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这个当前全球性课题的解决,有赖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表明人与自然关系一直是哲学关注的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之前的几千年哲学史中各派对此问题都有自己的解答。随着当代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这个问题再次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在马克思哲学的视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个纯粹抽象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与实践相关联的问题,同时也是这个领域中主客体矛盾历史地发展的问题。一、人与自然统一的根据:人始终具有受制于自然的“受动性”,而“人化自然”则永远具有“人道主义”的品格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逻辑的…  相似文献   

2.
吴天岳 《世界哲学》2009,(3):83-103
本文从原始文献的编辑整理和基本研究范式的转变两个方面,分别概述西方古代哲学研究和中世纪哲学研究的近30年来的新进展和前沿问题。笔者力图较为全面地呈现晚近古代哲学文献编订整理工作的丰硕成果,同时通过考察当代哲学史家对“何谓古代哲学”、“什么是中世纪哲学”等学科基础问题的讨论,指明在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研究领域,借助分析的手段重构哲学史,同时坚持在历史语境中展开哲学分析,这一崭新的研究方法已经逐渐成为西方学界的主流,极大推进了当代视野下的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由黄志斌、刘志峰两位教授所著的《当代生态哲学及绿色设计方法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是在立足当代环保问题的基础上而撰写的一部生态哲学学术专著。该书针对现实的生态问题,在对有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成果交叉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包括人在内的广义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藉以协调的生态伦理规范,以及人与自然互动和谐的目标和实现方式,并从生态自然观与技术方法论相统一的高度,深入剖析了蕴涵于生态自然观之中的绿色设计方法论,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是一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著作。…  相似文献   

4.
李娉 《学海》2023,(5):13-24
政策试点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历程的关键线索。已有文献较少对中国政策试点的整体逻辑进行提炼。本文基于历史、理论、实践三重逻辑,解析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政策试点的历史脉络,区分政策试点不同时代的典型特征;探讨“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的理论谱系;提炼“权威引领的政策试点”“府际互动的学习网络”“多样化的试点模式”“适应性的政策制定”的实践逻辑。历史、理论、实践三重逻辑具有内在统一性,共同揭示了中国政策试点的独特机制:议题驱动的强化学习、高位驱动的专项授权、评价驱动的经验吸纳、注意力驱动的创新迭代。推动政策试点的持续发展,既要总结历史规律,建构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试点理论,也要从不断发展的实践中汲取新知识,回应时代性的重大改革议题,更有效地发挥政策试点在全局性改革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6年11月5日在江西赣州召开,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卢风教授从自然观、方法论、价值观和社会观等层面阐述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学者和研究生共70余人参加论坛,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天人合一观念”“文化传统与生态建设”和“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等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生存论转向与当代哲学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哲学正在发生一场整体性和历史性的转型 ,这就是从传统的超验性的、实体性的抽象存在论 ,向感性的、历史性的生存存在论转换 ,这一转换即生存论转向。存在论为什么会发生转换 ?源自于现实与理论的双重动因。从现实看 ,任何一种哲学存在论形式都是由一定的生存方式与生存观念所决定的 ,人类生存方式与生存观念的当代转变必然要求实现哲学存在论的当代转换 ,而发展主题从传统的唯经济发展观向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也要求实现对于注重生命质量与生活意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生存方式的哲学理解。从哲学理论的演进而言 ,则是由于传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从康德的“世界公民”、黑格尔的“世界历史个人”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的历史演变,进而认为,康德哲学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它是近代哲学主题由本体论向认识论转变的完成者,更主要的是它开启了近代哲学主题由认识论向历史观的转变这一“新的哲学变革”;黑格尔哲学以其“宏大的历史感”和否定性辩证法使历史观的探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则使历史观真正奠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完成了近代哲学主题由认识论向历史观的转变。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现汽化建设过程中,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实质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管子》的生态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管子》的生态哲学,认为:《管子》把天地人看作是一个以“道”根据和调节机制的和谐平衡的有机整体系统,认为天地生态系统遵循着基本的生态法则,阐述了“人与天调”、“天人相因”的内在统一的生态存在论和实践观。《管子》以“道为物要”的生态价值观为基础,把自然现象道德化,把人类的道德推广到自然万物,提出“德润万物”生态伦理命题。《管子》从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观点,揭示了自然现象的属性与人的能力品质的内在一致性。《管子》主张遵循天人感应之“时德”的农业生态伦理与政治生态伦理。《管子》把生态伦理法律化、行政伦理化。  相似文献   

9.
2016年7月22—24日在辽宁丹东举行,由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辽宁省哲学学会联合主办。共有70余名学者参加会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发展”为主题,围绕发展和创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与当代中国现实重大问题等议题展开讨论。会议认为,哲学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适应时代要求基础上用发展的理念对世界、人生、历史进行崭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需要建构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逻辑相印证的形而上学样式;中国特色哲学体系的创建要处理好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理论、实践、文化之间的关联;哲学的创新发展应当回到生活世界去寻找意义的前提;《资本论》是21世纪的“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如果从抽象到具体、从观念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这一议题最终在相当程度上会落实在“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上。如果把这个议题中的限定性宾词(predicates)暂时悬置起来的话,“美学与社会”就成了关键词。我们谈美学而不谈艺术,经常会隔靴搔痒;我们谈艺术而不谈社会,就必然失去根本。于是,美学与社会的关系,在此可以置换为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这是因为属于哲学的美学基本上只能坐以论道,所论的对象主要是艺术的生成、特点与相关的反应或影响等等。按此逻辑,上述议题的基本用意就在于探讨马…  相似文献   

11.
王晓华 《管子学刊》2007,(4):99-102
人与自然关系是文学表现的重要母题。透过文学的发展,可以窥视出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推动下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本文意在通过中西文学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过程,并在历史的视野中审视生态批判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代政治哲学与传统政治哲学之间存在着一些根本性区别,这其中与社会学的兴起有着一定关联。从学理上看,政治哲学与社会学之间构成相辅相成的关系,政治哲学是社会学兴起的重要基础,社会学的兴起则是政治哲学发展史上重要的分水岭。随着社会学的兴起,当代政治哲学与社会学之间的思想对话与互动关系逐渐形成,当代政治哲学深刻的模式转型也由此发生。当代政治哲学正日益走出传统政治哲学"形而上"的模式框架,而向更具现实性、时代性、客观性与批判性的"形而下"模式框架转变。  相似文献   

13.
启蒙以来,社会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实践以及技术理性逻辑的全世界扩张客观上生成和确立了“经济世界观”及其话语的主导性、支配性地位。就其历史性后果而言,则是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弥漫。真正的、真实的文化在被日益边缘化的过程中变得支离破碎,失去了从整体上理解、观照、诠释以及重构现实的能力。此种情境为反思批判意义上文化与现代性叙事逻辑的开显提供了可能。文化哲学之思的当代主题,当是直面后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思想、理论、制度等日益差异化、异质化的生存与生活现实,立足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实践,顺应人类社会从“经济时代”向“文化时代”全面转型的历史趋势,着眼人类整体性优存的实践-价值方略,有效破解文化与现代性的深层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4.
庞跃辉 《学海》2005,1(5):83-87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人们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严重的环境危机的深刻反思,一股强烈的“人与自然良性互动”意识应运而生,并迅速而深广地波及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活动。如何深刻认知人与自然良性互动意识的生成逻辑,科学把握人与自然良性互动意识的本质特征,真正明确人与自然良性互动意识的实践指向,以积极引导人们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现代哲学必须备加关注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人与自然良性互动意识的生成逻辑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界的诸多领域就有了自己的对立面,它们不再是…  相似文献   

15.
文化哲学是当代研究文化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文化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化的本质、文化与历史、社会的关系,各种文化的冲突、交流、比较,文化与宗教、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以及文化与哲学本身的关系等。第十七届世界哲学大会已经由科学哲学转向文化哲学,此届大会“具有一个极为广泛和普遍的议题——哲学和文化。科学技术问题已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21,(4)
正随着西方生态哲学的深入发展,转而向东方文化寻找值得借鉴的思想资源,禅宗作为一种宗教模式和思想范式,受到广泛的关注,罗尔斯顿在其《尊重生命:禅宗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门环境伦理学么?》中提出:"中国人已在中华大地上休养生息了数千年,而科罗拉多州有人(至少是欧洲人)居住的历史还不到200年。西方人也许应该到东方去寻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模式。"[1]生态哲学对佛教的缘起、佛性等理论和放生、戒杀等实践方式越来越推崇,但是,"传统社会并没有面临今天意义上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赵德昊  周光辉 《学海》2024,(1):27-38+213-214
中华民族从自在实体向自觉实体的转化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觉意识的形成根植于自身长期以来的观念与实践,成形于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救亡图强的历史进程。在历史上,大一统观承受了王朝更迭、外来文化冲击和各民族融合引发的变革,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在发展状态的重要文化和心理纽带。近代以来,由传统大一统王朝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不可避免,以“天下大一统”为理想愿景的大一统观也经现代观念的重构,转变为追求“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现代统一性理念。从大一统观念下的自在共同体转化为统一性观念下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天下一统的文化愿景被重构为多元一体的身份意识,向内凝聚的政治结构被重构为集中领导的团结意识,文明一脉相承的历史哲学被重构为文明发展的历史意识。以现代统一性观念为基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使中国能够在维系统一的基础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在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时实践唯物主义首先考察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思维方式上的这一根本变革,使哲学扬弃了传统的心、物两极对立模式,哲学的出发点也从抽象的物质或精神而转变为现实的人。从这种意义上说,实践唯物主义是一种主体哲学。另一方面,实践唯物主义作为共产主义者的世界观,它高扬了革命实践在改变现存世界和克服异化现象中的积极意义。就此而言,它又是一种革命批判的哲学。  相似文献   

19.
实践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一体化哲学;传统教科书的物质本体论与当代哲学的性质相悖,与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相去甚远;实践之“元”不具有“万物本原”的涵义,它只表现为哲学的逻辑起点,表现为马克思哲学思维辐射的轴心。  相似文献   

20.
韩海琴 《美与时代》2007,(4):106-108
当代生态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以亨利·戴维·梭罗为切入点,分析其矛盾的自然观:兼具人类中心和生态中心这两种相对立的观点.这一自然观基于西方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而这种思维模式被认为是引起环境恶化的理论基础.与西方的自然观相比,东方的天人合一观更接近于当代生态哲学所倡导的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观点,它能够为西方的自然哲学观注入新的力量,从而为中国传统生态哲学参与生态文学的理论建构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