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通过间接测量和直接测量考察被试的妒忌感受(实验1),并测量两种测量条件下被试的敏感性和反应偏向的分离(实验2).结果发现:间接测量组的被试比直接测量组报告更多的妒忌感受,两种条件下被试所采用的判定标准没有变化,但间接测量中被试的敏感性高于直接测量,这说明两种测量测得了妒忌的不同层面,间接测量在测量妒忌的无意识方面更具优势;而两种条件下被试对于妒忌者都比被妒忌者要更为敏感,则表明了被试在无意识中对妒忌者更为偏好;两种条件下对于妒忌的评定均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吴宝沛  张雷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9):1467-1478
妒忌是个体因为意识到别人拥有自己所缺乏的优势时体验到的一种消极感受,表现为自卑、敌意和怨恨的一种混合情绪,包括特质和状态两种界定角度.相似性、自我相关是妒忌的近因,资源竞争则是妒忌的远因,前扣带皮层、腹侧纹状体和腹中侧前额叶是妒忌加工和识别的相关脑区.妒忌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攻击行为、道德行为、幸灾乐祸、亲社会性以及业绩表现.未来研究可以在善意妒忌、内在机制、进化视角、文化差异等方面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3.
妒忌是指意识到自己缺乏他人更优越的品质、成就或所有物而产生的自卑、敌意和怨恨等混合情绪,妒忌者渴望得到妒忌目标的优势或希望妒忌目标失去优势。作为一种指向他人财富的复杂情绪,善意妒忌和恶意妒忌会引发不同的行为结果,这主要取决于个体对他人财富的认知评估过程。妒忌通常由向上的社会比较而产生,社会事件应得性、主观公平感、核心自我评价等认知都会对妒忌产生影响。本文从社会比较判断、认知加工过程和神经生理功能等角度来分析妒忌的产生过程和认知机制。基于现有不足,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妒忌情绪的发展特征、妒忌体验的测量方法和妒忌功能的分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630名具有社交网站使用经验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社交网站使用对妒忌的影响,以及向上社会比较、自尊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社交网站使用显著正向预测妒忌;(2)向上社会比较在社交网站使用与妒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该中介效应受到自尊的调节。具体来说,相对于高自尊大学生,低自尊大学生的向上社会比较产生更多妒忌。  相似文献   

5.
妒忌他人是生活和工作中一种普遍的现象, 虽然宗教学、哲学和历史典籍等领域很久以前就有诸多有关妒忌的记录, 但是, 直到近来妒忌才引起组织行为学研究者的关注。尽管以往多学科和多视角的研究加深了研究者对妒忌的理解, 然而, 在组织行为学领域深入研究妒忌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澄清妒忌研究中的挑战、明确分歧、推进妒忌研究, 首先从妒忌特有视角、妒忌分类视角和妒忌整体视角对妒忌研究进行总结分析, 然后重点从妒忌的性质、应对妒忌的策略、解释矛盾结论三方面分析以往三种妒忌研究视角之间的分歧。在此基础上, 建议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厘清妒忌内涵和测量、深入研究妒忌者和被妒忌者之间的二元关系、整合不同视角的妒忌研究。  相似文献   

6.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福建省三所大学的638名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受害者公正敏感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和妒忌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后,受害者公正敏感性、上行社会比较和妒忌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三者均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2)受害者公正敏感性主要通过妒忌的单独中介作用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同时还会通过上行社会比较和妒忌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其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但该链式中介作用微弱。本研究揭示了受害者公正敏感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为引导大学生降低因受害者公正敏感性而对生活满意度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成翔  李方君 《心理科学进展》2023,(12):2406-2418
组织中的明星员工常因其卓越表现而成为他人妒忌的对象。被妒忌既可能会引发员工的积极体验,也可能会引发消极体验,进而对工作绩效、人际行为产生不一致的影响。现有研究对于这些不一致的发现缺乏深入细致、系统全面的梳理与解释。基于能动与共生的双重视角模型,探讨被妒忌对个体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及自我调控的不同影响,并着眼于能动与共生对个体而言的相对重要性梳理相关的边界条件,以期增进对被妒忌效应的系统理解,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同时启示组织对明星员工被妒忌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考察目标取向与社会认知冲突调节的关系.结果表明:任务取向对认识冲突调节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趋向型自我取向对关系冲突调节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逃避型自我取向对社会认知冲突调节无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认知冲突调节的直接与间接测量方式具有等价作用.  相似文献   

9.
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映学  寇冬泉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7,30(2):489-491,481
人类对创造力的认识进程,离不开哲学、生理学、脑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所作的研究贡献.但在对创造力的众多学科研究中,没有比心理学所作的研究贡献更大的了。本文着力从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本文认为.对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要有更理性的研究取向.那就是.应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创造力的纵向研究和应用研究,应大力提倡创造力的多学科、多视野协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社会比较中的妒忌:基于不同测量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娴  张锦坤 《心理科学》2008,31(3):685-689
文章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以59名高职学生为被试,让被试与假想的目标(优秀群体和一般群体)进行比较,运用外显的自我报告和内隐联想测验测量了竞争失利后被试对于不同群体(优秀组和一般组)产生的外显和内隐妒忌,结果显示:⑴在外显测量中,被试对优秀组和一般组的优势地位的妒忌没有显著差异;⑵在内隐测量中,被试对于一般群体的妒忌高于优秀群体;⑶在性别维度上,男女生对于两种群体的外显妒忌没有显著的差异,而在内隐测验上,女生对一般群体的内隐妒忌高于男生,表明了不同测量方式上性别的分离;⑷外显和内隐妒忌之间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The Black scholar》2013,43(1-2):52-68
  相似文献   

12.
13.
14.
It is common to think that we would be morally better people if we never felt envy. Recently, some philosophers have rejected this conclusion by arguing that envy can often be directed toward unfairness or inequality. As such, they conclude that we should not suppress our feelings of envy. I argue, however, that these defenses only show that envy is sometimes morally permissible. In order to show that we would not be better off without envy, we must show how envy is not merely morally permissible, but morally valuable. Here I provide a defense of envy's moral value. I argue that feelings of envy are integral to the value that moral agents place on the goods and talents that they judge to be central to a worthwhile life.  相似文献   

15.
从心理学角度对肺癌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及影响肺癌患者心理疾病的一些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突出了心理疾病不仅影响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而且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轴、交感神经系统和自身免疫系统等方面影响肺癌的进展及转移。揭示了心理因素与肺癌的诊治、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对肺癌患者心理疾病相关问题的研究,可以为研究肺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及为肺癌患者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Two studies assessed envy across adulthood. Study 1 (n = 987) examined subjects’ experiences of feeling envy. Study 2 (n = 843) examined being the target of another's envy. Envy primarily occurred between same-gender and similarly aged others. Fewer older adults reported envy incidents. Envy was reported in both distant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Both studies found that the likelihood of envying certain domains shifted across the life span: scholastic success, social success, looks, and romantic success were less envied with age, whereas money was more envied with age. Envy in some domains (luck, overall better life) was fairly consist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Marguerite La Caze has recently published a stimulating analysis of the emotions of envy and resentment in which she argues that to envy others for a benefit they have received or to resent them for such a reason can be ethically acceptable in cases where that benefit has been unjustly obtained (La Caze, 2001). I question this on the ground that the judgement that the benefit has been unjustly obtained plays a more complex role in the structure of envy and resentment than La Caze allows and should alter the nature of the feeling that is evok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rtue ethics there is nothing creditable about still feeling envy or resentment in such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