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18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这句诗,一直被我国广大读者视为蔑视黑暗、鼓舞信心的号角。从1923年起,鲁迅、郭沫若、茅盾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就将雪莱的作品介绍到中国,至今已逾大半个世纪。一《伊斯兰的起义》是雪莱于1817年9月创作的一部叙事长诗,共分为十二歌,计4800行。这首诗讲述的是一位诗人和他的恋人共同奋斗,领导黄金城的人民反抗他们的压迫者。人民起义获得成功,可是暴君很快卷土重来,人民重受蹂躏,瘟疫肆虐、饿殍遍地。在教士的煽动下,这对恋人被处以火刑,他们…  相似文献   

2.
朱恩慧 《天风》2006,(11):19
“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此句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西风颂》的名句,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喜欢,因为让我感觉到生活在天父世界的美好,生命的宝贵,心灵的宁静与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3.
名人避客     
名人也有名人的烦恼。频繁的来访和社交活动常常影响他们在事业上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名人想出了种种避客之法。躲避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喜欢独自一人躲到荒岛或松林中写诗。隐居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卢梭为了躲开“不速之客”的干扰,长期过着隐居生活,他的住处之一叫“退隐庐”。  相似文献   

4.
魅力和神秘感有密切的关系。一个有神秘感的人,往往更具有魅力。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神秘存在一种普遍的欣赏心态,越是被你遮遮掩掩的东西,越是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好奇。雪莱名诗《精神美的赞美》有一句说得好:  相似文献   

5.
张笑坤 《天风》2002,(4):24-24
无论是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当他初次意识到只有一个人生这个令人伤心的事实时,可能会产生一种幻灭感。生命的诱惑刚刚在地平线上出现,却一眼看到了它的尽头,诚然,和历史、宇宙相比,一个人的生命似乎等于零,但是,英国大诗人雪莱的论述更好——“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何足挂齿!同  相似文献   

6.
程爽  孙冬 《学海》2004,(4):141-144
从 1 90 4年在报刊发表首篇文章开始 ,到 1 941年小说《幕间》(BetweentheActs)完成第一稿为止 ,在短暂的三十八年创作生涯中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随笔、散文和文艺理论方面建树频仍 ,开创现代小说之先河。她拓展意识流之手法 ,奠定其女权领袖的地位 ,并笔耕不辍 ,创作了  相似文献   

7.
日本学者井上靖从1981年9月至1988年5月,曾先后两次来到我国山东省、五次来到我国河南省,在旅行采访中,对收录于《论语》中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着重分析其历史背景,为写作以孔子为主人公的小说做了扎实的准备工作。小说《孔子》分为五章,每章又分节。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于1991年5月出版了该书。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小说。  相似文献   

8.
1922年M.亨利生于越南海防市。他是在巴黎完成其学业的,现在是法国蒙彼利埃保罗-瓦雷利大学的哲学教授。以论述《表现的本质》为其主要论点的哲学著作,除了他关于人体的著述外,还包括对马克思的重要研究。亨利还是一位小说家,至今已发表了三部小说:《青年军官》(1954年),这部小说以诗歌的语言叙述了对邪恶的无休止的战斗;《紧闭双眼的爱情》(1976年获勒诺多奖金)这部小说对生命的自我摧毁的过程进行了令人瞩目的分析,对文明的命运及艺术作品的性质进行沉思;《国王的儿子》(1981年),该小说通过虚构的疯狂,对一种神秘的经验作了描述,作者并从这部小说中提炼出一出戏剧:《真理是一声呐喊》。 M.亨利的哲学属于生命哲学。这一哲学深受  相似文献   

9.
乡土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90年的发展过程中,乡土小说在其题材和主题方面经历了一些变化。然而时至新世纪,乡土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受到了城市文化的冲击,日益匮乏,人们的乡土意识逐渐淡薄;同时乡土作家的青黄不接使乡土小说随之进入了创作的瓶颈期,面对危机如何谋求发展成为了乡土小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艳 《美与时代》2006,(8):84-85
鲁滨逊·克鲁索是欧洲现实主义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一位流落荒岛28年的冒险商人,他凭着积极进取、奋斗不息的精神主宰了自己的命运。本文从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鲁滨逊顽强的意志品质、人与自然的力量对抗以及小说中隐含的象征意义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主人公鲁滨逊的形象塑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