中动、名词理解相对比例与成人言语输入一致。这一结果表明, 婴儿词汇发展初期就已经利用言语或社会线索, 同时这种早期词汇组成中较高的动词比例进一步支持“名词优势”理论存在跨语言差异  相似文献   

10.
谓语动词后头的名词、代词一般是宾语,但是谓语动词之后的数量词,有的是宾语(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是动作涉及的对象),有的是补语(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数量或持续的时间等)。因而存在着宾补辨析的问题。1.1谓语动词之后的数词+动量词一般作补语。如: ①祥子一边吃,一边把被兵拉去的事说了一遍。(老舍《骆驼祥子》  相似文献   

11.
“本体论”译名辨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语的“ontology”一词在我国迄今多译为“本体论”。近些年来,我国哲学界开展了有关“本体论”问题的讨论,它涉及到哲学的根本问题。但是,所谓“本体论”到底应包括哪些含义,核心的问题是什么,不仅国内,而且国外哲学界也众说纷纭。因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直截了当地说:“本体论”一词“在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中分别具有  相似文献   

12.
陈志华 《天风》2013,(3):47-47
在圣经的翻译中,不少名词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原因很难翻译,因而采取了“音译”而非“意译”的方式,所以,读者常会不明白这些较为特殊的名词的真正含义。如《马太福音》5章22节:“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有古卷在‘凡’字下添‘无缘无故地’五字)。  相似文献   

13.
《天风》1999,(5)
最近听有的信徒说:全国两会在修改圣经,新近出版的圣经是经过修改的。我听了觉得奇怪,圣经是可以修改的吗?经过了解,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原来新近出版的简体字横排本“串珠版”圣经与“简释本”圣经,把一些原来翻译得不太好的人名、地名进行了新译,譬如,原来的“尼哥底母”新译为“尼哥德慕”(人名),“大马色”新译为“大马士革”(地名)。这不是修改圣经,是对译文的重新翻译,而且这里只涉及少量专门名词。  相似文献   

14.
西方哲学的传统的核心和基础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Being(希腊文的动词einai及其动名词on,拉丁文的esse,英文的动词不定式to be和动名词being,德文的Sein,法文的etre),是西方哲学的中心范畴.从古到今的西方哲学充满了Being的意义的辨析和改变.在西方哲学史上,Being有各种不同的意义,任何固定的意义都被颠覆,被颠覆的意义又被更正和修改.Being的意义的每一次变动都伴随着形而上学体系的新旧交替.由于Being的意义的复杂性,西方哲学界多次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其中也包括如何用现代西文翻译希腊哲学中与einai相关的术语的问题,但至今也没有一致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论海德格尔思想主导词Ereign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德格尔思想及其主导词Ereignis中存在着一个“显现、看、知”三者共属一体的基本结构,其中“看”居于关联“显现”与“知”的核心位置。这种结构既是由他的“实际生活经验”的“显示形式”的现象学方法决定的,也源于他对希腊人之存在经验的洞察:在西方形而上学的开端处,存在以一种存在与存在者相区分的二重性的方式运作着。因而,在阐释Ereignis时,海德格尔几乎处处都在强调这个词中固有的“看”的因素。但这里的“看”应做广义的解释,它可以对应贯穿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的一个重要词语Vernehmen(有“审听”、“颖悟”、“觉知”等多种译法),意为“对存在的领会”。这种意义上的“看”标志着Ereignis中与“存在”互相“共属”的“人”的一维,它既关涉作为Ereignen的“成”(或“有”、“在”)之“如何”,也划定了“成”(或“有”、“在”)的界限。关注“如何”是现象学的重要特征,强调“界限”则是海德格尔现象学的重要特征——有限性思想。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Er—eignis才配称作作为现象学家的海德格尔的思想主导词。基于此,笔者建议将Ereignis译为“会成”或“自会成”,这里的“会”既是“看”又是“领会”。  相似文献   

16.
儿童早期词汇获得的词类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儿童早期词汇获得存在词类差异,很多语言中名词比例都要高于其他词类,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名词优势”理论。但是,一些对汉语和韩语的研究发现,儿童早期获得的动词比例与名词没有显著差异,甚至高于名词,同时汉语和韩语动词比例也远大于英语动词比例。针对不同语言儿童早期获得的动、名词比例差异现象,研究者认为语言结构特征和成人对孩子的言语输入可以解释不同语言儿童早期词汇中动、名词比例的差异,其中成人言语中词类的频率、单词位置、词形变化复杂性和语用等因素都会影响儿童早期词汇获得。此外,不同的词汇测量方法、观察情境、词类定义、词汇量水平、单词理解与说出也会造成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作者详细考察了“Bedeutung”一词在德语中的标准意义,以及弗雷格在其著述中使用它的各种情况,并仔细回顾了在英语哲学界对这个词的翻译和理解所发生的争论及其理由。他不太赞成把“Bedeutung”译为“meaning”(意义)和“significance”(意谓)一类的词,他还反驳了支持这类译法的三个论证。“公正地讲,‘reference’(所指)和‘refer to’(指称)是得到最广泛认可的翻译。”他区分了“Bedeutung”的水平意义和垂直意义,前者是指语言表达式相互之间的关系,后者是指语言表达式与语言之外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并认为弗雷格更多地从“对象”的意义上使用“Bedeutung”一词。鉴于弗雷格使用“Bedeutung”的模糊性和怪异性,作者建议用“reference”及其近似词来翻译“Bedeutung”及其近似词,它兼有“指称”(作为关系)和“所指”(作为对象)的模糊性;并把该德语原词置于相应译文之后的括号内。  相似文献   

18.
夏全胜  彭刚石锋 《心理科学》2014,37(6):1333-1340
将ERP技术和半视野技术相结合,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对汉语名词、动词和动名兼类词在左脑和右脑中的加工机制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显示,名词和动词的N400仅在左视野/右脑存在差异,名词和动词的N400在左视野/右脑和右视野/左脑中都比偏(动)和偏(名)更负。不同词类的LPC在右视野/左脑中没有显著差异;偏(名)和偏(动)的LPC在左视野/右脑中比名词和动词更正。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语境条件下,汉语名词和动词的差异主要在具体性上,动名兼类词体现出不同于名词、动词的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个理解古汉语的计算机系统——SUACH。实验材料是两个古汉语的小故事。该系统对课文进行句法和语义分析,并把它译成现代汉语。系统也能回答某些词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句法功能和意义。 汉语与西方语言不同。前者没有词形变化。人们不能根据词的形态来判定一个名词的格或一个动词的时态。汉语语法也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点。文中提出和讨论了一些计算机理解古汉语的临时规则。  相似文献   

20.
唯识学对哲学的超越胡晓光“哲学”一词来源于西方,由于历史时代不同人们对哲学概念的理解也不同,一般来讲,西方哲学经历了三个转变,在古代,西方哲学是以哲学本体论为核心。在近现代西方哲学则是以哲学认识论为核心,在当代西方哲学是以分析逻辑为核心。不论是古代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