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之交,邪教肆虐,如何认识其本质,分析其产生原因并寻求反邪教的有效措施,是人类共同难题。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邪教进行分析,指出邪教的根本性质是越轨性与封闭性,其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邪教在农村不少地区禁而不止并呈曼延之势,其原因主要在于:1、中国传统的多神信仰民俗,为异端邪说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土壤;2、中国传统的灾难信仰制度与灾难信仰心态,使邪教的"劫变"观大行其道,并极大限度地增加了邪教的煽动性和扩张力;3、社会转型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基层政权控制能力的疲软、文化娱乐生活的匮乏、价值信仰的失范,都给了邪教以可乘之机;4、农民物质生活的相对贫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欠缺,是邪教在广大农村扎根与发展不可忽视的物质因素.对农村邪教问题的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主要包括:1、加强相关的法律建设和制度建设;2、建设农村基层组织中的斗争机制;3、加强宗教理论研究,普及宗教知识;4、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发展经济,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后,一些貌似宗教却并非宗教的非法邪教组织,伴随着宗教世俗化的浪潮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纷纷粉墨登场。这些邪教多以农民容易接受的形式,宣扬世界末日论,美化神化教主,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洗脑,最终达到对信徒的思想控制、骗取钱财、妖言惑众、秘密结社、危害社会的目的,对贫瘠的农村构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邪教已成为农村中一股不可忽视的邪恶势力。一、农村邪教的危害1.农村邪教的非法活动严重威胁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这是农村邪教组织的最大危害。2.农村邪教的非法活动对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构成了巨大的危害。农村邪…  相似文献   

4.
农村是宗教传播和邪教势力活动的重要区域。文章选取甘肃省X镇作为西北地区汉族农村的代表,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考察其宗教信仰状况,分析当前农村反邪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研发现,该地区虽然宗教文化较为繁荣,但信教群众不多,佛教已然衰落,基督教发展稳中有进,邪教人员多于正统宗教信徒。基层基础建设与反邪形势不相适应是当前基层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农村地区邪教的防范与治理应当注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进反邪教工作的法治化进程,加强反邪教工作的基层基础建设,充分发挥正统宗教在反邪教斗争中的作用,注重发挥各类社会团体在反邪教斗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陆续出现了邪教组织。它们的存在及其活动严重危害了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扰乱了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秩序,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邪教是一种特殊的越轨亚文化。这种文化在农村滋生、蔓延以及进行的种种非法活动,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末起,各种邪教相继出现且祸乱丛生。邪教这种社会现象必须具有社会领域中的特定原因和条件才能够滋长。在中国,这些原因既体现为社会渐变与突变中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及就业结构等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为社会心理变迁、社会心理失衡等主观认识因素的制约,同时以巫文化、教门文化及新造神运动等神秘主义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根源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这些原因的存在直接决定了我们要对邪教滋长的必然性、反邪教斗争的长期性及复杂性等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末起,各种邪教相继出现且祸乱丛生。邪教这种社会现象必须具有社会领域中的特定原因和条件才能够滋长。在中国,这些原因既体现为社会渐变与突变中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及就业结构等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为社会心理变迁、社会心理失衡等主观认识因素的制约,同时以巫文化、教门文化及新造神运动等神秘主义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根源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这些原因的存在直接决定了我们要对邪教滋长的必然性、反邪教斗争的长期性及复杂性等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1999年“法轮功”事件给全国人民敲响了警钟 ,邪教已经开始在威胁人们的正常生活。邪教的产生有其必然的原因 ,其后果又是那么可怕 ,不得不使我们要倍加警惕 ,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自我防范的意识。“法轮功”事件的教训告诉我们 :现在不仅要加大打击邪教的力度 ,而且还要继续深入研究邪教 ,本刊下面发表的三篇文章 ,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邪教的成因和解决的对策 ,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 ,增强自己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9.
由于文化背景和现实国情的差异,中美两国学者对邪教的理解不尽相同。中国学者在论及邪教的识别与防治时,往往更强调邪教冒用传统宗教名义的欺骗性及其对社会和国家的危害;美国学者则较少关注邪教同传统宗教的关系,往往更强调邪教形式的多样性及其在心理生理上对信徒个人和家庭的侵害。然而,两国学者对于邪教的破坏性、封闭性、教主崇拜、强制性劝诱和精神控制等特征的相似论述,不仅为双方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对话中介,而且为扩大两国在邪教问题上的共识和实现打击邪教犯罪的跨国合作提供了可能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各地教会要展开区域合作,共防共治,做好反邪工作。邪教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产生了不少危害,并且已经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安部也曾明确认定了在我国境内出现的14个邪教组织。反对邪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事,政府在打击邪教,社会在揭露邪教,学校在宣传反对邪教,教会自然不会也不能置身事外,为了办好教会,需要做好反邪工作。做好反邪工作,首当认清邪教真面目。教会需要尽可能地在一切合适的场合教导同工和信徒,认清邪教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邪教"一词,在中国有政治和文化的特定意义。中国境内发育和活动的邪教"谱系"有三个系统:附基督教系统、附佛教系统和附道教系统。它们冒称宗教,以宗教的面目招摇撞骗,中国文化称它们为"邪教",指称它们的邪,而不是它们的"教"。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与邪教都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复杂现象,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从本质上看,科学发展与邪教是对立的。从表现形态看,科学发展状况与邪教并非完全对立。科学发展带来的许多方面的社会后果,有些有利于对邪教的防范与抵制,有些则可以为邪教的产生和流传提供各种不同的空间。要防范抵制邪教,应该大力发展和普及科学、培养科学的想象力、守卫好科学的边界等等。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无神论》2021,(5):68-74
学者们对邪教概念之界定并未立基于法教义学,这不利于邪教治理法治化。法教义学是以概念的事实语义为基础,对规范性法概念进行法价值"润色"。在法教义学视域下,邪教是指违法且具有法益侵犯性的宗教。利用法教义学对邪教概念进行界定不会导致邪教概念的非理性扩张或缩小,其可实现对"线上"及"线下"等不具有传统邪教特征的新型邪教进行合理界定,通过法教义学概念对邪教进行科学界定,从而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对邪教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4.
"邪教"作为一个汉语词汇,有其历史渊源,传统意义上一般指的是那些打着宗教信仰等旗号从事危害社会活动的有组织的邪恶势力,与西方语境中的"膜拜团体""异端教派"在词义上有相近之处,但也存在很大区别。应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邪教治理体系。当代邪教对国家安全产生很大影响,国家安全应作为处理我国邪教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新时代,要加强我国邪教治理工作,依法打击各种邪教犯罪,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5.
董延谅 《天风》2003,(2):34-35
二千年来教会在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极端思想、异端邪说和邪教的侵袭。历史上许多异端和邪教的产生往往是从极端开始。因此极端、异端和邪教都是有害于教会和社会的,教会也正是在与种种异端邪说和极端思想的较量中步步成长日臻完备的。  相似文献   

16.
邪教不仅使部分农民的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发生歪曲,还成为阻碍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因素。部分农民对于邪教的狂热膜拜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信"的发生、"信念"的生成、"信仰"的确立。农村反邪教工作应着重从治理和预防两个层面来实施精准化分类策略。在治理方面,采取"先破后立""边破边入""先立后破"的分类策略来帮助邪教信好者驱除邪教并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和科学信仰;在预防方面,从创新和发展乡贤文化、重视农村民间传统信仰、提升农村宗教知识普及度等三个方面来增强农民群众抵御邪教的免疫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农村群众的精神信仰。  相似文献   

17.
雍正时期,清王朝正处于“康乾盛世”之中,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是,阶级压迫的存在,贫富不均的发展,使许多人不满于自己的地位与处境。而通过正常途径又难以使自己的状况得到改善,其中一些人便求助于“邪教”,达到自己的某种政治或经济目的。另外,农村商品经济在这一时期得到显著发展,加速了阶级分化。那些经营不善或遭天灾人祸而破产的人,愈来愈多。而人口的激增,又加剧了农村人多田少的矛盾,迫使更多的农民,涌入城镇市圩或异地他乡,加速了“邪教”的产生和发展。它严重影响了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特别是不少“邪教”不仅打着宗教旗号骗取钱财,还往往滋生政治野心,甚至举行武装起义,迫使清政府对他们采取了极为严厉和残酷的手段,同时又制定了一些特殊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正统宗教与邪教势不两立 ,是邪教的天敌。因为邪教往往是正统宗教的假冒伪劣品 ,与正统宗教争夺信众 ,并篡改正统宗教的教义 ,所以正统宗教对于识别邪教最为敏锐 ,对于批判打击邪教积极性最高。中国最早开始认识“法轮功”危害的 ,并对“法轮功”进行系统批判的是佛教界。例如 ,《佛教“气功”与“法轮功”》一书就是国内第一本 ,也是中央宣布取缔“法轮功”非法组织之前唯一一部公开批判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的专著 ,而且在人大常委会正式定性之前 ,该书就已明确提出“法轮功”为邪教。一切正统宗教教义中都有直接批判现代邪教的内容 ,任何…  相似文献   

19.
邪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一些基本概念方面依然未能消除一些模糊看法,中西方之间在此问题上更存在很大分歧。本文从宗教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不同的维度,对邪教进行了剖析,并从中总结出邪教的宗教异端性和社会危害性这两个标志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以来,国内学界对于破坏性膜拜团体的研究渐渐走出了过去单一化、表面化的介绍性研究的层面,开始出现了一些比较深刻的真正的学术性成果。在综合论述和理论探讨、邪教的概念与历史演变、原因和对策、法律文化社会视角等方向都产生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以后的研究必须突出强调学术性和科学性,能够真正从学术的角度为解决邪教问题提供有效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