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开国皇帝。他“起自寒微”,“灼见情伪”、“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从而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明帝国。其所创之制度,所订之政策,以及个人之爱好崇尚等,常成为他的后代子孙明代诸帝的楷模。他对道教的态度、政策,就是这洋。尽管他在某些口谕中,抨击道教“神仙之术”“无验”,“切不可信”,“炼丹烧药之说,朕焉用此”,但在实际上却利用道教以神化其皇权;尊崇扶植道教,以加强对群众的思想统治;严格道教管理制度,使之更加符合统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1983年4月7日《文学报》刊有一篇题为《华俄焚稿异同论》的文章。文章开头说:“鲁迅写过一篇《华德焚书异同论》,论证了秦始皇烧书和希特勒烧书的相同和不同;我套用这个题目,想谈谈茅盾撕稿同果戈里焚稿究竟相同还是有别。”该文在论述了茅盾的一个电影剧本没有成功的两点原因之后,即以大量的篇幅论述了果戈里“晚年的思想趋向保守”,其《死魂灵》第二部描写地主们改心向善,但他“究竟没有泯灭正直之心”,因此由于自己的思  相似文献   

3.
一、荣誉光环中的罗尔斯美国外交家W .里德曾把W .E .格莱斯顿① 誉为英国最伟大的领导人 ,其理由是格莱斯顿“比与他同时代的任何其他政治家更能把政治行为的实践技巧和高度道德标准的要求结合起来”。罗尔斯被西方学者推崇为“我们这个时代卓越的政治哲学家” ,② 我们中国国内有的学者也将罗尔斯誉为当代“公认的最重要的、最有影响的政治哲学家”③ 。罗尔斯作为一位政治哲学家之伟大与卓越之处 ,不但在于他写作出版了《正义论》 ,还在于他在他的第三部著作《万民法》 (TheLawofPeoples) ④ 中提出一种国际伦理理论—…  相似文献   

4.
2000年10月4日晚,一男青年手持菜刀,赤身裸体地在武汉大学北三区门口来回走动。警察赶到现场后,该青年将菜刀架在自己脖子上狂呼:“不要害我!”警察一面与其家属联系,一面劝说,试图靠近他。但稍一移动,这名男子便挥刀狂呼:“不要过来!”经过警方及其家属的共  相似文献   

5.
韩德尔(又译亨德尔)是18世纪英国籍德国人伟大作曲家、汉诺威选侯宫廷乐长。德国人说“韩德尔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而英国人说“韩德尔是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在一个纪念会上含泪说:“韩德尔是我们一切人的老师。”贝多芬誉称韩德尔为“真理之所在”,“是我们所有人中最伟大的一个”。韩德尔12岁时,就成为助理管风琴师,17岁起任教堂管风琴师。他的作品大部分取材于圣经。他把作曲作为他用来描述神  相似文献   

6.
此为《异于去是》的第一章,其中概括地提出了书中随后将分章专题论述的全部主要思想。莱维纳斯所关注的是作为主体的主体如何可以超越去是而成为一“我而为他(人)”者。凡物皆欲去是其之所是,并皆欲在其去是其之所是之中坚持住自身之所是。于是诸去是者在坚持自身之是时即互相冲突。而主体之为主体,或主体之主体性,则相对于此而构成一“例外”:在应于他者之时,我对他者之“应”即成为我对他者之“应—承”,亦即,对他者之承担,或为他者负起责任。此应承则来自于我之暴露于他者,来自一种比所有被动都更加被动的被动性。此章共分十节:一、去是之他者;二、去是与关心;三、说与所说;四、主体性;五、对他者之应承;六、是其之所是与表示;七、感受性;八、去是与外于去是;九、主体性不是去是的一种样式;十、(全书的)论述路线安排。  相似文献   

7.
活在简单     
乡下的一位教友,总让他的18岁的儿子每天在菜地里辛勤工作,城里的朋友对他说:“你没必要让孩子如此辛苦为你料理菜地,菜这么便宜,让他去做点小本生意,就能轻松地买到这些菜了。并且,菜种下去施些肥就会长得很好的。”这位教友回答说:“我不是为让菜长得多好,吃得如何舒心,我是在培养孩子呢。”  相似文献   

8.
反常合道     
有这样一个传说:绍兴才子徐文长自幼聪明过人。一天,他和六位文人一起喝酒,这六个人事先商量好要捉弄他一下。桌上一共摆了六个菜,按年龄大小行酒令,酒令要说出一个典故,只要典故和桌上菜肴有关,就可以独享这盘菜,否则没菜吃。第一个人说:“姜太公钓鱼。”说罢就把桌上的一盘鱼端到自己面前。第二个人说:“时迁偷鸡。”于是将一盘鸡肉端走。第三个人说:“张飞卖肉。”话音刚落顺手将一碗猪肉拿去。第四个人说:“苏武牧羊。”把羊肉也拿走了。第五个人说:“朱元璋杀牛。”牛肉也就归了他。第六个人面对最后的一盘菜,说声“刘备…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将“心”界定为人的灵明,其自然而然的展现就是“良知”。那么,人的灵明同其所自来的天地万物是什么关系呢?他从心的角度看天地万物时,就有了另一番结论。当其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时,还把天地万物看作人心之原,而当他及他的弟子都承认“灵明”是人心根本特征时,他就进行发挥了,从心为起点来展开其哲学体系。一、主动与被动:心之发动与随感而应下面这段话基本上反映了王阳明的心物展开模式:“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  相似文献   

10.
吃菜事魔是南宋普遍存在的一种民间宗教团体。吃菜事魔所涵摄的思维方式已经渗透到理学文化术语中去,成为理学思想建构的主要设计思路。朱熹围绕"道心""人心","天理""人欲"之辨而展开的论证与南宋吃菜事魔教派所隐含的摩尼教教理在致思路径上有一定的可比性。南宋反理学者以"吃菜事魔"为口实对朱熹学说及其学派的攻击,将其比作"吃菜事魔"群体,也是出于两者在形式上的相近性。理学群体在某些方面所表现的异于主流社会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做派,给予攻击者口实。朱熹本人对吃菜事魔这种底层精神景观持一种严厉的排斥态度。他最关心的是这些团体集会的精神动因以及终极诉求,当他发现吃菜事魔者是儒家生活理念的异类的时候,他的反对态度是决绝的。  相似文献   

11.
想象的魅力     
想象能开出瑰丽的花,此说不谬。记得当年上九华山观光,曾在百岁宫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庙里的菩萨理应“昂首向前表情安然”。但此处的泥菩萨却是“双目低垂表情羞愧”。他怎么了?难道他也有苦恼?还有,庙里的大鼓理应完好,但此处鼓却偏偏是破的,岂不怪异?见我疑感不解,老同学立刻给我讲了个故事。他说,那还是很久以前,海瑞曾来九华山朝圣,当他走进百岁宫正要拈香跪拜菩萨时,一位白发方丈突然拦住了他:“海大人,此香您烧不得。”海瑞惊问其故:“我不阿不贪,何以烧不得?”老方丈指指海瑞的牛皮靴:“你心不诚。”原来佛界净土最忌杀生,牛皮靴却…  相似文献   

12.
1999年1月欧洲货币联盟在争议中启动,至今已五周年。欧元的诞生及其流通已经成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最重要的里程碑。对此英国政府将何去何从?英国政府的现行欧元政策始自布莱尔上台之初,当时他表示工党政府将积极推动英国加入欧元区的进程,从而最终实现加入欧元区的战略目标。英国政府于1998年确立了英国加入欧元区的程序,即由政府做出欧元区经济状况是否适应英国经济的“五项经济评估”,在议会通过的前提下交付全  相似文献   

13.
俞起尧 《美与时代》2023,(4):132-134
苏轼作为大书法家,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书法理论。苏轼的书法理论是围绕着“无法之法”和“通其意”而展开的。苏轼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家,他的书法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的。“无法之法”与他无有之有的宇宙生成论、无思之思的理想人格论有关,“通其意”与“致一”之道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松下幸之助在日本被誉为“经营之神”,其经营之道高人一筹,在其诸多的经营之道中他的选才标准更是与众不同。 那么,他的选才标准是什么呢? 一、“喜”:使一个人高兴(喜)借此考验他守分寸的能力。如果他一高兴起来就得意忘  相似文献   

15.
我的儿子吉米有一双天蓝色的眼睛、卷曲的头发和能燃亮整个房间的微笑。在吉米5岁生日的前两天,我和丈夫带吉米去买了一双新的名牌网球鞋。在商店的鞋子专区,我们把陈列的鞋子上下左右仔仔细细地看过一遍之后,  相似文献   

16.
英国著名神经生理学家谢灵顿,早年是一个横暴乡里、染尽恶习的浪荡子。一次,他心血来潮向一位女士求婚,不料那女士断然拒绝:“我宁愿跳到泰晤士河里淹死,也不嫁给你。”这当头一棒,羞得谢灵顿无地自容。从此,他发愤读书,改过从善,终于成了近代神经生理学的创始人,并于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个事例告诉人们,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自尊心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能源。女士由于厌恶,对谢灵顿出言刺激,在客观上对他的自尊心起到了“点燃”、“引爆”作用,促使其猛醒。从一定意义上说,姑娘在无意间运用激励之言创造了一个科学家。…  相似文献   

17.
对于北宋道学五子之一的邵雍,研究者一般将其“象数学”体系视为推演宇宙万物周期发展过程的“物理”之学,对其“性命”之学关注不够。本文集中探讨邵雍《皇极经世》和《击壤集》的“性命学”体系,认为邵雍走的是以天道推论人道、以先天推论后天、以物理推论性命的路子,其性命学是他“心学”的核心部分,依“性──心──身──物”作逻辑展开,以“圣人之心”、“神明之性”为本性,以先天象数为心法。儒家的人道观、价值观与道家的天道观、认识论,儒家的道德修养与道家的宇宙精神被邵雍巧妙地贯通在“易”理之中。他的身上既有道家的坦夷旷达,又有儒家的中庸仁和,达到了一种“天理真乐”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严复论束缚中国科学发展的封建文化无“自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无“自由”:中国封建文化的特征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积极宣传和提倡西方近代“自由”①思想,是启蒙思想家严复的一项突出贡献。严复为什么要在中国积极宣传和提倡西方近代自由思想呢?这不仅与他把提倡个人自由和实行君主立宪作为“新民德”重要内容的基本主张有关,而且也与他的自由观和他对封建文化的基本认识有密切的关联。主要受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和英国派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穆勒和斯宾塞等的影响,严复认为,“民之自由,天之所界也”。(《辟韩》,《严复集》,第35页。以下凡引《严复集》,只注页数)个人自由,天经地义,任…  相似文献   

19.
纪乐 《天风》2006,(10):27
经文:太13:31—32 他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他的枝上。”(太13:31-32) 主耶稣对门徒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 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天国”首先是神的能力实际运行的表现,神首先在他子民的心里,并在他们中间彰显他在地上的属灵权柄。  相似文献   

20.
王闯闯 《学海》2023,(5):82-89
《乌托邦》首版于1516年,正值英国社会大转型之初,贫富分化引发的社会动荡备受学者重视。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罪恶由贪婪引起,而应对之道在于强调共同体中各阶层间的相互义务。与之不同,《乌托邦》的作者莫尔认为罪恶的根源是“傲慢”,应从调整社会结构的角度寻求应对之道。他将“傲慢”理解为因占有更多财富而产生的优越感,认为傲慢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对立。为了驯服傲慢,莫尔提出一套以追求“真正的快乐”为核心的道德哲学,并以此为基础谋划社会制度,最终颇具创造性地构想出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